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兼運輸服務司司長 劉小明
(2015年12月25日)
同志們:
在2015年即將結束、元旦和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召開2015年第四季度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形勢季度分析會,主要是對全年的道路運輸安全工作進行盤點,對明年一季度運輸安全保障工作進行部署。剛才,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介紹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制度試點工作情況,遼寧省運管局和重慶萬州汽車運輸公司分別介紹了他們在動態監管和監控工作中的做法,浙江省運管局圍繞旅客包車客運安全管理也做了很好的發言。他們講的都很好,請各地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加以借鑒。
下面,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全面總結分析2015年道路運輸安全情況
今年,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部黨組關於加強安全生産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以“平安交通”創建為主線,以“道路運輸平安年”活動為載體,重點圍繞解決長途客運、農村客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三個重點領域關鍵問題,深入紮實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活動,加強安全生産責任落實、車輛本質安全提升、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打非治違等四項基礎工作。年初,會同公安、安監聯合下發了2015年“道路運輸平安年”活動方案;4月份,聯合召開了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6月份,部組織開展了“道路運輸平安年”活動中期督查,要求各地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自查,同時部對天津、西藏等六省市進行了重點督查,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通報。西藏拉薩“6.10”、安徽蕪湖“6.26”、吉林通化“7.01”事故發生以後,部緊急召開了第三季度安全形勢分析會,部署開展了隱患排查治理攻堅行動、強化重點時段安全生産、安全生産預防預控、嚴格執法強化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工作。特別是天津“8.12”事故發生以後,全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緊急部署開展了危險化學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專項整治,部組成了6個檢查組對山東、廣東等六省進行了重點督查。各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運輸企業深刻汲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産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夯實基層、基礎、基本功,全行業對安全工作的思想認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工作力度明顯加強,特別是在四個方面有新的進展:
一是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的作用進一步發揮。特別是蘇州現場會以來,各地深入貫徹5號部令和現場會議精神,管理部門將聯網聯控動態管理與靜態管理結合,整合各方資訊資源,推動道路運輸整體水準全面提高;運輸企業將動態監控與生産經營相結合,強化企業資訊化、智慧化、規範化建設,有效提升了企業安全管理水準。
二是液體危險貨物運輸罐車本質安全得到加強。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交通運輸、安監、公安、工信、質檢等部門聯合行動,為全國11萬台液體危險貨物運輸罐車安裝了緊急切斷裝置,全行業對罐車的本質安全工作更加重視,嚴格按照標準生産的、品質好的罐車市場銷售量顯著提升。今年,由我部&&,會同工信、公安、質檢等部門開展了改進液體危險貨物運輸罐車管理制度調研工作,對罐車設計、公告、生産、檢測等環節進行梳理,為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切實提高罐車的安全保障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是長途客運接駁運輸工作深入推進。目前,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試點省份達到21個,共有2523條線路、5460輛客車備案實施接駁運輸,涵蓋了主要的勞務輸入輸出大省,基本實現了試點區域“連成片、串成線”。總體上來看,開展接駁運輸,有效防止了駕駛員疲勞駕駛,避免了夜間停駛帶來安全隱患等問題,提升了道路客運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務水準。同時,優化了運輸組織方式,縮短了旅客出行時間,旅客對停車休息的投訴量大幅下降。在近三年的試點工作中,除貴州省一輛試點客車被動發生事故外,其他試點車輛均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是多部門協同聯動作戰效果更加明顯。自2012年以來,各級交通、公安、安監部門密切合作,連續共同開展了“道路客運安全年”、“道路運輸平安年”等專項活動,部門間協同開展工作範圍越來越廣,合作程度越來越深,資訊共用更加順暢,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格局基本形成,逐步建立了聯合監管的常態機制,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落實。
