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網友走關注交通運輸部政府網站線上訪談!今天的訪談嘉賓是福建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增賢。王副廳長,歡迎您!“十三五”時期是福建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準提高和轉型升級發展的黃金時期,能否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十三五”期間福建交通運輸取得了哪些成績?
各位網友好!主持人好!
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支援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福建交通投資保持高位運作,五年來累計完成投資達到7230億元,為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作出重要貢獻。全省形成“兩縱三橫”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總體發展水準達到全國先進行列,總體適應、局部適度超前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公路網更加健全完善。公路總里程達1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000公里(密度排名全國各省第3位),實現80%的陸域鄉鎮30分鐘內便捷通高速;普通國省道通車里程達1.1萬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75%以上;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9.3萬公里,建成農村公路1.2萬公里,實施公路安保工程2.3萬公里。
二是“軌道上的福建”初步形成。建成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鐵路運營里程3884公里,其中高快速鐵路達1906公里,實現9個設區市動車環形運營,福州、廈門雙雙邁入“地鐵換乘時代”。
三是港口群地位更加凸顯。全省沿海港口生産性泊位42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84個,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6.21億噸。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初見成效,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全球第14位。
四是民航做優做強雙樞紐。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國內省份排名第9位,貨郵吞吐量排名第7位;民航國際連通度不斷提升,開通國際和港澳臺空中線路79條,通達世界主要城市。
五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省97%鄉鎮通達三級及以上公路,約60%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車;農村郵政快遞網路不斷下沉,建制村直接通郵率100%,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100%。
六是運輸服務邁向現代化。網路貨運、快遞産業兩大集群初具規模,年營收超過600億元;公眾出行服務更加便捷,基本實現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80%以上縣(市、區)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準達到4A級。
七是行業治理取得新成效。重大橋隧和重點路段實現全天候運作監控,廈門港上線運作國內首創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廈門BRT建成全國首個商用級5G智慧駕駛系統;更新購置新能源公交車佔比達到80%;“信用交通省”建設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高速公路ETC使用率等多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第一個五年,請問福建省交通運輸確定了哪些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更加注重統籌協調、一體融合,圍繞福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核三支”總體戰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樞紐、國家區域經濟聯動發展戰略支點、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戰略支柱、兩大協同發展區高品質發展戰略支撐),著力打造福建“211”交通圈(各設區市間2 小時通達,福州、廈漳泉兩大都市圈1 小時通勤,設區市至所轄縣、各縣至所轄鄉鎮1 小時基本覆蓋)。“十四五”期,綜合交通運輸力爭完成投資8300億元,圓滿完成交通強國試點示範創建任務,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六個更加”(網路設施更加先進可靠、運輸服務更加便民惠民、綠色交通更加低碳環保、智慧交通更加創新融合、安全應急更加快速有力、行業治理更加規範高效)。
到2035年,建成交通強國先行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樞紐和兩岸往來的便捷樞紐基本建成,建成“福建211交通圈”,融入“全國123齣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持續保持全國先進水準。
聽了您的介紹,我們對未來五年福建交通的發展充滿期待。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建設,請問“十四五”期福建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了哪些部署?
“十四五”期間,福建省將加快構築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現代綜合樞紐,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緊密銜接和融合發展,提高綜合交通運輸整體運作效率,推動交通運輸適度超前協調發展。
一是構築高效互聯綜合運輸大通道。全方位推進綜合運輸大通道再升級,提升沿海通道能力與效率,打通出省通道瓶頸,補齊內陸通道發展短板,全力推進閩臺“四通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廈門、泉州至金門通道、福州至馬祖通道建設。到2025年,初步形成立體化、快速化、大容量,高效對接周邊省份、便捷聯通兩大協同發展區的“三縱六橫兩聯”綜合運輸大通道。
二是構築協同一體的綜合樞紐體系。推動“兩群、一片、多節點”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依託福莆寧、廈漳泉兩個樞紐集群構築國家級組合樞紐,福州、廈門打造海絲國際核心樞紐;南平、三明、龍岩內陸片區突出浙贛閩粵交匯優勢,強化與兩群樞紐便捷聯通,打造區域性綜合樞紐;推進全省港口、機場、客貨運樞紐、物流園區便捷互通、資訊共用、功能互補,共同打造多節點支撐、協同發展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力爭實現新建綜合客運樞紐換乘距離小于300米,換乘時間小于5分鐘;福州、廈漳泉都市圈內部主要樞紐間交通轉換時間力爭實現不超過1小時。
三是推進新一輪軌道交通提速擴面。鐵路重點加強與國家高速鐵路大通道銜接,推進以福州和廈門為中心的沿海高速鐵路及中部地區高速鐵路雙貫通,力爭通車里程超5000公里;城市(城際、市域)軌道推進連片成網,促進城市群多層次軌道交通網融合發展,力爭“十四五”期末運營里程達到480公里。
四是全方位推進公路網高品質發展。高速公路實施“三擴二提一融”工程(沿海擴容、山區擴面、路網擴能、提升道路服務水準、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新基建融合發展),力爭建設規模達1600公里,實現省內國高全面貫通、85%以上陸域鄉鎮30分鐘內便捷通高速。普通國省幹線推進連段成線,實施普通國省道提升補短板工程,重點推進G228線建設,有序推進重要擁堵節點升級改造,加快推進城鎮化地區幹線公路優化提升,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80%(其中國道85%)。農村公路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重點推進縣道“四晉三”、鄉道“單改雙”等,有序推進通較大自然村公路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5000公里,實施生命防護工程5000公里,改造危橋500座。
五是打造一流港口建設海洋強省。優化壯大以福州港、廈門港兩個主樞紐港為核心的東南沿海現代化港口群,積極發展智慧港口、郵輪運輸、港口物流等新興業態。建設福州國際深水大港,加快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廈門郵輪母港建設。沿海港口規劃新增通過能力約1億噸,其中新增集裝箱吞吐能力200萬TEU;力爭2022年閩江內河(閩江口至三明臺江段)航運全線通航。
六是奮力建設海絲一流現代化機場。重點建設廈門新機場、福州長樂機場二期、武夷山機場遷建、龍岩新機場等重大機場工程及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有序推進通用機場建設。力爭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萬人次、實現各設區市擁有1個以上通用機場。
我們了解到,福建在現代運輸服務業方面起步早、發展快、勢頭強、成效好,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十四五”期間福建省準備如何進一步做優現代運輸服務業?
