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4818號(工交郵電類526號)提案答覆的函

文號:交運提字〔2021〕67號

文號

交運提字〔2021〕67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9/2022-00007

公開日期

2022年01月10日

主題詞

提案答覆;適老化出行

機構分類

運輸服務司

主題分類

建議提案復文公開

行業分類

城市公共交通運輸

公文類型

其他

高曉笛等12位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加快公共交通適老化進程的提案收悉。結合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意見,現答覆如下:
  您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全面了解分析了公交站臺設計建設、硬體設施配置、軟體服務等在適老化方面存在的問題,並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的趨勢,提出要認真對待人口老齡化加快提升公共交通適老化服務能力,以及將直排式公交停靠站改造為港灣式停靠站、提高公交停靠站無障礙化和適老化建設標準、優化公交線網規劃設計等建議。提案反映情況真實,分析問題深刻,建議明確具體、可行性較強,我部將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認真研究採納。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也是今後較長一段時間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交通運輸適老化出行服務工作,2019年9月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實現無障礙出行服務體系基本完善。2021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完善無障礙裝備設備,提高特殊人群出行便利程度和服務水準。健全老年人交通運輸服務體系,滿足老齡化社會交通需求”。
  我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建設總目標,以加強和改善交通運輸適老化出行服務為核心,積極推進理念創新和手段創新,加快補齊短板,強化無障礙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支援推廣應用無障礙出行新技術、新設備,持續完善政策保障。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適老化出行政策體系。我部會同全國老齡辦等7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老年人殘疾人出行服務的實施意見》(交運發〔2018〕8號),明確了完善無障礙出行服務的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和13項具體措施。出臺《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客運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7年第5號)、《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20年第17號)等部門規章,對為老年人提供優惠乘車、無障礙出行服務、設置專座等提出了相關要求。出臺《關於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品質的意見》(交公路發〔2014〕198號),要求各地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和改造過程中完善無障礙服務設施。
  二是加大適老化出行基礎設施建設。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各地加大道路水路客運站、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樞紐、運輸車輛和船舶,以及鐵路、民航的適老化出行環境建設和改造力度。建成北京南站、上海虹橋、深圳福田等一批綜合客運樞紐,配備了高標準、人性化的無障礙服務設施。在道路水路客運站、機場、火車站等重點場所開闢愛心通道,在公路服務區公共建築中配置無障礙坡道、無障礙衛生間等,更好滿足老年乘客需要。推進運輸裝備升級改造,積極推廣應用低地板城市公交和無障礙出租汽車等。上海、廣州等城市逐步將城市公交車輛更新為低地板公交車,並採用移動踏板和一級踏步設施,為老年人乘車提供方便。
  三是持續增強適老化出行服務水準。針對老年人在運用智慧技術方面遇到的“數字鴻溝”,將“便利老年人打車出行”納入2021年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重點推進。指導各地開通95128電話叫車、網約車“一鍵叫車”等服務,採取優選派單等措施,為老年人快捷叫車提供便利,2020年以來已為600余萬老年人提供打車服務。在春運、黃金周等交通運輸高峰時期,為老年人購票、乘車開通“綠色通道”。加強適老化出行資訊服務,指導各地通過語音播報和文字提示等多種方式,為老年人及時提供出行資訊。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軌道交通企業網站均提供了地鐵車站內的無障礙設施設置情況查詢服務,便於使用輪椅的乘客規劃和選擇出行路線。
  四是持續完善適老化標準規範。制修訂了《汽車客運站級別劃分和建設要求》(JT/T 200—2020)、《公共汽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JT/T 888—2020)等10余項涉及無障礙基礎設施裝備標準,明確了改善交通樞紐、運輸工具等無障礙出行條件等技術要求。推動出臺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範》(GB/T 30012—2013)、《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服務規範》(GB/T 22484—2016)等標準,指導各地管理部門和企業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特殊旅客提供重點服務。住房城鄉建設部推動發佈《無障礙設計規範》,明確規定了公交車站處站臺設計和盲道與盲文資訊佈置等要求。
  五是加強適老化出行服務宣傳引導。會同相關部門,每年組織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公交出行宣傳周”等主題活動,將提升交通運輸適老化出行服務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予以宣傳。指導各地交通運輸企業及相關社會組織開展老年人出行服務培訓,支援運輸企業、從業人員等提升服務能力,為老年人出行提供高品質服務和幫助。加強交通運輸適老化出行服務宣傳引導,提升全社會對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關注程度,廣泛宣傳無障礙設施設備使用知識,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援、參與交通運輸適老化出行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
  六是加強示範引領。依託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指導天津、內蒙古、江蘇、四川、深圳等多地加強交通運輸適老化出行服務設施建設,發展適老化智慧交通體系,滿足老年人等群體出行需求。同時,自2012年以來,先後在全國87個城市開展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工程創建,將“綜合客運樞紐無障礙設施佈局合理,設置盲道、無障礙電梯等設施並能夠使用”“公交中途站站點實現輪椅無障礙通行”等作為創建驗收指標,納入各創建城市年度重點工作予以統籌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全國老齡辦等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了無障礙環境市縣村鎮創建工作,對新建和已建公共交通設施無障礙化提出了相應要求。
  當前,我國適老化出行服務的“硬設施”和“軟環境”持續優化,但對比國際先進水準和新需求,交通運輸適老化出行服務能力仍顯不足,服務品質有待進一步提升。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提案提出的建議,加強統籌協調,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科學把握老年人出行需求和特點,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等相關部門持續推進交通運輸適老化出行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增強老年人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健全制度頂層設計。進一步健全完善適老化出行頂層制度設計,提升交通運輸治理能力和水準。著力推動從立法層面保障老年人交通出行權,加快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等制修訂出臺,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權利和責任,為打造適老化出行環境提供法律法規保障。進一步完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綜合運輸服務發展規劃,強化交通運輸適老化出行服務體系建設相關內容。
  二是建立健全適老化出行標準體系。全面梳理交通運輸相關現行標準,以老年人出行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為原則,充分考慮老年人安全、便利出行的實際需要,健全適老化出行相關標準體系。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相關地方標準,進一步規範和強化適老化出行設施設備的建設、管理和維護。指導各地加強對相關標準規範的宣貫實施工作。
  三是加快完善適老化出行設施設備。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各地根據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老年人口分佈和出行特點,加強適老化交通設施建設和改造,加大對企業更新無障礙車輛的支援力度,加快完善城市慢行交通體系,加強資訊無障礙通用産品、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場站樞紐和交通工具上配置符合老年人認知能力特點的標誌標識,更好滿足老年人安全便捷舒適出行需要。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指導各地在新建市政道路公交停靠站方面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規範,抓好落實。
  四是提升適老化出行服務水準。堅持以“傳統+智慧”手段解決老年人出行難題,強化傳統服務方式,探索開展針對老年人出行的聯程聯運服務。鼓勵提供電話約車、專用約車軟體等老年人出行服務産品,支援出行服務企業研發適老化出行地圖等。加強司乘、站務等從業人員培訓,充分了解老年人特點和需求,提升面向老年人的服務技能。
  五是營造敬老出行氛圍,讓老年人出行更加便利舒心。依託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公交出行宣傳周、綠色出行宣傳月等專項活動,積極開展敬老出行文化建設。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使人們真正理解、尊重,進而幫助老年人出行,營造適老化出行氛圍。
  感謝您對交通運輸事業的關心和支援。


交通運輸部

2021年7月9日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