總之,在部黨組的高度重視下,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全國道路運輸安全工作從源頭管理、過程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各類交通違法違規行為持續減少,較大等級以上道路運輸行車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均有較大幅度下降,重大道路運輸事故連續六年得到有效控制,道路運輸安全發展能力和水準繼續穩步提升。
截止目前,2015年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運輸行車事故149起,死亡722人,同比去年分別下降17.2%和16.4%。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運輸行車事故8起,死亡124人,死亡人數比去年下降20.6%。“十一”黃金周以來,已連續三個月未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道路運輸行車事故,道路運輸行業總體安全形勢穩定,保持了繼續向好的趨勢。離年底還有一週時間,我們要加強監管,切不可掉以輕心,確保全年安全工作良好收關。
從存在的問題來看,今年重大道路運輸事故起數有所增加,吉林、安徽、山東、河南、湖南、貴州、西藏、新疆等8省分別發生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道路運輸事故,涉及省份比去年多3個。湖南省和西藏自治區連續兩年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
分析2015年的道路運輸事故,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駕駛員違法操作導致的事故多發。由於駕駛員違規超車、超速、疲勞駕駛、應急處置不當等造成的事故共72起,造成377人死亡,佔全年事故總數的48.3%和52.2%。9月11日,河南新縣境內,一輛河南籍半挂貨車運送的酒糟灑落,造成路面濕滑,一輛江西籍大客車行駛至該路段時,因駕駛員操作不當發生側翻,造成9人當場死亡,3人搶救無效死亡,19受傷。二是惡劣天氣條件下的事故突出。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下發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61起,造成281人死亡,分別佔總數的40.9%和38.9%,同比去年分別上升約十個百分點。今年發生的8起重大道路運輸事故中,山東“1.16”、西藏“6.10”、安徽“6.26”等3起是在雨天發生的,雨天路滑,駕駛員稍有大意馬虎,極易發生側翻碰撞事故。三是旅遊包車客運事故多發。旅遊客車進出景區多行經山區公路,道路技術等級低、安全隱患多,駕駛員不熟悉線路,極易引發事故。全年共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旅遊包車事故15起,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3起。四是貨車導致的事故上升。由於貨車的違規超車、超速、佔道行駛、車輛故障等原因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運輸事故84起,死亡396人,分別佔事故總數的56.4%和54.8%。另外,今年發生的8起重大事故中有4起是貨車導致的。9月25日,湖南湘潭境內,一輛廣西籍重型商品車運輸車衝過中間隔離護欄,與對向正常行駛的湖南籍大客車發生碰撞,造成23人死亡,13人受傷。
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總結分析事故原因、特點和教訓,切實採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進一步強化道路運輸安全管理,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運輸事故的發生。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運輸安全管理工作也處於轉型的關鍵時期。這些年,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失職追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發展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等指示批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黨組的統一部署,高度重視道路運輸安全,抓安全的主動性和責任心都大大增強。但同時普遍感覺壓力很大,特別是有些事故發生以後,我們交通運輸部門幹部受到黨紀政紀處理,一定程度上産生了畏難情緒和得過且過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我們要科學把握安全工作規律,深化道路運輸風險管理,用更嚴更實的作風落實安全監管。另一方面,按照法定職責,儘快制定責任清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要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到盡職免責,不能冤枉工作盡職的幹部。這方面福建省安全生産標準化工作開展地較好,我們在明年適當時機將推廣福建經驗。
如何抓好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我認為要重點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上下功夫。道路運輸企業數量眾多,在安全管理方面參差不齊,有些企業安全意識很高,很重視安全工作,管理很到位,也很少發生事故。但有些企業的安全管理就很差,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企業負責人的安全意識不強,只注重追求經濟效益,對安全存在僥倖心理,不能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産經營的關係。另一方面,安全管理能力很差。有些企業不知道安全該管什麼,不會管,企業裏沒有懂安全的人員,特別中小企業、個體戶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安全生産主體責任落實不下去,大事故往往容易發生在這些企業。所以,安全管理的重點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主管部門對每一個企業的安全管理情況要做到心裏有數,突出重點,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管理差的中小企業,加強對這些企業的安全監督檢查,補齊短板。
