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捷行動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

文號:交辦科技〔2017〕134號

文號

交辦科技〔2017〕134號

索引號

000019713O11/2017-01517

公開日期

2017年09月26日

主題詞

交通運輸部;智慧交通;行動方案;通知

機構分類

科技司

主題分類

科技與資訊化

行業分類

城市公共交通運輸

公文類型

部辦公廳文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司局:
  經交通運輸部同意,現將《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捷行動方案(2017—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17年9月14日

  (此件公開發佈)

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捷行動方案
(2017—2020年)

  為加快落實《“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國發〔2017〕11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企業為主體的智慧交通出行資訊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網際網路+”便捷交通發展,讓人民群眾出行更便捷,特製定本方案。
  一、行動內容
  (一)提升城際交通出行智慧化水準。
  1.拓展鐵路客運資訊市場化應用。支援中國鐵路總公司研究鐵路客票系統有序開放條件,按市場化原則向社會提供列車車次、停站、余票、列車正晚點等客運資訊,推動各類出行資訊服務企業綜合多種運輸方式資訊,形成“一站式”票務資訊服務。
  2.加快推進ETC拓展應用。制定發佈《關於促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系統應用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不斷提升ETC安裝使用便利性,著重提升ETC客車使用率。研究推進標準廂式貨車使用ETC,探索ETC系統與車車通信、車路協同等智慧交通發展方向的深度融合,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出行服務。鼓勵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高速公路運營主體探索ETC停車場應用,以及ETC在出租汽車、租賃汽車、公路物流等領域推廣應用。
  3.開展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深化推廣省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逐步實現全國聯網售票。積極引導和推動客運站、出行資訊服務企業推行非現金支付方式,加大自動售(取)票設備投放。
  4.創新道路客運資訊服務模式。鼓勵道路客運企業和出行資訊服務企業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等資訊技術,開展靈活、快速、小批量的道路客運定制服務,促進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道路客運定制服務産品有序規範發展。
  5.推動水上客運資訊服務發展。鼓勵和引導水路客運企業推進海峽、島嶼等重點水域客運聯網售票,率先在三峽庫區實現聯網售票,逐步拓展至渤海灣等水域。實施船員“口袋工程”。
  6.實施民航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建設智慧化新一代民航旅客服務系統(PSS)。支援民航運輸企業和出行資訊服務企業研究突破海量異構數據存儲與整合、大併發線上交易快速響應、旅客價值挖掘、旅客個性化推薦等關鍵技術並進行産品研發整合。
  7.推動開展智慧機場建設。引導和推動出行資訊服務企業運用通信、GIS、GPS、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感知和定位服務對象,組裝服務資訊,並在恰當時機、以恰當方式、推送恰當服務給恰當對象。鼓勵和支援機場運營主體開展智慧機場旅客服務示範。
  8.推進旅客聯運資訊服務建設。推廣實名制購票,加快完善電子客票標準規範。推進鐵路、道路、水運、民航等票務資訊共用,引導和推動客運企業、出行資訊服務企業提供旅客出行一站式購票應用服務。推動各種運輸方式在綜合客運樞紐互設自助售(取)票設備。
  9.提升郵輪資訊化智慧化水準。構建集郵輪航線、船票銷售諮詢服務等於一體的郵輪資訊網路,實現資訊共用。充分利用資訊技術,提升郵輪運輸市場監督管理的資訊化水準,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資訊發佈、行業自律、資訊服務方面的作用。
  10.推進國際道路客運資訊化建設。建設國際道路運輸管理與服務資訊系統,完善國際道路運輸管理基礎數據庫,推廣部署應用系統,建立國際道路運輸監管體系,推進實現與口岸管理相關部門間的資訊資源共用交換,提升國際道路旅客運輸管理服務水準。
  (二)加快城市交通出行智慧化發展
  11.建設完善城市公交智慧化應用系統。深入實施城市公交智慧化應用示範工程,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企業力量,推動具有城市公交便捷出行引導的智慧型綜合出行資訊服務系統建設。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加強對城市公共交通運作狀況監測、分析和預判,定期發佈重點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指數。到2020年,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城市全面建成城市公共交通智慧系統。
  12.推動城市公交與移動網際網路融合發展。鼓勵和引導城市公交運營主體大力推動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加快推廣移動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技術在城市公交領域的應用,引導各市場主體研發推廣城市公交智慧化服務APP,鼓勵和規範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個性化公交服務發展。
  13.鼓勵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推動落實《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
  14.鼓勵規範城市停車新模式發展。鼓勵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單位、個人停車位等資源錯時共用使用,推動智慧停車資訊服務産品在交通運輸行業有序規範發展。
  (三)大力推廣城鄉和農村客運智慧化應用
  15.加強城鄉客運智慧化應用推廣。加強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過程中的資訊化建設,引導道路客運企業和出行資訊服務企業加快資訊開發應用,推動智慧交通出行資訊服務産品覆蓋範圍從城際、城市向鄉村拓展。
  16.開展農村客運智慧化應用示範。開發推廣農村客運APP,鼓勵和引導道路客運企業和出行資訊服務企業在條件成熟、需求迫切地區推廣開展農村客運出行資訊服務平臺示範。
  (四)不斷完善智慧出行發展環境
  17.深化出行公共資訊資源開放示範。推動相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加快交通出行公共資訊資源開放,充分利用以綜合交通出行大數據開放雲平臺為代表的各類數據開放平臺,支撐各類出行資訊服務産品的研發推廣。鼓勵各類主體利用開放資訊資源開展出行服務創新。
  18.加快出行資訊服務領域標準規範建設。加快制定完善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聯程聯運、綜合性交通樞紐資訊化智慧化技術標準。
  19.促進交通旅遊服務大數據應用。加強交通、旅遊、氣象等跨部門出行資訊資源共用,提升交通和旅遊運作監測、協同管理、應急聯動能力,鼓勵和支援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探索,提高交通和旅遊綜合資訊服務水準。
  二、工作要求
  (一)依靠市場主體力量推進
  各項任務實施都應以市場為主體力量推進,借助市場競爭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為百姓提供豐富、精準的出行資訊服務,鼓勵和規範社會資本進入出行資訊服務市場。
  (二)做好政府監管和服務
  緊密跟蹤各類出行資訊服務和網際網路出行新業態發展,做好相關發展政策制度、標準規範等研究工作,及時做好相關監管和服務工作,有序規範出行資訊服務市場發展。
  (三)加強政企合作交流
  加強與出行資訊服務市場主體的溝通交流,在資本合作、運營模式創新、資訊資源共用開放等領域開展合作探索,總結推廣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合力營造出行資訊服務市場良好環境。
  (四)確保出行資訊安全
  關注網際網路背景下出行資訊服務的網路安全問題,確保全局性、規模化和涉及個人隱私的重要出行資訊資源合法採集、可靠存儲、安全傳輸和合規使用。

