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我國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到398萬公里,鄉鎮和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別達到99.99%和99.87%,通硬化路率分別達到98.62%和94.45%,通客車率分別達到99.01%和94.28%。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和路網狀況的顯著改善,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基礎保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保護農村公路建設成果,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通知》,積極為加強公路養護工作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同時,中央每年的1號文件在部署“三農”工作時,也都將加強包括農村公路在內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養管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予以強調和關注。在具體落實工作中,我部每年召開農村公路電視電話會或現場會,不斷強化農村公路養護的行業指導,在全行業強調“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更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2011至2014年,我部還在全國組織開展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年”活動。這些工作,為推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髮揮了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97.3%,基本實現了“有路必養”,全國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達到80.6%。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三農”工作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我部2015年5月份印發了《交通運輸部關於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在全國深入開展“四好農村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建設,提出了全面加強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工作的措施和辦法。當前,各地正在按照以上意見和要求全面加強和改進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服務等工作。
在我國農村公路工作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在一些地方,確實存在您在建議中指出的路網結構不完善、養護資金缺口大、安保設施配套缺失、養護主體責任落實難、路産路權維護難等問題。我們在工作中也發現了這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正在逐步改進。對您提出的有關意見核建議,我們將結合發展實際進行吸收採納。
關於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問題。各省區市高度重視農村公路法規制度建設,幾乎每個省份都制訂了農村公路相關制度和辦法,有的省份還以立法的形式出臺了《農村公路條例》。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法律保障工作,2015年,我部會同全國人大財經委、部分全國人大代表一起,赴山東省調研《公路法》修改和完善農村公路法制政策問題。下一步,我部將根據財稅體制改革、預算體制改革、公路管理體制改革等新形勢,提出《公路法》修改建議,推動《公路法》修訂,明確村道的法律地位,為農村公路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關於推動事權與財權相匹配,充分落實主體責任問題。2015年,我部以第22號令發佈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提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應當遵循以縣為主、分級負責、群眾參與、保障暢通的原則,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履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主體責任,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落實縣、鄉(鎮)、建制村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機構和人員,完善養護管理資金財政預算保障機制。為充分落實主體責任,促進縣級政府“財權”與“事權”相匹配,我部正在制定《“四好農村路”考評辦法》,並計劃於今年年底出臺,要求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督考核工作,建立健全考核結果與投資掛鉤的獎懲機制,進一步發揮上級資金的杠桿作用。
關於完善農村公路路網體系問題。我部將加快完成中西部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建制村通硬化路任務,加快溜索改造和渡口改造進度,加大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和危橋改造力度,有序推進農村公路改造、延伸和聯網工程建設,到2020年,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車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