二是要在安全風險管理工作上下功夫。安全風險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理念和方法,變事後補救為事前預防,將安全風險關口前移,在事故預防上下功夫,能夠真正落實“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産方針。部目前正在北京新國線、南京地鐵公司、河北新奧公司分別開展道路客運、城市軌道交通、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等方面的安全風險管理試點,試點後將總結相關經驗和做法,並在全國積極推廣。沒有列入試點的地方和企業也要按照部關於加強風險管理工作的要求,積極探索開展安全風險管理。
三是在以安全為切入點強化運輸企業和駕駛員退出機制上下功夫。要以落實新的《安全生産法》為契機,強化企業安全生産監管。《安全生産法》為我們加強安全監管、對違規違法企業實施懲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依據。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安全生産法》的精神,運用法律武器,對違法違規、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出重拳,進行嚴厲懲處,特別是要強化企業的退出機制,凡是出事故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要堅決清理出市場,否則就不能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對100家企業進行處罰,不如讓1家不合格的企業退出市場,這樣才能對行業有更大的震動,産生更大的效果。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關鍵是處罰不到位,違法成本太低、守法成本太高,企業存在僥倖心理。這方面需要我們和公安、安監部門密切協同配合,發揮合力作用。
另外,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九)》,11月1日起施行,其中將“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納入危險駕駛罪。公安部依據《刑法修正案(九)》,明確了“嚴重超員、嚴重超速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立案標準:大型客車超員50%以上或者超過額定乘員15人以上的、中型載客汽車超員80%以上或者超過額定乘員10人以上的、小型微型客車超員100%以上或者超過額定乘員7人以上的,將被以嚴重超員追究刑事責任;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超速50%以上且時速達到90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其他道路上超速100%且行駛速度達到60公里以上的客車,將被以嚴重超速追究刑事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強迫、指使機動車駕駛人産生上述違法行為的,也將被立案追究刑事責任。因此,運輸企業要加強對駕駛員的管理,避免因為駕駛員的違法行為,企業和管理人、駕駛員被追究刑事責任。
四是在創新安全監管方式上下功夫。各地要按照國務院關於政府部門轉變職能的要求,弱化行政許可,充分運用好執法監督、考核獎懲、信用管理等機制和措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要在技術手段上創新,堅持科技興交,充分發揮科技對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的支撐作用,聯網聯控的實踐也充分證明,資訊化技術手段應用好了,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按照國務院安委會關於加強企業安全生産誠信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要求,建立健全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産誠信管理制度,完善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建設安全生産誠信管理資訊系統,與行業信用資訊平臺全面融合,與相關部門誠信資訊共用,將有違章、存在安全隱患、發生事故的運輸企業和駕駛員列入黑名單,對他們的生産經營活動實行嚴格限制,真正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促進交通運輸企業誠實守信、安全生産。
二、全力以赴,做好冬季和“兩節”道路運輸安全工作
當前正值寒冬時節,影響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我們務必要高度重視,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把運輸安全工作管嚴、管住、管好,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一是“兩節”期間大客流為運輸安全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再過一週就是元旦,1月24日春運即將拉開帷幕。“兩節”期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人員和物資流動更加頻繁,務工人員返鄉、學生放假、探親訪友等客流疊加,出行時間集中,勢必造成一些線路運力供給與運量需求矛盾突出,給運輸安全帶來了很大壓力。二是繁重的運輸任務給駕駛員安全駕駛帶來很大壓力。春運期間是運輸企業的“旺季”,有些企業往往心存僥倖,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安全,極易出現超載超員、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嚴重威脅運輸安全的行為,增加了安全隱患。三是煙花爆竹等危險貨物運輸增加給運輸安全工作帶來很大壓力。春節期間是煙花爆竹生産銷售旺季,運輸時段集中,安全風險大,特別是有些不具備相應資質的運輸企業非法從事煙花爆竹運輸,有些旅客違法將煙花爆竹或原材料帶進客車車廂,增大了安全監管難度。四是惡劣氣候為運輸安全工作帶來很大壓力。據氣象部門預報,受厄爾尼諾氣象條件影響,東北地區、內蒙古東部、新疆北部等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降雪過程,華南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水過程,華北、黃淮等地霧霾天氣較往年偏多。春運期間往往是全國強降雪、低溫寒潮、大霧、冰凍等惡劣天氣的多發時段,極端天氣容易引起大規模的人員或車輛的聚集。
