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兼運輸司司長 劉小明
(2014年9月23日)
同志們:
根據道路運輸安全季度分析電視電話會議制度決定和部安全工作安排,今天我們召開第四季度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形勢季度分析會。剛才,湖南、福建分別就吸取事故教訓,採取有針對性、強有力的措施,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安全工作發了言,從兩省的發言看,認識都很到位,整改決心很足、力度很大,希望能夠真正抓實見效。江蘇、山東就動態監控、危貨運輸管理做了交流。他們講的都很有針對性,請各地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借鑒。
時間很快就要進入冬季了,再有一週的時間,我們就迎來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如何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運輸安全管理,是對我們安全工作的考核和檢驗,下面,我就做好“十一”黃金周道路運輸服務和第四季度道路運輸安全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正視問題,切實增強抓好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工作責任感
第三季度以來,道路運輸安全生産事故出現了回潮,共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行車事故43起,死亡273人,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2.3%和上升27%。其中,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運輸行車事故4起,死亡118人,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33.3%和181%;共發生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的道路運輸行車事故2起,死亡87人,去年同期沒有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可以説,當前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形勢異常嚴峻、不容樂觀。
分析第三季度的道路運輸事故,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重特大道路運輸事故集中爆發。今年7月以來,相繼發生4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特別是連續發生了2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短時間內重特大事故接連發生,歷年罕見。二是旅遊包車客運事故多發。旅遊客車進出景區多行經山區公路,道路技術等級低、安全隱患多,駕駛員線路不熟悉極易引發事故。第三季度共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旅遊包車事故5起,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2起。三是危險品非法運輸事故依然嚴峻。第三季度發生了2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其中“7?19”特大事故就是一輛非法運輸危化品的廂式貨車,追尾一輛停車等候的大客車後爆燃,並引燃周圍5輛車,造成43人死亡,6人受傷。四是惡劣天氣條件下的事故突出。在雨、霧等惡劣天氣下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7起,造成26人死亡,佔第三季度事故的27%。五是駕駛員違法操作導致的事故多發。由於駕駛員超速、疲勞駕駛、非法運輸等違法行為導致的事故共11起,比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分別上升37.5%和10%。還有一些嚴重超員的案例,雖然沒有導致傷亡事故,但也是嚴重的安全隱患。
第三季度發生的這些事故,充分暴露出我們在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上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道路運輸安全的基礎還很薄弱,仍需進一步夯實。一是車輛動態監控“監而不控”問題依舊突出。《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 公安部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令2014年第5號)已于2014年1月28日印發公佈,明確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然而三季度發生的幾次大事故,動態監控設備的應用情況不好,要麼就是車輛衛星定位裝置關閉、系統沒有相應監控數據,要麼就是企業、監控人員對駕駛員的違法違規行為沒有及時發現和有效糾正,動態監控形同虛設。二是淩晨停運和接駁運輸還沒有落到實處。淩晨2點到5點停車休息的制度既然公佈了,就必須嚴格執行。雖然各級三令五申反覆強調,但還是存在很多不是接駁運輸的營運客車仍然在違規運作。三是液體危險品運輸罐車緊急切斷裝置安裝進展緩慢。個別地方強調客觀原因,存在畏難情緒,工作遲緩。國家標準明文規定,2006年11月1日以後出廠的液體危險貨物罐車應當安裝緊急切斷裝置,之前出廠的應該補裝。標準已經施行了八年時間,這項工作依舊沒有任何起色。安監總管三〔2014〕74號文明確要求進一步加強液體危險貨物罐車年審工作,希望大家切實履職,該登出運輸證的堅決登出,該通報安監、工信等部門的一個不少的通報。
