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北京市路政局:
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建設成就顯著,相繼建成了秦嶺終南山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上海長江隧道等一大批公路隧道工程。目前,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重心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隧道工程數量不斷增多,全國僅高速公路在建特長隧道就達160余座,建設任務更加艱巨,地質條件愈加複雜,工程管理難度明顯增大,品質安全管理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隧道工程施工環境封閉,隱蔽工程較多,工程品質安全隱患易發難控。部分地區和項目隧道工程地質勘察不詳、設計深度不足;建設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落實、管理不到位;現場施工組織不力、設備簡陋、工藝落後,野蠻施工、偷工減料等現象屢禁不止;施工管理和現場監理缺位,隱蔽工程品質管控薄弱,工程實體品質和結構耐久性受到影響。為切實規範隧道施工品質安全管理,提升工程品質安全管理水準,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強化隧道工程技術保障措施
(一)推動隧道工程標準化施工。運用現代工程管理技術和方法,從強化設計、工法、施工組織、工藝流程等標準化入手,規範隧道施工主要環節品質管理行為;堅持因地制宜,推行隧道施工鋼筋加工、混凝土拌合、構件預製“三集中”和襯砌模板、二襯臺車“兩準入”管理,提升隧道工程品質保障能力。
(二)推動隧道工程資訊化施工。針對隧道施工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加強施工資訊化系統建設,實行圍岩與支護結構監控量測資訊化、人員定位與安全管理資訊化、施工品質管理資訊化,及時有效指導和控制施工,降低品質安全風險。配置視頻系統,實行蔽工程施工可視化監控管理。建立隱蔽工程施工過程照片、影像記錄資料庫,確保施工過程可溯、可查。長大隧道宜配置電子門禁、有毒有害氣體連續監測資訊管理系統。
(三)加強隧道施工超前預報和監控量測。對不良地質隧道應加強地質超前預報、動態評價預測、施工監控和品質檢測,統一選擇有相應能力等級的獨立檢測機構承擔,強化數據互通、結果分析和指導施工。對岩溶、富水,瓦斯、硫化氫、二氧化碳氣體逸出,穿越煤層、採空區或有斷層、破碎帶的,應以水準鑽孔方式進行超前預報復核,異常情況須調整作業方案,強化防範措施。
(四)廣泛應用隧道施工新型機械設備。建設單位應從提升工程品質保障能力出發,引導和鼓勵施工單位提升隧道施工裝備水準,改善施工條件、降低勞動強度、減少人為偏差。積極採用大型化、專業化隧道工程施工裝備,如盾構、鑿岩臺車、液壓自動行走襯砌臺車及錨桿鑽孔、混凝土噴射設備等。
(五)切實加強隧道工程主要施工工序品質安全管控。
1.嚴控開挖過程品質安全。結合隧道工程實際,科學合理地確定開挖方案,減少超欠挖和圍岩過度擾動。優化鑽爆設計,提升爆破效果,嚴禁二次爆破。嚴格執行炸藥和雷管出入庫登記制度,洞內應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誌,確保車輛和人員安全。
2.規範初支施工。要動態完善初支方案,及時加強支護,軟弱圍岩初支須緊跟掌子面。拱部錨桿應採用向上式鑿岩機成孔,保證鑽孔深度和角度。錨桿及墊板施工須符合設計要求,盡可能選用不可截斷性的定型錨桿。鋼拱架應與圍岩或初噴面密貼,安裝平順,拱腳基礎牢固,鎖腳錨桿設置須符合設計。噴射混凝土應採用濕噴工藝,保證強度、厚度和均勻性,嚴禁幹噴。
3.規範仰拱施工。仰拱施工須嚴格按照設計開挖到位,清除虛渣、雜物和積水。基底超挖部分須用相同等級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回填,不得用洞渣回填。仰拱須整斷面一次澆注成型。
4.規範防水和二襯施工。防水板應由下至上環狀鋪設,規範拼接,必要時應配備專用臺車;止水帶安裝須規範,防止偏位、破損。合理控制二襯與掌子面間距;嚴格按設計進行鋼筋施工,嚴禁偷工減料;採用整體襯砌臺車和砼泵送作業;臺車應配備養護噴管,洞身、洞口段砼灑水養護時間應分別不少於7天、14天,強度低於設計和規範要求嚴禁拆模。加寬段二襯應及時施工,必要時應配備加寬式整體襯砌臺車。矮邊墻與二襯應同時澆築。
二、強化隧道工程管理保障措施
(六)建設單位要充分發揮項目實施總&&作用。嚴格合同管理,落實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等參建單位品質安全責任。實施獎優罰劣,嚴格信用評價,調動參建單位能動性。進行品質安全狀況分析,評估隧道工程品質安全風險,強化關鍵工序品質檢測驗收程式管理,確保隧道工程品質管控到位。
(七)勘察設計單位要強化動態設計和服務品質。堅持詳細勘察、精心設計,確保設計深度。針對項目及隧道工程特殊性和複雜性,強化動態設計,派駐有經驗、有能力的設計代表,做好設計服務,及時進行設計調整和優化。對地質、水文條件特殊的隧道工程,應切實加強排水系統設計,保證長期排水功能。
(八)施工單位要落實工程品質安全主體責任。
