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

文號:無

文號

索引號

000019713O11/2016-00560

公開日期

2016年05月24日

主題詞

交通運輸標準化;發展規劃

機構分類

科技司

主題分類

專項規劃

行業分類

其他

公文類型

其他

——訪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副司長 洪曉楓

  【主持人】    2016-05-24 09:30

  各位網友大家好,本期訪談我們邀請到部科技司洪曉楓副司長,請他來為我們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洪副司長您好!

  【洪曉楓】    2016-05-24 09:31

  大家好!很高興再次做客部網站線上訪談,與大家進行線上交流。

  【主持人】    2016-05-24 09:32

  洪副司長,《交通運輸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交通運輸部首次編制的標準化方面的專項規劃,其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洪曉楓】    2016-05-24 09:33

  一、加強標準化建設,是國家基礎性制度建設的需要。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制度,標準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政府實現職能轉變、提升服務品質的重要抓手。十八屆二中全會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出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等作出重大部署。三中全會首次將標準與戰略、規劃、政策並提,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政府要加強標準的制定和實施。

  【洪曉楓】    2016-05-24 09:35

  二、加強標準化建設,是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改革工作需要。2015年3月,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健全統一協調、運作高效、政府與市場共治的標準化管理體制,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撐統一市場體系建設,讓標準成為對品質的“硬約束”,推動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準。交通運輸標準化建設加強頂層設計,全面加強標準化管理制度機制、標準制修訂、實施監督、國際化等全過程工作,是對全面落實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及2015-2016行動計劃,以及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相關工作要求的體現。

  【洪曉楓】    2016-05-24 09:37

  三、加強標準化工作,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內在需求。加強和改進標準化工作是實現交通運輸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交通運輸行業落實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需要標準化支撐,要把加強和改進標準規範工作作為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著力點。在深化改革背景下,面對交通運輸轉型升級的形勢和任務,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還存在不適應和跟不上的問題,標準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標準總量、品質尚不滿足行業發展需求、標準實施監督機制有待完善、經費保障有待落實等制約行業標準化工作發展的關鍵問題。同時,在新形勢下標準在行業治理能力現代化、支撐國家重大戰略、提升行業服務能力、加強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杠桿作用、規製作用、支撐作用和協調銜接作用日益凸顯,“十三五”期行業發展對標準化工作需要迫切。為此,行業標準化工作必須主動適應“四個交通”建設發展的新需要,完善制度機制建設,健全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技術支撐和基礎保障作用,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管理和服務水準,推動交通運輸轉型發展。

  【洪曉楓】    2016-05-24 09:40

  “十三五”是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交通運輸發展必須堅持以“四個全面”為統領,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貫徹落實“使交通真正成為發展先行官”要求,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高交通運輸服務品質,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和水準。標準化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技術性基礎工作,是實現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服務、支撐和引領行業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統籌推進行業標準化工作改革,完善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實施,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標準化水準,制定本規劃。

  【主持人】    2016-05-24 09:42

  請您介紹一下,當前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的狀況如何?

  【洪曉楓】    2016-05-24 09:43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二五”期,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深入貫徹國家和行業標準化工作戰略部署,在規範市場秩序,提升工程、産品和服務品質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全面促進了交通運輸業持續快速發展。一是標準化管理體系基本建立。成立了交通運輸部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指導交通運輸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統籌協調銜接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標準和重大事項。構建了26個覆蓋交通運輸主要領域的標準化專業技術組織,凝聚了一大批從事標準化工作的人才隊伍。制定了較為全面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和郵政領域的標準化管理制度,為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技術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構建了較為完善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和郵政技術標準體系,發佈了綜合交通運輸、交通物流、資訊化、工程建設、道路運輸、城市客運等重點標準體系。在高速鐵路、公路工程、水運工程、城市客運、運輸服務、郵政快遞、安全應急、節能環保等領域,加大急需標準的制修訂,現行有效標準達到3200余項,滿足了行業發展的迫切需求。三是品質保障體系得到加強。在工程建設資質管理、項目審查、品質監督、工程驗收等環節,通過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工程及産品品質監督抽查等手段,強化了現行有效標準實施。發佈了重點監督管理産品目錄,連續多年對道路瀝青、公路護欄、電子不停車收費(ETC)設備、北斗導航車載終端等重點産品開展了品質監督抽查。成立了國家道路與橋梁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和國家船舶艙容積計量站等,初步形成了行業計量量傳溯源體系。四是標準國際化工作得到推進。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國際標準化活動,主持制定國際標準20余項。組織編譯出版110余本交通運輸標準規範外文版,並在海外工程項目中使用,推進了交通運輸標準“走出去”。組織編譯出版《國外道路最新技術與標準規範譯叢》,為國內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與規範提供了重要樣本。