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湖南“7.19”事故和西藏“8.9”事故十分關注,先後做出重要的批示;部黨組和傳堂部長一貫高度重視運輸安全工作,傳堂部長多次專題研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下發了一系列文件意見,特別是針對長途客運和危險品運輸,進一步明確了嚴格管理政策措施;就有關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問題約談了湖南、福建、西藏省(區)交通運輸廳;責成相關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違規運輸企業、車輛進行處理;與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有關司局召開了做好道路運輸安全工作的專題會議,進行了溝通協調,就加強合作,共同採取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達成廣泛共識。國務院對“7.19”和“8.9”兩起事故的調查工作也基本結束了,事故調查組提出的責任追究意見是非常嚴厲的,涉及到省、市、縣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運輸企業的眾多人員,有的還被追究了刑責,教訓非常深刻。各地也要充分認清當前道路運輸安全生産面臨的嚴峻形勢,牢固樹立紅線和底線意識,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扭轉當前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形勢的被動局面。
二、科學把握規律,紮實做好第四季度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工作
第四季度運輸安全的特點鮮明,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各地務必準確把握規律,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切實把運輸安全工作管嚴、管住、管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一是“十一”黃金周大客流為運輸安全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十一”黃金周是人民群眾集中旅遊、休閒、探親出行的高峰期。今年“十一”全國高速公路將繼續免費通行,受此影響,黃金週期間,道路客運量將達6.3億人次,同比增長5%,日均旅客發送量達到9000萬人次。我們預計,今年的黃金周公路交通車流量的高峰仍然會在“一頭一尾”,出行集中在免費通行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車流量比較集中的路段是大城市的進出城和景區周邊公路。特別是人民群眾的自駕車出行、租車出行,目的地更多地向高原地區、交通條件相對惡劣的高寒地區集中,給運輸安全帶來了很大壓力。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全力以赴,保平安、保暢通,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
二是惡劣極端氣候為運輸安全工作帶來巨大壓力。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冬季我國氣溫總趨勢較常年同期略偏低,冷暖變化幅度較大,氣溫將呈現前冬暖、後冬冷趨勢,有可能出現區域性低溫和階段性強降溫過程。各省區市要密切關注氣象變化,認真做好雪災、強降溫天氣可能引發公路、道路等安全生産事故以及生産設施遭到破壞的防範工作,及時排查消除可能因雪災和降溫天氣造成的安全隱患,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確保各類運輸安全生産事故得到及時、有力、有效處置,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三是冬季運輸條件給運輸安全管理帶來很大考驗。四季度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寒冷、氣溫較低,北方大雪、霜凍現象較多,南方凍雨、大霧氣候較多,加之晝短夜長,路面易被冰雪覆蓋,對駕駛人員、車輛和道路的影響較大,給正常的安全行車造成很多困難,各運輸企業要做好運輸工具的技術檢驗,搞好駕駛人員的安全教育。首先是駕駛員。冬季駕駛員穿戴比較厚,手腳不夠靈便,操縱不夠迅速和準確;操縱機件沉重,增加了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容易導致駕駛員疲勞駕駛;部分駕駛員怕冷,懶惰思想嚴重,保養、檢查車輛不及時,容易開“湊合車”。其次是車輛。冬季溫度低,車輛各部總成和機件工作狀況明顯變差;潤滑油粘度增大,發動機和各主要總成部件磨損加劇;制動分管、制動皮碗和輪胎等橡膠製品容易脆裂、折斷和收縮,制動裝置容易失靈。還有就是道路。冰雪路面附著系數小,行車時易産生側滑、溜滑,制動距離增大,油門、制動和轉向如果使用不當,都會發生車損人傷的嚴重事故。
四是危險品運輸愈加頻繁為運輸安全管理增加了難度。四季度是煙花爆竹生産銷售旺季,也是各類危險化學品集中運輸時段,安全風險大、可控性差。交通部門要會同安監、公安等部門加大對非法生産、非法銷售、非法運輸煙花爆竹和各類危險化學品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危化品道路運輸許可證件、承運人危險貨物運輸資質、運輸車輛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證明及車況、駕駛人和押運員危險物品道路運輸資格等情況的檢查;加強客運站安全檢查,重點檢查乘客是否非法將危爆品帶至車內、車廂內是否存在夾帶運輸煙花爆竹及原材料的違法行為。
