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開通儀式暨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分館簽字儀式

文號:無

文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2/2009-00814

公開日期

2009年12月22日

主題詞

科技;資源共用

機構分類

政策研究室

主題分類

輿情回應

行業分類

其他

公文類型

其他

  【交通運輸部科技司洪曉楓副司長】12-22 9:05:00
  各位領導、來賓、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交通運輸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開通儀式
  暨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部分館簽字儀式。首先我介紹一下參會的領導和來賓:
  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長;
  交通運輸部高宏峰副部長;
  科技部計劃司劉敏副司長;
  文化部社文司劉小琴巡視員;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黨委副書記常丕軍;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胡世輝副主任;
  交通運輸部科技司賀建華司長;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于勝英副司長;
  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任為民副司長;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李作敏院長;
  部辦公廳、政策法規司、人勞司、公路局、水運局、道路運輸司、安監司、海事局、救撈局的有關領導或代表;
  試點工程聯席會議成員: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程躍輝副廳長,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冷曦晨副廳長,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張勁泉副院長,人民交通出版社譚鴻副社長。
  共用平臺建設單位交通部科學研究院、人民交通出版社以及試點單位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四川省交通廳、吉林省交通運輸廳、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大連海事大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的有關領導和技術負責人。
  共用平臺專家諮詢組成員;
  遼寧、黑龍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東、陜西、甘肅、河北、西藏等交通運輸廳、北京、重慶市交委,以及交通部規劃研究院、水運科學研究院、中國交通通信中心、中國船級社、中國交通報社等單位的有關領導。
  另外,我們還邀請了多家新聞媒體,在此對各位給予我們工作的支援表示感謝!
  【洪曉楓】12-22 9:08:00
  交通運輸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是 “十一五”交通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三大重點任務之一,也是2008、2009年部工作重點。共用平臺自建設以來,得到了交通運輸部領導的高度重視,得到了科技部、文化部等兄弟部委的大力支援。在各地方、各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共用平臺初步建成,並將於今日正式開通。下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短片來了解一下共用平臺及其建設歷程。
  (平臺宣傳片)
  【洪曉楓】12-22 9:18:00
  正如剛才短片中所介紹的。目前我們已經建成了部級平臺和8個子平臺相連的共用平臺,初步構建了部、省、研、企聯動的科技資訊資源共用體系,具備了向交通運輸行業提供科技資訊服務的能力。下面我們舉行交通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開通儀式。有請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長、交通運輸部高宏峰副部長、科技部計劃司劉敏副司長、交通運輸部科技司賀建華司長、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于勝英副司長、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任為民副司長、國家圖書館詹瑞福館長、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胡世輝副主任、交通部科學研究院李作敏院長、上臺來共同見證共用平臺開通,以及下面的分館簽字儀式和揭牌儀式。有請各位!
  (平臺開通儀式)
  【洪曉楓】12-22 9:20:00
  國家圖書館是國內最大的文獻資訊資源基地,建立國家機關分館是國家圖書館在資訊時代的創新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國家機關提供立法與決策諮詢服務,加強資訊保障工作的重要舉措,建立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部分館,必將大幅度拓展交通運輸資訊資源範圍,提升交通運輸資訊服務能力,為推進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撐。下面請國家圖書館常丕軍副館長,和交通運輸部科技司賀建華副司長簽訂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部分館的協議書。
  (簽字儀式)
  【洪曉楓】12-22 9:23:00
  下面我們請周和平副部長、高宏峰副部長為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部分館揭牌。
  (揭牌儀式)
  【洪曉楓】12-22 9:25:00
