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5404號建議的答覆函

文號:交運建字〔2017〕81號

文號

交運建字〔2017〕81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9/2017-02110

公開日期

2017年07月10日

主題詞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答覆函

機構分類

運輸服務司

主題分類

建議提案復文公開

行業分類

公文類型

其他

謝輝等11名代表:

  您們提出的關於道路運輸行業“網際網路+”落地的建議收悉,我部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國家氣象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部門進行了認真研究,現答覆如下:

  您們在建議中針對目前道路運輸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以運用“網際網路+”促進道路運輸行業健康發展為出發點,提出了加強國家層面的統籌協調和部門間的配合、建立大數據處理中心、實現大數據共用開放與應用等對策建議。這些建議對於推進道路運輸行業轉型升級和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部和有關部門一直高度重視“網際網路+”對交通運輸發展的促進作用,積極完善相關政策制度,不斷促進網際網路與交通運輸的融合發展,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國務院關於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國發〔2015〕50號)等文件要求,交通運輸部會同相關部門加強統籌規劃和協調合作,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網際網路技術在交通領域應用的發展規劃,積極推動交通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推動道路運輸行業更好發展。一是印發了《交通運輸資訊化“十三五”發展規劃》,將促進交通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列為重點任務,並啟動了部級資訊資源交換共用與開發應用平臺建設,推動了“綜合交通出行大數據開放雲平臺(出行雲)”上線服務。二是我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推進“網際網路+”便捷交通 促進智慧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發改基礎〔2016〕1681號),推進鐵路、公路、民航等行業的資訊交換,促進智慧交通的應用和發展。三是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了《大數據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工信部規〔2016〕412號),推動大數據標準體系建設,推進關鍵標準的研製和應用驗證,支援在交通領域開展創新應用。四是中國民用航空局在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鼓勵航空市場主體通過組織創新和業態創新,推廣“網際網路+”産品,延伸服務價值鏈條,努力拓展民航與關聯産業的互動。五是中國氣象局制定了《全國氣象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了“發展交通氣象服務”的要求,將進一步收集研發並共用交通氣象專業觀測數據和交通氣象預報業務服務産品。

  二、促進交通大數據發展和資訊資源共用

  各部門高度重視交通運輸領域大數據應用工作,在制度完善、數據應用、平臺建設、標準制定等方面推動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推動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中心工作。我部先後印發了《交通運輸政務資訊資源共用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推進交通運輸行業數據資源開放共用的實施意見》,並佈置開展交通運輸行業公共資訊資源開放、政務資訊資源共用評價機制等相關政策制度研究。二是推進國家交通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建設,印發並組織實施了《交通運輸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建設綱要》及相關建設方案、建設指南。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平臺基礎交換網路和交換管理系統,組織開展了一批應用互聯示範項目,為物流、製造和商貿企業提供了物流資訊交換服務。三是推動大數據標準體系建設。工業和資訊化部指導全國資訊技術標準化委員會組建近200余家單位構成的大數據標準工作組,正在推進關鍵標準的制定和應用驗證。

  三、推動網際網路技術在運輸行業的具體實踐

  各部門主動運用“網際網路+”促進運輸服務行業發展,在旅客運輸、貨物運輸、汽車維修、郵政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推進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部省聯網工作,開展全國道路客運電子客票體系建設。截至當前,25個省份已建成或基本建成省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全國一級客運站省域聯網接入率為81.32%,二級客運站省域聯網接入率為75.74%,更好的服務了旅客出行。二是推進網際網路技術在旅客聯程運輸中的應用。2016年、2017年春運期間,我部連續組織開展了旅客聯程運輸服務試點工作,鼓勵運輸企業為旅客提供線上平臺一體化售票、民航機場空鐵聯運、綜合客運樞紐公鐵聯運、城市候機樓空巴聯運等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個性化出行服務,受到旅客廣泛歡迎。三是加快無車承運物流發展。無車承運人是網際網路與貨運物流融合發展的新業態,通過資訊網路和移動互聯技術,打破了物流運輸市場的資訊壁壘,實現分散運輸資源的整合,解決了目前貨運物流行業普遍存在的運力空駛、長時間等貨等突出問題,提升車輛工作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四是推進全國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和實施汽車維修技術資訊公開制度。2015年,8個部委聯合下發了《汽車維修技術資訊公開實施管理辦法》(交運發〔2015〕146號),建立起汽車維修技術資訊公開管理制度,已有近200家汽車生産企業採用或者計劃採用網路形式公開維修技術資訊。五是推進郵政業安全監管資訊系統的建設,已向31各省級郵政管理部門和300多個地市郵政管理部門開放了系統許可權,實現了網際網路技術在郵政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應用。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以便捷旅客出行、提高貨運效率為導向,全面推進道路運輸行業與網際網路技術的融合,為我國道路運輸的發展現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一是深入實施《交通運輸資訊化“十三五”發展規劃》《推進“網際網路+”便捷交通 促進智慧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大數據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等文件內容,推進跨領域、跨部門、跨業務的融合。二是繼續推動交通運輸資訊資源共用開放,推動涵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等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有效實現綜合交通運輸數據的匯聚整合,滿足行業科學治理和公眾便捷出行的需求。三是進一步促進“網際網路+”技術在道路運輸行業的具體應用。繼續推進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加快研究起草《關於推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入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逐步開展全國範圍內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推動網際網路和道路運輸行業的深度融合。

  感謝您對交通運輸事業的關心與支援。

 

  交通運輸部         

  2017年6月27日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