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交通運輸部網站線上訪談欄目。本期訪談邀請到的嘉賓是江西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國峰,歡迎您,李董事長!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裡與大家進行交流。
我們了解到,集團作為新成立的省屬國有企業,成為全省港口資源整合主體,推進全省港口一體化改革,賦予加快實現“一省一港一主體”發展目標的歷史使命,能否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集團成立的背景?謝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港口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更廣闊的視野上對港口進行謀篇佈局。交通運輸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港口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區域港口資源為重點,積極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從全國來看,港口資源整合是大勢所趨,各地對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形成共識,地方黨委、政府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謀劃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加快整合國有港口資源,港口一體化發展呈現加速態勢。如山東、江蘇、安徽等省組建了省級港口集團,實現國有港口資産集中管理、高效利用。
近年來,江西省搶抓“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加快推進全省水運發展,建成南昌龍頭崗綜合碼頭一期工程等公用碼頭,全省港口發展取得新的進展,但總體發展基礎仍然較為薄弱。
為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港口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學習借鑒兄弟省份港口一體化改革經驗,從更高層次、更廣範圍、更深程度加快整合國有港口資源,推進港口一體化改革。2019年1月開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起草《江西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方案》,並經省政府常務會、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6月,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實施。同時,省政府成立了全省港口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和重點港區開發建設。制定江西省港口資源整合實施意見,全面推動全省港口資源的整合和一體化發展。組建江西省港口集團作為省級平臺,推動全省港口重點港區的統一建設、管理和經營,逐步改變全省港口碼頭資源分散、經營主體多元、競爭無序等現狀,最終實現“一省一港一主體”的一體化發展戰略。
2019年11月,省政府正式批復集團組建方案,由省政府授權省交通運輸廳依法行使出資人的權利和履行出資人的義務,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發展模式要求,實現全省港口“一省一港一主體”發展目標。作為港口資源開發利用的投融資平臺,負責全省港口及配套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作為全省港口資源整合主體,推進全省港口一體化改革,打造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省屬國有企業。2020年1月18日,集團正式掛牌成立,港口資源整合步入快車道。
如此看來,去年是集團發展元年,特別受疫情防控等多重影響,您作為親歷者,能否介紹一下集團成立一年來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謝謝。
剛剛過去的2020年,極為不易、極不平凡。集團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戰疫情、抗大汛、促發展,廣大幹部職工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激情和幹勁,搶抓機遇,善謀實幹,打出“組合拳”,跑出“加速度”,交出“新答卷”,在集團發展元年走過了開局即決戰、起步即衝刺的奮鬥歷程。
一是在履行“三大責任”中展現了擔當之力。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廳黨委的決策部署。如期完成全省港口資源整合。提速提效水運項目建設,投資規模、開工項目均創歷史新高,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作出了積極貢獻。配合完成廳屬有關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工作,“兩院一局”正式劃歸集團管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戰疫情,守住碼頭、船舶等關口,信江八字嘴、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項目在全國率先實現重點項目復工復産。降低集裝箱收費,減免倉儲租金。抗大汛,組建黨員先鋒隊、防汛突擊隊,為災情最重的鄱陽縣抗洪搶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切實做好船舶港口污染物防治工作,推動水運綠色發展。有力踐行經濟責任。航電樞紐運作克服多重不利影響,科學運調,實現穩發滿發。港口運營主動策應市場需求,穩外貿、拓內貿,吞吐量實現高位增長,確保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推動經營效益逆勢上揚。
