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

文號:無

文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2/2022-00037

公開日期

2022年10月31日

主題詞

黨的二十大精神;交通強國;國家綜合立體...

機構分類

政策研究室

主題分類

輿情回應

行業分類

公路建設;道路貨物運輸;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

公文類型

其他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舒馳】2022-10-31 10:09:16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交通運輸部10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感謝大家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關心和支援。今天的發佈會,我們邀請了我的幾位同事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他們是: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侯振興先生、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顧志峰先生、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先生。

下面我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交通運輸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有關情況。

黨的二十大是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定了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選舉産生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這是一個凝聚全黨共識、反映人民期待,值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充分信賴的中央領導集體,這是一個政治堅定、團結統一、富有活力,能夠適應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需要的中央領導集體。選舉結果充分體現了全黨共同意志,充分反映了億萬人民共同心願,充分展現了我們黨朝氣蓬勃、興旺發達、奮發有為。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大會勝利閉幕後,我部第一時間召開部系統幹部大會、部務會等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會議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三個務必”政治要求和“五個必由之路”規律性認識,深刻領會“五個牢牢把握”和“三個一定要牢記”的重要要求。

我們深刻認識到,“兩個確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作出的重大政治抉擇,是新時代十年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也是取得偉大變革的根本原因,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我們深刻認識到,黨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取得的各項成果,必將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發揮十分重要的指導和保證作用。我們將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黨的二十大精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極為重要,我們還只是進行了初步學習。下一步,我部將在全面學習上下功夫,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運輸的重要論述精神結合起來,堅持讀原文、悟原理,做到全面、系統、深入學習,完整、準確、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的高瞻遠矚、在理論上的深邃思考、在目標上的科學設定和在工作上的戰略部署;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系統梳理黨的二十大涉及交通運輸的各項決策部署,制定分工方案和落實舉措,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的強大精神力量。我們將開展系統化學習培訓、全方位宣傳宣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車船路港站,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走深走實,推動全行業迅速形成學習貫徹的熱潮。同時,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做好當前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抓好全年最後的衝刺期,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交通運輸工作、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安全生産、風險防控、擴大有效投資、助企紓困以及年底前各項任務,對標對表年度目標任務,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完成全年各項工作,有力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

我先介紹這些。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在提問之前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現在開始提問。

【中國交通廣播記者提問】2022-10-31 10:10:31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交通運輸部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後如何推進落實?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 韓敬華】2022-10-31 10:15:03

謝謝你的提問!

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是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一項重點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優化調整運輸結構。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交通運輸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國鐵集團等單位,加強統籌組織,狠抓任務落實,持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

一是以多式聯運提速行動為核心,強化運輸銜接。積極完善多式聯運骨幹通道,加快貨運樞紐佈局建設,健全樞紐集疏運體系,推動鐵路專用線“進港區、進園區、進廠區”,創新運輸組織模式,探索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發展,加快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近年來,會同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海鐵聯運、陸空聯運、公鐵聯運、國際聯運等服務模式。2021年,前三批70個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項目,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量約620萬標箱,開通聯運線路450余條。

二是以鐵路運能提升和水運系統升級行動為重點,加快補齊短板。突出鐵路在大宗貨物運輸中的主導地位,大力提升鐵路運輸能力,大幅提高浩吉、瓦日等重載鐵路綜合利用效率,加快敞頂箱運輸發展,推進煤炭、礦石等大宗物資“公轉鐵”“散改集”。2021年,完成鐵路煤炭發送量19.5億噸,同比增長8.3%。加快完善內河水運網路、推進港口集疏運鐵路建設,堅持“一港一策、一企一策”,精準制定運輸結構調整方案,大力推動江海直達、江海聯運發展。近期,廣西平陸運河等一批重大工程開工建設,持續釋放水運潛能。通過堅持“一港一策、一企一策”,根據實際靈活採用鐵路、水路運輸、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等綠色運輸方式,提高全鏈條運輸綠色化水準。

三是以公路貨運治理和城市綠色配送行動為載體,切實提質增效。優化貨運市場發展環境,相關部門協同協力開展道路貨運作業超載超限治理,大力推進公路治超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嚴格實施高速公路入口稱重,嚴厲打擊貨運車輛超載超限、低價搶奪貨源、不規範競爭和失信等行為,截至2021年底全國高速公路貨車平均超限超載率持續控制在0.5%以下。在城市末端,大力推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加快推廣新能源車輛在城市物流中的推廣應用,積極發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先進模式,推動幹線以鐵路、水運為主,末端通過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貨車等方式,構建全鏈條運輸綠色新模式。

經過幾年努力,“公轉鐵”“公轉水”成效明顯,運輸結構持續優化。鐵路貨運量佔全社會貨運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8%提高至2021年的9.2%;水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23.4%;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集疏運量比2017年減少超過4億噸,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等17個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為鐵路和水運;2021年港口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754萬標箱,比2017年翻了一番。

黨的二十大對進一步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作出了部署、指明瞭方向。下一步,我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政策引導、市場驅動,重點突破、系統推進”的原則,以發展多式聯運為突破口,加快提升基礎設施聯通水準,促進運輸組織模式創新,推進運輸服務規則銜接,積極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持續推動“公轉鐵”“公轉水”,不斷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取得新成效。

謝謝! 

