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傳 堂
(2015年1月27日)
今天召開全國交通運輸安全生産電視電話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2014年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工作,通報安全生産集中整治情況,部署2015年安全生産重點工作及春運期間的安全保障工作。剛才,成平同志通報了安全生産集中整治工作情況和2015年交通運輸安全生産重點工作,浙江、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和上海海事局作了交流發言。大家要按照我部工作部署抓好各項重點工作落實,三家單位的發言有很多好的經驗值得借鑒。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行業共同努力,確保了2014年交通運輸安全生産的平穩態勢
2014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國交通運輸系統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安全生産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部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平安交通”建設為主線,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深入推進“平安交通”建設。確定了2014年“平安交通”建設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制定了“平安交通”考核評估指標,選取了28家單位開展“平安交通”建設示範,圍繞交通運輸安全生産監管體制改革和安全體系建設開展深入調查研究,審議通過了《交通運輸部關於推進交通運輸安全體系建設的意見》。
二是大力開展安全生産集中整治。自2014年8月13日起在全行業開展了為期140天的集中整治行動,明確了10個方面35項整治內容,召開了5次全國視頻會議,15次周調度會議,印發了15期集中整治工作專刊,設置舉報電話,受理和處理了24起實名舉報。部派出30多個督查組開展明查暗訪。
三是不斷加強行業安全監管。推行安全生産風險管理,強化預防預控,印發了加強危險品運輸安全監管的意見,完成了2.2萬家公路水路客運和危險品運輸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工作。聯合公安部、安監總局等部門出臺了隧道施工安全九條規定、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等制度,嚴格按照約談辦法對發生重特大事故的省廳進行約談。全國公路、運政、航務、公安、海事、質監等部門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狠抓源頭管理和現場監管,取得明顯效果。
四是切實強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加大公路安保和危橋改造力度,全年共投資205億元,對6.6萬公里公路實施了安保工程,改造危橋3677座。航道和通航設施、安全監管設施設備、應急保障基地等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開展了安全風險管理關鍵技術攻關,交通運輸安全監管資訊化工程(一期)項目經發改委批准立項。加強了安全文化宣傳、安全知識技能培訓教育和從業人員執業資格管理。
五是全面加強重點領域和重點時段的安全監管。強化道路“兩客一危”,水上“四類船舶”、“六區一線”和港口危險品碼頭罐區、渡口渡船的安全監管。開展了道路客運安全年、重點營運車輛衛星定位裝置和常壓罐式危化品運輸車輛的專項治理。瓊州海峽客滾運輸、中韓客貨班線、長江三峽客運的治理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確保了春運、全國兩會、國慶、APEC期間交通運輸運作的安全穩定。
經過全行業共同努力,2014年的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形勢實現了總體穩定。全年共發生水上交通事故260件、死亡失蹤247人,同比下降0.6%和6.8%;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運輸事故181起,死亡866人,同比上升1.6%和0.8%;工程建設事故45起,死亡82人,同比下降19.6%和7.9%;組織搜救2015次,獲救人員15526人,救助成功率96.6%。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為做好今後工作積累了重要的經驗,歸納起來,主要是做到了“三個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責任落實。一是強化了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和管理部門監管責任的落實,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要求,各部門、各單位進一步建立完善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班子其他成員各司其職的安全生産責任制體系。二是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企業進一步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産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強化了安全生産工作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三是調整工作重心,細化落實一線安全生産和監管責任,重點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四是加大了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掛牌督辦。2014年,交通運輸系統共查出各類安全隱患135萬項,整改率達到94.2%。
更加注重標本兼治。堅決採取五條硬措施,出重拳,堵漏洞,補短板,全力治標。一是列明隱患和問題清單,明確治理責任和時限要求;二是將存在突出問題的單位和車船列入黑名單,對事故責任單位的領導誡勉談話;三是對嚴重違法違規的企業依法堅決停業整頓,共停業整頓2785家企業、車船;四是我部設立了曝光臺,公開曝光了54項問題和23家企業;五是依法嚴肅處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對直接責任人和主要負責人進行嚴厲問責。用常抓的韌勁、嚴抓的決心,狠抓的措施,加強一系列制度和機制建設,管長遠、固根本,大力治本。強化安全生産形勢研判,積極探索安全生産規律,推進安全監管機制改革,強化安全生産工作方式方法創新,推動安全體系建設,提高交通運輸企業本質安全,紮實開展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
