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統籌推進廣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10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印發《廣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陳鴻起就《規劃》主要內容進行介紹。歡迎您,陳書記!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陳書記,首先請您介紹一下《規劃》起草的背景。
近幾年來,廣西交通銳意改革創新,著力攻堅克難,採用超常規舉措,加快了追趕步伐,在交通規劃、項目前期、投融資體制改革、工程建設等方面,創造了“廣西速度”、“廣西模式”、“廣西規模”,探索走出一條經濟欠發達財政相對困難地區交通建設高速發展的新路子,努力走出一條交通運輸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路子,多項指標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全區追趕跨越發展的排頭兵、“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先”的開路先鋒和“三個高於”的典範。今年1至11月,廣西綜合交通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完成2214.89億元,同比增長41.5%,提前1個月完成全年投資2200億元目標任務。公路水路投資規模在全國的排位從2017年的第13位,到2018年的第10位、2019年的第8位、2020年的第6位,今年1至11月連續位居前3位,增量排全國第一位。2019年、2020年,廣西交通連續兩年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力爭2021年完成綜合交通固定資産投資2500億元,有望再次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實現“三連冠”。今年,高速公路又建成519公里,總里程突破7300公里,預計今年年底達7322公里。最近四年,高速公路開工規模超過過去30年開工規模的總和。高速鐵路800多公里,超過過去20年的一半。
以規劃為引領,僅用半年多時間,就完成了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完成的《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2018-2030年)》,富有前瞻性地規劃了15200公里的建設規模。
創新項目前期工作模式。實施高速公路前期代辦制,同時將該模式推廣應用於鐵路、水運、農村公路項目,形成開工一批、投産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迴圈。推動我區共118個公路水運項目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項目庫,總投資約3927億元。代辦完成一、二期共71個近6000公里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
創新項目投融資方式。大力推廣PPP等模式,PPP項目入庫數量和投資規模均居全國第一。全國首創有效吸引社會資本的普通公路“先養後補”模式獲得交通運輸部充分肯定。運用“資源換資金”等方式籌集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資金,幫助解決市縣出資困難問題。成功申報新開行、亞投行8億美元貸款分別用於普通國省幹線、邊境交通基礎設施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期廣西交通強區建設項目將獲得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共4000億元以上綜合融資支援。
創新項目調度方式。實施自治區領導聯繫重大項目機制,調度協調解決項目規劃建設過程存在的問題。抽調業務骨幹,組建專班,推動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開工建設,目前全區交通在建重大項目達270個,總投資約11207億元。
一大批重大交通項目規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千年工程”“百年夢想工程”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成為國家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工程和廣西發展牽引性戰略項目。平陸運河將為廣袤的西部地區開闢一條路徑最短、用時最少的最便捷的出海新通道。湘桂運河前期工作正式啟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卡脖子”工程——黃桶至百色鐵路取得重大突破,國家鐵路集團正式&&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明確項目建設時序。南寧經桂林至衡陽新高鐵取得重大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援項目納入正在調整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北部灣港上升為國際門戶港和國際樞紐海港。廣西最大油碼頭——欽州30萬噸級油碼頭投産運營,北部灣港首次實現30萬噸級油輪進港靠泊作業。解決右江斷航20年難題的關鍵項目——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在實施農村公路“四建一通”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創新提出實施鄉村道路“三項工程”,計劃到2022年實現所有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到2025年底新增農村公路超過1萬公里,實現全區具備條件的自然村(屯)基本通硬化路,基本實現硬化路進村入戶普及化。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關鍵時期。
隨著國家重大戰略在廣西的縱深推進,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穩步增長,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強,今後五年仍將是廣西交通運輸發展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必須要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推動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全面開啟交通強區建設。
《規劃》是指導“十四五”時期我區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依據,也是廣西“十四五”自治區級重點專項規劃之一。那麼,根據《規劃》來看,“十四五”期廣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總體思路是什麼?陳書記,請您給大家簡要介紹。
“十四五”時期,廣西綜合交通運輸將從“基本適應”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逐漸向“支撐引領”全區高品質發展轉換。今後五年,我區將以“構通道”為載體支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以“強樞紐”為重點提升綜合樞紐服務能力,以“補短板”為核心完善基礎設施網路,以“提品質”為導向提高運輸服務水準,以“重創新”為動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以“優治理”為手段健全交通運輸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統籌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十四五”期,廣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是堅持服務人民。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提升交通覆蓋率和通達度,統籌城鄉交通運輸資源配置,縮小地區間交通運輸發展差距,建設人民滿意交通。二是強化支撐引領。緊緊圍繞國家和自治區重大決策部署,加快建設交通強區,支撐服務重大區域戰略實施、國土空間開發、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服務高品質發展。三是突出開放融合。一個是主動服務“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戰略,打通對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大通道。二個是引導交通與城鎮、産業經濟、文化旅遊、商貿流通融合發展,加強交通傳統基建與新基建融合,培育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綜合運輸産業協調發展。四是注重提質創新。著力提高綜合交通網路效率、優化運輸結構、降低物流成本。堅持以新科技深度賦能應用為重點,協同推進技術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五是堅持綠色安全。建設綠色低碳迴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網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保障能力。
“十四五”期間,廣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願景目標是什麼?
