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2015年下半年水運工程品質狀況統計分析情況的通報

文號:交辦安監〔2016〕25號

文號

交辦安監〔2016〕25號

索引號

000019713O10/2016-00575

公開日期

2016年02月29日

主題詞

水運工程;品質狀況;統計分析

機構分類

安全與品質監督管理司

主題分類

運作分析

行業分類

港口和航運設施建設

公文類型

部辦公廳文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廳(委),長江航務管理局,長江口航道管理局:

  根據22個省(區、市)報送的水運工程品質分析報告、品質抽檢數據,以及部組織的水運工程品質安全綜合督查情況,部安全與品質監督管理司對2015年下半年水運工程品質狀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經部領導同意,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水運工程品質監管總體情況

  2015下半年,22個省(區、市)統計在建水運工程重點項目485個,建設總投資約2980億元。全國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認真落實各項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強體系建設,創新監管方式,水運工程品質監督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強化制度建設,品質管理體系不斷完善。江蘇建立工程項目品質監督約談制度,對履行品質職責不到位的從業單位進行問責談話,對無故不接受約談或整改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納入不良信用記錄。江西積極推進《江西省交通工程品質安全管理條例》立法工作,明確交通質監機構執法主體資格。上海成立質監機構安全工作委員會,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按照“高標準、全覆蓋、靠制度”的思路,出臺《上海市交通建設工程安全品質監督工作規定》等多項監管制度。四川針對水運工程涵蓋專業多的特點,主動溝通協調,建立跨行業合作監管保障體系,明確專業工程由相關行業監督機構進行監督,推行房建工程備案制,有效解決專業監督難點問題。福建從“管理制度、工地建設、施工工藝、過程式控制制、安全生産、資訊管理”等6個方面系統建立標準化技術體系,編制《福建省水運工程施工標準化指南》。

  (二)強化措施落實,品質監管力度持續加強。上海完善監督責任追究機制,按照“誰監督、誰負責”要求實行項目主監責任制,建立監督人員綜合技能培訓制度。江西不斷創新監督理念,推動“三個轉變”(從查施工行為向查項目業主管理行為轉變,從“保姆”式全面檢查向隨機抽查和重點檢查轉變,從“明查”向“暗訪”轉變)、做到“五個及時”(及時督促落實、及時厘清責任、及時通報和處罰、及時公開曝光、及時告知)。江蘇大力開展水運工程品牌創建活動,將品牌工程創建納入“品質強省”戰略,積極推動工藝工法創新。廣西保證監督抽檢專項資金投入,嚴格落實驗證性檢驗要求,加強工程實體品質和關鍵指標的監督抽檢。貴州採取隨機抽檢等方式督促建設項目嚴格執行強制性條文。福建開展工地試驗室數據打假專項活動,嚴厲打擊失信行為,對存在嚴重造假行為的試驗檢測機構及工地試驗室採取停業整頓、相關責任人員清退出場等措施,對造假人員、機構進行信用扣分。

  二、水運工程品質抽檢數據分析

  2015年下半年,如圖1所示,質監機構對全國水運工程共檢測數據113658個,合格104002個,抽檢總合格率為91.50%,與2014年下半年相比(以下稱“同比”)下降1.41個百分點,與2015年上半年相比(以下稱“環比”)下降1.92個百分點。

  

  三、水運工程品質狀況分析

  從質監機構抽檢數據看,2015年下半年全國水運工程品質狀況出現小幅波動,總體合格率同比和環比均有下降。港口碼頭、港區道路堆場、航道整治、船閘船塢等4類工程中的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強度及耐久性、工程實體3大類抽檢指標的總體合格率分別為98.64%、99.18%、90.32%;其中,工程實體抽檢合格率下降2.28個百分點,降幅明顯(見圖2)。

  

  (一)混凝土原材料抽檢合格率總體平穩。

  如圖3和圖4所示,2015年下半年,混凝土原材料抽檢指標中摻合料、鋼筋、碎石3個分項指標環比均有上升,其中摻和料合格率大幅提升了3.04個百分點。但同時,砂的抽檢合格率環比下降0.93個百分點,且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呈現連續下滑趨勢。結合督查發現的問題,分析其原因,與部分砂石産地和供貨渠道不穩定、進場見證取樣復檢不規範、不嚴格等因素有關。

