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大家好!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到青海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田明有與大家交流青海省就開展好“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活動,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相關工作。您好,田廳長。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田廳長,請您先介紹一下,青海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實施“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活動開展情況。
好的。自“四好農村路”建設開展以來,省交通運輸廳將全國全省示範縣創建工作作為“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載體,按照《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關於聯合開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創建和命名工作的通知》和《青海省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考核評定辦法(試行)》,著力營造“爭先創優、你追我趕”的氛圍,示範縣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我省平安區、樂都區、湟中區、大通縣創建命名為全國示範縣,格爾木市、同德縣、湟源縣、剛察縣創建成“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2021年湟源、同德兩縣力爭創建全國示範縣,門源縣等8個縣(市)力爭創建全省示範縣,為推動地方主體責任、推動“四好農村路”向好發展發揮了典型帶動、示範引領作用。
建設方面,全省堅持交通基礎設施先行原則,全力構築以國省道為骨架、縣道為基礎、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公路網路體系。“十三五”期間,新改建農村公路3.04萬公里,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6.3萬公里,約佔全省公路總里程的75%。重點建設縣鄉道升級改造(旅遊路、産業路、資源路)1398公里、建制村通暢工程1.39萬公里、村道硬化5902公里、危橋改造及新建便民橋梁733座、完成村道安防工程1393公里,為全省192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配套道路829公里,解決了全省366個鄉鎮、4146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難題,全省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達100%,構建出了覆蓋廣泛、通達四鄰、安全便捷的“四好農村公路”網。實現了全省694座藏傳佛教寺院全部通公路,通達率為100%,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進一步得到鞏固。
管理方面,通過施行《青海省公路路政條例》《青海省農村公路條例》,農村公路依法行政的治理體系從頂層得到明確;省人民政府頒布實施《青海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建立了“政府主導、行業監管、部門協作、分級負責、社會參與”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為確保農村公路路産路權“有人管”“管得嚴”“管得好”,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建立縣有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産路權保護隊伍。同時,省委省政府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四好農村路”納入地方政府考核,“縣道縣管、鄉村道鄉鎮管”的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全省縣級公路管理機構設置率已達100%。
養護方面,全省各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均成立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結構,設置率為100%,農村公路養護實行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日常養護與集中養護相結合的方式,注重預防性養護,加強日常巡查和病害整治,定期開展技術狀況評定,科學開展養護工程,保證農村公路處於良好技術狀況,農村公路管理機構人員經費支出納入政府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投入養護補助資金達8.4億元,以各級公共財政投入為主。2021年,全省農村公路養護補助資金達2.17億元,資金到位率達100%。在強有力的養護機制下,農村公路養護優良路率由“十三五”初期的45%提高到61%,養護列養率達100%。
運營方面,全省以推動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為重點,出臺《關於加快全省農牧區客運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印發《青海省農牧區客運服務規範》,會同省財政廳對農村客運油補資金統籌使用,對農牧區採取“以獎代補”等方式予以支援,各地因地制宜地採用城鄉公交、班線、區域運營、預約響應等方式開通農運客運班線,全省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同時持續提升農村客運設施水準,推進“快遞下鄉”業務,安排建設縣級客運站35座,鄉鎮運輸服務站50座,縣級行政區均建有二級及以上公路客運站或能力適應的三級公路客運站,實現縣級郵政快遞物流節點覆蓋率100%,鄉鎮郵政快遞物流節點覆蓋率100%,城鄉物流城網路日趨完善。
