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在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上的講話

文號:無

文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9/2008-01016

公開日期

2008年04月30日

主題詞

馮正霖副部長;講話

機構分類

運輸服務司

主題分類

機構領導

行業分類

道路貨物運輸

公文類型

其他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  馮正霖


(2008年4月30日)


  受李盛霖部長委託,我向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彙報交通運輸部門2007年開展“五整頓”“三加強”有關工作情況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一、關於2007年開展的主要工作
  我部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緊緊圍繞嚴把運輸經營者市場準入關、營運車輛技術狀況關和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關,做好汽車客運站安全監督,做好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和駕駛員培訓行業管理工作。
  從總體情況看,2007年的道路運輸及安全生産管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2007年底,全國道路客貨運輸經營業戶達到519.1萬戶;營運汽車849.2萬輛;道路客貨運輸駕駛員1299.7萬人;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205.1億人、貨運量163.9億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0.2%和11.8%。公路客運量、貨運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所佔比重分別為92%和72.3%。全國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生産三項指標連續三年呈現下降趨勢。2007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起數、死亡和受傷人數,分別比去年下降0.6%、12.6%和8.5%;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交通事故起數、死亡和受傷人數,分別比去年下降43.3%、40.7%和20.6%。
  2007年以來,我部所做的主要工作,金國副部長剛才所做的報告中已有體現,下面我再補充五點:
  第一,加快推進道路運輸安全生産規範化管理。圍繞強化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産主體責任,研究制定了《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産規範》,建立了以確保“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為核心的客運站安全生産管理體系,“三不進站”即:危險品不進站、無關人員不進站(發車區)、無關車輛不進站,“五不出站”即:超載客車不出站、安全例檢不合格客車不出站、駕駛員資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車證件不齊全不出站、“出站登記表”未經審核簽字不出站。
  第二,繼續實施駕駛員素質教育工程。深入總結近三年駕駛員素質教育工程的實施情況,制定印發了新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教學大綱》、《機動車駕駛培訓教練員從業資格考試題庫》以及道路客貨運輸駕駛員、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的從業資格考試大綱和題庫。同時,繼續組織地方交通部門結合安全生産檢查,將我部組織編寫的15萬冊《駕駛員安全行車手冊》免費贈送給廣大駕駛員朋友和運輸企業。
  第三,繼續強化道路運輸車輛安全技術管理。進一步完善了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管理制度;公告了第二批具有標準化程度高、自重輕、承載量大、安全性能好和能耗低的道路貨運汽車及汽車列車推薦車型;組織修訂了《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等道路運輸車輛準入和退出的技術標準。
  第四,全面加強公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一是進一步加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投入力度,逐步拓展實施範圍。我部在安排年度計劃投資8億元的基礎上,對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地追加1.4億元專項資金,並對10余個省份的農村公路隱患路段進行整治。全年各級交通運輸部門累計投資23億元,改造行車安全隱患8.2萬處、2.7萬公里。二是深入開展公鐵立交安全整治活動。全年累計投資1.5億元用於公鐵立交安全整治工程,改造完善1405座橋梁的安全防護設施。三是全面實施危橋改造工程。對38萬餘座在用公路橋梁進行了排查整治。
  第五,加快推進超限超載治理長效機制建設。會同公安部等九部門制定印發了《全國車輛超限超載長效治理實施意見》,明確了全國長效治超工作的目標任務、職責分工和工作措施。同時,投入專項補助資金3.31億元,推進各地治超檢測站點規範化建設,促進全國治超監控網路不斷完善。目前,全國貨車超限率從治理前的80%以上下降到10%以內,有效消除了因貨車超載超限誘發的交通事故隱患。
  二、關於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總的來看,現階段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總體穩定,趨於好轉的發展態勢與依然嚴峻的現狀並存,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仍處在攻堅克難階段,實現道路運輸業安全發展的各項目標仍非常艱巨。
