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21年線上訪談>上海市停車難綜合治理方案

上海市停車難綜合治理方案

——訪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黨組書記、   局長 劉斌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黨組書記、
局長 劉斌

主題: 上海市停車難綜合治理方案
時間: 2021年12月08日上午 09:30
嘉賓: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黨組書記、
局長 劉斌
簡介: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小汽車保有量提高,停車難問題日益嚴重,上海交通管理部門聚焦老舊小區、醫院在特定時段“停車難”問題,開展了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到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斌同志來為大家介紹上海市停車難綜合治理方案的有關情況。
查看留言
【主持人】     2021-12-08 09:31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交通運輸部政府網站線上訪談。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到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斌同志來為大家介紹上海市停車難綜合治理方案的有關情況。歡迎您,劉副主任!

【劉斌】     2021-12-08 09:31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     2021-12-08 09:32

這次停車難綜合治理開展的背景是什麼?

【劉斌】     2021-12-08 09:33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小汽車的保有量和使用強度也在日益增加,既加劇了道路交通擁堵問題,也帶來了嚴重的停車難問題,特別是老舊住宅小區、三甲醫院等都面臨著停車需求急劇增長、停車供給嚴重不足的矛盾。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底,上海市全市小客車劃線車位共計534.06萬個,其中居住小區停車位354.07萬個,現狀夜間停放在小區的客車總數達到400萬輛,缺口近12%。而這裡面中心城的老舊小區停車矛盾尤為突出,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劃線車位總數55萬個,夜間停車總數75萬輛,缺口比例達到27%,而且這些小區內部挖潛空間基本已經飽和。醫院停車供給也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全市醫院車位5.17萬個,白天高峰停車數5.73萬輛,缺口近10%,三甲醫院缺口達到12%以上。基於以上這些情況,上海市的停車難綜合治理可以説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同時,開展停車難綜合治理也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的舉措,要花大力氣切實提高人民生活滿意度。

【主持人】     2021-12-08 09:37

這次綜合治理與以往有什麼不同?

【劉斌】     2021-12-08 09:38

這次的“停車難綜合治理”是上海市委、市政府16個民心工程之一,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重要舉措。2020年開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委會同市級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區政府,按照“黨建引領、協同推進,市級指導、屬地落實,內外結合、建管並舉”的原則,主要聚焦老舊小區、醫院在特定時段“停車難”問題,開展了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明確了三條實施路徑:一是積極拓展利用老舊小區和醫院周邊各類土地空間資源,結合開發規劃新建公共停車設施,包括:在土地出讓條件中明確新增公共停車泊位的要求;結合新建綠地、公園、學校、民防設施、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等政府投資項目同步建設公共停車設施,並重點推進利用既有學校操場以及民防設施等地下空間增建公共停車設施;結合周邊道路、老舊廠房、高架橋下空間、閒置土地資源等建設公共(臨時)停車設施等。二是鼓勵利用周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設施、商業、辦公等建築配建停車設施和具有條件的道路開展資源錯峰共用,包括:指導經營性公共停車場(庫)對外開放;鼓勵黨政機關、醫院和高校等單位將內部停車設施錯時對外開放;鼓勵具備夜間停車條件的道路對小區居民開放包月停車服務。三是挖掘老舊小區和醫院內部潛力開展新建,包括:結合舊住房拆除重建項目、“美麗家園”建設等工作,統籌利用老舊小區內空余場地,挖潛增設停車設施;結合醫院內部新改擴和空間改造,增建地下或立體停車設施。可以説,相比于之前各部門開展的一系列停車管理專項工作,此次停車難綜合治理工作在細化明確黨政協同、市區聯動的職責分工,建立健全高位推動、分級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落實建管並舉、提質增效的工作措施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的創新和有效的突破。

【主持人】     2021-12-08 09:45

治理的目標是什麼?

