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3年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總結的通知

文號:廳運字〔2014〕38號

文號

廳運字〔2014〕38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9/2014-01108

公開日期

2014年02月20日

主題詞

交通運輸部;客運安全年;活動總結

機構分類

運輸服務司

主題分類

安全監管

行業分類

道路旅客運輸

公文類型

部辦公廳文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上海市、天津市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

2013年,各地按照《交通運輸部 公安部 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印發2013年“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方案的通知》(交運發〔2013〕230號)的要求,深入紮實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客運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得到了進一步落實,安全管理水準和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有了明顯提高,各類運輸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國較大以上客運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均大幅下降。現將“2013年道路客運安全年總結”印發你們,請各地結合實際借鑒,繼續做好道路客運安全管理各項工作。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14年2月20日


2013年“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總結

2013年,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關於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堅決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以下簡稱“三部局”)繼續聯合開展了“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一年來,各地按照統一部署,深入紮實開展各項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客運車輛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大幅減少,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均大幅下降,道路運輸安全發展能力和水準得到進一步提升。全國道路客運共發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行車事故96起,死亡501人,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19.3%和27.7%。特別是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客運事故明顯減少,全年共發生11起(同比減少5起),死亡148人,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31.3%和39.1%,全年7個整月、連續107天未發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重大客運事故,沒有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均創歷史最好水準。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週密安排部署。

4月份,三部局聯合印發了《2013年“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方案》(交運發〔2013〕230號),對2013年道路客運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各地活動領導小組,結合當地實際,召開了會議進行專項部署,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細化了工作措施,明確了工作責任,確保活動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吉林省委省政府領導親自部署,省長親自帶隊實地檢查指導,對全面深入開展“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江蘇、安徽等省也結合各地實際,細化了活動方案,分步驟、分批次進行各類專項整治,制定了各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狠抓各專項整治活動的落實。

(二)突出工作重點,狠抓活動落實。

活動期間,各地制定出臺了專項活動政策措施,突出工作重點,創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實,積極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1.進一步深化客運駕駛人素質教育。各地始終將培養安全駕駛、文明出行駕駛員作為核心目標,嚴格駕駛員培訓和考試,紮實推進繼續教育,加強針對性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切實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駕駛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陜西、山西、雲南等省積極推進計時培訓系統的安裝使用,加強對培訓品質監督管理,嚴格落實《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規定的學時和內容,從源頭把好駕駛員的職業素質關。福建、寧夏等省以活動為載體,通過舉辦應急演練、應急處置和節能技術知識競賽、安全演講等主題活動,強化駕駛員的安全駕駛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的提升。湖南、重慶等省市通過駕駛人管理系統,分批對違法違規駕駛員進行集中學習培訓,通過法規講解、案例講評、觀看錄影等方式,提升駕駛員守法駕駛意識。

2.全面落實安全管理規範,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準。各地把抓好《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的落實作為促進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落實、提升安全管理水準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客運企業《規範》達標活動,督促客運企業對照規範,逐項落實,促進道路旅客運輸安全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切實提高客運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水準。各地積極參加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達標定級活動,印發了實施推進方案,建立完善了考評管理辦法,極大地推動了《規範》的落實。河北、雲南等省還通過明察暗訪等方式,加強對轄區內客運企業貫徹落實《規範》的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及時總結和推廣《規範》實施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3.進一步強化科技手段應用,加強車輛動態監管。各地按照國發〔2012〕30號文件要求,督促客運企業對系統平臺監控參數科學合理調整,開展監管平臺、監控平臺和車載終端標準符合性審查,加強對客運企業衛星定位裝置的安裝使用和系統平臺運用情況的督查檢查,進一步提高衛星定位裝置的應用水準,切實落實企業監控主體責任。黑龍江將車載終端納入客車發班前的安全例檢,將衛星定位系統納入經常性督查管理,確保動態監控系統能夠裝好用好。安徽、甘肅、新疆等省(自治區)注重加強監控制度化管理,明確監控人員崗位責任,督促企業科學調整系統平臺監控參數設置,因時因路合理設定分段限速值和駕駛時間。截至目前,部共發佈了6批系統平臺(30個省級監管平臺、13個地市監管平臺、187個企業監控平臺),5批符合JT/T 794標準的車載終端(266個型號),3批符合北斗相容車載終端技術規範的車載終端(208個型號)。