  對交通運輸部門來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有關工作,在管理思路上,要努力確保“五個到位”:一是確保思想認識到位。在道路運輸管理的各項工作中,以人為本的安全發展理念要始終堅持,道路運輸安全的警鐘要始終長鳴,推進道路運輸業安全發展的弦要始終繃緊。二是確保源頭防範到位。將安全工作關口前移,抓好駕駛員素質教育、車輛安全技術管理、運輸市場準入等基礎性工作,加快建立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的源頭管理長效機制。三是確保制度落實到位。強化政策的理解力和執行力,並探索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績效評估體系,防治政策執行力層層衰減現象,規避執行政策的偏差和變異。四是確保綜合治理到位。在注重公路基礎設施、客運站場、運輸裝備等硬環境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法規體系、執法監督、應急保障、運輸組織、科技應用、人力資源、宣傳教育等軟環境建設,穩步提升道路運輸安全綜合管理水準。五是確保協作配合到位。在部際聯席會議的框架內,與各成員單位密切協作、通力配合、相互支撐,有效發揮交通運輸部門的管理職能,提升道路運輸安全綜合管理能力。
  在主要措施上,將著力於“四個體系”和“四個能力”:
  (一)著力健全駕駛員素質教育保障體系。加快完善以誠信考核為手段、科技應用為動力、師資力量為基礎、銜接機制為保障、宣傳教育為支撐的駕駛員素質教育保障體系。全面實施駕駛員培訓機構和教練員品質信譽考核制度;深入推廣駕駛員模擬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儀器、培訓IC卡計時系統等科技裝備;進一步規範教練員隊伍的培訓、考試管理工作;健全駕駛員培訓與考試工作的銜接機制;加大免費發放《駕駛員安全行車手冊》的投入力度。
  (二)著力構築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産管理體系。深入實施《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産規範》,積極引導汽車客運站健全安全生産基礎保障,科學設置安全生産管理機構,加大安全生産經費投入,規範危險品查堵、車輛安全例行檢查、出站檢查制度的工作程式和具體措施,督促汽車客運站嚴格落實“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的安全生産管理職責。
  (三)著力探索運輸企業安全生産評價體系。研究制定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産評價辦法,通過實施科學、有效的安全生産評價制度,量化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産管理能力、管理績效以及企業的安全生産狀況,使安全生産監督檢查更加科學規範,安全生産隱患能夠得到及時發現和糾正。
  (四)著力完善營運駕駛員經營行為監管體系。在全國道路運輸資訊化建設的框架內,穩步推進道路運輸駕駛員違章處罰和運政稽查資訊全國聯網,加快研究實施以安全生産、遵守法規、服務品質為指標的道路運輸駕駛員誠信考核制度,特別是要加強對長途客運班車駕駛員的考核,推廣GPS和行車記錄儀的使用,強化對道路運輸駕駛員運作行為的動態監管。
  (五)著力提升農村客運安全發展能力。截至2007年底,全國農村公路里程達到313.4萬公里,建制村客車通達率提高到85.3%。近五年來是我國農村地區交通事業發展最快、出行條件改善最大的時期。但是,農村客運經濟效益差、扶持力度弱、適用車型少、城鄉二元體制以及農村地區交通秩序混亂等問題,是長期制約農村客運發展的重要因素。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與財政、發展改革委、公安等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從稅費減免、財政補貼、運作規定等方面加大對農村客運的扶持力度,加快農村客運經濟適用車型的普及應用,組織好農村客運站場建設,不斷提高農村客運的服務範圍、通達深度和安全水準,真正實現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
  (六)著力提升公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一是繼續深入實施國省幹線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加大資金投入,及時改造新發現的隱患路段;二是擴大農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覆蓋範圍,探索適合農村公路特點的實施方法和改造措施;三是繼續加大山區公路安保工程實施力度;四是加強橋梁安全管理工作,開展公路危橋三年集中改造,並研究制定長大橋隧安全運營管理辦法。
  (七)著力提升公路交通應急管理能力。今年年初的抗災保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有很多經驗教訓值得總結。災害之初,一些省份沿襲慣用的高速公路“一封了之”的做法,加之一些高速公路經營企業未能及時清除積雪,造成高速公路出現大面積冰凍,致使交通癱瘓。我部及時總結湖北、河南等省“高速公路低速通行”等疏導交通的成功經驗,聯合公安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儘量不封閉高速公路,這對保暢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們要與公安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綜合協調機制,健全道路交通應急指揮和聯動調度機制;繼續會同氣象部門進一步完善惡劣天氣氣象資訊預測、預報、預警機制。
  (八)著力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協作能力。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2008年安全生産“隱患治理年”的各項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進一步加強與公安、安監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工作聯動機制,有效發揮職能作用,形成監督檢查合力,紮實推進“五整頓”“三加強”的有關工作,積極開展好道路交通安全生産百日督查專項行動。
  這次會後,我們將認真落實德江副總理、建柱國務委員的講話要求,按照部際聯席會議的工作部署,切實抓好交通運輸領域的安全生産工作。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