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交通運輸部政府網站線上訪談。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甘肅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亞民,請他就打造路衍經濟産業鏈、推動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與大家進行線上交流。歡迎陳副廳長!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很高興參加部網站線上訪談,與大家進行網上交流。借此機會,衷心感謝社會各界朋友長期以來對甘肅交通運輸事業的關心和支援!
今年伊始“路衍經濟”成為熱詞。甘肅作為全國首倡之地,率先提出“十四五”要著力打造千億級路衍經濟産業集群。請您首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路衍經濟”的概念。
路衍經濟的研究與發展,起步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先後出現了“路域經濟”“路延經濟”“路沿經濟”等提法。早期的路衍經濟,只針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産業發展。近兩年,業內將路衍經濟拓展到公路交通全領域、全範圍、全週期,並將其作為新産業、新經濟形態進行體系化研究、産業化佈局,不僅兼顧了點和線的問題,而且擴展到時間和空間維度。
通過對增長極、産業集聚、點軸開發等區域經濟增長理論的深入研究和實踐探索,我們認為:路衍經濟一般是指依託公路交通點多、線長、面廣的自然屬性和對區域經濟的拉動、帶動、輻射作用,通過對沿線經濟要素的集聚、擴散而衍生的新經濟業態,是交通運輸與文化旅遊、現代農業、工業園區、現代物流、交通裝備製造、數字經濟等相關産業融合的新經濟發展模式,是助推交通運輸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通過陳副廳長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路衍經濟的概唸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在發展路衍經濟的過程中,甘肅交通運輸行業為路衍經濟賦予了豐富內涵,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關於路衍經濟的內涵要義,重點要把握好3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是“依託”,這是發展路衍經濟的前提,就是要依託交通行業、緊扣公路産業,否則就會“偏離方向”。這裡的“路”,當下重點在公路領域,“鐵路”“水路”“航路”後續都可以納入路衍經濟應用體系,因為它們與“公路”邏輯相似、業態相似。第二個關鍵詞是“衍生”,這是發展路衍經濟的重要路徑,“路衍”相比“路域”“路延”“路沿”更開放、更寬闊、更具創新力。同時,在國家和行業大力推動融合發展、深化交通投融資改革的時代背景下,社會資本具有更大的自主權和更寬的投向,發展路衍經濟,可實現“路內不足路外補”,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第三個關鍵詞是“融合”,這是發展路衍經濟的源動力,一方面,要圍繞公路産業補鏈、強鏈、延鏈,最大限度激活公路交通全産業鏈優勢;另一方面,要找準公路交通與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現代農業、工業園區等産業融合發展的契合點,暢通融合發展路徑,形成行業轉型升級、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源泉。
甘肅在路衍經濟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路衍經濟的特徵和産業方向。
路衍經濟的特徵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路衍經濟在本質上屬於融合型經濟。公路交通是人、物、資金、技術和資訊流通的主渠道,依託其輻射能力,融合相關産業優勢,實行一體化運作,最大限度提高通道經濟效益。路衍經濟在形式上屬於開放型經濟。公路交通將區域內外聯結起來,打破行業壁壘,拓展經濟發展空間,促進區域間互相開放和經濟合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形成更加開放的經濟格局。路衍經濟在目標上屬於共用型經濟。依託公路交通的聚集效應,將沿線閒置、分散的存量資源,進行平臺化、協同化集聚和供需匹配,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最大化利用。
關於路衍經濟的産業方向,按照産業滲透、産業交叉、産業重組的思路,目前業界總結提出了“三大維度”“八大方向”。“三大維度”,就是公路沿線資源開發、公路空間場地資源開發、公路資源後市場開發;“八大方向”主要包括交旅融合、通道物流、能源建材、服務區+、智慧交通、交通裝備製造、鄉村産業和其他業務。
甘肅省政府提出打造千億級路衍經濟産業集群,請問甘肅發展路衍經濟的動因是什麼?
