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範道路運輸駕駛員繼續教育,強化道路運輸駕駛員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法制意識和服務意識,不斷提高安全駕駛和節能駕駛職業技能,進一步提升道路運輸駕駛員職業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原交通部令2006年第9號)和《道路運輸駕駛員繼續教育辦法》(交運發〔2011〕106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大綱。
本大綱包括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繼續教育大綱和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繼續教育大綱兩部分。
一、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繼續教育大綱(24學時)
單元一道路運輸法規、政策2學時
教學目標:
深入理解道路旅客運輸相關法規,強化遵紀守法意識;掌握新制定(修訂)法規對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的要求。
教學內容:
1.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法規政策: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國家法律對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責任、權利、義務等的規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道路運輸駕駛員繼續教育辦法》、《道路運輸駕駛員誠信考核辦法》等法規、部門規章對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的要求及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
2.省級人民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的法規政策:
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關於轄區內道路旅客運輸的相關法規規章和要求。
單元二社會責任與職業道德2學時
教學目標:
了解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的職業特點,深入理解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的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
教學內容:
1.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的職業特點;
2.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應履行的社會責任;
3.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職業道德包含的主要內容。
單元三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職業心理和生理健康2學時
教學目標:
了解駕駛員心理、生理健康與道路旅客運輸安全的關係;掌握心理健康調節方法;了解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常見職業病及預防措施。
教學內容:
1.駕駛員心理、生理健康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2.影響心理、生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心理健康調節方法;
4.酒後駕駛、疲勞駕駛的危害;
5.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常見職業病及其預防措施。
單元四道路旅客運輸車輛2學時
教學目標:
了解客運車輛新標準以及新技術、新設備的作用;掌握客運車輛維護週期及維護作業內容;掌握客運車輛常見故障識別;掌握客運車輛的安全檢視項目、方法。
教學內容:
1.客運車輛動態監控要求和正確使用;
2.客運車輛的維護及相關安全備品、工具使用:
(1)日常維護作業內容;
(2)一級維護、二級維護的週期;
(3)車輛備品、工具和消防器材的原理、配置及使用方法。
3.道路旅客運輸車輛常見故障的識別、描述和實用的故障排除方法;
4.道路旅客運輸車輛行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後的安全檢查方法步驟和重點項目;
單元五道路旅客運輸行車危險源辨識3學時
教學目標:
掌握道路旅客運輸行車危險源辨識的基本概念,能正確地辨識道路旅客運輸過程中的危險源。
教學內容:
1.危險源辨識的基本概念;
2.駕駛員、其他交通參與人的不安全行為危險源辨識;
3.車輛、行李物品等的不安全狀態危險源辨識;
4.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危險源辨識;
5.夜間、特殊天氣及自然災害的負面影響危險源辨識。
單元六道路旅客運輸防禦性駕駛方法及不安全駕駛習慣糾正6學時
教學目標:
結合典型案例掌握道路旅客運輸防禦性駕駛方法;掌握常見的不安全駕駛行為及其産生的主要原因,糾正不安全駕駛的習慣。
教學內容:
1.防禦性駕駛的通用規則;
2.防禦性駕駛方法:
(1)起步、直線行駛、跟車、超車、停車、倒車、掉頭時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2)客運站內、進出客運站及站外停車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3)高速公路、山區道路等不同道路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4)橋梁、隧道、交叉路口、城鄉結合部等特殊路段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5)冰雪路面、積水路面、砂石路面、沉降路面和泥石流等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6)夜間行車防禦性駕駛方法;
(7)雨天、雪天、霧天、雷電、大風沙塵及高溫等氣象條件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3.超速、疲勞駕駛、注意力分散等不安全駕駛行為原因分析及其習慣糾正。
單元七緊急情況及應急處置3學時
教學目標:
掌握緊急情況應急處置原則;掌握事故發生後報告程式、內容和處理方法;掌握事故發生後的脫困方法。
教學內容:
1.制動失效、轉向失控、爆胎、車輛側滑失控、發動機熄火、車輛起火,行人、牲畜突然橫穿道路等緊急情況的處置原則、方法;
2.事故報告程式、內容;
3.事故現場的處理步驟、方法;
4.事故現場保護旅客安全的原則;
5.車輛發生碰撞、側翻、墜車、落水、起火等事故後的脫困方法;
6.駕駛員或乘客突發疾病的應急處置。
單元八道路旅客運輸知識2學時
教學目標:
掌握道路旅客運輸運營管理基礎知識,道路旅客運輸服務要求和業務流程。
教學內容:
1.道路旅客運輸“三關一監督”和“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的安全管理規定;
2.乘客出行心理、服務需求;
3.旅客運輸成本核算、運營調度及服務規範;
4.服務糾紛等異常情況的處理;
5.旅客禁止攜帶危險品種類、規定及其識別。
單元九道路旅客運輸節能減排2學時
教學目標:
了解客運車輛燃料消耗影響因素,道路旅客運輸節能的方法途徑;掌握旅客運輸節能駕駛操作規範。
教學內容:
1.影響客運車輛燃料消耗的主要因素;
2.道路旅客運輸節能的方法途徑;
3.旅客運輸節能駕駛操作規範。
二、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繼續教育大綱(24學時)
單元一道路運輸法規、政策2學時
教學目標:
深入理解道路貨物運輸相關法規,強化遵紀守法意識;掌握新制定(修訂)法規對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的要求。
教學內容:
1.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法規政策: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國家法律對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責任、權利、義務等的規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道路貨物運輸及場站管理規定》、《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道路運輸駕駛員繼續教育辦法》、《道路運輸駕駛員誠信考核辦法》等法規、部門規章對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的要求及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
2.省級人民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的法規政策
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關於轄區內道路貨物運輸的相關法規規章和要求。
單元二社會責任與職業道德2學時
教學目標:
了解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的職業特點,深入理解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的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
教學內容:
1.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的職業特點;
2.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應履行的社會責任;
3.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職業道德包含的主要內容。
單元三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職業心理和生理健康2學時
教學目標:
了解駕駛員心理、生理健康與道路貨物運輸安全的關係;掌握心理健康調節方法;了解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常見職業病及預防措施。
教學內容:
1.駕駛員心理、生理健康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2.影響心理、生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心理健康調節方法;
4.酒後駕駛、疲勞駕駛的危害;
5.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常見職業病及其預防措施。
單元四道路貨物運輸車輛2學時
教學目標:
了解貨運車輛新標準以及新技術、新設備的作用;掌握貨運車輛維護週期及維護作業內容;掌握貨運車輛常見故障識別;掌握車輛的安全檢視項目、方法。
教學內容:
1.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控要求和正確使用;
2.貨運車輛的維護及相關備品、工具使用;
(1)日常維護的內容;
(2)一級維護、二級維護的週期;
(3)車輛備品、工具和消防器材的原理、配置及使用方法。
3.貨運車輛常見故障的識別和描述以及常見故障排除;
4.道路貨物運輸車輛行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後的安全檢查方法步驟和重點項目;
5.貨運車輛知識及使用常識:
(1)氣制動系統檢查和使用;
(2)牽引車、(半)挂車連接、分離方法。
單元五道路貨物運輸危險源辨識應用3學時
教學目標:
掌握道路貨物運輸行車危險源辨識的基本概念,能正確地辨識出道路貨物運輸過程中的危險源。
教學內容:
1.危險源辨識的基本概念;
2.駕駛員、其他交通參與人的不安全行為危險源辨識;
3.車輛、貨物、裝卸場所等不安全狀態危險源辨識;
4.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危險源辨識;
5.夜間、特殊天氣及自然災害等負面影響的危險源辨識。
單元六道路貨物運輸防禦性駕駛方法與不安全駕駛習慣糾正6學時
教學目標:
結合典型案例掌握道路貨物運輸防禦性駕駛方法;掌握常見的不安全駕駛行為及其産生的主要原因,糾正不安全駕駛的習慣。
教學內容:
1.防禦性駕駛的通用規則;
2.防禦性駕駛方法:
(1)起步、直線行駛、跟車、超車、停車、倒車、掉頭時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2)貨運場站內及進出貨運場站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3)高速公路、山區道路等不同道路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4)橋梁、隧道、交叉路口、城鄉結合部等特殊路段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5)冰雪路面、積水路面、砂石路面、沉降路面和泥石流等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6)夜間行車防禦性駕駛方法;
(7)雨天、雪天、霧天、雷電、大風沙塵及高溫等氣象條件的防禦性駕駛方法。
3.超速、疲勞駕駛、注意力分散等不安全駕駛行為原因分析及其習慣糾正。
單元七緊急情況及應急處置3學時
教學目標:
掌握緊急情況應急處置原則;掌握事故發生後報告程式、內容和處理方法;掌握事故發生後的脫困方法。
教學內容:
1.制動失效、轉向失控、爆胎、車輛側滑失控、發動機熄火、車輛起火,行人、牲畜突然橫穿道路等緊急情況的處置原則、方法;
2.事故報告程式、內容;
3.事故現場的處理步驟、方法;
4.事故現場保護貨物安全的原則;
5.車輛發生碰撞、側翻、墜車、落水、起火等事故後的脫困方法;
6.駕駛員突發疾病的應急處置。
單元八道路貨物運輸知識2學時
教學目標:
掌握道路貨物運輸運營管理基礎知識,道路貨物運輸服務要求和業務流程;
教學內容:
1.貨物運輸需求及客戶服務技巧,貨運成本核算、運營調度、運輸合同、商務洽談知識;
2.貨物運輸的基本環節及貨物安全:
(1)貨物檢查與交接;
(2)貨物裝載與配載;
(3)貨物安全保管;
(4)貨物包裝、標識及危險品識別;
(5)冷藏保鮮、鮮活易腐、大件、貴重等特種貨物運輸安全注意事項。
3.國際運輸、國際集裝箱運輸、多式聯運等基礎知識;
4.港口、鐵路貨場、保稅區、物流園區(場站)等貨物裝卸場所的特點及注意事項。
單元九道路貨物運輸節能減排2學時
教學目標:
了解貨運車輛燃料消耗影響因素,道路貨物運輸節能的方法途徑;掌握貨物運輸節能駕駛操作規範。
教學內容:
1.影響貨運車輛燃料消耗的主要因素;
2.道路貨物運輸節能的方法途徑;
3.貨物運輸節能駕駛操作規範。
主題詞:印發 教育大綱 通知
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廳(委)道路運輸管理局(處)。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11年9月5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