【劉斌】     2021-12-08 09:46

在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實施期間,我們的目標是到2022年,累計推進創建100個停車治理先行項目,開工建設10000個公共停車泊位;其中,2021年創建40個先行項目,開工建設4000個公共泊位。通過對有關治理成效和經驗開展評估總結,我們將探索形成有效的停車治理模式,制定有關指導性政策,建立起停車難綜合治理的長效推進實施機制,逐步推動緩解全市範圍內的突出停車矛盾,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

【主持人】     2021-12-08 09:48

目前市級層面已經做了哪些工作?

【劉斌】     2021-12-08 09:49

去年11月中旬,上海市交通委&&開展了全市停車設施調查工作,收集匯總了1.3萬個小區、600家醫院、4000多所學校以及約7800個其他各類建築的停車靜態數據,完成了全市停車設施普查,摸清了家底,將數據與各區公開共用,為各項工作的推進提供了數據支撐。

我委還會同發改、規劃、住建、房管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明確停車難綜合治理配套政策的通知》,明確了在規劃、土地、建設審批等方面,結合公園綠地、民防設施和學校操場等建設停車設施,以及加強住宅小區、醫院停車秩序等方面的支援政策;聯合市規劃資源局印發《公共停車設施建設規劃導則》,指導各區啟動編制分區公共停車設施建設規劃;修訂完成了《建築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2021版),進一步提高住宅、醫院配建車位指標;分三個單篇(老舊小區篇、醫院和學校篇、公共停車設施篇)編制了停車治理工作手冊,從職責分工、技術路徑、管理流程等方面為各基層的實施主體提供實操指引。

【主持人】     2021-12-08 09:54

各區的工作是怎麼開展的?

【劉斌】     2021-12-08 09:55

各區政府是本次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的實施主體。為此,各區政府高度重視,均成立了由分管副區長&&的區級停車治理工作專班,專門印發了分區的實施方案,編制了分區公共停車設施建設規劃,全面排模梳理可用資源,按照分區、分年度任務指標,排定了停車治理先行項目和公共泊位建設項目清單,緊盯目標,挂圖作戰,均提前完成了年度任務指標。很多區還自我加壓,超額完成任務指標。

【主持人】     2021-12-08 09:57

這次民心工程怎麼體現黨政協同的原則?

【劉斌】     2021-12-08 09:58

這次民心工程的推進,從上海市委、市政府層面就體現了黨政協同的原則。民心工程的實施方案是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文的,市委督查室對民心工程的督查督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分管市領導將停車難綜合治理工程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項實踐活動的聯繫項目,也多次赴現場實地調研。

此外,在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和市級機關工作黨委等黨組織也對民心工程的推動非常關心、重視,&&召開了機關助力停車難綜合治理工程動員大會,向全市黨員和黨組織發出倡議,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資源共用利用;制定《關於開展提升善治效能、加快停車難綜合治理專項實踐活動的方案》,利用建設交通系統管理優勢,支援、推動停車難綜合治理,提升城市軟實力;利用各類宣傳陣地,及時挖掘、大力宣傳典型案例和先進事跡,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用”的氛圍。

各區也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項實踐活動,利用區域黨建聯建形式,開展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主持人】     2021-12-08 10:04

目前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效?

【劉斌】     2021-12-08 10:05

我們通過建立專項督查制度、核驗評估制度,完善工作會議制度,加強黨建和宣傳工作,擴大民心工程影響力,市區聯手,已經初步形成了“市級部門積極部署—區級專班整合資源—街鎮居委廣泛動員—業主居民充分參與”的共建共治共用機制。截至目前,各區累計完成停車治理先行項目65個,建設公共泊位8300余個,超額完成了2021年度指標,初步緩解了一批老舊小區、醫院的停車難矛盾。市區兩級機關事業單位和所屬國有企業共提供2700余個內部停車位用於錯峰共用。市級公共停車資訊平臺和“上海停車”APP已上線運作,同步納入上海市政府“一網通辦”公共服務平臺和“一網統管”城運系統,面向公眾提供停車資訊查詢、統一電子支付、車位預約、錯峰共用等服務功能,併為行業監管提供全面、及時的資訊數據支撐。

【主持人】     2021-12-08 10:09

在數字賦能、智慧停車、提升管理方面都有哪些舉措?