“十四五”期間,福建省將堅持以人為本、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和水準,促進交通運輸現代服務業高品質發展,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推進客運服務體系再上新臺階。以市市通動車為基礎,以福州長樂機場二期、廈門新機場、武夷山機場、福州至長樂機場城際軌道交通建設為契機,著力推進“空鐵通”建設,同時鼓勵現有未通動車的縣城客運站,視需求配置高鐵無軌站;鞏固提升村村通客車成果,持續推進城鄉一體化,加快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十四五”期末,實現95%縣(市、區)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評價達到4A及以上等級;加密閩臺海空直航聯接,鞏固發展平潭、福州、廈門、泉州至台灣海上直航航線。
二是構建集約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不斷拓展“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做大做強海洋運輸等特色優勢産業,打造“一帶一路”國際航運物流品牌;積極推進多式聯運高品質發展,加快多式聯運資訊共用,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完善城鄉末端配送網路,加快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優化鄉鎮綜合服務站佈局;拓展兩岸集裝箱班輪航線和散雜貨不定期航線,擴大空中貨郵直航範圍,推進海峽兩岸交通物流融合發展。
三是推進交通運輸現代服務業增産增效。培育壯大産業集群,提升服務品質打造網路貨運、快遞電商、現代交通物流、港航現代服務業等四大“千億交通産業集群”,推動我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創新農産品物流經營模式,打造産運銷一體化農村物流服務體系。推進電商快遞與新零售服務深度融合。完善交通和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頂層設計,創新交通和旅遊融合産品體系,支援低空旅遊及相關新業態發展,全面打響“清新福建”“全福遊、有全福”旅遊交通品牌。
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交通運輸也越來越注重高品質和可持續發展,智慧、綠色、安全等勢必成為“十四五”交通發展的重點,請問福建省在這幾個方面有哪些考慮?
“十四五”期間,福建省將持續推進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自然生態協調共生,實現資源集約,環境友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構建智慧融合交通支撐體系。打造智慧交通雲,推進數據資源賦能交通發展,提升交通運輸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水準。有序推進新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航空、智慧軌道、智慧港航、智慧高速、智慧公路、智慧樞紐等新型智慧化管理交通基礎設施。
二是加快構築綠色交通生態網。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持續推進“綠色公路”“品質工程”雙創建、雙示範;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鼓勵交通資源迴圈利用産業發展;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碳達峰,建設綠色低碳交通網路,深入推進低碳交通發展;強化交通行業污染防治,推進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
三是健全安全應急保障體系。提升本質安全水準,構建現代化交通工程建設品質管理體系。打造百年平安品質工程;創新安全監管體系,堅持安全生産底線就是人民群眾的生命線;完善應急救援應急運輸體系,建立健全跨方式、跨部門綜合交通預警、應急資訊溝通、應急運輸保障協調機制;積極培育交通文明,引導文明出行,營造文明交通環境。
最後,請您談一談福建將如何在新一輪交通發展進程中展示先行先試和引領示範的作用?
十四五”期我們重點推進兩大試點示範工程:
一是積極推進交通強國試點示範。圍繞“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在蘇區老區“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交通運輸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區域交通協調發展、交通運輸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公路水運“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優勢領域,先行先試、探索實踐,力爭在信用體系建設、農村物流發展、通用航空産業發展、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綠色港口發展、工程品質關鍵技術攻關、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全力創建交通強國先行區。
二是全面推動交通基礎設施高品質發展試點示範。圍繞“新福建”現代交通、“海絲”核心區建設和兩岸深度融合發展,以“跨區域一體化發展、跨領域協同發展、跨界融合發展、跨環節持續發展”為主要試點方向,以“全面系統整合、全域互聯互通、全方位精準提質、全生命週期高效管控”為主要路徑,著力在“頂層設計、區域協同、開發導向、産業帶動、創新應用、降本增效”等方面積極探索、先行先試。積極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交通走廊經濟帶”“臨空臨港樞紐經濟區”,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的臺海通道、“立體互聯”的綜合交通樞紐、“干支協同”的公鐵路網、“全球互通”的絲路聯運、“以城帶鄉”的農村交通和“智慧互聯”的智慧交通先行區等工程,發展高效協同的現代物流,努力打造廈門和福州機場綜合樞紐、“絲路海運”國際物流大通道、軌道交通+TOD等示範工程。
感謝王副廳長的介紹與解讀。本期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關注!
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