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驥翼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發展集裝箱運輸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量提高鐵路運輸比重,實現交通運輸綠色發展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
您在廣泛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出了發展集裝化運輸是實現跨運輸方式無縫銜接、便捷換裝和快速轉運的最佳選擇,指出我國集裝化運輸水準相對較低制約了物流業整體水準的提高,分析了制約集裝化運輸的根本原因,並從汽車生産、銷售、運輸以及標準和政策制定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議。這些建議對於加快發展集裝箱運輸,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結合有關工作認真研究借鑒。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有關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部署要求,今年4月,我部會同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了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組,制定了運輸結構調整總體工作方案,並分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地區的11個省份、13個地市開展了實地調研。5月下旬,組織召開有關部委、部分省級交通運輸部門和城市人民政府、典型企業以及專家學者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目前已經形成《推進運輸結構調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對您提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總體安排。
一、關於“逐步規範公路集裝箱貨運車型標準,以便實現與鐵路的便捷換裝”問題
集裝箱運輸是貨物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上,集裝箱經歷了由單一國際標準集裝箱,到增加美國內陸運輸集裝箱,再回歸到單一國際標準集裝箱的發展歷程。與之相對應,我國集裝箱運輸車輛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平板式集裝箱運輸車逐步過渡到小鵝頸、骨架式的集裝箱運輸車,由超長集裝箱運輸車過渡到標準化集裝箱運輸車。目前,集裝箱運輸車已經逐步適應了我國集裝箱運輸的發展,正在加快向標準化和輕量化轉變,尤其是《汽車、挂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品質限值》(GB 1589—2016)的發佈與實施,明確了集裝箱運輸半挂車的最大長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集裝箱規格,明確了牽引車與半挂車的回轉半徑、結合面尺寸等方面的標準化尺寸,確保汽車列車不超高、不超長,能夠實現牽引車輛與挂車之間自由互換,為集裝箱式多式聯運的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二、關於“鼓勵公路運輸經營商主動使用標準化集裝箱平板汽車”問題
為規範我國貨運車輛的使用和管理,推進貨運車輛的標準化和現代化,我部啟動了貨運車型標準化工作。2016年9月,我部聯合公安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等部門在全國啟動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鼓勵汽車整車物流企業積極拓展多元化運輸,探索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不斷提升鐵路、水路運輸能力,提高乘用車長途運輸中的鐵路、水路運輸比例。通過治理,鐵路、水運整車發送量持續增長,2017年分別達到461萬輛和295萬輛,比2015年增長142%和53%,鐵路、水路運輸佔比達到18.6%和11.9%,比2015年分別增長了9.6和2.9個百分點,整車物流行業分工合理、節能高效的綜合運輸結構正在逐步形成。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開展模組化中置軸汽車列車示範運作工作的通知》(交辦運〔2018〕46號)提出,積極引導物流企業使用模組化中置軸汽車列車,促進道路貨運車輛標準化、廂式化、輕量化發展,提升道路貨運車型標準化水準。
下一步,我部將持續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工作。一是繼續推動淘汰老舊不合規車輛。持續做好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按計劃淘汰退出不合規車輛,確保治理工作順利完成,杜絕亂象反彈,逐步淘汰貨運市場非標車輛。二是推廣使用模組化汽車列車。在模組化中置軸汽車列車示範運作經驗基礎上,推廣一批安全高效、技術先進、綠色環保的模組化中置軸汽車列車先進車型,推動廂式化汽車發展。
三、關於“大力發展20、40英尺國際標準箱,研發適應開放型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相接軌的新型集裝箱”問題
為促進我國集裝箱與國際接軌,適應開放型經濟發展要求,我國集裝箱標準較多采標國際標準。全國集裝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制定的與集裝箱品質尺寸、運輸電子資訊交換、裝卸機械等相關的國家標準有92項,其中採標國際標準的有42項,採標率約為45.7%,在集裝箱基礎類標準方面,充分保證了我國集裝箱標準的國際化水準,能夠保障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有效開展標準化集裝箱運輸。
為滿足國際聯運需要,我國制定了適用於國際聯運的集裝箱標準《系列1集裝箱分類、尺寸和額定品質》(GB/T 1413—2008)。該標準根據集裝箱外部尺寸確定了系列1集裝箱的分類,並規定了相應的額定品質,同時確定了部分型號集裝箱的最小內部尺寸和門框開口尺寸,有力推動了我國集裝箱運輸模式的發展。
根據我國多式聯運發展的實際需要,充分考慮不同運輸工具的協調性,我部組織研究制定了適用於內陸多式聯運集裝箱標準《系列2集裝箱 分類、尺寸和額定品質》(GB/T 35201—2017),加快了我國集裝箱標準化的發展進程。為加快推進甩挂運輸和甩箱運輸等運輸組織模式發展,並與多式聯運作業有機融合,我部正在組織研究制定適用於道路運輸的標準化集裝單元交換箱體,共分為A和C兩個系列,作為現有集裝箱系列的有益補充,將基本構建起我國海運和陸運以及適用於多式聯運的不同標準集裝箱,為發展集裝箱運輸提供標準化箱體支援。
四、關於“研究建立統一協調的多式聯運標準規則體系,解決各種運輸方式規則相互割裂、彼此掣肘”問題
2016年,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等十八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交運發〔2016〕232號),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不同運輸方式在票據單證格式、運價計費規則、貨類品名代碼、危險貨物劃分、包裝與裝載要求、安全管理制度、貨物交接服務規範、保價保險理賠標準、責任識別等方面的銜接,制定有利於“門到門”一體化運輸組織的多式聯運服務規則。近年來,我部組織開展了兩批共46個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並依託示範工程企業積極探索建立多式聯運服務規則。同時,將標準規範作為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的重要抓手。已先後發佈《貨物多式聯運術語》《多式聯運貨物代碼》《商品車多式聯運滾裝操作規程》《多式聯運交換箱標識》等多項標準,《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電子運單》等正在報批,《多式聯運交換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多式聯運運載單元標識 第3部分:半挂車》等標準正在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下一步,我部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託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加快建立多式聯運服務規則,不斷完善多式聯運標準規範體系。
感謝您對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聯繫單位: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電話:010-65293778。
交通運輸部
201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