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2014年水運工程品質和施工安全督查情況的通報

文號:交辦安監〔2015〕43號

文號

交辦安監〔2015〕43號

索引號

000019713O10/2015-00522

公開日期

2015年07月22日

主題詞

水運工程;品質;施工安全;督查

機構分類

安全與品質監督管理司

主題分類

安全監管

行業分類

港口和航運設施建設

公文類型

部辦公廳文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廳(委),長江航務管理局:

  按照《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4年公路水運工程品質安全綜合督查工作的通知》(交辦安監〔2014〕129號)安排,根據《公路水運工程品質安全督查辦法》(交安監發〔2014〕122號),2014年5月至12月,我部組織7個督查組,對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廣西、安徽、四川等8個省(區、市)和長江航務管理局開展了水運工程品質安全綜合督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督查基本情況

  2014年,部水運工程品質安全綜合督查主要以長江沿線、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為重點,選取施工難度大、品質安全風險高的10個水運工程建設項目,包括6個港口工程、2個航道工程、2個船閘工程,共抽查10家建設單位、9家設計單位、14家施工單位、10家監理單位;抽檢各類原材料32組,合格率100%;抽測混凝土強度43件(部位),合格率100%;抽測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17件(部位),合格率94.8%;抽測混凝土保護層厚度45件(部位),合格率85.2%。

  督查工作結束後,分別向被督查地區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印發督查意見書,提出品質安全問題102條、意見建議41條。被督查地區均提交了整改報告,整改率93%。

  二、工程品質安全管理情況

  從督查情況看,各地重視水運工程品質安全工作,認真履行行業監管職責,工作中注重創新監管方式,狠抓措施落實,水運工程實體品質和施工安全狀況總體穩定。

  (一)行業監管的履職能力不斷提高。

  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不斷提升品質安全管理理念,加強制度建設、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力求取得實效。江蘇推行行業監管與項目監管相結合的工程安全“層級管理法”(GPO法),促進項目法人、參建單位的聯動管理。廣東根據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特點,以信用管理為手段,強化建設市場監管。上海組織科研院、保險機構進行工程風險管理研究,積極探索實踐水運工程風險管理工作。四川將“品質監督委託檢測專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全面推行工程重點抽檢機制。浙江寧波-舟山港衢山港區鼠浪湖礦石轉机碼頭項目通過採取大標段招標措施,促進施工單位加大投入,有效保障工程品質和施工安全。

  (二)水運建設項目的管理水準不斷提升。

  抽查項目的品質安全目標明確,探索施工標準化建設,積極運用資訊技術,不斷改進施工工藝,加強現場品質安全管理。江蘇錫澄運河三級航道整治工程積極探索標準化管理新思路,從管理體系、工地建設、施工工藝和工程檔案四個方面開展標準化體系建設。山東日照港石臼港區西區四期項目積極應用“沉箱預製內格體安全防護鋼筋網”、“沉箱預製標準化可裝配上下通道”等創新成果,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四川南充港河西作業區化學工業園專用碼頭項目在碼頭前沿框架頂層施工移動支架平台中投入十字盤腳手架。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昌門溪至熊家洲段項目採取GPS實時監測沉排軌跡,使用三維聲吶實時掃描鋪排搭接品質等資訊化管控手段,不斷提升水下施工品質控制水準。

  三、督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建設單位的品質安全管理基礎薄弱。

  從督查發現問題頻次看(如圖1所示),建設單位的“基礎條件”、“機構與職責”和“品質安全管控”等指標扣分頻次多、扣分累計高,反映出建設單位品質安全職責不落實、項目管理機構不健全、過程管控不到位等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在基礎條件方面,存在應急預案編制缺乏針對性、演練走過場和應急資源儲備不足等共性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當前建設項目投資和管理模式多元化形勢下,建設單位管理水準不均衡,導致其基礎管理不紮實,落實行業要求不嚴格。

   

  (二)監理單位的履約能力不足、行為欠規範。

  從督查發現問題頻次看(如圖2所示),監理單位的扣分點多,反映出監理單位履約能力整體不高、品質檢驗行為欠規範等問題較普遍。抽查項目不同程度存在監理單位現場人員配備數量與投標承諾不符,進場監理人員資格條件降低、崗位設置不合理或人員更換頻繁,未按規定開展獨立復測,原材料抽檢頻率不滿足要求,品質檢驗數據不真實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監理單位現場人員數量和整體素質均與實際需求有偏差,工作獨立性與權威性存在不足。深圳港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太子灣片區綜合開發項目郵輪母港項目監理現場巡視或旁站記錄不完整、檢驗批檢驗記錄填寫不規範、抽查實測值與施工單位自檢值雷同。

