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21年線上訪談>高品質推進交旅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和轉型發展

高品質推進交旅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和轉型發展

——訪山西省交通運輸廳   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四小


山西省交通運輸廳
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四小

主題: 高品質推進交旅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和轉型發展
時間: 2021年09月10日上午 09:30
嘉賓: 山西省交通運輸廳
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四小
簡介: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批示指示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以交通強國建設為抓手,創新發展理念,強化規劃引領,全力推進以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遊公路為重點的“四好農村路”建設,推動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助力鄉村振興和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運輸支撐。
查看留言
【主持人】     2021-09-10 09:31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交通運輸部網站線上訪談。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到了山西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四小,請他向大家全面解讀山西省高品質推進交旅融合發展有關情況。王廳長,您好!

【王四小】     2021-09-10 09:31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通過部線上訪談平臺,與大家相互交流。

【主持人】     2021-09-10 09:32

王廳長,2018年以來,山西省全力推動以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遊公路為重點的“四好農村路”建設,在高品質推進交旅融合發展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請您就大力實施三個一號旅遊公路建設的背景做一個介紹。

【王四小】     2021-09-10 09:33

好的。山西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黃河、長城、太行山更是世界級遺産、國家級品牌、民族性符號,發展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具有良好的基礎和優勢。2017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山西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山西自然風光資源也十分豐富,黃河、長城、太行等堪稱天下奇觀,要做強做優文化旅遊産業”。山西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持把文化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支柱産業大力加以培育,2018年作出“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決策部署。發展旅遊産業,交通是基礎和先導。近10年來,山西省加快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公路、鐵路、民航三位一體的“快進”旅遊交通骨架基本形成,但旅遊交通依然存在著集散網路等級不高、連通不足、功能單一等突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進一步完善旅遊公路服務功能,構建便捷旅遊交通網路,打通連通景區的“最後一公里”,才能更好地適應全域旅遊發展。同時,山西也是國家資源型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更加需要公路交通的全力支撐。正是基於上述考慮,我們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全省域旅遊公路網建設,蹚出了一條資源型經濟地區交通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主持人】     2021-09-10 09:36

2018年,山西率先在全國編制了第一個全省域旅遊公路規劃,給交旅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下面,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山西旅遊公路的規劃情況。

【王四小】     2021-09-10 09:37

建好旅遊公路,規劃是前提和基礎。我們從服務國家、省一系列重大戰略實施的政治高度出發,堅持規劃先行,創新發展理念,以“交旅融合”“快旅慢遊深體驗”等先進的現代旅遊交通理念為導向,突出旅遊公路的專用性、安全性、智慧性、環境友好型特點,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編制了《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遊公路規劃綱要(2018-2025年)》,規劃建設旅遊公路1.3萬公里,規劃投資1041億元,覆蓋11個地市109個縣(市、區),涉及脫貧縣56個,連通三大板塊旅遊區A級及以上景區213個、非A級旅遊景點726個。其中,黃河一號旅遊公路4176公里,投資368.2億元;長城一號旅遊公路3995公里,投資257.9億元;太行一號旅遊公路4853公里,投資414.7億元。到“十四五”末,打通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遊大通道,打造一批體現山西特色的精品旅遊公路,基本實現“城景通、景景通”一張網,基本建成貫通山西全域的旅遊公路網路,形成“結構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旅遊公路體系,全面提升旅遊便利化水準,支撐全省均衡發展的全域旅遊新格局,助力全省轉型發展。

【主持人】     2021-09-10 09:42

隨著旅遊公路大規模的建設,王廳長,請您介紹一下旅遊公路建設取得哪些成效。

【王四小】     2021-09-10 09:43

自2018年以來,全省已累計投資322億元,建成三個一號旅遊公路3469公里,其中,黃河一號旅遊公路1615公里,長城一號旅遊公路789公里,太行一號旅遊公路1065公里,同步建成慢行道298公里、驛站(服務區)46個、觀景臺66個、停車場89個、汽車營地21個,連通A級及以上景區66個,覆蓋非A級旅遊資源點130個,黃河一號永和乾坤灣、長城一號偏關老牛灣、太行一號陵川王莽嶺三個“0km”標誌文化驛站建成投入使用,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臨汾永和南莊至閣底段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公路通,百業興。三個一號旅遊公路的建設,不僅從根本上改善了農村交通條件,而且加速人流、物流、資訊流和各類生産要素在城鄉間的雙向流動,為廣大農村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今年“五一”小長假,全省旅遊總收入達到125億元,接待遊客235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39%、66%。晉中市百里鄉村振興示範廊帶,串起沿線40個示範村、10個萬畝現代農業片區,帶動5萬餘農民致富。晉城沁水縣旅遊公路建成後,催生了沿線100余家民宿、農家樂快速發展,帶動了20余個農業園區落地,助力18個貧困村近5000人脫貧,旅遊公路正在成為展示山西文化旅遊的重要窗口和加快山西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放眼三晉大地,路景交融、路産融合、路通村美的景象俯拾皆是。很多基層幹部群眾反映,路通了、車通了,遊客更多了,鄉村更美了,大家幹勁更足了,黨和群眾的距離更近了,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更加穩固了。