二是在推進“三大任務”中彰顯了奮進之為。實行“白+黑”“5+2”工作制,以飽滿的幹勁拼勁推進港口資源整合、項目建設和集團組建三大重點任務。港口資源整合落實落地。實現“三個基本完成”,即24座現有省內國有成分碼頭、4座在建省內國有成分碼頭、32座擬建碼頭整合基本完成。實現“三個全面加強”,即岸線資源管控、區域港口佈局、港口運營管理全面加強。實現“三個有力提速”,即項目建設、平臺發展、規範管理有力提速。集團組建穩步推進。組織架構和管理層級基本形成,議事決策機制全面建立,制度建設不斷加強,企業管理、運作保障和運營發展“三大體系”逐步構建。項目建設全面提速。贛江信江具備三級通航條件,全省最大母港九江紅光國際港如期開港,新開工9個港口碼頭項目,年度投資任務超額完成,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為擴投資、穩增長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是在發揮“三大優勢”中凸顯了發展之效。在主導水運項目建設上發揮平臺優勢。積極落實“一省一港一主體”和“四統一”的發展要求,加強省地合作,與地方投資平臺和社會資本方簽訂投資建設框架協議,合力推動全省七大港區碼頭項目落地。在運用多種融資手段上發揮功能優勢。利用省港口集團、省港投集團雙融資主體,通過爭取財政資金和政府專項債支援,運用融貸低利率外資、發行超短融和公司債等多元化手段,融資額同比翻番,融資成本大幅下降。在凝聚發展合力上發揮組織優勢。建立健全黨建工作制度,不斷推進“三化”建設,集團黨建持續走深走實。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一體化推進,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看來集團成立一年取得的各項成績有目共睹。據了解,港口資源整合成為各地港口做大做強的重要手段,掀起一批港口整合熱潮。能否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江西港口資源整合的背景,當前又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現有碼頭131座、泊位數276個,但各港口普遍存在各自為政、各自發展、無序競爭等弊端,未能形成分工協作、資源共用的良性發展格局。港口資源分散,全省110多家港口企業發展緩慢、功能單一,“小散亂”是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極易造成污染,影響岸線美觀,而且絕大多數還停留在從事傳統的港口裝卸、倉儲服務上,在現代物流服務方面的功能拓展不夠,沒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産業附加值低,難以實現滾動發展、做大做強,統籌謀劃全省港口一體化發展迫在眉睫。同時,受歷史原因等影響,過去岸線低水準開發,還存在“深水淺用”等現象,造成我省深水岸線資源“豐而不富”。因長時間粗放型的使用,大部分規模化優良港址被佔用,難以滿足全省港口經濟高品質發展需要,水運成為江西交通運輸的短板和弱項。如何集約利用全省港口資源,如何高效打造全省水運體系,如何對標建設江西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成為全省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的重要課題。
為統籌謀劃好全省港口資源整合,2019年6月,省政府成立了省港口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在整合過程中,按照“一省一港一主體”總體要求和“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合作共贏”工作原則,出臺了《江西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實施細則》《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細化整合措施、時間節點和實施路線。省直有關部門,各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關心關注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及時研究工作推進中的重大事項,高位推動解決矛盾問題,保障了整合工作順利推進。
作為全省港口資源整合的實施主體,集團成立三個工作組,因地制宜推進省內國有成分碼頭劃轉,積極與碼頭企業開展商談,採取全資、控股、參股建設、合作經營等方式,按“一企一策”進行整合,實行統一運營、統一管理、收益共用,不斷激發港口經濟發展活力。整合期間,全省共接洽碼頭企業102家,開展談判233場次,保證了整合工作有力有序推進。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現有24座省內國有成分碼頭整合完成,在建4座省內國有成分碼頭劃轉完成,擬建32座碼頭整合完成,基本實現了“一省一港一主體”發展目標。
我們了解到,江西的水資源非常豐富,但水運建設滯後,成為制約綜合交通發展的短板。能否簡要介紹一下最近幾年我省水運項目建設基本情況?