總之,各地要針對四季度道路運輸行車安全的特點,督促運輸企業有針對性做好相關工作,吸取“亡羊”教訓,將“補牢”工作落實到位,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
1.抓好近期一系列部頒文件的落實
在安全工作上,我們開再多的會議、發再多的文件、制定再怎麼完善的制度,如果落實不到位,一切都等於零。近期,部連續下發了《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平安交通”建設集中整治安全生産若干問題的意見》(交安監發〔2014〕166號)、《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加強“平安交通”建設集中整治安全生産若干問題的意見工作任務分工的通知》(交辦安監〔2014〕178號)、《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國道路客運、危貨運輸安全生産整治實施工作的通知》(交辦運〔2014〕179號)等多份關於加強安全生産工作的文件,提出了加強道路客運、危貨運輸安全的一些具體要求和措施,其中既有遏制事故多發頻發、開展集中整治的臨時性措施,也有夯實基礎、強化制度建設的長效機制。這些要求和措施能否真正取得實效,扭轉目前道路運輸安全的被動形勢,關鍵在於落實。不落實,再好的措施和制度也是一紙空文。我一直強調要形成“閉環”,請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部近期下發的這些文件,要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究,建立臺賬,將這些工作進一步分解和細化,落實相關責任人,明確完成時間和節點。
抓工作落實,就要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我們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就有很多鮮活的例子,比如,部領導親力親為,總體&&,各業務司局明確分工,具體落實。做安全工作也是這樣,要各司其職,不能搞上下一般粗,各級都説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部裏發了很多文件,都很重要,這些文件廳長、局長、處長、科長、所長看了沒有?理解了沒有?變成工作行動了沒有?列寧説:“一打綱領不如一個行動”;管理大師德魯克説過:“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因此,安全工作的關鍵就是管理部門要營造工作環境,基層就是要抓落實,就是要研究具體落實的措施和方案,把政策制度規定落到實處。總之,要採取強有力的保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2.嚴格落實長途客運安全監管的相關規定
一是要開展長途客運線路調查摸底。各地要對轄區內登記的800公里以上的長途客運線路進行認真地梳理,特別是對淩晨2點到5點停車休息、實行接駁運輸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切實掌握這些線路的夜間運作情況。在調查摸底過程中,發現長途運作線路存在事故風險隱患的,要及時糾正解決,該停運的要堅決停運。
二是嚴格落實長途客運線路審批要求。新增800公里以上的長途線路一律不再審批,對於不能實施接駁運輸的800公里以上在營線路,經營期滿後,也不再重新許可,這要作為一項硬性規定,各地要嚴格執行;對在運的800公里以上的長途線路,要組織開展風險評估,不符合安全運營條件的,該停運的停運,停運整改後仍達不到要求的,該取消的取消。
三是嚴格落實淩晨2點到5點停車休息制度。從目前情況看,這項制度執行起來確實有一定的困難,落實的不是很好。但長途客車淩晨2點到5點停車休息或實行接駁運輸,既是國務院做出的規定,也是預防因疲勞駕駛引發惡性事故的有效措施,即使有客觀原因,也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
四是全面啟動長途客運接駁運輸工作。省級管理部門要制定本省長途客運接駁運輸發展規劃,支援客運企業聯合建立接駁運輸聯盟,對長途客運線路資源和接駁點資源進行整合,擴大接駁運輸的範圍和規模。暫時不在接駁運輸試點的省份,要按照相關要求,抓緊開展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試點準備工作。各地要會同公安部門加強對接駁運輸車輛的監督檢查,對淩晨2點到5點仍在運作的非接駁運輸客運車輛,一律停運整改;對於接駁運輸企業和車輛違反相關制度和規定、弄虛作假的,要嚴肅處理。
3.嚴格落實危險品運輸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
一是嚴格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市場準入。自2010年開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危化品生産大國,規範危化品運輸、大力整治運輸中違法違規行為,任務十分艱巨,必須要安監、質監、公安、工信、交通運輸聯合,全鏈條、全覆蓋地有效監管,現階段就是需要採取特殊的措施。部裏已經明確規定,2015年底前,各地暫停道路危險品運輸企業的審批。現有道路運輸危險品企業需要新增車輛的,要嚴格審核車輛準入前材料、嚴格年度審驗,嚴禁不合格車輛進行危險品運輸市場。要督促道路危險品運輸企業加強對所屬車輛的安全管理,對於“挂而不管、以包代管、包而不管”安全責任不落實危險品運輸車輛,一經發現,要堅決清理,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二是加快推進在用液體危險貨物罐車緊急切斷裝置的加裝。