4.繼續深化“安全帶-生命帶”活動。按照《關於開展“安全帶—生命帶”專項行動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繼續深入開展了“安全帶-生命帶”活動,組織製作了《安全帶-生命帶》宣傳片,在長途班線客車、旅遊包車和客運站進行迴圈播放,對各地損壞的招貼畫、不幹膠貼片,進行了免費換發。到目前為止,各省途經高速公路客車均已安裝乘客座椅安全帶,並將乘客佩戴安全帶作為“六不出站”的檢查內容之一。各地公安部門結合車輛登記、檢驗、路面執法等環節,加大對營運客車安裝、佩戴安全帶情況的檢查力度,督促上高速公路客運車輛的乘客正確佩戴安全帶。吉林將安全帶的安裝使用作為車輛準入和年度審驗的重要內容,並與班線的調整、安全生産獎勵評比掛鉤。安徽、浙江等省將檢查、提醒乘客規範使用安全帶作為乘務員工作規範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建立了安全帶使用獎罰機制。自“安全帶—生命帶”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取得了顯著效果,據初步統計,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道路客運事故死傷比同比去年下降約26%,安全帶在保護旅客人身安全、降低事故損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5.繼續加強和改進旅遊包車客運安全管理。各地交通、公安、安監、旅遊部門嚴格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道路包車客運管理的通知》(交運發〔2012〕738號)要求,積極開展包車客運安全集中專項整治活動,完善包車客運標誌牌資訊化管理,加強對省際客運包車和異地經營行為的監督管理。目前,各省陸續啟用了“包車客運資訊管理系統”,通過資訊化技術手段,加強和完善省際包車客運標誌牌申領、審核和發放的管理。上海、江西、廣西壯族自治區等省市通過將違法違規行為記錄到誠信檔案,作為道路客運企業年度審核、等級評定、品質信譽考核和駕駛員誠信考核的重要依據,加強了對旅遊包車異地經營的打擊力度。湖北規範了道路旅遊客運經營主體、用工行為、市場秩序,清理了資質不達標的企業、從業人員、隱形挂靠車輛,統一了旅遊客運車輛標識、號牌、示範合同文本等。

6.進一步推進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試點工作。13個試點省份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試點工作的通知》(交運發〔2012〕784號)要求,加強對接駁運輸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指導,建立規範的監督管理制度,明確並細化監督工作操作規程和評價標準,努力為接駁運輸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深入推進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試點工作。江蘇依託動態監控系統對接駁運輸車輛實行24小時監控,加強試點線路的駕駛人、接駁點及交接過程的重點監管。廣東、山東等省通過優化運輸組織,合理安排運力,規範接駁運輸流程,合理設置接駁點,確保接駁運輸車輛停車換人、落地休息。活動期間,各地公安交警部門也加強路面執法,確保接駁運輸順利推進。

7.繼續嚴管客運車輛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針對客運車輛交通違法和事故特點,各地公安、交通和安監部門積極配合,加強區域聯動、路網聯動、部門聯動,加大夜間、節假日等違法行為高發時段的巡邏檢查力度,充分依託交通安全服務站、臨時執勤站和動態監控系統,嚴格客運車輛路面登記巡查,加大對客運車輛交通違法的綜合整治力度。黑龍江積極推行高速公路區間測速,嚴把出站、出城、上高速、過境“四關”,依託交通管理資訊系統加強網上巡查,對存在嚴重超速、超員、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的客運車輛從嚴整治。福建繼續推行“不適崗名單”公佈制度,對不適崗駕駛員在“福建省客運駕駛員資訊平臺”專欄上公佈。

8.進一步規範汽車客運站安全管理。各地按照《汽車客運站營運客車安全例行檢查及出站檢查工作規範》和安全告知制度要求,積極推行客運站安全標準化管理,認真落實和規範營運客車安全例檢、進出站安全檢查、安全告知內容和流程,進一步促進汽車客運站安全管理工作的標準化、規範化,把好客運站源頭安全管理關。貴州對全省一、二級客運站安全例檢的場地、設施設備進行改造升級,製作了《汽車客運站關鍵崗位工作流程示範片》,推動了客運站封閉式、規範化、程式化、責任制管理。廣東在全省三級以上汽車客運站及機場客運專線候機樓啟用“監管系統”,實時錄入每班次客車的出站資訊,嚴格執行“電子出站登記表”管理制度。吉林在二級以上客運站和客流較大、車輛較多的三級客運站設立了駐站管理辦公室並派駐了道路運輸管理人員,切實加強對客運站的源頭監管工作。

