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
感謝貴單位對長江船員隊伍發展的關心。貴單位提出的《關於解決長江船員後繼乏人相關問題的提案》收悉,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進行了認真研究,現答覆如下: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長江船員隊伍發展面臨著職業吸引力下降、人員流失嚴重和高素質船員緊缺等問題,我部和相關部門十分贊同貴單位對解決長江船員後繼乏人相關問題的提案建議。近年來,我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強化船員行業管理頂層設計,推動將船員權益保障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聯合相關部門印發《關於加強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修訂發佈《船員健康檢查要求》,優化內河船舶船員從業健康要求,推進船員職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依託“世界海員日”“中國航海日”等持續宣傳航海文化,弘揚航海精神,凝聚社會對船員群體的關心和關愛,推動船員職業社會認同和職業吸引力持續提升。
一、關於統一部署,科技創新,賦予航運發展新的生命力
為適應未來航運發展,我部聯合科技部相繼印發《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部署推進智慧航運新業態發展。“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圍繞水運交通裝備與自主化系統技術方向,佈局了“新一代內河近海航運自主系統關鍵技術及示範”“大型港口設施智慧運作技術”任務,並在已發佈的“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部署了“大型港口高風險作業設施智慧運作關鍵技術”項目。我部編制印發《長航系統“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推動數字賦能航運發展的任務,制定“長江新一代航運系統科技創新工程”專項規劃;啟動智慧航運先導應用試點,部署開展長江智慧航道、智慧港口建設相關研究,加快編制《智慧港口建設指南》,形成了《智慧航道建設研究》《國家智慧航道大數據平臺建設方案研究》等階段性研究成果,建成了長江幹線電子航道圖和以數字航道為核心的長江幹線航道資訊化管理和服務系統;積極開展《船舶自主航行系統風險評估及應對策略研究》《船舶自主航行試驗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等項目研究,穩步推動智慧航運發展。我部將持續加強與科技、工業和資訊化、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溝通,共同推進無人駕駛船舶、智慧航運等技術在長江航運中的應用,加快推進現代化長江航運建設。
二、關於加大扶持,政策引導,提升職業吸引力
我部所屬長江航務管理局每季度發佈長江船員工資指數,為船員供職求職、船公司招聘提供了公平、科學的薪酬參考體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自2006年推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以來,事業單位船員基本工資標準實行單獨制定,並加大了工資政策傾斜力度。江蘇海事局聯合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蘇省財政廳等部門出臺《江蘇省船員特殊崗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實施方案》,將內河船舶船員特殊培訓納入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補貼範圍。2021年,近800名船員申報技能提升補貼達47萬餘元。我部充分尊重市場機制,鼓勵各市場主體參與平臺建設,持續暢通供需雙方交流渠道,規範企業和船員行為。搭建施行中國港口協會長江港口分會、中國船東協會長江分會、長江港航物流聯盟“三位一體”的長江航運作業協會管理模式。我部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船舶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等規章中已明確內河船舶船員與海船船員適任資格互轉的途徑和要求,鼓勵高素質船員同時持有內河船舶船員適任證書和海船船員適任證書。我部將結合內河船舶船員從業狀況調研情況,深化開展航運公司船員管理工作調研和內河船舶最低安全配員標準研究,加快推進公司自有船員隊伍建設,促進內河船舶船員就業穩定。同時,持續強化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快推進船員勞動合同範本、集體協議範本和適應船員職業特點的社保制度及相關優惠政策的研究工作,進一步保障船員的合法權益。
三、關於加強規劃,健全體系,提升行業規範和影響力
我部編制印發《長航系統“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了推動船員隊伍穩定、結構優化、素質提升的發展目標。長江海事局結合長江船員發展實際,啟動了《長江船員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研究工作,系統謀劃長江船員隊伍發展。我部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船舶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及其實施辦法等文件,明確了內河船舶船員適任證書類別、等級、職務及管理相關要求。我部積極開展船員誠信管理制度研究,啟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違法記分辦法》修訂工作,加快建立長江航務管理局系統信用資訊整合機制,江蘇海事局積極推進江蘇海事管理誠信評價平臺與“信用江蘇”平臺、長三角信用資訊平臺等實現數據交換,積極推進航運市場行業自律。長江海事局組織開展了“航運公司生産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年”和“守規矩,開好船,爭當好船員”等活動。2020年7月,我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船舶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實現了職稱制度與船員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船員資格作為準入類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我部統籌指導,常態化開展船舶專業技術人員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證的換發工作,並於2021年啟動船舶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工作,11名內河船員被評定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今年,船舶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工作也已啟動。江蘇海事局聯合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連續舉辦兩屆江蘇省船員職業技能大賽,37名內河船舶船員被授予“江蘇省技術能手”稱號。長江航務管理局提煉新時期長江航運文化品牌,持續開展“我家住在長江邊”主題宣傳活動,發揮“兩微一端一快一抖”新聞矩陣宣傳優勢,講好長江航運故事。今年“世界海員日”期間,長江海事局組織資深船長、輪機長現場訪談,視頻連線在船引航的引航員和國際航行船舶船長分享航行旅程故事和自身成長歷程,3萬餘名網友通過網際網路直播平臺近距離了解船員職業以及船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維護全球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作出的突出貢獻,加深了社會各界對船員職業的理解和支援,船員職業的社會認同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關於統籌資源,做實培訓,提高船員實操技能
對接航運業發展新業態、新技術、新職業,教育部一體化設計航運類專業目錄,構建航運人才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科學設置船舶駕駛、船舶機工與水手等12個中職專業,航海技術、港口與航道工程技術等20個高職專科專業,新增航海技術、船舶動力工程技術等8個高職本科專業。引導職業院校在相關專業靈活設置航運貿易、航運金融、航運保險等專業方向。發揮全國航海職業教育集團作用,我部聯合教育部等部門深化産教深度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推行“卓越海員”“現代師徒制”校企合作訂單式船員培養,擴大船員招募渠道,目前長江沿線共有14家航海院校參與校企合作。長江海事局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培養船員機制和管理對策研究”,編制形成了內河船舶船員船上培訓指導書和記錄簿。教育部成立新一屆船舶工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及時跟蹤航運産業政策和發展動態,開展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分析,強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引導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教材開發、教學實施等,指導校企開展技術研發、行業職工培訓、社會服務。我部印發實施《關於船員教育機構畢業考試替代內河船舶船員理論考試有關事項的通知》,已有22所全日制中等職業及以上船員教育機構的船舶駕駛類和輪機類專業畢業考試替代相應內河船舶船員理論考試。我部將結合長江航運發展實際,進一步優化《內河船舶船員適任考試與發證規則》,從政策層面支援和鼓勵內河船舶船員成長成才。
目前,長江內河船舶經營者多為中小民營航運公司,還有個體經營模式。內河航運市場競爭激烈,航運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經濟實力較弱,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船上工作生活條件較差、船員工資收入不高、權益保障不充分等問題,內河船舶船員隊伍發展面臨著職業吸引力下降、船員從業意願不強、人員流失加劇等問題。長江船員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相關部門、航運企業等的共同參與、協同發力。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落實《關於加強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科學謀劃培育內河航運新業態,推動內河航運規模化經營,促進航運公司自有船員比例提高,通過政府引導、市場調節,持續加大長江船員文化宣傳,積極營造良好的內河船舶船員職業發展環境,促進船員從業就業意願進一步提升,加快推進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推動長江航運經濟高品質發展。
再次感謝貴單位對交通運輸事業的關心與支援。
聯繫單位及電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010-65293099。
交通運輸部
2022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