  

  

  (二)混凝土強度及耐久性抽檢合格率總體平穩,個別指標降幅大。

  如圖5和圖6所示,2015年下半年,混凝土強度及耐久性抽檢4個分項指標中3個分項指標平穩,但抗氯離子滲透抽檢合格率環比下降3.18個百分點,2013年以來,該分項指標合格率總趨勢呈現持續下降,累計降幅達5.2個百分點。此外,2015年督查發現,有4個項目應做但未做“抗氯離子滲透”檢驗或檢驗頻次不足。説明部分項目存在工程耐久性意識薄弱、工地試驗室管理不到位和檢測工作不規範等問題。

  

  

  (三)工程實體抽檢合格率降幅明顯。

  如圖7所示,2015年下半年,港口碼頭、港區道路堆場、航道整治、船閘船塢等4類工程實體抽檢中,港區道路堆場抽檢合格率大幅下降,港口碼頭抽檢合格率也有一定降幅。

  

  1.港口碼頭工程實體抽檢合格率有一定降幅。

  如圖8所示,2015年下半年,港口碼頭工程實體抽檢指標中,樁基碼頭、重力式碼頭的工程實體品質抽檢合格率環比分別下降2.79、1.54個百分點。

  

  (1)樁基碼頭預製構件多數分項指標抽檢合格率有所提升,但鋼結構防腐抽檢合格率下降較大。

  如圖9和圖10所示,2015年下半年,樁基碼頭工程抽檢9項分項指標中6項上升、3項下降,因下降指標的抽檢數據量大,導致樁基碼頭總體合格率環比下降。樁、梁板等主要構件的預製和施工安裝的抽檢合格率環比上升了2-6個百分點,鋼結構防腐抽檢合格率環比下降幅度較大,達到4.71個百分點,混凝土保護層抽檢合格率相對較低,環比下降1.27個百分點。上述抽檢數據表明,樁基碼頭工程預製構件等分項指標抽檢合格率有所提升,但涉及結構耐久性的個別指標控制力度不夠,這與部督查情況較為吻合,施工預製場地標準化建設成效初顯,但現澆作業環節的標準化和精細化程度不高。

  

  

  (2)重力式碼頭多數分項指標抽檢合格率波動明顯。

  如圖11和圖12所示,2015下半年,重力式碼頭工程抽檢8個分項指標中僅2項略有上升,其餘6項指標均不同程度向下滑移。僅有墻身構件預製、面層抽檢合格率環比上升1.35、1.54個百分點,表明重力式碼頭品質控制出現鬆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砼保護層抽檢合格率為88.04%,近3年首次跌至90%以下,環比下降3.68個百分點,波動明顯。分析其原因,這與部分項目工程創優意識不強、品質標準執行不嚴格、一線作業人員技術培訓不到位、過程式控制制鬆懈有關。

  

  

  2.港區道路堆場工程抽檢合格率大幅下降。

  如圖13和圖14所示,2015年下半年,港區道路堆場工程所有分項指標抽檢合格率均出現下降,整體呈現下滑態勢,尤其是軌道及跑道梁和面層平整度兩項指標,環比分別下降7.2、5.65個百分點,波動幅度大。上述抽檢數據表明,港區堆場工程品質水準總體偏低,水工輔建項目不重視等老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分析其原因,這與施工力量多元化、專業化施工水準低、分包管理不嚴格等因素有關。

  

  

  3.航道整治工程水下隱蔽實體抽檢合格率有所改觀,但多數分項指標抽檢合格率環比下降。

  如圖15和圖16所示,2015年下半年,航道整治工程抽檢指標中,築壩壩面、築壩護底、護岸護底抽檢合格率分別提升11.48、7.13、14.98個百分點,上升明顯,表明上半年築壩護底、護岸護底抽檢合格率偏低的狀況有了改觀,水下隱蔽工程驗收得到一定加強。但同時,其餘7項分項指標的抽檢合格率環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築壩壩體合格率下降幅度最大,達5.13個百分點。分析其原因,航道整治工程粗放型施工方式仍未扭轉,小型預製構件外觀品質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4.船閘船塢工程實體抽檢合格率繼續小幅上升,品質總體向好。