田廳長,要推動青海省“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全面推行農村公路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工作,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咱們是怎麼樣推進的。
嗯,好的。為認真落實《交通運輸部關於全面做好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通知》等文件精神,今年年初,省交通運輸廳經報請省人民政府同意,聯合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青海省財政廳、青海省自然資源廳、青海省農業農村廳、青海省扶貧開發局、青海省郵政管理局、青海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等八部門印發了《青海省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明確了主要目標:2021年底前,基本建立覆蓋縣、鄉、村道的“路長制”組織管理體系,建立黨政領導共同負責的責任體系,初步形成“縣道縣管、村道村管”責權清晰的農村公路管理機制;到2022年底,農村公路“路長制”全面建立,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調、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工作格局。農村公路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到2025年,農村公路通達水準明顯提升,農村牧區交通條件和出行環境得到根本改善,人民群眾對農村公路滿意度明顯提升。
嗯。田廳長,根據以上主要目標任務,請您談談全省開展“路長制”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取得的工作成效。
嗯,好的。全省開展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以來,海東市、海北州、海南州、黃南州、玉樹州、海西州結合當地實際印發“路長制”實施方案予以落實,西寧市和果洛州已編制完成了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近期將通過政府審議後印發實施。其中,黃南州自2018年率先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管養水準,為我省的“路長制”工作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的具體做法:一是加強組織協調,壓實工作責任。緊緊圍繞“四好農村路”示範創建目標,堅持以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建立農村公路管養長效機制為重點,全省逐步成立了各級政府主管領導為組長的農村公路“路長制”領導小組,隨著各級地方政府換屆工作的完成,市州、縣(市、區、行委)、鄉(鎮)路長將逐步確定。二是建立健全制度,確保“路長制”規範推進。各市州逐步出臺了“路長制”考核制度、督辦制度、資訊通報制度等配套措施,進一步理順和深化了全省“路長制”工作思路及具體舉措。三是立足工作職責,強化工作落實。全省各級路長根據“一路一長”相關制度要求,全力抓好掛牌道路的日常路況巡查、隱患排查、災毀資訊上報以及制止、報告侵害路産路權行為和協助涉路糾紛調處等工作。各級路長辦公室發揮督查協調作用,各路長積極作為,協助交通執法部門現場執法和涉路糾紛。
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的主要成效:一是打好了“建好路”的基礎。全省各級人民政府主動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高,主動多渠道整合資金,實施了一大批縣鄉道路升級改造、易地搬遷等項目,及時主動解決了一些重點交通項目徵地拆遷、砂石料場配置等實際困難。二是提高了“管好路”的效果。各州(市)、縣(市、區、行委)及鄉(鎮)積極支援路長制工作開展,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招聘交通類專業技術人才、增加財政補助等方式,確保了路長制工作始終“有錢辦事、有人幹事”。沿線農牧民群眾雨雪天除雪排水的自覺性和保護路産路權、愛護公路設施意識顯著增強,有效保護了公路建設成果。三是轉變了“養好路”的理念。按照“縣道縣養、鄉村道鄉村養”的農村公路養護理念,各州(市)、縣(市、區、行委)及鄉(鎮)政府高度重視,認真落實公路管養主體責任,“重建輕養”和“公路養護靠交通”的觀唸有了很大轉變,“三分建、七分養”成為共識,全省農村公路平均使用壽命明顯提升。四是達到了“運營好”的目的。全省以推動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為重點,出臺《關於加快全省農牧區客運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印發《青海省農牧區客運服務規範》,會同財政廳對農村客運油補資金統籌使用,對農牧區採取“以獎代補”等方式予以支援,各地因地制宜地採用城鄉公交、班線、區域運營、預約響應等方式開通農運客運班線。同時持續提升農村客運設施水準,推進“快遞下鄉”業務,安排建設縣級客運站35座,鄉鎮運輸服務站45座,縣級行政區均建有二級及以上公路客運站或三級公路客運站,實現縣級郵政快遞物流節點覆蓋率100%,鄉鎮郵政快遞物流節點覆蓋率100%,城鄉物流城網路日趨完善。
好的,田廳長,省廳在下一步就“路長制”工作的深入實施有哪些打算。
我們將根據各單位的開展情況進一步抓緊實施,加強督導,確保達到預期目標。一是計劃年內將督促各市(州)縣抓緊制定本地區實施方案,基本建立覆蓋縣、鄉、村道的“路長制”組織管理體系和黨政領導負責制的責任體系,初步形成權責清晰的農村公路管理機制;加強“路長制”培訓宣傳及考核工作。二是持續推進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路産路權保護隊伍建設,完善縣、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設置和制度建設;持續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不斷完善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路,提升農村客貨運服務水準。
感謝田廳長的詳細介紹。由於時間關係,本期採訪到此結束。
感謝大家關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