當前位置:首頁 > 做好“六穩”工作 落實“六保”任務 > 動態資訊

海事“放管服” 激發市場新活力

中國海事        2020-10-13 17:35:00
【字號 】 【我要列印】 【我要糾錯

疫情防控以來,各港口上下船換班中國籍船員共計99500余人,特辦船員證書共計268000余本,階段性減免了93.42億元港口建設費和4740.74萬元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近年來,海事部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與此同時,海事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海事執法事權推進自貿區國際船舶登記工作,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提升執法效能和智慧化水準,強化航海保障能力建設、推動海事航保一體化融合發展等,切切實實服務港航企業發展、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做法接連涌現,有效促進了航運市場要素有序便捷流動,建立起海事航運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形勢對航運經濟的疊加衝擊,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已成為海事部門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內容。本期,我們關注海事部門在“放管服”改革工作中的亮點做法,為全系統繼續精準施策利企便民提供借鑒。

上海:自貿區海事業務 實現“區內事、區內辦”

“不久前,公司買進一艘二手船,著急辦理變更手續,但是流程十分複雜。了解到可以在臨港新片辦理相關業務後,我立刻撥打了洋山港海事局政務服務中心電話諮詢,工作人員不僅悉心指導各項準備工作,還加班加點幫助完成了各項變更登記手續,助力船舶提前投入運營,為公司節約了一大筆成本。” 上海寶瑞通物流有限公司朱經理高興地説。

此前,二手船買賣中,船舶所有權登記從受理到發證至少需要7個工作日。收到該航運公司諮詢申請後,洋山港海事局為讓行政相對人少跑腿、辦成事,指定專人負責跟進業務,並建立專屬微信聯絡群及時溝通。最終,保證了該公司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在受理當日辦結,收到航運公司的點讚和感謝。

今年5月,上海海事局向洋山港海事局下放及調整36項行政執法事權,其中包含“船舶所有權登記”“光船租賃登記”“船員培訓合格證簽發”等內容。“此次下放及調整海事行政執法事權的重點主要在逐步推進中國洋山港籍國際船舶登記工作,爭取海員外派機構改革政策在新片區先行試點,在航運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審核方面逐步推行‘證照分離’,便利新片區內的港航單位和船員就近辦理相關證書和申報手續等,得到了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航運單位和船員的一致好評。”洋山港海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事權下放及調整以來,洋山港海事局已辦理船舶登記及文書籤注類業務13件、通航審批業務15件、船員證書核發28件、燃油證書核發1件、公司DOC及SMC證書核發19件;完成臨港新片區首艘中國洋山港籍船舶“新洋山”輪的登記,助推國內首個異地繳納社保的船企——法國達飛輪船船舶管理及船員勞務外派公司在臨港新片區設立,這2項創新舉措也入選為臨港新片區一週年32個典型創新案例。

見微知著,近年來,上海海事局“放管服”改革取得突出成效,2019年,在交通運輸系統率先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當年共適用告知承諾辦理行政審批5547件,可為企業、船員節省人力成本800萬餘元,節省工期、船期等成本近3000萬元,節省工時32萬多小時。同時,在海事系統率先實現行政審批事項37大項、76子項“一網通辦”,截至今年8月底,“一網通辦”共計辦理業務1362件,全部實現了全程網辦。

深圳:“網際網路+”助力最多查一次最多一張表

“自監管服務平臺上線至今年9月底,共計完成執法任務28404次,其中實際出動執法組20213次,減少了近三分之一的登輪次數,實現了‘最多(登輪)查一次’的目標,為船公司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資金成本。”深圳海事局船舶監督處處長陳為中介紹,“在減少登輪次數的同時,現場執法監督檢查率顯著提升,僅2019年,船舶安全監督檢查就同比增長了23.6%,對中高風險等級船舶實施檢查同比增長了23.7%。”

作為第一批綜合執法模式改革單位,深圳海事局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動資訊技術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18年10月,該局上線試運作深圳海事自動監管服務平臺,平臺創建及運作始終堅持“網際網路+”思維,秉承“流程再造、一線滿意、綜合智慧”的理念,以“最多跑一次、最多(登輪)查一次、最多一張表”為目標,為監管賦能,為改革助力。