  

  

  (三)設計交底、變更和確認工作不嚴謹。

  從督查發現問題頻次看(如圖3所示),設計單位的“工作品質”的扣分累計值排在首位(如圖3所示),反映出設計交底不全面、隱蔽和分部分項工程驗收確認不規範等問題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設計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現場設計代表沒有及時履行職責。廣西北海港鐵山港西港區北暮作業區5#、6#泊位工程基槽驗收不嚴謹,記錄反映K0+200K0+250段基槽土質不符合設計要求,設計在對此段土質未作處理的情況下簽認了此段基槽驗收記錄。

   

  (四)施工單位的現場品質管理弱化。

  從督查發現問題頻次看(如圖4所示),“施工組織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施工自檢”的扣分頻次及扣分累計值排在前二位,此二項是體現施工過程品質控制能力的關鍵指標,反映出施工單位現場管控不到位的問題很突出。存在施工方案審查、審批工作流於形式,施工過程未嚴格落實相關措施,“三檢”制度執行不力等共性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單位品質意識薄弱,技術力量投入不足,以包代管,違規操作且違規成本低。督查中發現,抽查項目不同程度存在施工方案針對性差,技術標準引用錯誤,存在照搬照抄等問題。

   

  (五)砼配合比設計、原材料和隱蔽工程的檢驗驗收等不規範。

  從督查發現問題頻次看(如圖5所示),“配合比設計”扣分排在首位,“鋼筋”、“混凝土”等指標扣分也相對較多,反映出配合比設計中未嚴格執行水運工程建設標準、檢驗和驗證項目不全、缺少設計計算書及報告出具不規範,原材料進場未檢驗、復試項目不全以及材料使用可追溯性差,品質檢驗記錄和資料不完整等問題相對集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參建各方的品質要求不高、過程管控不嚴;督查發現,部分項目品質通病治理措施不具體、效果不明顯,混凝土鋼筋保護層厚度抽檢合格率偏低,耐久性指標控制不到位。

   

  (六)施工安全關鍵環節的管理力度不夠。

  從督查發現問題頻次看(如圖4、圖6所示),“沉降位移觀測”、“安全防護”、“臨時用電”等扣分頻次及扣分累計均排在前三位,反映出施工關鍵環節的工藝控制把關不到位、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缺失、臨時用電隱患多等問題較普遍,其中,“沉降位移觀測”合計扣分達72分,為年度督查扣分最高值,問題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安全風險辨識不充分、過程管控能力不足,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流於形式,安全生産沒有抓住關鍵環節。四川南充港河西作業區化學工業園專用碼頭項目岸坡沒有同步設計、施工,築島工程未設定觀測預警值,無曲線圖和成果分析報告。

   

                                                    圖6:施工安全督查扣分匯總分析圖

  四、工作要求

  (一)重視督查整改工作,強化共性問題解決。

  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全面實施《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公路水運工程品質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高度重視督查發現的問題,要舉一反三,對於一些共性的、突出的問題要深入分析,搜尋原因,堅決治理,對應付督查、整改走過場的項目要嚴肅處理,提高違規成本。對一時難以整改到位的也要採取措施,不能掩蓋問題,要把問題及整改情況納入本地區項目管理考核、企業安全生産達標考核等工作中,實施分級掛牌督辦。相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抓緊組織、督促整改。

  (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施工過程式控制制。

  項目參建單位要依法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履約能力建設,提升品質精品意識,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各盡其職,層層把關。要強化材料進場、配合比設計、技術交底、施工自檢、試驗檢測、隱蔽驗收和品質檢驗等環節的過程式控制制。結合項目特點,提升施工方案編制水準,嚴格履行審批審查程式,提高品質通病治理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強化治理措施落地,確保治理效果。積極開展施工標準化建設,通過精細化施工和工藝創新等方式,提高水運工程品質管控水準。

  (三)落實行業監督責任,強化隱患排查治理。

  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水運工程安全生産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強化紅線意識,堅守安全底線,督促項目參建單位嚴格落實相關標準規範和設計要求,特別是提高對水運工程沉降位移觀測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及時對臨時圍堰、施工作業平臺、岸坡和碼頭結構等關鍵部位進行定期監測,確保結構安全和環境安全。要加大施工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嚴格實施重點監管和掛牌督辦,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對涉及結構穩定安全和易造成群死群傷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部位嚴加防範,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15年3月16日

  抄送:有關交通工程品質(安全)監督局(站),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監理協會,部水運局。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