  附件

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捷行動方案(2017—2020年)重點任務

序號

任務內容

分年度工作目標

1      

加快推進ETC拓展應用

2017

印發《關於促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系統應用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ETC客車使用率達38%

2018

ETC客車使用率達42%

2019

ETC客車使用率達46%

2020

ETC客車使用率達50%

2      

開展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

2017

實現道路客運聯網售票二級及以上客運站覆蓋率90%以上;完成京津冀道路客運資訊聯網服務工程主體建設,向社會正式推出京津冀區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服務

2018

基本完成全國32個省份的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繼續推進跨省域聯網售票服務

2019

基本實現全國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統一服務,加快推進旅客聯程運輸服務,推動建立道路客運電子客票體系

2020

基本實現全國範圍內旅客聯程運輸服務,推動道路客運電子客票體系應用

3      

推動水上客運聯網售票建設

2017

基本實現三峽庫區水上客運聯網實名制售票

2018

基本實現渤海灣水上客運聯網實名制售票

2019

基本實現台灣海峽、瓊州海峽水上客運聯網實名制售票

4      

實施船員口袋工程

2017

新增30萬用戶,服務船員總數達到120

2018

為船員提供移動服務、自助服務業務辦理,試點應用船員遠端考試和遠端培訓

2019

拓展船員移動服務、自助服務業務辦理功能,推廣船員遠端考試和遠端培訓

2020

基本實現全國130萬餘船員貼身服務

5      

建設完善城市公交智慧化應用系統

2017

分批在36個試點城市開展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應用示範工程

2018

基本完成36個城市的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應用示範工程建設工作

2019

十三五期新公佈的公交都市創建城市為重點,推進城市公共交通智慧系統建設應用

2020

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城市公共交通智慧系統得到充分應用

6      

開展農村客運智慧化應用示範

2017

將農村客運APP應用列入部科技示範工程,完成貴州省內35個縣市的示範工作

2018

推動示範工程實施,並在貴州省推廣應用,覆蓋貴州省88個縣市的示範工作

2019

總結推廣貴州省示範成果,在其他條件成熟地區啟動推廣

2020

在全國農村客運示範縣和大部分縣(市)普遍應用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