各地要針對冬季道路運輸安全特點,督促運輸企業有針對性地做好安全預防,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進一步加強道路客運安全管理。
道路客運是交通運輸領域安全管理的重點,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和重大財産損失,社會關注度高,影響惡劣。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務必高度重視道路客運安全,提前預防,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一是要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各地要組織運輸企業對投入“兩節”期間的車輛狀況、場站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排查,搜尋各類安全隱患,落實整改措施,確保運輸設備、應急設施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二是要強化安全生産管理。各地要督促運輸企業和客運站及時了解公路通行和氣候變化情況,採取針對性防控措施,完善發車前安全提醒制度。要督促運輸企業加強對駕駛員和車輛的監控和管理,把安全生産制度落實到崗位、人員和具體環節。要督促客運站嚴格執行“三不進站、六不出站”的規定,嚴格執行道路客運安全告知制度,在源頭上斬斷安全隱患。
三是要加強長途客運安全管理。各地要按照合肥長途客運接駁運輸現場會精神,切實做好長途客運接駁運輸管理工作。指導和督促客運企業必須嚴格執行淩晨2時至5時停車休息制度或實行接駁運輸。不能實行接駁運輸的長途客運車輛,要逐車制定途中休息方案,杜絕駕駛員疲勞駕駛。
四是要加強農村客運安全管理。今年年初,部將“全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2000個,通車比例達到93.2%”作為“貼近民生”的十件實事之一,大力提升農村地區通客車比例。截止目前,全國已新增通客車建制村超過8000個,有效緩解了農村地區客運出行壓力。“兩節”期間,農村地區探親訪友活動增加,出行需求旺盛,超員、超速問題突出,安全性能較差的麵包車非法從事營運現象比較普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各地交通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組織下,會同公安等相關部門,嚴厲打擊非法從事農村客運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嚴肅處理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客運企業。
(二)進一步加強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管。
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一直以來也是我們監管的重點。各地要進一步加強對企業資質、人員資格及車輛證件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按照有關法規加強對所屬人員及車輛的管理。
一是要加強對煙花爆竹等危險貨物的源頭管理。各級交通部門要嚴格按照2012年6部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民用爆炸物品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配合公安部門做好煙花爆竹的道路運輸管理工作。承擔煙花爆竹道路運輸任務的企業必須取得交通運輸部門核發的危貨運輸資質,駕駛員、押運員必須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運輸車輛必須使用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的危貨專用運輸車輛,核定載品質不得超過10噸。
二是強化危險貨物運輸的過程監管。2014年底,部在北京、江蘇、四川等六省(市)率先部署開展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管理制度試點工作。經過近一年的試點工作證明,電子運單對於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危貨運輸過程監管、有效提升運輸安全水準起到了顯著作用。部里正在全面評估試點工作情況,研究在全國推廣使用電子運單的方案和步驟,積極推動在相關法規中明確運單的法律地位,為推廣使用電子運單提供法律法規依據。希望試點省市深化試點工作,其他省份積極借鑒試點省份經驗,研究在本省開展電子運單試點工作。
(三)要切實加強城市公交、軌道交通運輸安全管理。
臨近年底,新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城市和新開通運營線路較多,新線開通、新人上崗,將會存在業務不熟、能力不夠、經驗不足、設備磨合等諸多問題。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和軌道交通運營企業要高度重視、高看一眼,把好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關,確保新線安全運營。要督促城市公交、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做好運營組織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妥善應對解決突發大客流等問題。要切實配合好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做好地鐵公交安保督導檢查工作,嚴防發生恐怖和個人極端事件。要強化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督促城市公交、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加強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切實提高駕駛員和乘務員的安全意識、駕駛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熟練掌握應急處置基本常識、處置程式和處置方法。