安監總局、工信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和我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在用液體危險貨物罐車加裝緊急切斷裝置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在用液體危險貨物罐車於今年年底前完成加裝緊急切斷裝置工作,並明確了對有缺陷的車輛要予以召回,這在運輸行業還是首次。部裏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不僅對通知要求進行了宣貫,而且還下發了專門的文件,對加裝工作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落實要求。現在還剩下3個月的時間,任務十分緊迫。儘管加裝工作主體不在交通運輸部門,但最終完不成加裝工作,車輛不能運營、危化品不能正常運輸,矛盾和壓力還會集中到運輸部門,到那時就被動了。同志們有時會感嘆,甚至抱怨,運輸管理是末端,裝備別人把關,道路交通條件其他部門建設、管理、養護,我們也不讓上路檢查,難管理,這就考驗我們的智慧,考驗我們工作用心程度,作為道路運輸管理的末端部門,對工作要有方法,要有智慧,不能聽之任之,見怪不怪,不能讓問題成堆,不能讓部門問題成為社會問題,因此,要向上游、中游部門主動發文提示,這樣我們的工作就會主動,就會緊緊抓住安全工作的主動權。在這裡我再舉個例子,檢察院、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對行業管理中涉及的問題,經常會給相關部門送達司法建議書,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對案件涉及的問題予以解決。公安交管部門也抄告、通報“兩客一危”車輛未安裝衛星定位系統、長途客車淩晨2時到5時未停車休息的情況,這些都是完善制度、盡職履職、齊抓共管、全鏈條安全管理的經驗之法。
三是深化開展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生産整治專項行動。9月16日,國務院安委辦印發了《集中整治道路危險化學品運輸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安委辦〔2014〕59號),要求各地通過開展專項行動,重點集中整治非法承運、違規發貨或非法充裝、非法生産改裝運輸車輛和罐體及道路危險化學品運輸違法等“四非”違法行為。今後安監部門要將危險化學品生産、經營單位的審批資訊、企業單位通報給交通運輸部門,我們也要將這些單位的托運作為納入監督檢查的範圍。經檢查發現,沒有托運給有合法資質的危險運輸企業的托運人,要通報公安、安監等相關部門,提請依法查處。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嚴格遵照方案要求,加強組織協調、廣泛宣傳發動、加大執法力度、嚴格責任追究、加強督導檢查,堅決遏制道路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多發勢頭。
4.切實抓好動態監控相關工作的落實
動態監控工作已經開展了近5年時間,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使用情況和應用水準都不理想。前一階段,我們對全國重點營運車輛入網上線的情況進行了統計,上線率僅有18%,而且應用水準也不高。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集中督促,情況有所好轉,但在設備上線、設備完好、監控資訊應用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是“科技創安”的重要抓手,必須持之以恒抓好落實,抓出成效。
一是要抓好《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 公安部 國家安監總局令 第5號)的貫徹落實。5號部令是做好動態監督管理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認真貫徹落實部令要求,對於做好動態監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義。5月份,部裏組織了全國的宣貫,各地也陸續分層分類進行了宣貫,接下來,各地還要在前期宣貫的基礎上,針對本地存在的實際問題,研究具體的工作措施,制定明確的實施計劃。對於推動動態監控各項工作的落實,各級都要排出時間表,部、省要有月調度,地市要有周調度,重點工作都要建立臺賬,確保各項規定和要求落到實處。
二是注重源頭管理,嚴格落實車載終端安裝的要求。2011年底,部裏就提出了重點營運車輛必須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的要求,但到目前為止,還有一些企業,一些車輛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安裝。前一段時間,公安部通報我們,公安開展全國集中整治,僅一個月的時間,各地發現沒有安裝衛星定位裝置的客車、危化車輛就多達一千多輛。各地要儘快組織對轄區內的重點營運車輛安裝衛星定位裝置的情況進行檢查摸底,未安裝的要催促企業馬上安裝,對於公安部門通報的沒有安裝衛星定位裝置的車輛,企業未配專職監控人員、監控人員不履行職責的情況,部已轉發各省,各地要認真核實,嚴肅查處。要把車載終端作為重點營運車輛年審的前置條件。從現在起,未安裝車載終端的重點營運車輛,年審時一律不再核發運輸證;從2015年1月1日起,新車出廠前未安裝符合標準的車載終端,運輸管理機構一律不予發放道路運輸證。確保營運車輛在出廠前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車載終端設備。
