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虎山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建立交通工具上醫療急救的常態化機制的提案收悉。我部高度重視,經會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現答覆如下: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決策部署,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快推進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及人民出行健康需求相適應的交通運輸行業應急救護能力,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在交通工具醫療急救機制建設方面,我部將“推廣普及交通醫療急救箱伴行計劃”列入了2021年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8部門發佈《關於推廣普及交通醫療急救箱伴行計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在《指導意見》推動下,按照屬地主導、行業推進的原則,地方政府發揮主導作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加強業務指導,交通運輸醫療急救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急救用品配備
一是按照《指導意見》的工作目標及重點任務分工,2021年12月我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交通醫療急救箱配置標準指導目錄(試行)》,明確了公眾型、專業基礎型和專業加強型三類急救箱的標準、使用場景、人員及環境等,逐步推進實現國內省會城市主要鐵路客站、一級汽車客運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中心城市軌道交通車站(不含有軌電車車站)、全國日均客流量2000人以上的港口客運站,以及渤海灣、瓊州海峽、長江三峽庫區水域省際客運航線客(滾)船,各類交通執法車(船)按照實際配置不同類型的醫療急救箱。二是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我部等8部門印發了《關於印發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要提高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配置水準,完善公眾急救支援性環境。同時,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指南(試行)》,從技術層面明確了AED規劃配置、安裝要求,為科學規範鋪設提供技術依據。三是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于2022年5月聯合我部、教育部等13部門印發了《關於開展“關愛生命救在身邊”活動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底,機場、客運列車、地鐵站等場所急救箱配備全覆蓋,AED、救護一體機等配備率持續提升。四是民航行業依照《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作合格審定規則》(交通運輸部令2021年第5號)明確了機載應急醫療設備配備包括急救箱、應急醫療箱、衛生防疫包等,並對每種設備規格及使用方法提出了要求。五是鐵路行業已在各站車單位配置了紅十字藥箱。
二、人員培訓及專業急救崗位設置
一是按照《指導意見》精神,各地衛健部門與紅十字會協調配合,統一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要求,統籌安排培訓任務。目前已分級分批啟動客流密集交通運輸場站的人員應急救護技能培訓。二是《通知》明確提出各地要建立轄區公眾急救培訓管理體系,整合急救中心、紅十字會、公立醫院及社會化培訓機構等多方力量,開展針對社會公眾的心肺復蘇等基本急救技能培訓。探索將急救常識和基本急救技能培訓內容納入公共交通等重點工作人員在崗培訓。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通過視頻課程、組織專家力量在各類媒體平臺持續宣傳院前急救知識與基本技能,加強公眾急救知識技能普及。三是健康中國推進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關愛生命救在身邊”活動的通知》明確了關於交通運輸從業人員應急救護培訓,壯大群眾性應急救護志願隊伍的活動目標。四是道路運輸方面,我部聯合公安部等部門印發了《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規範》(交運發〔2012〕33號),明確客運企業客運駕駛員崗前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傷員急救常識等安全與應急處置知識。同時,聯合公安部修訂發佈《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進一步明確了緊急情況應急處置知識教學要求。此外,我們組織編寫配套規範化系列教材《安全駕駛從這裡開始》,明確了傷員急救知識等。2017年我部印發《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客運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7年第5號),明確運營企業應對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駕駛員、乘務員進行有關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等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和考核。五是民航行業依據《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機載應急醫療設備配備和訓練》(AC-121-102)制定機組成員對緊急醫學事件的處置程式和訓練大綱並開展訓練。經訓練的機組成員在飛機上出現緊急醫學事件時,可有效配合專業醫務工作者進行應急處置工作。六是鐵路行業已在各站車單位配置了紅十字應急救護員,定期開展崗前培訓、復訓和應急演練。對患病旅客盡最大可能提供應急救護、協調轉運綠色通道,配合現場尋找醫生搶救,在前方有條件車站下交120救護車送院治療。
三、建立急救志願醫師制度
《指導意見》、健康中國推進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關愛生命救在身邊”活動的通知》都明確提出了實現應急救護志願服務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的工作目標。一是民航部門指導航空公司自主開展了相關有益探索。例如東方航空公司自2017年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關心及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上海市衛計委、團市委等各方支援下,與上海醫師志願者聯盟簽署共建合作協議,啟動“東航空中醫療專家”項目,目前已擁有超過800名醫療急救工作者,多次及時對途中突發急病及受傷的旅客提供醫療救助服務。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也開展了“南航機上醫療志願者計劃”,並對註冊參與計劃的醫務工作者贈送南航明珠會員里程。其他航空公司也結合實際積極開展了相關工作。二是急救志願醫師制度建立仍存在資訊共用技術、志願醫師出行攜帶醫用設備與運輸安全管理規定衝突、施救者獲獎勵後救助責任豁免等方面問題需聯合多部門進行較為深入、審慎的研究。
感謝您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關心和支援。對於上述工作,我部將繼續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不斷推進。
聯繫單位及電話:交通運輸部人事教育司,010-65293462。
交通運輸部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