“平臺助力提升海事監管服務效能,首先要實現對執法任務、檢查項目、執法資源的全面融合。”參與平臺設計的工作人員介紹説。為適應“放管服”改革後海事管理權責分類方式和履職流程的變化,深圳海事局打破傳統業務分類界限,梳理出一千多個監管要素,依託平臺進行深度融合,歸併針對同一檢查對象的多個檢查流程、融合多個業務領域的檢查任務,按照系統化流程統一輸出,解決了“上頭千條線、底下一根針”的問題,使綜合執法運作更加順暢。

業務流程更加集約化,確保了“放”的科學。如何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實現“管”的到位呢?“平臺覆蓋了部海事局執法履職標準規定的28項海事執法業務流程和我局自建的15項海事執法業務流程。同時,建立了以風險管理和信用管理為基礎的風險評估模型,將檢查頻次、檢查項目與檢查對象的信用等級和風險等級相關聯,精準篩查信用狀況差、風險程度高的受檢對象,並將任務隨機指派給符合條件的執法人員,對執法績效進行全面監控,實現了智慧選船、智慧組隊的‘雙隨機、一公開’,有力提升了海事監管效能。”該局科技資訊處處長劉浩介紹説。

圖為深圳海事局執法人員使用移動執法終端和輕便型藍芽印表機開展執法檢查

自動監管服務平臺也為基層執法人員帶來了便利,“在該平臺的支援下,我們隨身攜帶的移動執法終端能夠根據任務生成一張檢查清單,清單涵蓋所有檢查內容,在終端上填寫好後就能點擊生成法定檢查表格,平臺也會自動生成相關的法定文書,這極大提升了執法效率。”深圳南山海事局一名現場執法人員説。據了解,截至目前,平臺已升級迭代了20個版本,功能不斷修正完善,為實現監管效能最大化、對市場主體干擾最小化提供了強有力支援。

長江口:及時調整導助航標誌設置

3月29日,隨著長江口南槽航道96座導助航標誌調整和設置工作的結束,該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第一階段航海保障工程圓滿收官,南槽航道從此具備了5000噸級船舶滿載乘潮雙向多線通航,1萬噸至2萬噸級船舶減載乘潮通航和大型空載船舶下行乘潮通航的能力。

“此次對長江口導助航標誌進行重大調整,並同步更新長江口水域的海圖數據,符合長江口‘一主兩輔一支’航道體系總體規劃,是繼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後、實施的又一重大航海保障工程,將有效緩解長江口深水航道的通航壓力,提升長江口總體的通航效率和綜合保障能力。”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劉嘉華介紹。

據悉,在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中,東海航海保障中心完成了115座航標調整設置和面積34.8平方公里、480測線公里的單波束交工測量以及面積46.7平方公里、2200測線公里的多波束全覆蓋掃海測量工作,並繪製了《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6.0米航道交工測量水深圖》,及時對長江口南槽航道水域的海圖進行了調整。

“海巡166”輪在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進行測量任務

自“放管服”改革開展以來,東海航海保障中心聚焦“優化服務”,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把“是否給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評價標準,著力在推動海事航保一體化融合發展、優化服務保障機制、深化新技術應用和新産品開發上下功夫,切實解決用戶關心的難點問題,增強航保服務及時性、準確性及便利程度。同時,該中心不斷強化“大數據+”服務業態,持續滿足用戶新期待、新要求,推進 “電子海圖桌”“智慧海事安全保障系統”“全球航海安全資訊系統”等平臺和系統的建設,加強與地方交通部門的大數據資源共用,並著力解決數據融合問題,為航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除了強化自身服務能力,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也為交通管理部門開展“放管服”工作提供堅實的支援與保障。“中國海陸融合一張圖”數據覆蓋整個中國陸地和領海區域,為推動公鐵水一體化管理提供服務;利用AIS數據,分析沿海主要港口、航道船舶AIS流量狀況,分析船舶軌跡,製作軌跡熱力圖,為包括海事監管在內的有關部門提供數據資訊服務;探索可視化三維航海保障服務,完成黃浦江、長江口深水航道和洋山港全海域三維海底地形建模,結合區域遙感、高程數據,利用三維可視化工具實現長江口和洋山港海域水上交通環境全景三維展現;開發AR融合視頻數據系統,為黃浦江水域船舶無線電秩序整治提供新型服務。

來源:中國交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