三是加快推進聯網聯控數據完整性建設。目前,重點營運車輛基礎數據不準、車輛上線率較低、設備完好率不高等問題普通存在。各地要按照《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基礎數據報送的通知》(交辦運〔2014〕183號)要求,建立車輛數據定期(或實時)更新制度,逐個地區、逐個車輛進行數據核對。今年年底前,要完成重點營運車輛經營業戶資訊、營運車輛資訊、從業人員資訊、班車線路牌資訊等基礎數據清理和上報工作。
四是嚴格落實重點營運車輛接入聯網聯控系統的相關要求。凡應裝未裝、應接入而未接入的車輛,或者已裝監控系統但不能正常使用的車輛,一律停運整改。一個月後整改不到位的,取消車輛的營運資格。對於故意損毀、遮罩系統的,一經發現要立即對相關車輛進行停業整頓,對相關人員開展培訓教育。發生兩次及以上上述行為的,取消相應的營運資質和從業資格。
五是建立健全動態監控值班制度。各地要督促運輸企業建立健全動態監控值班制度,落實值班監控人員,確保所屬車輛運作期間的不間斷監控。運輸企業建立並落實動態監控管理制度要作為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
六是形成對重點營運車輛動態過程的閉環管理。各地要加強對重點營運車輛運營過程監控,研究利用和有效對接客運聯網售票系統(或客運站電子報班系統)、旅遊包車管理系統、危險化學品電子運單系統,真正實現對重點車輛運營過程有效監管,形成對重點營運車輛監管的閉環。
七是加強對動態監控工作的監督考核管理。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考核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系統的應用和管理,提高運營車輛入網率、上線率。年底前進行預考核,2015年1月1日起,部將每月對各省“兩客一危”車輛數據資訊及聯網聯控系統運營情況進行排名,並在全國通報。
八是加大查處力度。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要建立政府監管平臺(或客戶端),充分利用政府監管平臺(或客戶端),強化安全監管。對發現的運輸企業監控平臺不按規定運作,以及重點營運車輛使用衛星定位裝置不符合要求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要敢於動真格的。對企業不嚴格執法,就是失職,發生事故就要受到責任追究。
九是部通信中心要積極做好相關技術支援工作。通信中心要主動與各省對接,對各地上報的基礎數據分省驗收,並進行清理和核對,完善數據庫;要為運輸車輛前裝衛星定位裝置提供技術保障,保證前裝的衛星定位裝置可靠運作;要改進服務,採取有效措施,防止衛星定位裝置市場壟斷。
5.完善道路運輸安全治理體系
道路運輸安全工作基礎薄弱,需要標本兼治。當前主要是以治標為主,同時也要啟動治本的工作,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體系。
一是要推進安全生産法規規範和制度體系建設。加強安全生産法規制度他標準的制修訂,適時出臺地方安全相關規章、條例、辦法等,抓緊組織制定出臺關鍵崗位、關鍵環節的標準規範等,制定的政策法規要管用,要切合當地實際,為實現安全管理長治久安奠定基礎。
二是完善安全管理格局。在進一步強化企業主責、政府監管的基礎上,要逐步形成“政府監管、企業主責、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大安全管理格局,理順企業、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職能職責;強化企業安全意識,落實主體責任,發揮其在安全生産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消除安全隱患;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行業自律意識。交通運輸關係到每一位出行者的生命財産安全,要引導公眾廣泛監督交通運輸安全,形成人人關注安全的局面。
三是努力營造盡職免責、減責的工作環境。要依據工作和崗位職責,對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各個環節進行梳理,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界定工作內容,明確工作要求,細化工作標準,形成工作規範。只要我們按標準和規範要求做到位了,並且有案可查,那我們就盡職了;一旦發生了事故,我們做到了盡職,也就不用承擔過多的責任,我們要盡力營造一個盡職免責、減責的良好環境,這項工作部裏考慮進行試點。現在對安全工作,大家都很重視,因為這是紅線、是底線,是要追究責任的。現在有些地方談安全色變,甚至説讓管安全就不幹了;也有的地方説部裏要求太嚴了,要求太高了。但我要説嚴是愛的表現,是負責的表現,是擔當的表現。嚴就嚴在平時的工作上,平時嚴一些,要求高一些,是對行業、對幹部最大的愛護,負責表現在對人民群眾財産的安全負責任,管行業就要管安全,擔當是責任要求,這也是總書記對我們的要求。
三、全力以赴,保障“十一”黃金周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同志們,“十一”對交通、對運輸都是一個考驗,也是一次考試。我常説,群眾過節,我們過關,這個“關”就是服務和安全的考試。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是各級交通運輸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黨和政府賦予我們的使命,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既然從事運輸服務行業,從事運管事業,就要有舍我其誰的氣概。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部黨組的一系列指示要求,高度重視道路運輸保障工作,科學掌握黃金週期間人民群眾出行的新規律、新要求、新期待,深化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將問題想的更多一點,將管理抓的更細一點,將整治工作做的更實一點,加強運輸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做好運輸組織、安全管理、資訊報送等各項工作,有效保障節假日期間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確保節假日運輸安全、平穩、有序,讓人民群眾出行更安全、更放心。