《規劃》明確,到2025 年,建成“全國前列、西部領先”的“交通大省”。著力建設“兩通道、兩樞紐、三網路、三體系”,實現“門戶樞紐國際化、市通高鐵便捷化、縣通高速網路化、民用機場聚集化、內河航道高等化、軌道交通網格化、進村入戶普及化、綜合交通一體化”,人民群眾對交通滿意度顯著提升,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圓滿完成。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國內先進的交通強區。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廣西綜合立體交通網基本建成,“3213齣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基本形成。
圍繞“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及重點建設任務安排,規劃廣西綜合交通“十四五”時期建設投資規模超過1.5萬億元,比“十三五”時期投資額6000億元增長約150%。其中:鐵路方面(含城市軌道交通),預計完成投資約3000億元;公路方面,預計完成投資超過1.1萬億元;水運方面,預計完成投資約1000億元;民航方面,預計完成投資約200億元;郵政方面,預計完成投資約60億元。
《規劃》涉及哪些主要任務?
圍繞《規劃》提出的著力建設“兩通道、兩樞紐、三網路、三體系”,我區部署了六項重點任務。
一是暢通綜合運輸大通道。“十四五”時期,將形成佈局完善、能力充分、服務高效、銜接順暢的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綜合運輸大通道。
二是建設以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樞紐港、南寧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的多層次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將樞紐經濟建設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十四五”時期,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地位基本確立,建成一批大能力、專業化、智慧化碼頭和深水航道項目,海鐵聯運常態化運作,港口作業效率全國領先,貨物吞吐量達到5 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00 萬標箱。南寧機場成為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南寧市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交通樞紐城市。
三是構建發達的快速網、高效的幹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十四五”期,綜合交通網總里程突破15 萬公里。鐵路營業總里程達到7000 公里;公路總里程達到14 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里程超1.5萬公里,其中通車里程達到1.2 萬公里以上;100%普通國道達到二級及以上等級;100%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實現全區具備條件的自然村(屯)基本通硬化路。實現西江航運幹線航道全線達到3000噸級;加快百色水利樞紐等重點內河樞紐通航設施建設;實現內河港口吞吐量達到2 億噸。建設“兩幹九支”民用機場體系。建成聯通國際、普惠城鄉、銜接高效的郵政快遞服務網路。
四是強化高品質客貨運輸服務。“十四五”時期,將全面構建多層次融合、多方式可選、全過程連貫的一體化客運服務體系,初步形成“321齣行交通圈”。構建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貨運網路,初步形成“123快貨物流圈”,即國內1天送達、東盟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推動國際運輸便利化,增強國際運輸服務能力,推進跨境運輸便利化,深化交通運輸國際合作。
五是從加速科技創新與智慧交通發展、推進綠色集約迴圈發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強化交通運輸開放融合等四個方面提升交通可持續發展能力。
六是完善交通運輸行政管理、交通運輸現代市場、應急運輸保障體系,構築現代化行業治理體系。
藍圖已繪就。請問陳書記,下一步廣西交通運輸廳將如何推進《規劃》的貫徹實施?
一是深入創新前期工作模式,實現通道設施建設提速。
深入創新實施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代辦制。即項目在業主未明確的情況下,由自治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代為組織開展項目前期工作,並在項目業主明確後,將前期工作成果移交項目業主的工作模式。把以往單個項目分步推進的預可研、工可、初步設計及相關前置專題進行整體打包,同步推進,可節約用時一半以上。推行前期工作“聯評聯審”制度,推動項目符合用地、環保、節能、技術、安全等要求。
二是創新投融資方式,強化通道建設資金保障。
創新公路項目出資方式。將高速公路項目按經營性公路和政府還貸公路模式建設,以經營性公路為主、政府還貸公路為輔方式推進,採取公開招標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高速公路投資建設和收費運營,直接減少財政補助和政府債務規模。取消以往高速公路等項目由市縣政府負責資金配套和徵地拆遷費用,將公路項目徵地拆遷等費用全部計入項目成本編入預算,由項目業主負擔,極大減輕市、縣兩級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財政負擔。
創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實施“三企入桂”戰略,通過 PPP 模式,採取獨立投資、合資合作或央企與廣西交通平臺合作等方式。
創新運用“投貸結合”“債貸結合”方式。推動設立三支總規模2000億元交通投資基金,鼓勵交通企業發行不動産信託基金募集建設資金,引導支援交通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發行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和運用各類新型融資工具直接融資,並以債券、基金和中央車購稅補助資金為杠桿,通過“投貸聯動”“債貸聯動”等方式擴大融資規模。同時,積極利用亞投行、新開行等新興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大力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為重大交通項目提供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等綜合金融服務。
三是創新服務工作舉措,強化通道建設組織保障。
建立工作專班。相繼成立“前期工作專班”“PPP工作專班”“高速公路推進專班”“運河工作專班”等工作專班,抽調業務骨幹,推動交通重大項目建設。
強化協調調度。創新項目建設調度方式,堅持自治區領導聯繫重大項目機制,自治區相關部門形成協商工作機制,對交通重大項目建設採用一週一調度,一月一小結、一季一通報、半年一考核,有時甚至採用一天一調度,強力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存在的問題,用日積月累釘釘子精神和方法將項目建設逐項落地落實。
加強督促激勵。堅持將年度投資目標和重大交通項目徵地拆遷、資金到位、開竣工目標納入績效考評體系,形成壓力傳導,整體有效推動。開設紅黑榜,激勵比學趕超,有效形成“打擂臺”效應。對年度綜合交通投資排名前三的設區市給予獎勵,對年度綜合交通投資目標完成率低於80%的設區市進行通報批評,督促各設區市推進項目建設。
感謝陳書記的詳細解讀,相信大家對廣西交通“十四五”規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期訪談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