更加注重“三基”建設。切實把強化基層、基礎、基本功作為安全生産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了安全生産相關法規、制度和標準制修訂力度,繼續增加安全生産投入,完善安全生産裝備設施,加強科技應用。二是以宣傳貫徹新《安全生産法》和開展“安全生産月”活動為契機,全面加強了法治宣傳和安全意識教育,在行業開展了“平安交通”大家談以及“平安交通”進機關、進企業、進班組、進學校、進社區等“五進”活動。三是強化從業人員培訓教育,加強崗位實操技能練兵,開展了一系列應急救援演練。
二、強化紅線意識,積極應對交通運輸安全生産的新形勢新挑戰
2014年,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取得新的成效,但部分領域事故件數和死亡人數同比有所上升,特別是全年先後發生了3起特別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2015年伊始,全國安全生産形勢比較嚴峻,先後發生上海踩踏事件,多起消防火災、建築施工、氣體爆燃等重大事故。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形勢不容樂觀,1月15日,“神舟67號”拖輪在長江福北水道(江蘇靖江水域)試航時發生自沉事故,造成22人死亡,其中有8名外籍人員。1月16日,山東榮烏高速萊州段發生4車相撞事故,已造成12人死亡、3人受傷。一些同類型交通運輸事故反覆發生,在國際國內造成重大影響,這要求大家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深刻認識安全生産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反覆性,積極應對交通運輸安全生産面臨的新挑戰。
一是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給安全生産工作帶來新挑戰。交通運輸作為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行業,當前呈現出新的特點,不同運輸方式將進一步深度融合發展,運輸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高附加值運輸需求快速增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仍將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客貨運量、通車通航里程、運輸車船數量將繼續增加,事故隱患隨著交通運輸生産規模擴大而相應增加,同時,交通運輸企業“多、小、散、弱”的局面一時難以改觀,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業務素質總體不高,安全風險依然較大。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工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繼續大力治標、著力治本,積極推進安全生産常態化、精細化、長效化的制度體系建設。
二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給安全生産工作帶來新挑戰。當前我國經濟運作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新常態下各種風險逐步顯現,資金、土地、資源、環境的剛性約束進一步增加,交通運輸企業成本快速增長,資金籌措難度加大,生産經營困難增多,部分企業資金緊張,重經營、輕安全的思想容易抬頭,安全生産投入不足的現象很可能出現,大家一定要未雨綢繆,加強監督檢查,做好預防預控。
三是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和法治建設給安全生産工作帶來新挑戰。2014年交通運輸系統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26項行政審批事項,建立管理權力清單制度。新的安全生産法于2014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明確了行業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執法權力和義務。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工作必須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加快改革和調整原有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體制機制,嚴格履行法定職責,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法開展安全生産監督檢查執法,建設安全監督管理新模式,切實做到依法治安、規範治安、科學治安。
四是非傳統安全生産壓力給安全生産工作帶來新挑戰。近年來自然災害多發,雨雪冰凍、大霧、大風、強降雨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出現,給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工作帶來了極大影響。恐怖襲擊、人為破壞等非傳統安全事件在交通運輸領域時有發生,近年接連發生公交車縱火報復社會的極端事件和暴徒襲擊火車站事件,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産造成巨大損失,2015年1月15日,廈門又發生一起公交車人為破壞事件,所幸沒有造成人員死亡,凸顯出交通運輸安全生産面臨著較多潛在風險和現實威脅,工作基礎還比較薄弱,防範和抵禦的能力還比較脆弱。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客運站、城市軌道交通都是人員密集場所,要深刻反思上海踩踏事件,舉一反三,吸取教訓。總之,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工作必須加強深度研判,分析各類非傳統安全因素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做到超前預警、嚴密防範、高效應對。
三、繼續保持高壓態勢,紮實做好2015年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各項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的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務院安委會和全國安全生産電視電話會議的部署,以建設“平安交通”為主線,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深化安全生産監管機制改革,大力推進安全體系和依法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繼續夯實基層、基礎、基本功,有力推動交通運輸科學發展安全發展。2015年安全生産工作,我再強調幾點意見。