(三)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活動氛圍。

專項活動期間,各地充分利用汽車客運場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公共場所懸挂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擺放宣傳展板、播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活動,在全社會、全行業營造了開展“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的良好氛圍。《中國交通報》、中國道路運輸網等報紙、網站開闢專欄,對2013年“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相關情況進行報道,形成了積極良好的活動氛圍。黑龍江通過“安全生産月”,開展以“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為主題的宣傳日活動。湖南、江蘇大力開展“交通安全提示進大巴”活動,播放安全宣傳視頻短片,積極宣傳安全乘車須知。西藏結合西藏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早視界》與“安康杯”知識競賽等活動,開展經常性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宣傳交通運輸安全常識,提高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意識。寧夏、四川等省以《簡報》形式,對安全年活動的動態資訊進行集中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各地共深入客運企業宣傳21萬餘次,懸挂宣傳橫幅、宣傳標語、宣傳畫24萬餘張,發放宣傳資料350萬餘份,製作專題宣傳展板2000余塊。

(四)強化監督檢查,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5月份,交通運輸部組織在全國交通運輸系統開展安全生産大檢查,對十二省份“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隨機抽查。7-9月份,結合國務院安委辦安全生産綜合督查,三部局相關司局對兩個省“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分兩輪進行了重點督查。12月份,結合春運安全檢查,對兩個省“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進行了明察暗訪。各地也積極開展督查,確保活動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活動取得的成效和經驗

連續兩年“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的開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是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形勢明顯好轉。各級交通運輸、公安、安全監管部門認真組織開展“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道路客運安全從源頭監管、過程管理到企業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等方面都有了明顯提高,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生産形勢明顯好轉,實現了事故次數和死亡人數大幅的“雙下降”。二是客運安全基礎更加牢固。針對企業規範化管理、客運駕駛人管理、旅遊包車管理等重點問題,通過建章立制,採取針對性的措施,道路客運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進一步完善,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得到進一步落實,客運駕駛人的安全意識、駕駛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科技支撐作用進一步發揮。三是部門監管合力進一步加強。通過開展“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三部局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方面,合作範圍越來越廣,合作程度越來越深,合作效果越來越好。特別是在道路客運安全管理方面,三部局聯合發文,聯合部署,各地也普遍建立了三個部門協調合作的常態化安全管理格局,形成了各司其職、齊抓共管良好的工作機制,企業自查、行業部門檢查、政府督查的工作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

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的開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

(一)夯實基礎,建立長效機制是做好客運安全工作的關鍵。

道路客運安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安全基礎不牢。通過階段性的集中整治活動,雖然能夠有效遏制超員、疲勞駕駛等嚴重違法行為引發的事故,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行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因此,道路客運安全關鍵在於抓好基礎工作,建立長效機制,不僅要採取集中整治的階段性措施,同時更要強化基礎工作,著眼于解決道路客運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基礎性、根源性和機制性問題,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事故。這兩年來,通過深入紮實地開展各項活動,客運駕駛人隊伍安全素質不高,車輛安全性能不強,企業安全管理基礎薄弱等困擾客運安全發展主要問題得到了進一步解決,為促進道路客運安全形勢持續好轉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實施企業規範化管理是做好客運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徑。

客運企業是安全生産的責任主體。三部局聯合出臺的《規範》,強調要牢牢抓住道路運輸企業這個責任主體,並從企業安全生産的基礎保障、管理職責、管理制度、隱患排查與治理、目標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細緻的要求。活動中,各地把落實《規範》做為促進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落實的重要手段,通過貫徹落實《規範》,有效促進了客運企業安全管理方式從經驗型、運動式管理向標準化、科學化的轉變,提升了客運企業安全管理水準及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全面促進了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從而帶動整個客運作業安全水準的提升。