江西是水資源大省,境內有2400多條河流,其中有101條通航河流。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流匯聚,注入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經湖口融入長江,水資源總量居全國第六位,水資源豐富,但水運卻不發達。
“十三五”期,我省提出了加快水運建設、補齊水運短板等發展思路,水運發展開啟了復蘇奮進的新征程。尤其是2020年集團正式掛牌成立,水運建設全面提速,年度投資任務超額完成,信江八字嘴東大河和界牌船閘完成通航試驗,雙港船閘基本建成,信江具備三級通航條件,井岡山航電樞紐首臺機組並網發電,全省最大母港九江紅光國際港如期建成開港,同時新開工9個港口碼頭項目,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為進一步加快建優水運體系,“十四五”期間,集團擬新開工航道項目7個、港口項目25個,新增三級及以上航道里程404公里,基本形成“兩橫一縱五支”高等級航道網,新一輪港口碼頭總體佈局建設基本完成,全省水路運輸體系基本形成。今年我省加快推進19個水運在建項目,總投資力爭突破85億元。其中,航道項目46.7億元,港口及配套項目36.5億元,新開工項目約1.8億元。這批項目主要包括信江八字嘴航電樞紐和雙港航運樞紐、界牌船閘改建、九江磯山公用碼頭一期工程等項目。打造平安品質工程方面,在各在建項目中,全面推廣“首件工程N+”制、網格化管理、一線班組標準化建設、安全教育積分制等制度。以設計標準化、工點標準化和施工工藝標準化為重點,推動工程品質全面提升,努力將信江八字嘴航電樞紐、萬安樞紐二線船閘、宜春港樟樹港區河西綜合碼頭等項目打造成全國“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示範創建項目;推進航電樞紐項目“智慧工地”建設成果推廣運用至港口碼頭項目。
據介紹,水運建設項目投資大、回報週期長,資金籌集是個難題。集團作為港口資源開發利用的綜合投融資平臺和主體在破解資金籌集難題、保障建設資金需求方面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十四五”期間,集團水運建設規模空前,計劃完成投資約420億元,為“十三五”期2.6倍,為確保項目建設資金,集團將重點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爭取省級財政資金,緩解資本金壓力。為緩解水運建設項目資本金壓力,積極向上級部門彙報溝通,努力爭取更多的中央財政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援,統籌用於水運建設。加強與省級財政部門溝通銜接,繼續加大省級財政投入力度,夯實集團發展基礎。
二是爭取專項債券,助推項目建設。為有效解決水運建設項目資金需求,抓住資金流動性充裕窗口期,搶佔低成本流動貸款資金,採取銀行貸款方式或組合貸款方式解決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建設資金。依託江西省港投集團等融資平臺,積極與省級財政溝通接洽,全力爭取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切實解決我省水運建設項目資金瓶頸問題,採取“提前儲備、及時申報、全力發行”的措施,及時下達新增專項債券資金需求。
三是拓寬融資渠道,強化資金籌措。為充分挖掘主體多元融資潛力,集團作為我省水運基礎設施項目投融資運作主體,全力支援江西省港投集團以市場化、多元化和金融創新為基本模式和路徑,協同整合財政性資金、開發性金融資金和商業金融資金,已爭取到20多家金融機構總額322億元銀行授信,補充集團運營和項目資本金缺口。同時,按照“成熟一個、審批一個”的原則,滾動推進紅光物流園一期工程、九宏綜合碼頭等項目銀行貸款工作,將“銀企對接”拓展為包含銀行、保險機構等金融機構在內的“金融對接”,強化信貸、保險、租賃等債務融資創新,開拓商業保險和供應鏈金融業務,推進産融結合,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
四是優化融資功能,提供資金保障。充分發揮集團和省港投集團雙融資功能,利用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方式,按照“10-15年項目貸款為主,1-3年短期貸款和債券資金為輔,3年以上債券融資積極補充”的融資策略,利用集團省屬國有企業優勢,積極向銀行申請項目貸款和流動資金貸款,適時啟動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公募公司和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等一批可融資項目申請註冊工作,探索永續中票、可延期公司債等創新融資方式,降低資産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
我們還了解到,江西省正式列入第二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集團在助力交通強省建設中承擔哪些具體任務,在推進項目實施方面將有哪些創新舉措?
