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第2728號建議的答覆函

文號:無

文號

索引號

000019713O16/2017-02348

公開日期

2017年07月18日

主題詞

無人駕駛

機構分類

海事局

主題分類

建議提案復文公開

行業分類

船舶管理

公文類型

其他

 您提出的關於加強無人駕駛船舶相關技術和規則研究的建議收悉。經商工信部、教育部,現答覆如下:

一、關於無人駕駛船舶技術研發的政策和經費支援。

(一)已開展的無人駕駛船舶研究政策和經費支援情況。

我部已圍繞“E-航海”開展相關課題研究與示範,積極推動綠色智慧船舶發展,提升船舶運營監管智慧化水準。大力推進“無人運輸船舶技術與運營系統”等領域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培育和能力提升。我部已將大連海事大學依託船舶導航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航海動態倣真和控制、船機修造工程、水上智慧交通等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組建成立的“無人運輸船舶技術與運營系統重點實驗室”列入《科學技術部、交通運輸部關於建立“科交協同”工作機制的合作協議》重點工作。大連海事大學教學實習船“育鯤”輪目前正在按照中國船級社智慧機艙的標準進行改造,將成為我國第一艘獲得“智慧機艙附加標誌”的智慧船舶。

201612月,工信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等5部委聯合印發了《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6-2020年)》,在六大方面重點任務之一的“提高科技創新引領力”中明確提出了:加強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加大對只能船舶等領域攻關力度;建設高水準創新中心,在智慧船舶等領域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在工信部印發的《高技術船舶科研技術計劃項目指南(2016年版)》,明確提出“智慧船舶1.0研發專項”,從共性技術、關鍵系統開發、示範應用等三個方面,安排9個子項目進行全面的研發攻關。目前該項目已立項,正在組織實施中。

(二)無人駕駛船舶技術研發後續工作。

下一步,我部將結合國家“人工智慧2.0”專項規劃的總體部署,積極跟蹤無人駕駛船舶相關技術發展和應用,會同科技部、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做好相關研究的頂層設計,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支援政策和措施,積極推動無人駕駛船舶的研發與應用。

二、關於無人駕駛船舶相關法規研究。

目前無人駕駛船舶實際應用較少,還處於技術研發階段,但我部高度關注國際、國內關於無人駕駛船舶的進展。

6月份召開的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第98次會議將審議數份關於無人駕駛船舶的提案。丹麥等9個國家聯合提出的“水面自主航行船舶監管範圍界定”提案建議新增工作計劃,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也針對該提案提交了評論性提案。我部將密切關注國際海事組織關於自主航行船舶的會議進展,適時組織相關單位向國際海事組織提交提案。

根據國內無人駕駛船舶發展情況,我部也將組織對無人駕駛船舶船檢技術法規、通航安全規則和安全管理規定等開展評估研究,以適應行業發展和監管需要。

三、關於未來航運人才培養戰略計劃。

教育部積極採取措施,加強航海、智慧控制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

一是優化航海相關專業設置。2012年底,教育部頒布實施了新修訂的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設置管理規定,進一步擴大和落實了高校專業設置的自主權。目前,全國高校共設有航海、智慧控制相關本科專業點1789個。教育部鼓勵高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校辦學能力,繼續加大航海、智慧控制相關的專業人才培養。

二是加強緊缺人才培養。教育部與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中國氣象局、中央網信辦等部門緊密合作,出臺相關領域人才培養的指導意見,加強協同育人,為緩解相關産業人才緊缺的狀況發揮了積極作用。2012年,教育部與交通運輸部共同印發《關於進一步提高航海教育品質的若干意見》,主要內容包括建立教育行政部門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協同管理航海教育的體制和機制、共同組織制定航海類專業標準和專業規範、共建高校航海類專業等,加快航海人才培養。

三是加強專業教育指導。教育部成立航海技術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對相關專業的教學進行研究、諮詢、指導、評估、服務等。同時,研究制定了航海相關專業的教學品質國家標準,並將其作為專業準入、專業建設和專業評價的依據,推進人才培養品質不斷提升。

經了解,目前部屬大連海事大學在無人駕駛船舶技術相關人才培養方面,尚未設置相關專業。但考慮到無人駕駛船舶技術涉及航海、輪機、船電、資訊等相關技術,在相關專業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上均考慮了學科專業間的交叉融合。結合無人駕駛船舶技術領域的發展需求,在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對相關人才培養予以了體現。學校組建了無人艇科技創新研究團隊,形成了無人駕駛船舶相關技術的五個主攻方向,已組織開展與國家發展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科學研究。

下一步,我部將聯合相關部門密切關注無人駕駛船舶技術相關專業人才需求和培養,優化相關專業設置、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支援交通運輸行業院校加強人才培養,提高人才培養品質,為無人駕駛船舶技術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感謝您對交通運輸事業的關心和支援。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