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交通廳(局、委):
現將《關於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關於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章)
二○○二年八月三日
主題詞:道路 運輸 安全 監督 意見
抄 送 :公安部、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道路運輸管理局(處)。
附件:
關於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産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來,各級交通部門認真實踐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抓好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認真履行行業管理職責,注重從源頭上抓起,建立健全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先後開展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年活動、道路危險化學品運輸專項整治活動和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專項整治活動,加強了節假日期間的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是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管理的基礎仍很薄弱,特大惡性事故時有發生。尤其是近期以來,一些地方連續發生多起特大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産造成重大損失。
道路運輸業是面向社會的服務性行業,其安全生産狀況如何,涉及千家萬戶,關係生命財産安危,影響行業形象,是交通行業管理的永恒主題。各級交通部門必須進一步提高對抓好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的認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安全生産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認真抓好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扎紮實實地做好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確保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形勢的穩定。
二、 做好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
各級交通部門要以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健全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機制,全面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切實加強對道路運輸經營者、營運車輛、營運駕駛員和汽車客運站的源頭管理,全面提高全行業安全生産水準,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別是群死群傷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三、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在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的主要任務
道路運輸安全生産貫穿于道路交通的全過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齊抓共管,綜合治理。交通部門作為道路運輸行業主管部門,在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務是:
(一)嚴把運輸經營者市場準入關。主要是完善道路運輸市場準入制度,嚴把市場準入關。在進行經營資質等級評定工作中,要嚴格資質條件,把運輸經營者的安全生産條件作為市場準入和確定經營範圍的重要依據。
(二)嚴把營運車輛技術狀況關。主要是嚴格執行車輛技術等級評定制度,加強營運車輛定期維護和綜合性能檢測,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減少因車輛機械故障原因造成的事故。
(三)嚴把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關。主要是嚴格實行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制度,在公安部門對駕駛員操作技術考試合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營運駕駛員進行職業道德、安全意識教育和運輸法規、業務等知識的培訓、考核,確保營運駕駛員素質能夠適應職業要求。
(四)搞好汽車客運站安全監督。主要是督促汽車客運站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履行安全管理職責,嚴禁旅客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進站、上車,防止超員車輛出站。
四、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道路運輸市場準入制度
道路運輸市場準入制度是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關口。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嚴把市場準入關,要把運輸企業安全生産資質條件作為經營許可審批和企業經營資質評定的重要內容,並實行安全一票否決制。對申請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業務的當事人,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的,一律不得審批或者核準。在客運線路審批過程中,對安全生産制度不健全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不得審批新的客運線路。
(二)加強市場監管,規範市場秩序
要逐步建立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産管理檔案,強化對企業安全生産狀況的動態管理。要把企業安全生産狀況作為該企業晉陞經營資質等級的重要指標,作為參與客運線路服務品質招投標的基本資格條件,作為年度審檢的重要內容。對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道路運輸企業,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後仍達不到要求的,要降低其經營資質直至取消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
各級交通部門要按照部關於整頓和規範道路運輸市場秩序的部署要求,嚴厲打擊無牌、無證等非法營運作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為道路運輸市場安全生産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三)全面落實道路運輸經營者的安全責任
運輸經營者是安全生産的主體,必須把加強內部安全生産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建立健全安全生産責任制,改變“以包代管”和挂靠經營的粗放型經營模式,健全組織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完善安全生産的硬體,保證安全生産的必要投入,提高車輛技術狀況,搞好車輛檢測和維修,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道路運輸經營者要加強對廣大幹部職工的安全生産教育,督促幹部職工嚴格遵守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嚴肅事故責任追究和事故報告制度。道路運輸經營者無論採取何种經營方式,都必須對其經營的車輛所發生的事故承擔責任。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後,運輸經營者必須及時向當地交通部門和公安交警部門報告;對特別重大事故,當地交通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上報,並對事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情況及時續報。要認真搜尋事故原因,嚴肅處理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員。要通過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廣大從業人員從中汲取教訓,提高安全生産意識。
(四)加強營運車輛技術管理
堅持和完善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等級評定制度。在車輛進入運輸市場前及對營運車輛進行定期審檢時,要嚴格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的要求進行綜合性能檢測,確定技術等級,核定經營範圍。沒有達到車輛技術等級的車輛或技術性能不合格的車輛不能參與營運。
強化道路運輸車輛定期維護制度。認真貫徹落實車輛定期維護和二級維護竣工檢驗制度,強化二級維護監督管理,督促維修企業嚴格按照《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的要求維護車輛,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規範營運車輛綜合性能檢測行為。加快推行全國統一的“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報告單”,監督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和規範的要求進行檢測,並按核定的經營性收費標準進行收費。對不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檢測的單位,要限期整改或停業整頓。
(五)加強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
加強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市場監督管理,督促培訓單位嚴格按照部頒教學計劃、大綱組織培訓,切實提高駕駛員培訓品質,堅決打擊無證、超範圍及違規培訓等經營行為。
嚴格執行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制度。認真貫徹落實《營業性道路運輸駕駛員職業培訓管理規定》,加強營運駕駛員職業培訓,規範從業資格考試發證工作。要重點加強對大客車、汽車列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駕駛員從業資格的管理。凡無從業資格證的駕駛員,不得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性活動。
加強營運駕駛員日常監督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國統一的營運駕駛員檔案管理制度,定期開展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對發生重大運輸責任事故的駕駛員,取消其從業資格。
(六)加強汽車客運站安全監督
要嚴格實行車輛進出站的例檢制度。按照《汽車客運站管理規定》的要求,督促客運站履行安全管理職責,建立健全並落實各項安全生産制度,配備安全檢查人員。
汽車客運站要採取有效措施,嚴禁旅客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進站、上車。一級汽車客運站和部分旅客流量較大的二級汽車客運站要配置危險品檢查設備。汽車客運站要加強對營運駕駛員和車輛經營資格的檢查,落實客運班車發班工作制度。嚴格按照客車的載客定額發售車票和檢票,禁止超員車輛出站。凡因客運站原因造成超載的,除按規定承擔分載費用外,還要追究客運站的責任。
(七)加強危險貨物運輸管理
認真貫徹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加強對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經營單位、運輸工具及人員的安全管理。全面貫徹實施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資質認定制度,對達不到資質條件的,堅決取消其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資格,嚴禁個體運輸戶從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加強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技術管理,確保車輛技術狀況符合規定要求。加強對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的培訓,未取得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得從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作業。
(八)嚴格治理超載違章、超限運輸
超載違章、超限運輸是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隱患,對公路、橋梁損害極大。要堅持源頭治理原則,嚴禁罰款和收費後放行的做法,做到科學檢測,不消除違章行為不放行。要鼓勵、引導發展廂式貨車,從根本上治理超載、超限運輸。
五、加強領導,搞好協調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充實安全管理人員,保證安全管理經費,表彰和獎勵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對於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重大事故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同時,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公安和安全生産監督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及時交換工作資訊,取長補短,團結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各地交通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明確本地區安全生産工作的目標和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抓好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要切實轉變行業管理職能和工作方式,注重運用市場經濟的方法,充分發揮社會中介組織作用,逐步採取先進科技手段,提高道路運輸安全生産工作的科技含量,推動道路運輸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工作取得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