  祝賀國家圖書館交通部分館成立,謝謝各位領導!
  下面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長講話。大家歡迎!
  【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長】12-22 9:26:00
  尊敬的高部長,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交通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開通儀式暨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部分館簽字儀式,我謹代表文化部,向雙方的合作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交通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的開通以及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部分館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
  國家圖書館其首要職能是為中央國家領導機關提供立法與決策文獻資訊諮詢服務。長期以來在為兩會服務,為各部委的決策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國務院批准建設數字圖書館,國家撥款4個億,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正在進行,數字圖書館將珍貴的文獻資源數字化,並且通過網路來為全國人民所共用。
  這些資源將橫跨古今,將橫跨中西方,世界各國的文獻也都要在數字圖書館平臺上提供服務。而且不斷地在購買一些專題的數據庫,數字圖書館的逐步建成必將大大提高我們國家的國家圖書館資訊服務的能力,有更多的資源來為中央各部委乃至讀者提供服務。
  部委分館這是從1999年以來,國家圖書館為了提高立法決策的服務水準,在部委開辦的分館,截至目前已經開辦7個。部委的分館將建設成該部委所管轄的職能範圍內的資訊文獻的最終搜尋基地,公共文獻則依託于國家圖書館,它是一個共用的平臺。
  早期的時候是紙質文獻的服務,現在已經發展到數字資源共用的服務。10年來的實踐,數字資源共用服務是履行國家圖書館為立法決策服務的一個非常好的形式,實施圖書館分館的部委也嘗到了甜頭,也知道了這個平臺的重大作用,在一些立法上很快通過國家圖書館這個平臺,查詢到國內外在某個方面法律的制定情況,一下子拓展了公務員的視野,這項工作現在正在推進。
  我們國家的交通運輸源遠流長。在先秦時期,我們國家的道路往上已經形成,大家知道在秦朝,已經是實行了標準化,所謂車同軌,而且建設了秦之道,就有了當時的高速公路。到了漢代,又建設了絲綢之路,通過絲綢之路溝通了中西方的商品交流和文化交流。到了隋朝,又開通了大運河,大大拓展了我們國家水上交通和內河航運的能力,溝通了南北方的商品交流和文化交流。到唐代,又在全國遍設驛站,所以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政府的權威。到宋代,我國發明瞭指南針,普遍用於航海技術,為世界聞名作出了貢獻。到了元代,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大陸,大都成為當時歐亞大陸的重要交通樞紐,驛站、驛線遍及了歐亞大陸。
  【周和平】12-22 9:29:00
  近代我國的交通事業發展也是很快。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交通運輸事業有了跨越式的發展,現在我們的公路總里程達到了373萬公里,高速公路的里程達到了6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港口貨物的總吞吐量六年來一直是居世界第一位。定期航班的運輸總週轉量也居世界的第二位,我們的飛機也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00架,現在已經達到了1300多架飛機,運力在不斷提升。這些都為人們的生産、生活提供了方便,也大大促進了我們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特別現在中央提出關注民生,交通運輸部在積極推進公路的“村村通”工程,對推動一個國家的發展,對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都必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交通運輸業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説結構不夠合理,管理粗放等等,特別是資訊不共用,使得各單位為政,各地方為政,各條線為政,我覺得交通資訊共用資源平臺把部、省、研、企結合起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模式。通過這個平臺的建設大大提高我們國家交通運輸的科技保障水準,從而整個推動整個事業的發展。因此,我認為這個平臺是有戰略意義的決策,它在我國交通運輸的發展中必將産生重要的作用。
  我希望國家圖書館和交通運輸部分館的合作要逐步地加深,通過紙質文獻的交流,通過數字圖書館網上資訊的交流,通過按照交通部的要求開展的一些定項定題的諮詢活動,來發揮這個分館的作用,切切實實使交通部的決策者,使交通部的公務員了解這個平臺使用的價值,並且逐步拓展它的領域。因為圖書館的原始職能有兩條,一個是為人找書,一個是為書找人,我覺得這種合作既是為人找書,也是為書找人,讓更多的人使用這個網路,使用這個平臺,更多的人走進交通部的分館,真正為提供交通部的辦事效率,決策水準來發揮作用。
  為了這項工作,交通運輸部的有關司局和有關單位,和國家圖書館的員工都做了大量努力,我想借此機會向他們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洪曉楓】12-22 9:30:00
  謝謝周部長,下面我們以熱烈掌聲有請交通運輸部高宏峰副部長講話,大家歡迎!
  【交通運輸部高宏峰副部長】12-22 9:31:00
  尊敬的周和平副部長,各位來賓、同志們,上午好!進了這個大廳感受到一種濃厚的資訊化和現代化的氣息,我想這個氣息應當從這個大廳散發出去,散發到交通運輸行業,不斷地提高交通運輸行資訊化建設的水準。
