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 楊 傳 堂
(2014年9月22日)
今年9月3日,國務院十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提升服務品質的指導意見》,是促進汽車維修業科學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今天召開的全國機動車維修工作會議,也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相信通過文件的貫徹和這次會議的召開,將對促進機動車維修業轉型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小明同志的講話,我會前看了,完全同意。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的重大意義
機動車維修業是交通運輸業中與普通百姓生活聯繫較為密切的民生服務業。隨著汽車社會的到來和全社會機動化水準的日益提高,機動車維修業的影響也在日益提升。去年底,全國民用汽車總數達到1.37億輛,城鎮家庭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躍升至21輛,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有車家庭佔比均超過40%。這個數據看似很高了,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家庭擁有機動車的數量還將進一步提升。機動車的生産和銷售是一次性的服務,機動車維修則服務於汽車使用的全壽命週期。我國機動車存量的擴大和井噴式增長,人民群眾對機動車維修業的要求也在提高。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在加快發展中滿足不斷增長的民生需求,在轉型發展中適應不斷升級的服務要求,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高品質汽車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是交通運輸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的重要抓手。機動車維修業與每個有車家庭和全體出行者息息相關,是人民群眾感受交通運輸服務的重要窗口。機動車維修服務是否方便快捷、優質誠信,直接關乎老百姓的消費感受;維修服務的品質、價格和消費權益,直接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當前,我國機動車維修業的服務重心正從客貨營運車輛更多地向家用車和其他非營運車輛轉移,服務對象從道路運輸企業更多地向廣大私家車主和有車家庭延伸,産業屬性從道路運輸的輔助行業更多地向交通運輸的民生服務業轉型。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有利於進一步改進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構建安全可靠、便捷暢通、經濟高效和綠色低碳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促進交通運輸業向現代服務業加速轉型,建設群眾滿意的交通。
第二,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舉措。機動車維修作為保持汽車良好技術狀況的重要手段,是道路運輸安全的重要保障,事關億萬百姓的出行安全。汽車社會到來後,不僅人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汽車,整個社會的高效運轉也都需要汽車的支援和保障,機動車維修業已成為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和保證人民群眾生産生活的重要領域。目前,我國機動車維修企業已發展到44.7萬家,年産值達5000億元以上,約佔全國GDP的1%。全國機動車維修從業人員近300萬人,約佔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的10%。同時,機動車維修可以延長機動車使用壽命、降低燃料消耗、減少超標尾氣排放,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加快構建規模充分、模式多樣、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機動車維修市場體系,對於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促進交通運輸經濟發展、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三,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是提升我國汽車産業鏈整體水準的有力支撐。汽車産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産業,産業鏈長、關聯度高。當前整個汽車産業的價值重心正在向汽車後市場轉移,後市場成為汽車産業鏈中最穩定的利潤來源,約佔汽車産業鏈總利潤的60%—70%左右。機動車維修業作為汽車後市場的主導産業,能夠帶動汽車零配件製造及流通、汽車維修檢測設備製造、資訊資訊、職業教育等産業的發展,促進汽車生産技術不斷改進提升,提高我國汽車産業的綜合競爭力。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促進汽車後市場發展,有利於推進汽車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升我國汽車産業鏈的整體水準。
汽車的發展與維修業是相輔相成的,我國的汽車維修業方興未艾,加快維修業轉型發展,推動維修現代化,提高維修連鎖化服務水準,提升維修的品質、效率和安全,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過去,汽車維修業得不到重視,車輛修修補補,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現在,這種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維修業要適應這種形勢的變化,我們對維修業要真正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汽車時代,加快推動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經過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10個部委聯合出臺了《指導意見》,很不容易,指導意見含金量很高,在標準、規範、誠信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明確要求,形成了統一的思想認識。大家一定要認真領會學習這份文件的精神和內涵,從産業科學發展、健康發展角度,加快推動這項工作,做好這項工作。
二、加快推進機動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始終堅持市場開放、依法治理、科技創新和便民利民,機動車維修業的市場規模迅速壯大,行業法規標準基本完善,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較好地滿足了不斷增長的汽車維修需求。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家用汽車産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的部分品牌汽車生産企業反壟斷調查,對於規範維修經營者行為、促進維修市場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機動車維修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是各相關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推進的結果。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機動車維修業在發展水準、服務品質、市場環境和監管方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以貫徹實施《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高服務品質的指導意見》為契機,以建設“安全、綠色、優質、誠信”的機動車維修服務業為目標,切實加快維修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
