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喜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推動雙碳目標下綠色交通發展的建議收悉。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鐵集團等部門和單位進行了認真研究,現答覆如下:
您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全國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取得的明顯成效,提出常態化開展全國範圍內公路治超行動,將海鐵聯運指標納入碳排放總體考核,研究對鐵路運輸實行減碳經濟補償,規劃中優先考慮利用既有鐵路場站設施等工作建議,對於持續深入推進運輸結構優化調整、支撐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在工作中認真研究吸納。
一、關於常態化開展公路治超工作
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自2004年6月起,我部會同相關部門按照“依法嚴管、標本兼治、立足源頭、長效治理”的思路,指導各地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信用等多種手段,深入開展超限超載治理,不斷強化科技治超、入口治超、信用治超和源頭治超,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措施。2016年,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加強對貨車生産、改裝、銷售和道路貨物運輸的全過程監管,明確提出統一超載超限認定標準,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完善治超流程等政策措施,共同打擊貨車超限超載違法行為。2020年,我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國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的通知》,從提升路面治超執法水準,健全治超基礎監控網路,打造治超綜合應用平臺、優化大件運輸許可、強化保障措施等方面,進一步提升車輛超限超載治理能力和水準。二是部門協同聯動,強化源頭治理。2020年,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我部、公安部等部門印發《關於開展貨車非法改裝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組織開展貨車非法改裝專項整治工作,預防和遏制貨車非法改裝行為。2022年,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公安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産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嚴格輕型貨車生産準入管理,嚴厲打擊貨車“大噸小標”等違法違規行為,從源頭上防範輕型貨車違規生産登記行為。三是督促落地落實,強化監督檢查。指導各地交通運輸部門會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全面落實治超聯合執法,加強車輛資訊和執法資訊交換與共用,持續組織開展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名單認定、發佈工作,依法依規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指導各地建立治超工作責任倒查與追究制度,開展常態化監督,拓寬投訴舉報渠道,推動治超執法監督全覆蓋。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公安部聯合約談東風華神、中國重汽等貨車生産企業,責令企業嚴格履行安全生産主體責任,立即收回整改同型號隱患車輛,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全國高速公路平均超限超載率下降至0.05%以下,普通公路超限超載現象也得到有效遏制,因違法超限超載引發的重大交通事故明顯減少,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優化治超聯合執法工作模式和流程,重點落實貨運企業和裝載企業源頭懲治措施,推動“四類企業”和“四類場站”把好貨車出場上路關;加強與公安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健全和完善治超工作長效機制,強化源頭治超、科技治超、信用治超,加強資訊數據共用,切實提升超限超載治理效能。
二、關於將海鐵聯運指標納入碳排放總體考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碳排放強度降低率已明確作為一項約束性指標,並分解落實到省級人民政府,開展全國及省級年度碳排放強度下降核算。交通運輸業是資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戶,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實施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到2025年,交通運輸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率5%。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我部積極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部門研究制定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方案,同時配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研究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等工作。2021年11月,我部印發《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將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率超過15%,作為“十四五”時期推動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主要指標之一。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指導督促各地加快推進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大力推動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發展。同時,積極會同生態環境、發展改革、統計等部門研究制定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統計方法和核算規則,加強碳排放基礎統計核算等工作要求,確保碳排放核算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和科學有序開展。
三、研究對鐵路運輸實行減碳經濟補償
我部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鐵集團等單位深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加強統籌部署,完善政策舉措,強化工作督導,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在此基礎上,&&研究起草並報請國務院辦公廳于2021年底印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統籌利用車購稅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多種渠道,加大對多式聯運發展和運輸結構調整的支援力度,鼓勵各地根據實際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近年來,國鐵集團通過制定實施貨運增量行動方案等舉措,充分釋放既有線貨運能力,提升鐵路貨運基礎設施和裝備水準,穩步擴大大宗貨物運量,大力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落實減稅降費措施,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積極承接“公轉鐵”運量,實現了鐵路貨運量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底,全國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加10.8億噸;2021年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754萬標箱,與2017年相比增長116.7%;今年1—4月國家鐵路貨運量完成12.79億噸,同比增長4.6%。
中央財政高度重視鐵路運輸減碳工作,為促進鐵路裝備技術進步,實現鐵路運輸節能減排,財政部印發了《鐵路機車車輛報廢更新專項補貼資金管理辦法》,通過專項資金支援鐵路老舊機車車輛更新,2016年以來已累計安排30多億元資金。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支援對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等項目的減排效果進行量化核證,並參與市場交易。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發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以使用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抵銷碳排放配額的清繳,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2021年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週期已有重點排放單位使用CCER進行配額清繳。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組織修訂《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及相關技術規範。
下一步,我部將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國鐵集團等部門和單位進一步研究鐵路運輸減碳經濟補償工作,認真研究探索鐵路運輸行業參與的方式和途徑,更好發揮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對碳減排行為的支援和鼓勵作用,更好推動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四、關於優先考慮利用既有鐵路場站設施問題
我部將鐵路專用線建設作為推進“公轉鐵”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十三五”以來,我部安排車購稅資金支援27個集疏運鐵路項目和20多個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項目建設;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於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鐵路進港口、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我部&&印發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引導完善鐵路場站物流配套設施及綜合功能,推進鐵路快運發展;鼓勵鐵路貨站向綜合貨運樞紐轉變,通過整合物流資源、完善集疏運體系等方式,提升聯運轉運效率。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支援力度,在“十四五”期,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繼續支援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體系建設,加快解決“最後一公里”集疏運問題。
感謝您對交通運輸行業的關心和支援。
聯繫單位及電話: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010-65293269。
交通運輸部
202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