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完善相關配套,推進共用單車健康發展的建議收悉。我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進行了認真研究,現答覆如下:
您在建議中肯定了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俗稱“共用單車”)帶來的積極作用,全面分析了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所提出的儘快出臺監管細則、完善慢行系統規劃建設、完善用戶信用體系、建立行業標準規範等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我們表示贊同並將認真研究借鑒。
近年來,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5月,全國共有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30多家,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000萬輛,註冊用戶超過1億人次,累計服務人數超過10億人次。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公眾短距離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駁換乘,在有效解決城市交通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車輛亂停亂放、車輛運營維護不到位、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用戶資金和資訊安全風險等問題。
針對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各有關城市人民政府積極主動作為,因地制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深圳、成都等城市出臺了鼓勵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政策意見,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城市發佈了徵求意見稿。我部會同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質檢總局、國家旅遊局等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對各地已出臺的政策或者發佈的徵求意見稿進行了全面梳理,對36個中心城市開展了專題調研,組織開展了網路問卷調查,並聯合召開了地方主管部門、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企業、專家學者和用戶等不同層面的座談會,通過多種方式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住房城鄉建設部對自行車道交通網路、亂停放等問題深入研究論證,與部分城市政府負責同志和相關行業協會進行座談,並赴地方實地調研指導,明確要求城市管理部門不得隨意扣車。在此基礎上,我部聯合相關部門共同起草了《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並於5月22日起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為研究完善政策文件奠定了基礎。目前,我們正在會同相關部門抓緊研究吸納各方面意見。
要解決好當前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政府、運營企業、用戶和公眾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是科學確定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定位。《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是分時租賃營運非機動車,是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是方便公眾短距離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駁換乘的重要方式。二是結合城市特點做好慢行交通規劃,合理佈局自行車交通網路和停車設施,推進自行車停車點位設置和建設,加強停放管理和監督執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於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建城〔2012〕133號)、《關於開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車示範項目工作的通知》(建城〔2013〕181號)、《關於印發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設計導則的通知》(建城〔2013〕192號)等文件。三是落實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的經營主體責任,加強運營企業線上線下服務能力建設,合理配備線下服務團隊,加強車輛調度、停放和維護管理。加強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標準化建設,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標準規範,引導運營企業合理有序投放車輛,依法規範企業經營行為。四是加強對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使用規範和安全文明騎行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引導用戶增強誠信和文明意識,遵守交通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五是加強信用管理,對用戶和企業不文明行為和違法違規行為記入信用記錄,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等。鼓勵社會公眾共同參與治理,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化研究,結合您的建議和向社會徵求意見情況,進一步修改完善《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爭取早日出臺。同時,加強部門聯動,指導地方相關部門抓好政策落實工作,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健康有序發展。
感謝您對城市交通事業的關心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