甘肅大力發展路衍經濟是基於以下三個原因。
路衍經濟具有“高顏值”。黨的十九大擘畫了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藍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指出,要加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指出,要推進交通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發展路衍經濟正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現實需要,是踐行交通強國戰略、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形成公路主業與關聯産業融合發展互動格局的內在要求。
路衍經濟是個“新增量”。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公路建設突飛猛進,通車總里程由89萬公里發展到突破500萬公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近年來,我國交通固定資産投資持續保持高位運作,但交通投資不可持續的問題已逐步顯現。一方面,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週期長、資金投入大、運營期收益有限,加之實施“降低過路過橋費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人對項目的預期。另一方面,化解政府隱性債務作為剛性約束,償債能力呈現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特徵,交通投融資空間受到一定限制,地方交通發展的實際需求得不到滿足。因此,通過發展路衍經濟,多渠道盤活資源、回籠資金,可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彌補投資主體公路主業虧損,可實現“路內不足路外補”,形成多元經營的良性迴圈,助推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
路衍經濟富含“新動能”。從空間的角度講,發展路衍經濟,可充分發揮公路交通輻射作用,撬動公路沿線文化、旅遊、礦産、能源等資源開發,深度拓展産業增量,深挖服務區、出入口、匝道區、立交區等空間場地潛能,可最大限度釋放公路交通溢出效應,有效盤活存量資源;從時間的角度講,發展路衍經濟,可充分挖掘公路交通後市場價值,最大限度開發應用交通數據資源。更重要的一點是:通過統籌多維度優勢和潛能,進而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優化産業結構,打造規模經濟,拓展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空間,逐步形成國內大迴圈的重要支撐點、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連結點。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認為,路衍經濟是推動交通運輸行業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融合創新發展、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下一步甘肅將如何發展路衍經濟。
近年來,江西、山東、浙江、湖北等省份交通企業在“服務區+”、智慧交通、能源建材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通過對這些省份先行先試做法的總結和分析,我們認為發展路衍經濟,要做好五個“突出”:
第一,突出頂層設計
一是注重戰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略問題是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事業就大有希望。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正面臨著重大機遇、重大挑戰,交通行業、交通企業的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就是重大戰略問題。因此,路衍經濟的發展戰略,要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實際、交通行業實際、交通企業實際,把準方向,明確目標,確立路徑,讓路衍經濟沿著正確軌道不斷推進。
二是強化規劃引領。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加快推進路衍經濟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是科學編制路衍經濟發展規劃。目前,甘肅省政府明確將“路衍經濟”確定為“十四五”重點打造的千億級産業集群之一。甘肅省政府國資委編制了《甘肅省屬企業發展路衍及臨空經濟專項規劃》。甘肅交通行業立足省情,研究編制了《甘肅省“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路衍經濟專項規劃》,共同勾畫出了發展路衍經濟的總體藍圖。
三是加強智庫建設。甘肅于2020年6月組建了全國首家路衍經濟産業研究機構——甘肅路衍經濟産業研究院,成立了專門的路衍經濟投資運營平臺,旨在打造集研究、開發、投資、運營、管理為一體的路衍經濟産業全生命週期服務商。前不久,我們推動中國公路學會、甘肅公交建集團、長安大學成立了高速公路路衍經濟産業研究中心,共同打造“交通+”研究創新、成果轉化、業態培育的新高地。
第二,突出多産融合
按照“行業支援企業、企業發展産業、産業支撐行業”的發展思路,通過“公路撬資源、資源變資産、資産變資本”發展模式,構建公路交通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格局。
一是挖掘交通+旅遊“新潛能”。依託自然人文資源,以旅遊公路、旅遊風景道建設為抓手,深度挖掘公路沿線旅遊資源,打造“景道互聯”“客源互送”“快進慢遊”的公路旅遊交通網路,探索交通支撐旅遊、旅遊反哺交通的新模式,暢通交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二是打造通道物流“新高地”。圍繞公路場站、服務區、出入口等,建設物流中心、物流園區、公路港等物流基地,把“交通通道”轉化為“物流通道”,變“節點樞紐”為“通道經濟”,搭建通道物流産業平臺。
三是建立能源建材“新體系”。圍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公路加油加氣站服務網路,推進充電樁、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網路佈局;大力發展改性瀝青、高品質商砼、砂石料綠色礦山等交通建材産業,推動交通建材及固廢利用産業綠色發展。
四是拓展“服務區+”“新業態”。按照“保基本服務、拓特色經營、建主題項目”的思路,積極開展“服務區+”業務。結合自然資源和地域文化特徵,打造一批主題服務區及旅遊目的地服務區示範項目。拓展服務區特色經營項目,促進文化旅遊、休閒購物、農特産品集散、品牌餐飲與服務區融合發展。