【新華社記者提問】2022-10-31 10:16:25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交通運輸在服務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發揮了哪些作用?下一步,將如何進一步推進?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 侯振興】2022-10-31 10:20:50

謝謝你的提問!

交通運輸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交通運輸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強網路、建體系、抓創新、促開放、優治理,取得了積極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加快培育內需體系,積極擴大交通有效投資。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出臺《關於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意見》,啟動首批15個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建設,推動川藏鐵路、京滬高速改擴建、平陸運河、長沙黃花機場(三期)等一批重大工程開工建設。以穩增長為重點,積極拓展投資新空間,今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3%,維持了高位運作。

二是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保持交通運輸網路總體暢通,保障糧食、能源、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促進國際物流穩定運作,前三季度中歐班列開行超過1.1萬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累計發送超過50萬標箱。

三是塑造産業新優勢,加強交通運輸科技自主創新。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樣車成功試跑,時速350公里高速貨運動車組成功下線。C919大型客機完成適航審定工作。自動駕駛車輛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位居世界前列。智慧船舶“大智號”“凱徵號”成功交付使用。自動化碼頭已建和在建規模均居世界第一。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及智慧安檢等智慧物流技術加快在郵政快遞業應用。

四是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農村地區交通發展水準。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前三季度新改建路面13萬公里左右。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交郵聯運覆蓋2185個鄉鎮、1.5萬個村。

五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推動運輸服務提質增效降本。加強一體化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推進旅客聯程運輸。提升冷鏈運輸、城市配送、農村物流發展水準。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前三季度全國收費公路減免通行費777億元,第四季度在此基礎上對收費公路貨車通行費減免10%。同時,將政府定價的貨物港務費收費標準降低20%。

六是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堅決做好交通運輸安全穩定工作。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堅決避免重特大事故連續發生,確保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形勢持續穩定。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抓好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工作,增強國內大迴圈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迴圈品質和水準,推動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

謝謝!

【央視記者提問】2022-10-31 10:21:30

我們看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要求,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請問下一步會如何去部署,讓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取得更多有效成果?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舒馳】2022-10-31 10:29:42

謝謝你的提問。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提出和推動交通強國建設,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到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再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這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擘畫了宏偉藍圖、注入了強大動力,作為交通人我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

5年來,交通運輸部黨組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著力在抓好戰略研究、規劃編制、政策標準制定、重大工程帶動、組織開展試點、完善實施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實現良好開局,交通運輸成為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領域之一。截至目前,我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總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航空航海通達全球,郵政快遞通村暢鄉。我國客貨運輸週轉量均居世界前列,成為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網約車、共用單車、網路貨運、智慧物流等交通運輸新業態蓬勃發展。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京張高速鐵路、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運,交通科技“硬核”力量明顯增強。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有力支撐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新時代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奮進歷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生動體現。我們深刻體會到,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於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重點部署未來5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交通運輸作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我們要以服務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根本,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以高品質發展為首要任務,根據《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部署,分兩個階段推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第一階段——從2021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到那時,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擁有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幹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基本形成“全國123齣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人民滿意度明顯提高,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能力顯著增強。第二階段——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全面服務和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務。

未來5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們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的關鍵5年。我們將抓好“兩個綱要”和“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落地實施,不斷開創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局面。

一是圍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加快建設現代化高品質綜合立體交通網。牢牢把握服務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建設“6軸7廊8通道”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效服務暢通經濟迴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圍繞服務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著力加快推動交通運輸創新驅動發展。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和交通裝備技術升級,深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資訊網融合發展。推進交通運輸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著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加快推動智慧交通發展。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加強交通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是圍繞服務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圍繞加快形成“全國123齣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推進出行服務更加便捷舒適、經濟高效,加快建設現代交通物流體系,促進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推動城鄉區域交通運輸協調發展,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提升交通運輸均等化水準,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促進共同富裕。

四是圍繞服務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深化交通運輸國際交流合作。著力構建互聯互通、面向全球的交通網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促進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堅持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辦好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推進全球交通合作,推動實現可持續的交通、可持續的發展。

以上只是初步梳理的幾個重點方面。下一步,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交通運輸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深化落實舉措,推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不斷取得新成效,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謝謝!

【中國新聞網記者提問】2022-10-31 10:30:15

我們注意到一部三局近日印發了《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意見》,能否介紹一下有哪些亮點?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 侯振興】2022-10-31 10:35:21

謝謝你的提問!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是我國交通網的主通道,是國土空間開發的主軸線,是國民經濟迴圈的主動脈。加快建設主骨架,是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的重要任務,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實中央財經委第十一次會議部署的具體舉措。

目前,主骨架空間格局已基本形成,但還存在網路不夠完善、結構不夠合理、部分通道能力不足、規劃建設缺乏統籌、發展品質不高等問題。為加強對主骨架建設的政策指導,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印發了《意見》。