第一,狠抓責任落實。要真正把安全生産作為不能觸碰、不可逾越的高壓線,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要求,進一步焊牢安全生産責任鏈條,認真履行新安全生産法賦予的監督、檢查、執法的權責,明晰和規範安全工作責任,堅持好四個原則:一是首位原則,在研究、部署工作時,必須把安全生産工作放在首位;在開展各項業務工作、履行各項工作職責時,必須以保障安全發展為前提。二是首長負責原則,各單位一把手必須切實履行法定安全生産職責,至少親自做到“五個一”:主持召開一次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帶隊開展一次安全生産督查檢查,&&負責制定一項安全工作制度,總結調研分析一份安全生産的報告,與轄區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一次安全工作鼓勵、誡勉談話。三是“一崗雙責”原則,各單位都要儘快研究明確有審批事項崗位的安全責任,在設計審查、開工許可或資質許可時,必須對其安全條件進行審查,作專項説明。四是一票否決原則,應以制度落實到每項工作決策程式中,要經常拿起安全這把“尺子”,認真衡量本部門、本單位所開展的每項工作,凡是不符合安全生産要求的,堅決一票否決、不予通過並要求整改。
第二,深化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是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破解安全生産難題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按照依法行政和職責法定的要求,對現有的安全監督管理體制機制進行改革,做到職責定位準確、工作程式明確、運作監督規範。二是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構建完備的安全體系,加強安全生産風險和誠信管理,深入推進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強化工作落實情況跟蹤督察督辦,開展安全生産巡視和“平安交通”建設評價考核,建立安全工作述職制度,加大績效和業績考核權重。三是抓好改革試點工作,按照可複製、可推廣的要求,重點抓好“平安交通”、風險管理、安全體系建設的試點工作。
第三,推進依法治安。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監管工作,是新形勢下做好安全生産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一是加快完善交通運輸安全生産法規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加強新安全生産法和政府職能轉變涉及交通運輸安全生産方面需要配套建立完善的法規研究,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生産法規制度的立改廢工作。二是建立安全監督管理執法權力責任清單,做到嚴格執法,依據新安全生産法等安全生産法律法規,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強對交通運輸安全監管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實現責權一致、權威高效依法監管,注重加強與公安、安監等相關部門溝通協作,開展聯合執法、綜合執法。三是依法嚴肅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按照“四不放過”和“四個一律”的要求,依法依規嚴肅事故調查處理,做到按時結案、公開公正,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嚴厲追究責任。
第四,突出重點治理。認真分析總結2015年集中整治工作,對照各項工作任務,搜尋哪些還沒有完成,哪些需要長期整治。要繼續開展長途客運、危險化學品運輸、水上客運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産專項整治活動,持續保持打非治違的高壓態勢,抓好治本攻堅,以點帶面、擴大成果。要繼續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強化現場監督和日常督促檢查,採取明察暗訪、突擊檢查等方式,分類分級加強隱患管理,對重大隱患治理實行掛牌督辦,公開曝光反面典型,採取果斷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第五,加強支撐保障。一是繼續加大安全生産投入,保障安全生産工作經費,加強公路安保、危橋改造、航道整治、渡口改造力度,鼓勵和引導企業提高運輸工具和施工裝備的安全技術水準,改善安全生産條件。二是加強安全生産和監督管理隊伍建設,特別要高度重視基層安全監管隊伍建設,保持隊伍穩定。三是繼續加強安全生産科技攻關,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裝備設施,加快安全生産資訊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産科技水準。四是加強安全生産教育培訓,加強安全文化宣傳和安全知識、實操技能培訓教育,開展崗位練兵和應急演練。五是認真研究並做好交通運輸安全應急“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科學設置規劃目標,明確重點任務,制定落實措施。
春運即將開始,春運後期將召開全國兩會,據氣象部門預測,春運期間黑龍江、吉林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降雪天氣,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霧、霾天氣偏多,黃淮南部、江淮、江漢東部降水偏多,將出現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春運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大家一定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保運輸、保安全、保穩定上來,認真落實國家關於春運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國家關於做好2015年春節、全國兩會安保反恐工作的要求,嚴防發生惡性群體事件,做好運輸組織和優質服務,按照“情滿旅途”的要求,確保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舒心,做好應急準備,加強預警預防和應急值守,高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實現平安春運。
同志們,2015年交通運輸安全生産重點工作已經明確,大家一定要凝聚工作合力,狠抓責任落實,全力推動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和交通運輸事業科學發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