五是把握智慧交通“新方向”。緊密對接“新基建”,準確尋找“傳統基建”與“新基建”的契合點、交匯區,深度把握智慧交通新方向和新趨勢。積極推動新型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交通産業園區,培育集設計諮詢、軟體産品研發、硬體産品生産銷售、系統運維整合的智慧交通産業鏈。
六是構建交通裝備製造“新鏈條”。著眼交通行業全産業鏈發展需求,堅持科技引領,實施創新驅動,建設交通設施、鋼橋製造、預製構件等産業園區,推動公路交通行業全産業鏈發展。
七是助力鄉村振興“新戰略”。全面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公路+特色村鎮”“農村公路+鄉村旅遊”“農村公路+特色産業”有機結合,推進交通運輸與鄉村産業融合發展。
八是實現其他路衍産業“新突破”。加大公路管道資源開發利用,拓展管道業務範圍,提升公路廊道經濟效益。充分利用公路項目取棄土場恢復治理用地,積極推廣種植經濟林等經濟作物,構建公路沿線綠色生態走廊和經濟走廊。
第三,突出創新驅動
一是強化技術創新。技術是産業之源,技術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交通科技創新是路衍經濟的有力推手。推進智慧交通重點實驗室、新基建智慧交通産業港、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建立智慧交通、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新基建智慧交通基地,讓科技創新賦能傳統交通基礎設施,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水準。
二是強化商業模式創新。路衍經濟作為新經濟業態,需要科學分析市場需求變化,分領域分專業探索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路衍經濟策劃、論證、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體系,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三是強化投融資模式創新。創新“公益性交通項目+經營性路衍經濟項目”投融資模式,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風險可控、良性迴圈”的新型投融資體制機制,鼓勵專項債、PPP、ABO、F+EPC,以及資源變資本、資産證券化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破解資金制約難題,實現存量資産價值最大化、綜合利益最大化和運營效益最大化。
第四,突出項目支撐
一是典型項目帶動。項目歷來是推動産業升級的“發動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發展路衍經濟也離不開這個規律。近兩年來,甘肅交通行業按照示範引領、逐步鋪開的思路,推動實施了一批示範效應好、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依託鎖陽城、懸泉置等世界文化遺産,策劃的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交響絲路1號線”項目正在申請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試點項目,項目建成後可激活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東線景群。謀劃實施的懸泉置交旅融合項目,旨在打造以戈壁荒漠為背景的絲綢之路文化旅遊目的地和中國第一個漢唐風格的主題服務區,實現古代郵驛與現代服務區千年後的“握手”。攜手華為共同組建甘肅省智慧交通重點實驗室,建立新基建智慧交通産業港、人工智慧創新中心、機器視覺硬體品牌,旨在打造國家級智慧交通綜合測試場、國家級智慧汽車競賽場、省級智慧交通産業孵化培訓基地、“智慧城市大腦”數據産業中心、智慧交通體驗及教育中心。
今年,甘肅已全面啟動實施高速公路服務功能拓展工程,通過拓展和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既有高速公路互通及連接線、拓展高速公路服務區等措施給高速公路“開口子”,將“封閉”的高速公路進行多點“開放”,推動城市間資源共用、産業互補、協調發展。
二是構建産業生態。産業集群發展狀況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區域或經濟體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促進産業要素共生再生,發揮最大化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進而構建成熟的産業生態系統,已成為一種新趨勢。打造要素聚集、聯動發展、各具特色的路衍經濟産業集群,構建“交通—産業—城鎮—環境”聯動融合、“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多維共生的路衍經濟生態,是我們發展路衍經濟的最終目的。
第五,突出品牌塑造
一是加強品牌建設。“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和影響力。産業品牌是推動産業優化升級、增強産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軟實力。強化品牌建設,樹立品牌文化,創建連鎖品牌,構建品牌體系,打造連鎖經濟,是發展路衍經濟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是講好路衍故事。典型引領方向,榜樣凝聚力量。全方位推廣“路衍”品牌所蘊含的精神標識、文化內涵,進一步擴大“路衍”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廣泛宣傳路衍經濟典型案例,講好路衍故事,營造良好氛圍,讓路衍經濟成為交通行業的新亮點,成為交通企業的新目標,成為交通人的新追求。
三是培樹典型示範。依託“融資、投資、建設、養護、運營、運輸、服務”全産業鏈優勢,在智庫建設、交旅融合、交通裝備製造等産業方向先行先試,打造一批試點示範項目,給全省乃至全國提出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鑒的示範樣本。
聽了陳副廳長的介紹,我們對路衍經濟的概念、內涵要義、特徵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相信未來甘肅在路衍經濟發展方面也將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績。感謝陳副廳長的詳細介紹與解答,本期訪談就到這裡,謝謝大家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網友。希望大家一如既往關心和支援甘肅交通運輸事業,持續推動我省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為高品質譜寫交通強國甘肅新篇章添彩。
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