1.全力保障群眾便捷出行
“黃金周”旅遊出行較為集中,各地要密切關注客流變化,科學優化運輸組織。一是要深入調查了解群眾出行需求。充分了解旅客出行的新規律,細緻把握旅客出行的新期待,科學優化客運班次部署和旅遊包車運力投放,優化運輸組織方案。二是要加強重點區域運力投入。對旅遊景區景點等需求旺盛地區增加班車、包車、旅遊客車運力投入,加強對汽車站、火車站、機場、大型活動場所、市內景點等的運輸保障,根據假日客流特點,調整線路、站點、班次,並及時向公眾公佈資訊。三是要強化綜合交通運輸服務。加強道路客運、城市公共交通線路班次與鐵路、民航線網的銜接協調,主動服務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做好旅客轉運、集疏運等工作。四是要提高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服務水準。強化城市公交、農村客運的線路優化和運力配置,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強的城鄉交流需求和節假日短途城鄉旅遊和購物休閒的需求。五是要做好重點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運輸保障工作。按照客貨兼顧、以客為主的思路,組織協調好運力,保障煤炭、原油、礦石、糧食等重點物資和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運輸需要。
2.全力保障群眾安全出行
“十一”期間客運量保持高位運作,進一步加劇了道路運輸安全壓力。保障群眾的出行安全是“十一”黃金周運輸工作的核心。各地要充分認清當前道路運輸安全形勢,全力保障群眾出行安全。一是要開展道路運輸安全檢查。國慶節前,部將組織檢查組赴各地進行安全生産工作檢查。各地也要組織人員、集中力量,深入運輸企業、客貨運站場等重點場所,在節前進行一次安全生産大檢查。檢查要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明察暗訪相結合,以暗訪為主。對於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舉一反三,切實消除各類事故隱患。二是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要督促運輸企業在“十一”黃金週期間,安排技術狀況良好的車輛、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執行運輸任務;合理安排班次,保障運力,從根本上杜絕疲勞駕駛、超員超載等違法現象的發生;充分利用動態監控手段,嚴格落實監控制度,管理好所屬車輛和駕駛人員。三是要做好應急保障工作。要及時掌握氣象和相關客運線路運作資訊,根據突發客流情況,完善乘客疏散方案,避免乘客在客運站、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滯留聚集。要完善各級各類應急預案,突出預案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要結合本地實際,分析研究道路運輸的規律,分析可能出問題的時段、區域以及人員,做好前期預防工作。
3.加強統籌協調
運輸安全生産是一個靠整體推進的工作,單靠哪一級或哪一個部門重視都不行,必須全體動員、全員參與,形成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總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十一”期間,各級交通運輸部門的工作都很繁忙,工作頭緒多。因此,要做好統籌協調工作,學會“彈鋼琴”,有條不紊地完成好各項任務。一是要主動與公安、安監等相關監管部門溝通協調,共同研究解決道路運輸安全問題;主動與氣象、公路等部門溝通協調,及時掌握了解節日期間的天氣狀況和實時路況等資訊。二是加強開展聯合執法檢查。要會同公安、安監等部門,加強節日期間的聯合執法,會同公路路政部門,加強對超載、超限車輛的檢查,要通過強有力的聯合執法,形成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運輸,嚴肅處理違法違章的駕駛員和企業。三是要加強資訊報送。節假日期間,各地要安排好值班工作,要明確值班人員,嚴格值班紀律,尤其是要做好相關資訊的報送。我在這裡再明確一下,道路運輸行業凡是涉及到社會穩定和重大運輸安全的相關資訊,一定要在第一時間逐級上報至部值班室,後續的資訊報告也要及時跟上。
同志們,時間過得很快,現在距年底僅有三個月的時間了,運輸服務的工作頭緒很多、任務很重,既要總結前段工作,又要落實全年任務,還要謀劃明年大事,但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要保持高度的警覺,越要把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工作作為大事、要事來抓。希望大家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措施、更紮實的作風抓好今後一個時期的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和運輸保障工作,交上一份讓組織和群眾滿意的答卷,為構建“平安交通”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