(四)要切實做好2016年春運準備工作。
2016年春運將從1月24日開始,3月3日結束,共計40天。初步預計,春運期間全社會旅客發送量將達29.1億人次,其中道路運輸預計發送旅客24.8億人次。春運持續時間長,客流較為集中,社會關注度高,運輸保障任務艱巨。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春運組織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複雜性,及早部署,精心組織,確保圓滿完成春運各項工作。
一是要加強運力供給,優化運輸組織。各地要在總結往年春運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研判,認真分析客流特點,制定完善運力安排方案,全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出行需要。特別是要做好節前、節後進出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和河南、四川、安徽、江西、廣西等省區的運輸組織和運力保障工作。
二是要加強安全監管,打造“平安春運”。各地要把安全生産作為春運工作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全力打造“平安回家路”。要組織檢查小組,赴春運一線開展暗訪檢查,對運輸企業安全制度落實、運輸設備設施狀況、動態監控系統運作、客運站安檢等情況等進行實地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推動整改落實、立行立改。要認真完善春運應急運輸預案,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切實提升春運應急處置水準。
三是要加強運輸銜接,提高運輸效率。要充分發揮道路運輸“微迴圈、廣覆蓋”的先天優勢,發揮“機動靈活、適應性強”的競爭優勢,發揮“穿針引線、牽線搭橋”的銜接優勢,加強各種運輸方式間資訊共用和協調聯動,切實提升春運整體效率。要圍繞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等重要運輸節點,特別是對鐵路、民航夜間到站(港)班次,強化城市軌道交通、公共汽電車與幹線運輸在客流、班次、時刻上的銜接,科學調配計程車運力,確保城市內外旅客運輸銜接暢通。
四是要加強服務創新,實化便民舉措。春運期間,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安監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將繼續組織開展“情滿旅途”活動,各地要按照活動統一部署,創新形式,豐富載體,實化舉措,進一步提升春運服務水準。要督促運輸企業提升售票服務水準,及時增開售票窗口,增設自動售(取)票設備,為旅客提供更多網路購票、電話購票、手機APP客戶端購票等便捷化服務,全力滿足旅客出行購票需求。要督促客運站提升旅客侯乘服務水準,嚴格執行客運服務標準規範,大力倡導熱情服務、微笑服務、文明服務,及時增設服務台和流動崗,方便旅客問詢,維護良好候乘秩序和環境。要依託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提升春運服務監督水準,全面受理並處理春運期間的交通運輸投訴舉報、資訊諮詢、意見建議,讓12328電話真正成為交通運輸部門與廣大旅客間的“連心橋”。
三、多措並舉,紮實推進聯網聯控工作再上新臺階
去年蘇州現場會以來,各級交通運輸部門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突出重點,多措並舉,基本實現了蘇州現場會議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
一是聯網聯控覆蓋範圍進一步提升。各地認真貫徹落實5號部令相關要求,狠抓落實,聯網聯控系統入網車輛數進一步提高,數據準確性逐步提升。截至今年11月底,全國聯網聯控系統“兩客一危”車輛入網總數達到68.2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2.5萬輛,入網率達到96.8%,比去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全國貨運車輛公共服務平臺接入重型載貨汽車及半挂牽引車由2014年的46萬上升到今年的235萬輛,本年度內增長189萬輛,日上線率達到64%。系統通過安全自動提醒,向車載終端下發6億多條提示資訊,日均發送約170萬條,有效的促進了貨運車輛的安全運作。
二是企業動態監控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各地道路運輸企業根據5號部令和蘇州現場會議要求,採取各種手段,落實動態監控主體責任,特別是大型客運企業落實效果明顯。有的企業嚴把車輛發車關,動態監控檢測正常使用的車輛才准許排班發車。有些客運站設置了配有專業人員的車載終端維修維護場所,對動態監控終端不能正常使用的,現場進行修理。有些企業設置專人專崗實現對車輛24小時監控,安全主管部門定期和不定期的倒查、抽查監控人員是否及時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做到有“監”、更要有“控”。真正將動態監控主體責任、安全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三是政府監管能力進一步加強。各地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推進監管平臺升級改造,優化平臺數據傳輸,完善統計分析、報警處置、監督考核等功能,為運輸行業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決策制訂提供重要依據。積極協調公安、安監等部門,在資訊共用、聯合監管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通過數據共用,與公安、安監部門建立了資訊傳輸通道,整合了公安、安監部門車輛檢驗、違章處理、危化品生産儲存等相關資訊,實現“一個平臺、多方應用、聯合監管”的格局。
四是動態監控市場進一步規範。各地管理部門正確處理企業經營自主權和政府依法監管的關係,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逐步建立了統一、開放、公平的衛星定位市場環境,聯網聯控工作的可持續性得到了保障。今年以來,山東省對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工作進行了全面調整,開放營運車輛衛星定位監控平臺和車載終端市場,簡化社會化平臺服務商備案流程,車載終端價格和服務費用均比之前大幅下降。