  【主持人】    2016-05-24 09:49

  《規劃》都有哪些特點,重點關注了哪些方面?

  【洪曉楓】    2016-05-24 09:50

  《規劃》首次從綜合交通運輸角度,制定標準化規劃,歸納了行業發展對標準化工作的需求,對今後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進行佈局,在編制思路上把握了“四個結合”。一是問題導向與需求導向相結合。《規劃》注重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改革工作要求,聚焦行業標準化工作的突出問題,立足交通運輸提質增效升級的現實需求,從理順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機制、強化標準制修訂工作、推動標準實施和監督評估、加強標準化技術支撐機構和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隊伍建設等方面,設置發展目標、提出重點任務、落實保障措施、解決關鍵問題。二是體系建設與重點工作相結合。以《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5-2020)》提出的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頂層設計為指導,結合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實際,提出了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框架,將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建設歸納為“法規制度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支撐保障體系和標準國際化工作體系”等“五大體系”。規劃圍繞“五大體系”佈局發展任務和發展目標,是對已發佈的《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標準化工作的意見》的深化和落實。同時,針對工程建設、安全應急、節能減排等行業發展最為迫切的重點領域,提出了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的制修訂和研究重點,並以專欄形式加以描述,體現了標準化工作與部重點工作的緊密結合。三是協調銜接與自身特色相結合。《規劃》注重與《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交通運輸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協調銜接,參照了《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體例要求,儘量兼顧了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和城市客運等領域標準化工作。同時,作為行業首次編制的標準化規劃,突出了自身特點,統籌標準、計量、品質的體系建設,提出了針對性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增強了《規劃》的指導性。四是宏觀指導和具體落實相結合。《規劃》結合了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現狀,提出了發揮標準在行業發展中的規製作用、杠桿作用、銜接作用和支撐作用,突出標準的戰略基礎功能。同時,在發展目標中提出了量化指標,並在主要任務中重點突出了標準制修訂、標準實施與監督評估、計量能力建設等具體工作,使《規劃》落實更有操作性。

  【主持人】    2016-05-24 09:57

  《規劃》提出了突出一條主線、堅持四項原則、聚焦六大領域、部署八大任務的總體框架。到“十三五”末,我們預期可以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

  【洪曉楓】    2016-05-24 09:58

  《規劃》總目標與規劃主線緊密結合,回答了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明確了“到2020年建成適應交通運輸發展需要的標準化體系”的總目標,並在管理制度機制、標準制修訂、計量體系、品質監督、標準化基礎能力等方面,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設定了分目標。在標準化管理制度機制方面,提出了“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標準制修訂、實施監督、評估和保障機制更加完善”。這一目標是在《規劃》8大任務提出的管理制度機制任務基礎上,結合今後一段時期行業發展需求和現實基礎提出的。在標準制修訂方面,提出了2個定量指標。一是在工程建設、安全應急、節能環保方面,完成重點強制性標準制修訂66項,包括鐵路10項,郵政6項,公路水運標準50項。這一目標依據《規劃》對“十三五”期強制性標準制修訂重點的定位,在梳理和歸納各專業領域強制性標準制修訂需求的基礎上提出;二是在綜合交通運輸、安全應急、運輸服務、工程建設與養護、資訊化、節能環保等領域,完成重點推薦性標準制修訂827項,包括綜合運輸70項,安全應急137項,運輸服務230項,工程建設和養護165項,資訊化131項,節能環保94項,該目標是在徵集專業標委會標準制修訂意向基礎上,結合交通運輸行業迫切需要發展的六大重點領域及其相應的推薦性標準制修訂內容而設定的。在計量體系方面,提出了2個定量指標,一是完成公路、水路計量技術規範60項,這一目標根據《規劃》對工程建設養護、運輸服務、安全應急和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開展計量技術規範制定計劃整理而得;二是部門最高計量標準取得授權的數量不低於30項,這一目標根據《規劃》對“十三五”計量工作的需求整理而形成。在品質監督方面,提出了1個定量指標,即制定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實施規範40項,該目標對應了《規劃》在工程、産品和服務品質監督中,制定重點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實施規範的要求。在標準基礎能力方面,定性提出了建立多方參與的標準化工作平臺,協同推進標準化工作格局等方面的目標,該目標在《規劃》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部分進行了具體落實,目的是解決制約行業標準化發展的基礎平臺和經費問題。