1月6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集團被授予“推進贛鄱黃金水道智慧航運發展”“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交通強省試點建設單位。集團將認真對標推進交通強省的要求,積極擔當省屬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企業責任,以人民滿意為宗旨、以保障有力為目標、以全國一流為定位,著力突出平臺賦能,加快補齊水運短板,優化港口水運佈局,完善提升互聯互通網路,不斷建優水運體系,以港口水運的高品質發展助力交通強省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一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現代水運體系。“十四五”期,推動水運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佈局新建航道項目7個、港口項目25個,計劃完成投資約420億元,屆時,全省高等級航道里程達到1289公里,基本形成“兩橫一縱五支”高等級航道網,基本建成2個全國主要港口,5個地區重要港口和4個一般港口群,現代化港口體系基本建成,力爭水路貨運量佔比達到15%以上。
二是到2035年,重點提升綜合發展水準。對標水運品質工程評價指標體系和智慧航運建設要求,加快構建功能完備的樞紐型港口水運網路體系,高等級航道里程達1600公里以上,助力打造一批“公鐵水空”聯運樞紐,實現港口水運與各種交通方式互聯和智慧高效銜接,內河水運綜合發展水準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三是到本世紀中葉,奮力走在內河水運全國前列。圍繞打造水運發展名片,最美水運岸線和振興贛鄱千年黃金水道輝煌的目標,大力提升港口水運綠色化、智慧化水準,重點服務發展臨港經濟,引領要素和産業集聚,培育港口經濟圈,推動水路運輸與關聯産業等融合效應更加凸顯。積極服務浙贛粵運河建設,推動江西航道聯通南北、橫貫東西,助力構建國家內河水運新格局。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啟航之年,下好“先手棋”至關重要。集團在抓好今年重點工作方面有哪些安排和考慮?
今年集團重點抓好6項工作。
一是抓好頂層設計,夯實高品質發展基礎。明確“十四五”主要工作目標,啟動集團中長期戰略規劃編制工作。摸清經營底數,推行績效管理,按照“一司一方案、一項目一方案”的原則,做好權屬單位經營業績考核工作。
二是聚焦生産經營,推動高質效運營管理。做大港口産業,加強與上港集團合作,推動九江紅光國際港、供應鏈公司、航運公司等單位業務拓展。做強港航運輸,探索航運企業兼併重組,提升經營集約化程度。做優航電樞紐,推進航電樞紐集控中心建設,做活多元經營,打造“公水”“鐵水”多式聯運示範項目。
三是著眼提速提效,推進高水準項目建設。狠抓19個在建水運項目建設,緊抓前期工作,同步啟動20個港口航道項目前期。強抓項目管理,加強工程變更管理,進一步規範招標採購工作,推動工作品質全面提升。
四是強化資金保障,聚力高效率籌資融資。擴大融資規模,拓展融資渠道,強化信貸、保險、租賃等債務融資創新,推進産融結合。優化融資功能,探索通過永續債、可續期債等創新融資方式提高凈資産規模,降低資産負債率,優化債務結構。
五是優化公司治理,抓實高標準內控管理。完善治理體系,加強資産管理,抓好審慎投資,嚴格財務管控,強化隊伍建設,加強資訊化支撐,深化平安建設,著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六是加強黨的建設,強化高站位政治擔當。紮實開展思想建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系列活動。不斷夯實組織建設,深化基層黨組織“三化”建設,推動打造“書香支部”。持續強化全面從嚴治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加強宣傳思想和意識形態工作,做好工青婦工作,籌備集團第一次黨代會和集團一屆一次職工(會員)代表大會。
好的,感謝李董事長的解答!
謝謝廣大網友關心江西港口,謝謝主持人,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