【主持人】     2021-09-10 09:47

山西作為中部欠發達地區,正在面臨著深層次的資源轉型發展,實施這麼大規模的公路建設,充足的資金是首先擺在面前的難題。王廳長,請您介紹一下是山西是如何破解資金籌措方面的經驗。

【王四小】     2021-09-10 09:48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籌措落實建設資金是建好旅遊公路的關鍵。山西是欠發達地區,貧困縣佔到全省縣區總數的一半,可用財力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等不靠,自加壓力,積極創新投融資模式,研究制定了三個一號旅遊公路建設資金管理辦法,明確旅遊公路採取“政府補助+債券+PPP”的模式籌措建設資金。2018—2022年,全省每年安排旅遊公路投資100億元,其中,省財政安排一般預算10億元,約佔投資的10%;省交通運輸廳安排省成品油稅8億元,約佔投資的8%;市級給予10%的資金補助;省財政代市縣每年發行一般債券40億元,佔年度投資的40%;剩餘32%由縣級採用PPP等市場化運作方式籌措。同時,鼓勵市縣將公路項目與沿線服務區(驛站)、汽車營地、旅遊景區、産業園區、土地出讓等有收益的項目捆綁招標,吸引社會資本一體開發、整體投資。通過創新籌融資模式,有效破解了資金難題,為旅遊公路發展注入了動力,2020年10月,我省創新投融資模式的工作經驗在全國“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現場會上做了介紹交流。會後,楊傳堂書記、李小鵬部長親筆致信予以通報表揚。

【主持人】     2021-09-10 09:52

旅遊公路建設取得了這樣好的成績,在推進過程中,省交通運輸廳作為行業管理部門,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呢?

【王四小】     2021-09-10 09:53

旅遊公路在國內尚屬新興業態,可學習借鑒的建設管理經驗較少,我們就一邊實踐、一邊總結,在旅遊公路建設標準、制度體系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嘗試。一是健全制度體系。以地方標準形式發佈了旅遊公路主體、慢行、服務、景觀和資訊五大系統設計技術指南,制定出臺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關於推進“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制度辦法,形成了涵蓋農村公路設計、施工、管理全過程的“5+2+1+3+N”制度體系,為旅遊公路統一標準、規範管理、保證品質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強化行業管理。堅持從設計源頭抓品質,對旅遊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全過程設計監督,有效解決路線方案不合理、設計深度不足等問題和缺陷;健全品質監管責任體系,嚴把市場準入、材料進場、過程監理、交竣工驗收等關口,確保工程品質和施工安全,交通運輸部2019年對我省公路建設品質安全進行了抽檢,涉及農村公路7項主要指標中6項指標達到100%,1項指標達到96%,受到檢查組高度評價;建立了廳領導分片包市督導工作機制,依託各市公路分局成立了市縣專項督導組,每月對資金落實、建設進度、工程品質、安全環保等進行巡查,一月一排隊,一月一通報。三是注重示範引領。圍繞交旅融合發展,從政策支撐、推進方式、前期設計、建設標準、品質安全和養護運營等方面,培養打造“城景通、景景通”示範路段22個1000余公里,連續4年以省政府名義召開現場推進會,一年一個發展主題,一年一個示範標桿,交流推廣先進經驗,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引領旅遊公路發展年年上新臺階、年年有新高度,旅遊公路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好”。

【主持人】     2021-09-10 09:59

隨著旅遊公路大規模的建設,確保其專用性、安全性十分必要。王廳長,請您介紹一下是山西是如何確保旅遊公路專用性、安全性的呢?