  如圖17和圖18所示,2015年下半年,船閘船塢工程抽檢6個分項指標中,基礎工程、閘首的抽檢合格率提升10.05、4.93個百分點,閘底板(塢底板)、上下游引航道的抽檢合格率分別下降2.96、3.17個百分點,且上下游引航道合格率連續上升的趨勢沒有得到延續。上述抽檢數據表明,船閘工程總體品質延續上升趨勢,但個別分項工程品質有波動。近年來,東部水網地區船閘工程項目增多,在施工標準化理念引領下,船閘工程品質施工工藝不斷改進,總體水準穩中有升。

  

  

  四、品質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從2015年下半年工程實體抽檢總體合格率環比下降、品質出現波動情況看,結合各地反映的共性問題分析,水運工程品質管理工作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工程品質創優意識不強。在建設項目投資主體和管理模式多元化背景下,部分項目業主單位對工程品質的要求不高,自身管理經驗和能力不足,工程品質創優主觀意願不強,措施不力,存在盲目趕工期現象。部分參建單位對工程品質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施工過程“三檢制”執行不到位,精細化施工水準總體不高。

  (二)品質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施工單位履約能力偏弱,品質管理體系不健全,品質責任未層層落實,人員變更次數多,到崗率低,水運工程輔建項目存在以包代管現象。有些項目監理機構人員配備不合理,人員資格低於投標承諾,現場工作品質亟待提高。個別設計單位設計工作品質和現場服務不規範,施工圖設計深度有待加強。

  (三)反覆性通病問題治理力度不夠。部分建設項目工程品質通病治理活動走過場,一些多次發生、反覆出現的品質通病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治理,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工藝革新速度慢,過程式控制制和檢驗環節把關不嚴,整改復查工作流於形式,特別是砼保護層厚度、抗氯離子滲透、防腐涂層等耐久性指標控制需進一步加強,工程細部和外觀品質水準有待提高。

  (四)現場試驗檢測工作不規範。部分地區項目施工、監理單位存在工地試驗室建設和試驗檢測管理工作欠規範等問題,主要體現在工地試驗室人員配置不能滿足資格要求,部分設備檢校不及時,自校設備未按規程自校,以及檢測項目不全、頻率不足、數據不連續、報告內容不全面等。

  (五)施工標準化工作推行力度不足。部分參建單位對施工標準化工作認識不到位,有抵觸情緒;個別地區施工標準化建設,僅側重於預製場(站)硬體標準化,導致從業單位認為標準化意味著“加大投入”,施工工藝、管理行為等標準化建設未及時跟進,施工標準化建設過於片面化,影響了施工標準化向縱深發展。

  五、有關要求

  (一)貫徹落實2015年公路水運工程品質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2015年公路水運工程品質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品質為本、安全為先,以促進參建各方責任落實為重點,切實推行依法監管,完善工程品質安全監管機制,努力適應管理力度更大、標準需求更高、監管資訊更透明等行業新常態,積極推動公路水運工程品質安全工作新發展。

  (二)圍繞打造“品質工程”這一核心,切實做好施工標準化建設。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圍繞打造“品質工程”這一核心,以及施工標準化建設總體佈局,切實將水運工程品質安全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以“標準化”的形式全面落實到基層,落實到施工現場,做到現場布設標準化、項目管理行為標準化和施工工藝標準化,促進各方品質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營造“精心設計、精細施工、精準管理”的品質管理氛圍,構造符合品質工程要求的品質管理體系。

  (三)加大過程品質控制力度,有效解決品質通病問題。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針對本地區工程品質管理中反覆出現的頑固性品質通病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理目標和要求,加強技術引導和監督檢查;督促從業單位完善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嚴格試驗檢測、配合比設計、技術交底等環節的過程式控制制,規範施工自檢和監理隱蔽驗收工作,有重點的逐步解決長期影響結構耐久性和外觀品質的通病問題。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16年2月26日        

  抄送:有關交通工程品質(安全)監督局(站),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中國交通建設監理協會,部水運局。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