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誠信建設 強化行業監管
推動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制度深入科學健康發展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 馮正霖
(2009年10月)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交通運輸部對“第二屆中國招標投標高層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對長期以來社會各界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給予的關心支援表示衷心感謝!
非常高興參加第二屆中國招標投標高層論壇,與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討,推動工程招標投標領域的規範、科學、健康發展。
交通運輸行業是最早開放市場、引入招標投標制度的行業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首先在利用世行貸款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推行招標投標制度。九十年代,大中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廣泛實行了招標投標制度。目前,所有達到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部實行了招標投標制度。近30年來,交通運輸建設領域招標投標制度從無到有,從個別項目到普遍實施,通過招標投標競爭機制發揮了擇優選擇隊伍、優化資源配置、節約建設成本、保證工程品質的重要作用,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至2008年底,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73萬公里,是建國初期的46倍,改革開放初期的4倍。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6萬餘公里,居世界第2位。以蘇通長江公路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秦嶺終南山隧道為代表的一批世界級橋梁和隧道工程建成通車。我國港口建成生産性泊位達3萬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400多個,分別是改革開放初期的42倍和10倍。港口貨物吞吐量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一,上海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大力支援,交通運輸系統幹部職工辛勤努力的結果,也是招標投標制度不斷推進、不斷規範、不斷完善、不斷顯示其維護建設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載體功能的過程,推行招標投標制度,要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制度建設,依法招標投標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開始著手建立交通運輸建設招投標制度體系,陸續發佈實施《公路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水運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公路工程施工招標資格預審辦法》和《公路工程施工招標文件範本》等。截止目前,我們按照“公正、公開、透明、高效”的原則,制定了涉及交通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設備材料採購等領域,涵蓋招標投標各個環節的30多部規章制度,在培育招標投標市場、規範從業單位行為、加強招標投標監管方面發揮了的基礎性作用。
二、堅持改革創新,注重揚長避短
任何招標投標方式,都有其發揮作用的主客觀條件。離開特定的主客觀條件,不從實際出發,一味強調其統一性,就有可能形式大於內容,使好的制度産生不了好的結果。我們在招標投標監管過程中,堅持不斷以創新的思路,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盡最大的可能發揮制度的優勢,使其管用、有效,保證招投標工作的科學與規範。如:改進資格預審辦法,增強資格審查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推行合理低價中標,解決低價搶標問題;建立評標結果公示制度,引入社會監督機制;建立和推行經營性公路建設項目投資人招標制度;開展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試點等。
三、注重專家管理,規範評標行為
按照《招標投標法》規定,我們建立了交通運輸部評標專家庫,各省交通運輸部門也相應建立省級評標專家庫。明確了評標專家的資格條件和評審程式,制定了評標專家管理辦法和工作制度,對評標專家實行定期培訓和考核、動態管理和評估,不斷調整優化專家庫結構,清除不合格的專家。同時,開發應用評標專家網上管理系統,實現評標專家線上管理、網上抽取、評標記錄自動生成、工作表現評價等資訊化管理功能。
四、推行誠信管理,規範企業行為
把信用管理作為招投標監管和規範交通建設市場從業單位行為的重要手段,制定發佈了《關於建立公路建設市場信用體系的指導意見》,建立交通建設市場信用資訊管理辦法、從業單位信用評價標準體系,通過對從業單位市場行為、投標情況、履約狀況、品質安全表現等綜合評價,確定從業單位信用等級,並與市場準入和招投標掛鉤。對信用好的從業單位給予獎勵優惠,使其贏得市場。對不良行為多、信用等級低的從業單位重點監管,並根據情節限制其市場行為。由此,激發企業爭先創優的積極性,減少了出借資質、圍標串標行為,有效凈化交通建設市場。
五、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制度落實
實行“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相結合,日常動態監管和重點監管相結合,內部制約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三結合”制度,著力構建全覆蓋監督網路。以交通建設市場督查為抓手,每年開展全面督查和招投標專項督查,項目法人根據督查通報意見認真整改。建立了招標投標投訴舉報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嚴肅處理違法違紀案件。定期發佈從業單位不良行為記錄,每半年在全國集中通報違法違規單位。開展招標投標掛牌監督工作,搜尋共性問題,尋求解決對策。今年,我部組織開展“制度落實年”活動,把深化招標投標制度作為重點環節進行治理整頓。
交通建設領域招標投標工作雖然取得明顯成效,但我們也清楚的認識到,在目前工程建設市場領域內,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活動仍存在許多問題,如重招標形式,輕招標內容,虛假招標,圍標串標,甚至個別領導幹部干預招投標,個別評標專家職業道德缺失,收受賄賂,造成惡劣後果等,這既與資本逐利、誠信缺失、供求失衡有關,同時也與制度不健全、體制不完善、監管不到位有關。這也充分説明,工程建設領域孳生腐敗的土壤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剷除,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工程建設市場秩序仍是艱巨的任務。
交通運輸業仍處在大建設、大發展時期,實現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科學、安全、協調發展,規範建設市場招標投標工作,必須用發展的思路和改革的辦法,探索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招標投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緊密結合中央部署的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在總結以往有效做法的基礎上,繼續創新思路,深化改革,重點在五個方面著力推進招標投標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一是針對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深化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招標投標制度;二是加強“三個關鍵人”(即項目法人、項目經理、項目總監)和評標專家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交通工程建設領域從業者的整體素質;三是強化行業監督管理,提高各項法規、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四是深入開展電子招標的研究,進一步推進招標活動全公開、全透明;五是打造市場信用平臺,加快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建立規範招投標工作的長效機制。
各位領導,朋友們,招標投標制度在我國實施近三十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本次論壇將使我們站在新的起點和高度上來審視招標投標制度的發展現狀,發展政策,發展前景,也使我們更加開闊了思路,擴大了視野,豐富了經驗。讓我們攜手共進,不斷完善招標投標制度,努力構建和維護統一開放、公平公正、誠實守信的招標投標市場,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