【劉斌】     2021-12-08 10:10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一網通辦”改革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的工作方案》要求,統籌考慮民心工程、新基建示範工程、社區新基建等市重點工作有關智慧停車工作要求,努力打造覆蓋出行停車服務全過程、便捷高效的智慧停車全方位服務體系,著力打造“查詢一張圖、支付一平臺、共用一鍵達、預約一入口”的便捷停車服務應用場景。查詢一張圖即“通過‘上海停車’APP(小程式)一張電子地圖,可統一提供覆蓋全市範圍和各類停車泊位的動態資訊查詢及路徑導航服務供市民查詢使用”;支付一平臺即“利用支付寶、微信、銀聯、ETC等第三方電子無感支付工作,發揮統一結算、線上支付、電子票據的整合作用,市民只要在‘上海停車’APP(小程式)註冊開通一次,即可享受統一支付和取票的一站式便利服務”;共用一鍵達即“實時查詢周邊項目服務資訊,自主選擇、一鍵簽約區分不同時段、距離、價格的服務産品,有效提高錯峰共用的便捷性、透明度和靈活性”;預約一入口即“在具備條件的三甲醫院、重點商圈、交通樞紐等重點場所以及結合花博會、進博會等重大活動進一步推行停車預約,提供全市統一的‘線上預約、快捷停車’通道,便於用戶及時查詢、了解和使用”。

同時,我們在相關部門的支援下,在以西岸傳媒港特大地庫為核心的徐匯西岸濱江地區,建設了智慧停車新基建示範工程,在徐匯、靜安、浦東、黃浦、閔行等區具備條件的15條收費道路停車場推進智慧道路停車場建設。今年還編制了智慧停車場(庫)技術導則,計劃對智慧停車場(庫)進行分級分類管理。

【主持人】     2021-12-08 10:17

上海停車APP都有哪些功能?

【劉斌】     2021-12-08 10:18

上海停車APP的“停車導航、停車換乘、樞紐停車、停車充電”等資訊查詢功能已實現全市公共停車場(庫)的全覆蓋,“停車繳費”功能已覆蓋1200個收費道路停車場(全覆蓋)、1900多個大型經營性停車場(庫),“錯峰共用”一鍵簽約功能已上線147個項目,“停車預約”功能已上線了新華醫院、瑞金醫院等22家醫院。也就是説,打開上海停車APP,市民可以進行公共停車場(庫)的查詢、導航,也能線上上進行預約、支付,還可以預約醫院停車,和周邊共用停車位的場庫進行線上一鍵簽約,相當便捷。今後,我們還將進一步擴大應用場景,提供更多便民服務。

【主持人】     2021-12-08 10:20

有哪些特色亮點項目?

【劉斌】     2021-12-08 10:21

通過今年一年的工作,各區涌現了不少具有示範作用的項目。比如徐匯區淩雲街道417街區,這個街區包含3個居委會7個居民小區, 共2000多戶居民,原有車位約450個,停車缺口約120個。2018年起,以“無違建先進居村”創建和“美麗家園建設”為契機,通過拆除小區間圍墻、優化沿街低端業態、劃設停車位等方式,對街區空間進行重新規劃佈局,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內部道路拓寬後新增96個車位。同時,在街區對面虹梅南路鐵路跨線橋的橋蔭下面,設置了一處公共停車場,定向提供70個泊位給淩雲417街坊居民使用,由居委會&&,組織有需求的居民和停車管理公司簽署錯峰共用協議,基本解決了居民停車難的矛盾。