1.加強隧道施工規範化管理。洞口須設值班室,專人24小時值班,對進出人員和機械等實行登記管理;結合實際及時完善隧道施工組織設計,合理組織施工,嚴格工序檢查和責任交接;實施隧道施工關鍵工序、重點環節品質安全主要負責人現場帶班制度,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切實規範施工管理。
2.加強隧道施工勞務管理。施工單位要選擇有經驗、信譽好的勞務隊伍,依法簽訂勞務合同,加強勞務施工作業的規範化管理,強化品質自檢自控,發現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違反品質安全強制性要求等行為要立即制止,情節嚴重的必須清退出場。
3.加強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有針對性地編制隧道專項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嚴格執行專項方案,及時組織應急演練。加強高瓦斯隧道施工管理;長大隧道和Ⅴ級及以上圍岩隧道須設逃生通道。隧道內應設安全預警系統和應急逃生路線燈視引導系統,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及時用聲響和安全指示燈指令人員撤離,逃生路線視、聽覺指示正確有效。施工中保持空氣中氧氣含量在19.5%以上。岩溶、富水隧道應安裝防突水傷害閘門,配足救生設施,向下坡方向掘進的隧道排水設備應充足。
4.加強從業人員勞動保障和職業道德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改善施工環境,增進職業健康和安全。加強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使其成為工程品質安全的捍衛者,而非旁觀者。
(九)強化隧道工程關鍵工序品質檢測驗收。監理單位要加強現場監理機構建設,按合同約定配齊隧道監理人員,落實監理責任,加強隱蔽工程監理。強化隧道工程關鍵工序品質檢測驗收,加強錨桿、鋼拱架、二襯等隱蔽工程的品質檢測,嚴禁偷工減料、減序,嚴把品質關口,上道工序不合格的嚴禁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強化隧道工程監管保障措施
(十)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積極推行現代工程管理。堅持品質是基礎、安全是底線的發展理念,工程堅固耐久的發展目標,以隧道工程品質安全管理為切入點,強化監管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切實推進公路工程品質安全管理水準再上新臺階。
(十一)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按照部《關於嚴格落實公路工程品質責任制的若干意見》(交公路發〔2008〕116號)的要求,把工程項目落實品質責任制、實施責任登記等情況作為對建設單位實施監管、考核的重要內容,確保工程品質責任落實到人。
(十二)加強建設市場監管,切實規範市場秩序。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招投標監管,嚴厲打擊圍標、串標、轉包、非法分包和品質安全失信等行為,強化品質安全源頭管理;加強建設市場督查,加大隧道施工中以包代管、偷工減料等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落實有關單位的責任,切實規範市場秩序。
(十三)加大監管力度,強化監督執法。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質監機構要切實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在建公路特大橋梁和特長隧道工程品質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廳質監字[2012]117號)要求,加強對隧道工程參建單位質保體系、管理薄弱環節的督查和實體品質抽查,加大政府監督執法力度,發現隱患和問題要果斷採取強力措施,並堅決督促建設單位及時組織整改到位。
(十四)抓好工作載體,鞏固監管工作成效。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深化混凝土工程品質通病治理、“平安工地”創建這兩個載體,推動建設項目加強管理,鞏固治理成效,深化創建成果,推動公路工程總體品質安全水準穩步發展。
(十五)深入開展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把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作為重點,嚴格監管,深入推進;嚴格執行施工安全標準化,逐步實現隧道施工“本質安全”。
交通運輸部(章)
2013年9月16日
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公路(道路)工程品質監督局(站),北京市路政局。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13年9月17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