  今天,交通運輸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初步建成並開通運作,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部分館正式成立了,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建設創新型行業的重要舉措,是交通運輸科技工作和文化建設的重要成果。在這裡,我代表交通運輸部黨組對長期支援交通運輸科技事業的科技部、文化部等國家兄弟部委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共用平臺的開通和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部分館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出席會議的領導、專家和同志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援表示誠摯的謝意!
  “十一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繼續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服務作用。交通運輸事業的快速發展為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和文化建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交通運輸科技進步和文化繁榮也為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多年來交通運輸科技活動的開展,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科技資源,但目前交通運輸科技資源大都分散在各地方、各單位,由於缺乏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和有效的整合共用機制,資訊孤島現象非常突出,大量富有價值的科技資源處於封閉狀態,科技資源難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交通運輸科技資源短缺與閒置並存的狀況亟需扭轉,科技資訊資源不能共用已成為制約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的瓶頸之一。
  【高宏峰】12-22 9:34:00
  建立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是“十一五”交通科技發展規劃提出的重要任務。共用平臺自2006年開始建設以來,得到了科技部、文化部等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援,在部的統一領導和統籌協調下,在各地方、各單位的高度重視和共同努力下,共用平臺建設已有了一定基礎。目前,已經初步建成了由部的總平臺和8個地方或機構子平臺相連的共用平臺,並於今日開通運作。下一步我們還要在全行業加強對共用平臺的建設與應用,在加大對部級總平臺建設的基礎上,以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科技主管部門為重點,推進地方子平臺建設;以部直屬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大型企業為重點,推進機構子平臺建設;以交通建設、交通安保、綠色交通以及城市交通等重點領域為重點,推進專業領域子平臺建設;最終形成部、省、研、學、企聯動,覆蓋全國的數字化、智慧化的交通運輸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交通運輸行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的重要時期;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交通運輸科技的創新與進步,離不開交通運輸文化的繁榮與發展,科技資訊資源共用平臺將在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和文化建設中發揮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
  共用平臺開通後,要把做好服務放在首位。面向我國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和文化建設的戰略需求,創新服務模式,豐富服務方式,建立資訊資源共建共用的良性機制,不斷拓展資源整合範圍,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加強服務支撐體系建設;同時,還要努力構建在政府指導和支援下的長效服務機制,為共用平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高宏峰】12-22 9:37:00
  今天建立的國家圖書館交通運輸部分館,是我們開展跨行業共建共用的有效嘗試。國圖交通運輸部分館將以其豐富的資源為基礎,為交通運輸行業提供便捷、深入、全面的資訊服務,促進知識和先進文化的傳播,這將極大地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的科技服務能力,為交通運輸科技創新、文化建設營造更好的環境。
  同志們,共用平臺建設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希望全行業各地方、各單位按照部的總體要求,積極參與,加強合作,不斷探索,勇於創新,進一步推進共用平臺建設,不斷完善共用平臺服務,為加強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和行業文化建設,為加快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謝謝大家!
  【洪曉楓】12-22 9:40:00
  謝謝高部長。剛才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長和交通運輸部高宏峰副部長分別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國圖交通運輸部分館建立的重大意義做出高度評價,對共用平臺建設已經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地肯定,對分館工作,以及下一步共用平臺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
  (直播到此結束)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