長寧區延安中學地下車庫在建設過程中,通過調整車庫出入口, 實施人員進出和車行路線分隔,並對地下停車庫實施安全性能升級改造確保學校安全,具備了對外共用停車以及向周邊老舊小區居民開放夜間錯峰停車的實施條件。項目建成後實施市場化運營,委託區屬國有企業東虹橋體育經營公司管理。通過推動延安中學、運營企業黨支部與周邊小區居委支部聯建共建,該車庫對外開放共用泊位116個,首批提供30個車位對學校附近的天臺家園、雙流小區等多個居民區進行錯峰停車試點,並已通過“上海停車”APP 實現錯峰共用一鍵簽約。

又比如,普陀區長風11號綠地地下車庫,周邊有市兒童醫院、市婦幼保健中心、普陀區婦嬰保健院、華師大四附中、普陀區綠洲幼兒園“三院兩校”。早晚高峰期間,瀘定路、同普路長期處於停車排隊、水泄不通的狀況。為緩解此問題,普陀區新建長風11號公共綠地地下車庫,共設9個人行通道,地下車庫與兒童醫院車庫聯通。地下車庫共建設389個公共停車泊位,其中機械式停泊位340個、設置無障礙泊位8個、新能源充電樁泊位39個,高峰時段車庫利用率達 70%以上。

還有虹口區利用民防設施改建地下停車庫,提供給秀苑小區居民使用;楊浦區控江街道利用“社區智慧停車資訊管理系統”實時監測小區泊位使用情況,並實現與市級公共停車資訊平臺的資訊對接,等等許多項目值得全市學習借鑒。

【主持人】     2021-12-08 10:30

聽説這次我們在推進公共泊位建設中研究了很多新技術,有些有望在上海推廣應用,具體都有哪些?

【劉斌】     2021-12-08 10:31

據我們的了解掌握,目前停車行業建設的停車場(庫)除了傳統的平面移動式、垂直升降式、升降橫移式自走車庫外,還有沉井式地下車庫、AGV車庫、SSP車庫等新興技術。沉井式車庫是利用垂直掘進技術,垂直于地面向下方掘進井狀結構,安裝機動車自動生降和平移設備,部分區已經在研究試點方案。AGV車庫和SSP車庫都是運用智慧搬運設備,實現車輛自動移動存取,是一種集約式的車庫建設模式,對於土地空間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技術方案。目前AGV車庫已在臨港的創晶科技中心項目中應用,一婦嬰東院也正在結合新建項目建設AGV車庫。我們也在協調相關區和單位,積極推動試點項目的落地,跟蹤實施效果,充分利用新技術助推停車治理工作。

【主持人】     2021-12-08 10:33

明年的工作考慮有哪些?如何深化推進?

【劉斌】     2021-12-08 10:34

明年我們將通過“三個結合”繼續深入開展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一是與停車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相結合,將專項工程納入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統籌推進,長效常態,革故鼎新;二是與重點發展區域建設相結合,將民心工程納入五個新城、浦東引領區建設的重點任務,先行先試,示範引領;三是與全市重大戰略任務相結合,將民心工程植入更多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服務的任務目標,齊抓共促,齊頭並進。在具體任務方面,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細化完善市級支援政策。會同發改委等部門研究上海市加大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力度的實施意見。二是全力推進智慧監管手段。持續升級完善公共停車資訊平臺,大力推進智慧道路停車場和智慧停車場(庫)建設。三是持續推動停車資源共用。利用黨建平臺,發揮組織優勢,市區聯手持續推進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停車資源共用工作。四是促進新型技術試點應用。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鼓勵技術創新、試點應用。

【主持人】     2021-12-08 10:37

感謝劉副主任的介紹,本期訪談到此結束,感謝大家關注!

【劉斌】     2021-12-08 10:38

謝謝大家,再見!

政府資訊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