【王四小】     2021-09-10 10:00

2021年1月,我省以省政府令第280號發佈了《山西省旅遊公路管理辦法》,並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辦法》作為我省首部專門對旅遊公路管理和保護工作進行規範的政府規章,共二十九條,明確了旅遊公路以及服務設施的概念以及各級職責,特別是對旅遊公路以及服務設施的專門性、安全性、智慧型和環境友好型作出了規定,其中明確要求:“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旅遊公路交通狀況、旅遊旺淡季對貨運車輛分季節、分時段採取交通管制措施”“旅遊公路與城市道路、國道省道幹線共線以外路段,禁止三軸以上貨車和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通行。”《辦法》頒布後,市縣交通運輸局開展了靈活多樣的宣貫活動,使廣大群眾及時了解法規,熟知相關規定、權利和義務,不斷增強學法、懂法、守法意識;特別是對已建成通車的旅遊公路,各地因地制宜地落實《辦法》有關要求,條件具備的,採取安裝限行標誌、發佈限行公告、安裝智慧限行系統等措施,實現了客貨分離;條件不具備的,採取對貨運車輛分時段實施限行、加大綜合執法巡查力度等辦法,保證了旅遊公路安全有序運營管理。

【主持人】     2021-09-10 10:04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山西轉型蹚新路的起步之年,請您介紹一下山西在推進交旅融合發展方面有什麼打算呢?

【王四小】     2021-09-10 10:05

“十四五”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時期。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為主線,以交通強國建設為總抓手,搶抓交旅融合發展試點的大好機遇,乘勝前進、持續發力,著力打造“四個一流”的旅遊公路産品,實現旅遊公路“五個轉變”(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由“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變,由服務“脫貧攻堅”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轉變,由“城鄉二元”向“城鄉融合”轉變,由“建設為主”向“建管養運”協調發展轉變),推動交通與文化、旅遊、農業、産業等融合發展。一是創新發展理念,打造一流設施。以滿足遊客出行需求、服務旅遊發展為出發點,突出旅遊公路專用性、安全性、智慧型、環境友好型特點,統籌推進旅遊公路主體、慢行、景觀、服務、資訊五大系統建設,實現旅遊公路服務功能從傳統的滿足出行需求向交通與文化、旅遊、生態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變旅遊公路公路旅遊。今年再建成三個一號旅遊公路2000公里,完成投資130億元。二是注重運遊結合,打造一流服務。積極推進“交通+旅遊”集散中心建設,在旅遊城市和重要旅遊景區建設旅遊集散中心和旅遊客運“超市”,吸引旅行社、旅遊客運企業進駐,開展“線上”“線下”雙向服務;加快構建“城景通、景景通”旅遊客運網路,開通忻州客運總站至五台山、運城旅遊集散中心至永濟鸛雀樓、榆次老城至平遙古城等8條“城景通、景景通”客運線路,打通城市到景區、景區與景區之間的“最後一公里”;打造壺口瀑布、太行大峽谷、磧口古鎮、偏關老牛灣等直升機低空遊覽項目,推動鐵路、通航與旅遊融合發展。三是依託資訊手段,打造一流技術。加快以晉中環城綠道為代表的智慧旅遊公路建設,匯聚整合各類交通要素資訊和交通狀態數據,開展旅遊公路綜合運作分析,推進人、車、企業資質信用資訊和車輛軌跡動態跟蹤數據融合,為暢安舒美出行提供智慧感知和數據支援;加快旅遊公路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旅遊客運班線、景區公交、票務資訊、住宿購物等數據共用共用,逐步實現旅行社、導遊、景區景點、汽車租賃、班線等旅遊交通資訊查詢一體化,車票、門票、住宿一體化預訂和結算。四是健全工作機制,打造一流管理。加強部門協作,建立交通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聯席會議制度,交通、文旅等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合力推動交旅融合發展;加強市場監管,綜合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網際網路+”監管、重點監管等方式,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健全旅遊交通服務品質投訴處理制度和旅行社、旅遊客運企業、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加強信用聯合獎懲。

【主持人】     2021-09-10 10:17

王廳長,有網民提問:山西現在建成有哪些精品旅遊公路,能否推薦一下?

【王四小】     2021-09-10 10:18

目前,山西累計建成黃河一號永和乾坤灣段、長城一號偏關老牛灣段、太行一號陵川王莽嶺段、晉中環城旅遊綠道等為代表的“城景通、景景通”精品旅遊公路示範工程1952公里,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遊公路“0km”標誌文化驛站成為“網紅打卡地”和山西文化旅遊新名片,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臨汾永和南莊至閣底段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

【主持人】     2021-09-10 10:20

感謝王四小廳長的詳細介紹和解讀。由於時間關係,本期訪談到此結束。

【王四小】     2021-09-10 10:20

感謝大家關注,再見!

政府資訊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