(三)充分應用科技手段是做好客運安全工作的重要支撐。

實踐證明,利用聯網聯控系統加強對客運車輛的監控,是做好客運安全工作的強有力支撐,同時,也是落實運輸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的有效載體,解決了以前運輸企業對營運車輛上路後“看不到、聽不見、管不著”的問題。隨著聯網聯控系統的廣泛應用,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了駕駛人疲勞駕駛,車輛超速、超員等違法違章行為的發生,從根本上提高了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而且,下一步隨著《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的頒布實施,運輸企業與駕駛員在衛星定位裝置的安裝、使用、維護方面的權利和義務,以及三部局在利用衛星定位系統監督管理的職責,將更加明確。加強道路運輸車輛的動態監管,不僅有利於實現道路客運管理方式和發展方式的革命性轉變,同時對促進現代道路運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廣泛開展宣傳和教育是做好客運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

保障道路客運安全,不僅僅是政府監管部門、客運企業的責任,同時,也離不開社會民眾的廣泛參與。只有全體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提高了,道路客運安全的形勢才能真正得到根本好轉。在“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中,從上到下普遍都突出了宣傳教育的作用,鼓勵群眾主體參與。安全告知等制度的實行,為乘客參與客運安全管理建立了渠道。“安全帶—生命帶”活動宣傳,使廣大乘客提高了乘車安全意識,增強了預防和降低事故帶來損失的自覺性。通過廣泛開展各類行之有效的宣傳教育活動,創造了良好的宣傳和輿論氛圍,提高了廣大群眾的安全意識,豐富了安全知識,激發了主動參與客運安全管理熱情,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

三、2014年的工作思路

連續兩年“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道路運輸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性、持之以恒的工作,尤其是影響運輸安全的基礎性工作,必須抓牢抓實,常抓不懈。安全管理一旦鬆懈,安全隱患就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在總結2013年活動經驗的基礎上,圍繞貫徹落實國發〔2012〕30號文件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並經商公安部交管局、安監總局二司同意,2014年繼續深入開展“道路客運安全年”活動,進一步鞏固客運安全基礎。主要任務:

一是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規範》,落實客運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組織編寫典型事故案例集,開展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人員大培訓,提升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素質和管理水準;開展《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規範》落實情況督導檢查,確保《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規範》貫徹執行到位。

二是進一步強化駕駛員素質教育。貫徹落實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開業條件標準,修訂《機動車駕駛培訓管理規定》;全面推廣應用電腦計時培訓管理系統,積極推行“先學車,後付費”教學模式,深入落實培訓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和學時;推動大客車駕駛員培養納入職業教育體系,解決客運作業高素質駕駛員短缺的問題;嚴格從業資格考試,深入抓好客運駕駛人繼續教育,用好網路教學資源;規範從業資格考試,提升駕駛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三是進一步加強營運車輛動態監管。規範聯網聯控各級系統平臺、車載終端的運作管理和安裝使用,落實企業監控主體責任。貫徹落實《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開展宣傳培訓工作,確保《辦法》的有效實施;推進企業加強對車輛衛星定位數據的應用,進一步落實企業監控主體責任。

四是進一步深化“安全帶-生命帶”活動。加大活動宣傳力度,在長途班線客車、旅遊包車和客運站推廣播放“安全帶-生命帶”宣傳片,對損壞的宣傳畫、不幹膠貼片進行換發;加強客運車輛安全帶安裝使用的監督檢查,提高安全帶的佩戴使用率,使乘客佩戴安全帶成為常態化。

五是深入推進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聯合公安部進一步擴大接駁運輸試點省份,加強對接駁運輸車輛的通行管理,嚴格落實長途客運車輛淩晨2時至5時停車休息制度;強化接駁運輸車輛的資訊化監管,建立全國統一的“接駁運輸車輛動態監控平臺”,對接駁運輸車輛進行重點監控。

六是進一步規範客運站車輛安全例檢和出站檢查工作,深入貫徹落實《汽車客運站營運客車安全例行檢查及出站檢查工作規範》,通過明察暗訪、重點抽查等方式,對安全例檢和出站檢查規範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抽查。


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道路運輸管理局(處)。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2014年2月21日印發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