總體來看,聯網聯控工作經過多方的共同努力,體系已基本建成,應用範圍逐步擴大,應用效果逐步顯現。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數據品質有待進一步提升。由於運輸企業單方面報停、報廢車輛,運政系統數據沒有及時更新等多種原因,造成部分省份道路運政基礎數據不準的問題仍然非常嚴重。吉林、天津近三個月的衛星定位數據不合格率均接近30%,離要求差距很大。二是企業動態監控主體責任有待進一步落實。專職監控人員配備不夠、業務不夠熟悉,對經常未上線車輛沒有跟蹤落實,監控值班記錄缺失或過於簡化,對終端設備、平臺故障、設備維護、車輛事故等突發或緊急情況未制定有效應對措施,“裝而不用、用而不管”的現象仍然存在。三是運營商服務品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運營商重開拓市場,輕服務品質,打價格戰,以次充好,安裝不規範、維護不及時等問題突出,惡性競爭現象比較嚴重,運輸企業自主評價、自動選擇運營商的權利沒有得到保障,對運營商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管。四是重載貨運車輛動態監管工作需進一步加強,預計今年年底,全國重載貨運車輛衛星定位終端安裝數將達到280萬輛,車輛入網率將達到85%,但全國仍有40-50萬輛貨車沒有入網。
10月15日,楊傳堂部長在部安委辦呈報的《關於對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工作情況開展觀摩的報告》上批示:“‘兩客一危’車輛聯網聯控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體系建成,使用廣泛,運作穩定,效果顯現。但也存在著:存盲點、不主動,逃避監督,處罰不嚴,全覆蓋沒有做到。這些都需要改進,在制度完善、加強聯動、執行嚴格、問責有效,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改善上下功夫。”
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全面落實楊部長指示要求,深入貫徹5號部令,抓實基礎工作,健全考核制度,完善違規平臺清理退出機制。
一是要全面落實企業動態監控主體責任。運輸企業是動態監控工作的責任主體,主體責任不落實,聯網聯控工作就成了空中樓閣。要督促運輸企業建立健全動態監控制度,並嚴格執行,將安全監管與企業的自身運營管理進行結合,真正做到“車輛一動,全程監控”,避免將聯網聯控系統當成應付管理部門檢查的擺設,切實發揮監控系統的安全監督和保障作用。管理部門要將動態監控系統作為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的重要手段,不定期檢查抽查運輸企業動態監控制度落實情況,並將其納入企業品質信譽考核的內容,作為運輸企業年度審驗、班線招標的重要依據,作為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
二是要進一步提升聯網聯控系統應用水準。要繼續抓好數據品質,加強聯網聯控系統與運政系統、危險品貨物電子運單系統、旅遊包車管理系統的應用結合,避免各個系統的應用脫節,一定要將安全與日常業務管理進行有效的對接與應用,實現靜態管理與動態管理的相互促進與融合。要按照道路運輸生産經營特點,加大研發力度,豐富系統功能,擴大聯網聯控系統在道路運輸組織、管理和服務方面的應用,發揮綜合效能,提升管理部門和運輸企業使用系統的積極性。要在用中促建,不斷提升系統的功能和水準。
三是要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與考核。要嚴格落實《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考核管理辦法》要求,完善對政府監管部門、道路運輸企業、運營商的考核管理,落實逐級考核及考核結果定期通報制度。堅持問題導向,逐個環節地解決執行中的問題,切實抓出成效。要建立健全與公安、安監等部門資訊共用機制,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開展聯合執法等,形成動態監管合力。要建立健全信用評價體系,完善行業黑名單制度及退出機制。
四是要加大運營服務商的監管力度。要依託技術手段,加大對運營服務商的巡檢和抽查力度,加強對運營服務商的監督考核,建立健全運營服務商服務品質考核及退出機制,將技術服務不到位、維護能力不足、無法滿足企業動態監控需要的運營服務商堅決清除出市場,實現優勝劣汰。要依法維護運輸企業及車主自由選擇車載終端的權利。
五是嚴把車載終端品質關。首先,要注重從源頭治理,車輛生産廠家所在地運管機構要加強對廠家的協調及督導檢查,運管所(處)在“兩客一危”車輛核發道路運輸證把好關口,確保新增運營車輛車載終端在出廠前“應裝全裝”。其次,要注重使用環節的治理。部裏從2014年開始至今已連續兩年對車載終端産品品質進行抽查,共發現14個型號存在品質問題,部已經發佈公告,從標準符合性審查目錄中撤銷。下一步,部將繼續加強車載終端産品品質抽查,一經發現品質問題産品,一律從標準符合性審查目錄中撤銷,曝光企業法人及生産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並將其列入行業黑名單,並且兩年內一律不予受理問題企業標準符合性審查申請。通過嚴格品質監管,凈化車載終端市場,提高産品品質。把真正性價比好的産品推向市場,把品質差、價格高的産品曝光給社會,實現真正優勝劣汰,而不是劣幣驅逐良幣。
六是進一步推動貨運公共平臺應用。全國貨運車輛公共平臺要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強化第三方安全自動監控、違章提醒能力,拓展平臺的資訊服務能力,加強與物流管理、商用車後市場服務的結合應用,切實發揮貨運平臺的積極作用。部通信資訊中心要組織對貨運車輛公共平臺服務商的考核工作,定期向社會公開服務商服務品質考評結果,提高服務品質透明度,便於運輸企業自主、擇優選擇運營商。
同志們,時間過得很快,再過一週就是2016年了,運輸服務的工作頭緒很多、任務很重,既要總結今年工作任務,又要謀劃明年工作內容,但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要保持高度的警覺,越要把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工作作為大事、要事來抓。希望大家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措施、更紮實的作風,扎紮實實做好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的各項工作,保障春運安全平穩有序,為明年道路運輸安全工作創造良好開端。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