  【主持人】    2016-05-24 10:05

  請您談一下,怎麼做才能完成《規劃》的這些目標呢?

  【洪曉楓】    2016-05-24 10:06

  《規劃》重點落實《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及國家和行業關於標準化工作的指示精神,統籌推進標準、計量、品質監督體系建設。明確了“十三五”交通運輸標準制修訂的六大領域,提出了“十三五”標準化工作的八項重點任務,系統闡述了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的具體工作內容。

  【洪曉楓】    2016-05-24 10:07

  一是在管理體制方面,加強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重點是完善標準化管理制度與機制,主要包括:研究制定《交通運輸標準化管理辦法》、《交通運輸標準實施監督及評估辦法》等標準化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標準化成果獎勵制度,調動標準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完善標準化資訊平臺,實現標準制修訂過程的線上管理和資訊共用,提高標準資訊公共服務能力與水準。加強對交通運輸標準化統計制度等政策研究,建立強制性標準實施情況統計分析報告制度。推動免費向社會公開公益類推薦性標準文本。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制定地方標準。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新活力,推動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培育和發展。

  【洪曉楓】    2016-05-24 10:09

  二是在強制性標準制修訂方面,根據交通運輸行業發展需求,結合《國家標準化體系發展規劃(2015-2020年)》對於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從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産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滿足社會經濟管理為根本目的,按照適用範疇,梳理、歸納“十三五”期的交通運輸行業強制性標準制修訂任務,重點集中在工程建設、安全應急、節能環保領域,共計66項,包括鐵路10項,郵政6項,公路水運標準50項。

  【洪曉楓】    2016-05-24 10:11

  三是在推薦性標準制修訂方面,突出“抓重點”,完善與強制性標準相配套,滿足行業重點産品、工程技術、服務和管理需求的推薦性標準,重點在綜合交通運輸、安全應急、運輸服務、工程建設與養護、資訊化和節能環保六個重點領域,完成重點推薦性標準制修訂827項,包括綜合運輸70項,安全應急137項,運輸服務230項,工程建設和養護165項,資訊化131項,節能環保94項。

  【洪曉楓】    2016-05-24 10:12

  四是在標準國際化工作方面,強調引進吸收國際標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和推動中國交通運輸標準走出去。在組織方式上,可結合海外工程承包、設備出口和對外援建推廣中國標準,加強標準化工作的國內外宣傳交流與培訓,學習借鑒典型發達國家的先進標準化管理經驗等。

  【洪曉楓】    2016-05-24 10:13

  五是在標準實施方面,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通過完善標準實施推進機制,促進標準實施,如通過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産品品質認證、市場準入、工程驗收管理等方式促進標準應用,以及加強宣貫培訓等;二是圍繞行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完善成套系列標準體系,如圍繞綜合客運樞紐、旅客聯程聯運、貨物多式聯運、鐵路工程建設、道路貨運車型、快遞運輸車輛、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交通標誌標識設置等行業發展重點工作,加快研製重點標準,提高標準的適用性和可行性。結合工程實施,系統推進成套標準的宣貫與應用,落實標準審查責任制、開展標準實施效果評估,有效支撐和保障行業重點任務的順利推進。