一是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機動車維修業是交通運輸行業中一個高度市場化的子行業,審批項目少,市場開放程度高。加快推進機動車維修業轉型升級,必須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增加行業發展內生動力。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堅持“寬準入嚴監管”和“管理與服務並舉”的原則,把工作重心放在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上,做好頂層設計,把好發展方向。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查事項和工作流程,將機動車維修業經營許可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推進市場主體資格與經營資格分離。要研究探索機動車維修業稅收政策改革問題,爭取財政、稅務部門的支援,把機動車維修業作為現代服務業,按照第三産業的標準,科學合理地確定徵稅方式和稅率。
二是要切實提升服務品質。品質是服務業的生命。確保機動車維修的服務品質,為汽車安全出行做好保障,始終是機動車維修業發展的核心價值取向。要進一步強化服務理念和價值觀,牢固樹立“品質第一,客戶至上”的發展理念,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消費者滿意為標準,打造“品質汽修”和“平安汽修”,為廣大車主提供更安全、更放心、更便捷和更經濟的維修服務。要堅持把維修品質作為行業監管的中心工作來抓,加大維修企業品質監督,加強維修服務能力建設,把住運輸裝備安全的“源頭”。要鼓勵維修企業品牌化、連鎖化、專業化發展,引導維修企業建立高水準、標準化和規範化的服務流程,鼓勵發展技術有特長、服務有特色的專修企業,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三是要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結構調整是優化機動車維修業資源配置,提升綜合效益的主要手段。要創新機動車維修業經營和服務模式,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利用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加大綠色維修、一體化診斷、保修設備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力度,不斷提升機動車維修業的科技水準。要鼓勵維修企業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維修市場集中度,引導行業競爭格局從“使用劣質配件、拼價格取勝”向“比技術、比服務,靠優質取勝”轉變,通過市場主體的公平、有序和充分競爭,逐步優化市場結構,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步伐。
四是要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發展。加強節能減排,實現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是發展綠色交通的內在要求。要處理好節能減排與促進發展的關係,努力走出一條能耗排放做“減法”,經濟發展做“加法”的新路子。要將綠色維修理念,貫穿于機動車維修和生産經營的全過程,切實加強綠色維修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促使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高污染的維修技術、工藝、設備和企業加快退出市場。
五是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汽車産業是高科技、新技術整合應用最廣的領域之一,對人才隊伍的基本素質、知識水準和業務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大力實施人才工程,加強機動車維修行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重點解決行業複合型專業人才短缺以及進出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拓寬培養渠道,通過開展機動車維修職業技能大賽、崗位比武等活動,大量造就高技能、骨幹型人才。要增強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加快建立和完善職業保障制度,讓廣大從業者安全作業,體面工作,健康生活。
三、努力提升機動車維修業管理水準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核心是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和運用制度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促進機動車維修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提供高效的政府公共服務和有力的事中事後監管。
一是完善法規標準體系。要加快完善道路運輸法律法規體系,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能,建設法制化市場環境,讓政府部門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讓市場主體做到“法無禁止即可為”。要抓緊解決行業發展中標準、規範缺失的問題,加強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和新能源車維修標準規範的制修訂工作。要加強汽車維修業標準的系統性、基礎性、前瞻性研究,增強標準規範對行業發展的規範引領作用,切實發揮標準在品質控制、規範服務、糾紛調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有效維護市場秩序和保障消費者權益。
二是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在簡化機動車維修業行政審批後,必須堅持放管並重,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要採用多部門聯合執法的方式,完善協同監管機制,建立健全部門間資訊溝通共用、信用資訊披露和案件協查移送機制,提高協同監管執法能力,形成各負其責、協作配合、齊抓共管的監管新格局。要用網際網路思維創新監管方式,推進機動車維修業管理資訊化建設,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手段輔助市場監管,公開市場資訊,提升管理水準。
三是建立行業自我約束機制。當前,機動車維修業服務品質不高、價格不透明,甚至弄虛作假、不講信譽的問題仍較為突出,歸根到底是行業缺乏一套有效的誠信約束機制。要把加快建立和完善行業信用體系作為創新行業治理、提升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有效手段,以守信受益、失信懲戒、誠信自律為導向,營造誠信、透明、放心的機動車維修消費環境。要堅決整治“虛假維修”、“以次充好”、價格欺詐等嚴重影響消費者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努力形成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約束機制,凈化維修市場經營秩序。要注重引入服務品質消費者監督評價機制,及時曝光公開欺詐、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件和行為,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十部委印發的《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高服務品質的指導意見》,為推動機動車維修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把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作為改進和提升交通運輸服務的重點領域,加強組織領導,分解落實責任,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出臺具體的實施意見,細化目標、分解任務、明確進度、落實責任。要做好統籌協調,形成部門合力,積極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協作,共同維護機動車維修市場公正、規範的秩序。要強化政策引導,在隊伍建設、資金投入、政策扶持、部門協調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援,促進機動車維修業持續健康發展。
同志們,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放心、安全、便捷、舒適的高品質汽車生活,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我們要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深入貫徹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改革創新,攻堅克難、依法治理,推動機動車維修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為改進和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