  【洪曉楓】    2016-05-24 10:15

  六是在計量體系建設方面,確定了三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完善交通運輸專業量傳溯源體系。加強交通運輸專用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開展計量標準器具研製,重點研究動態測量、遠端測試、無損檢測、多參數整合測試等量傳溯源方法。編制交通運輸計量技術規範體系表,加強計量技術規範制修訂。二是加強計量服務能力建設。加強國家道路與橋梁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和國家船舶艙容積計量站建設,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推動省級(區域)專業計量站發展和行業計量服務網路建設。籌建全國交通運輸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健全行業計量管理協調工作機制。三是加強行業計量監督管理。完善交通運輸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計量管理目錄,加強對安全防護、環境監測、行政執法等領域計量器具的監管,提升行業重點計量器具品質。強化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計量檢定及服務能力建設。加強對行業計量檢定技術機構和檢定技術人員的監督管理,規範檢定行為。

  【洪曉楓】    2016-05-24 10:18

  七是在工程、産品和服務品質監督方面,從加強工程品質監督和安全監管、加強産品和服務品質監督、促進品質監督的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和産品與服務認證等方面提出了相關任務。在加強工程品質監督和安全監管方面,加強工程品質安全監督執法,完善工程品質安全督查機制。進一步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和品質安全信用資訊採集評價機制,加強工程品質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曝光制度建設和資訊系統建設等。在強化産品和服務品質監督方面,通過完善交通運輸産品品質監督抽查管理辦法,修訂行業重點監督管理産品目錄,健全産品品質監督抽查部省聯動機制,擴大抽查種類和範圍,加大抽查力度。制定重點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實施規範。開展服務品質監督抽查試點。在檢驗檢測方面,繼續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整合,建設高水準的檢驗檢測技術聯盟,建立健全科學、公正、權威的第三方檢驗檢測體系,提高檢驗檢測技術水準和服務品質。在行業重點監管産品的認證方面,完善自願性認證制度,提高自願性産品認證在設計、招投標、工程建設等活動中的採信度。著力開展節能減排産品等的認證工作。探索服務認證方法及模式,逐步開展服務認證。

  【洪曉楓】    2016-05-24 10:21

  八是在標準化基礎能力建設方面,加強標準與科技互動,將標準制修訂工作納入各級各部門科研計劃,對重要標準的研製積極申報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將標準作為相關科研項目的重要考核指標。優化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佈局,減少專業交叉,加強專家隊伍建設。加強標準化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和企業標準化人員培養,加強行業計量、檢驗檢測、認證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國際標準化人才培養。建立行業標準化專家庫。將從事標準化工作的業績與技術職稱評定、個人榮譽與待遇掛鉤,吸引優秀專業人才從事標準化工作。

  【主持人】    2016-05-24 10:23

  《規劃》的涉及面廣,任務量大,如何保障《規劃》的有效實施呢?

  【洪曉楓】    2016-05-24 10:24

  為落實《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從加強規劃實施組織領導、完善協調推進機制、建立多元化資金渠道、加強標準化宣傳等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在組織領導方面,強調要充分發揮交通運輸部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行業標準化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作用,理順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機制,做好相關專項規劃與本規劃的銜接。在協調推進方面,強調要加強統籌協調,切實把研究、制定、宣傳、實施、監督、創新和國際化作為標準化工作的有機整體,實行全過程管理。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對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建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科研機構的協同機制,大力推進科技研發與標準研製一體化。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充分發揮企業、學會協會、科研機構、高校、出版機構各方在標準制修訂等工作中的作用,形成標準化工作合力。在資金方面,強調對國家和行業標準經費,納入部門預算予以保障;對推薦性地方標準,爭取地方財政予以保障;對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鼓勵、引導社會各界加大投入。在標準宣貫方面,強調要充分利用報刊、網路等多種媒體,宣傳標準化理念,提高標準化意識,營造標準化工作的良好氛圍。

  【主持人】    2016-05-24 10:27

  非常感謝洪副司長全面、專業的解讀。我們下期訪談再見。

 

 

交通運輸部關於印發交通運輸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