《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主骨架能力利用率顯著提高,實體線網里程達到26萬公里左右;到2030年,主骨架基本建成,實體線網里程達到28萬公里左右;到2035年,主骨架全面建成,為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意見》從完善網路佈局、加快主軸建設、加強走廊建設、推進通道建設、提升樞紐能級、完善多式聯運、提升管養效能、加快智慧升級、推進綠色轉型、提升安全水準10個方面提出了加快建設主骨架的重點任務。同時,就加強建設協同、注重資源統籌、抓實前期工作、合理選用標準、加強技術攻關、完善技術規範等6方面提出了要求。

總的來看,要做到突出“四個注重”:

一是注重系統謀劃、整體協同。注重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各運輸方式間統籌協同,強調完善網路佈局、提升網路效益。注重通道與樞紐間的統籌協調,加強國際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推進樞紐港站一體化建設。注重發揮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注重建管養運一體化協調發展,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常態化預防性養護,提高全生命週期綜合效益。注重各類各級交通規劃與主骨架的功能協調、網路銜接,與相關省市及部門強化溝通對接,共同研究跨省市線位走向、介面方案以及建設時機、建設標準。

二是注重綠色低碳、節約集約。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主骨架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等全過程,推進以低碳為特徵的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降低全生命週期能耗和碳排放,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推進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線位、橋位、岸線等資源,推進多方式共用過江通道,整合優化通道斷面空間,與沿線其他基礎設施協調佈置,促進通道由單一向綜合、平面向立體發展,提高國土空間綜合利用率。

三是注重創新驅動、智慧先進。加快推動主骨架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網路化、智慧化升級,推進智慧鐵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和港口、智慧機場、智慧化客貨運樞紐建設。

四是注重安全發展、提高韌性。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提升安全運作服務效率。加強主骨架多方式、多路徑建設,提升網路韌性和安全性,提高應對極端情況的能力,支撐經濟社會安全穩定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做好《意見》的落實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加快主骨架路線方案落地,建立完善主骨架建設項目庫,做好適應性評估等工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民經濟迴圈提供有力支撐。

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2022-10-31 10:36:22

我們注意到全國公路項目當前正搶抓第四季度的施工期,爭取全面完成年度建設任務。能否介紹一下前三季度重點公路建設情況?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 顧志峰】2022-10-31 10:39:37

謝謝你的提問!

今年以來,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有效投資的決策部署,多措並舉推動重點公路建設。近期,交通運輸部進一步加快設計審查審批工作,加強重點公路建設協調調度,一批公路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1—9月,全國新開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項目299個,建設總里程9645公里,項目總投資8826億元。其中,9月份新開工重大項目34個,建設里程2132公里,投資額3853億元,在今年已開工項目總投資中佔比約43.7%,環比增長約277%。國內距離最長、斷面最大、運作速度最高的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江蘇省海太過江通道,滬昆高速江西省昌傅至金魚石(贛湘界)段改擴建工程,京昆高速漢中至廣元段擴容工程(四川境),都勻至香格里拉高速西昌至香格里拉段(四川境),雲南省動海至打洛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此外,1—9月,全國共建成通車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項目337個,總里程9756公里,項目總投資5574億元。其中,9月份已完工重大項目41個,建設里程1441公里,投資額1251億元,在今年已完工項目總投資中佔比約22.4%,環比增長約32.2%。滬昆高速公路浙江省金華至浙贛界段改擴建工程、大廣高速江西省南康至龍南段擴容工程、德州至上饒高速安徽省池州至祁門段、恩施至廣元高速重慶新田至高峰段(新田長江大橋)等一批公路重大項目建成通車。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持續推進擴大有效投資,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實施一批公路重大項目,更好發揮重大項目對經濟穩定運作壓艙石的作用,努力構建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系,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謝謝!

【央廣網記者提問】2022-10-31 10:40:17

請問目前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進展情況如何?黨的二十大提出要著力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交通運輸部下一步將如何加強交通物流保通保暢、確保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 韓敬華】2022-10-31 10:43:10

謝謝你的提問!

4月18日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經過6個月連續奮戰,共同推動了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為促進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支撐穩住經濟大盤提供了堅實保障。

目前,全國交通網路總體暢通,主要物流指標穩中向好。10月1日至25日,全社會日均貨運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鐵路、公路、水路、郵政快遞日均貨運量或業務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6%、0.3%、9.8%、1.6%,民航日均貨郵運輸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同時也要看到,近期全國疫情多發散發,一些地區貨車通行過度管控問題仍零星出現,個別地區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關停關閉還不規範。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嚴峻複雜,交通物流保通保暢任務依然十分繁重。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領導小組工作部署,會同各成員單位,全力以赴做好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各項工作,維護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一是全力保障交通物流網路暢通有序。持續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暢通各級應急運輸保障電話,針對部分地方出現的通行過度管控問題,加強問題督辦轉辦,一事一協調解決交通物流不通不暢問題。督促指導各地依法依規關停關閉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和限制運輸服務,科學精準實施貨車通行管控措施,落實“即採即走即追”+閉環管理,保障交通物流運作順暢。

二是全力做好交通物流領域疫情防控。督促交通物流經營企業,以及物流園區、公路服務區、港口碼頭、鐵路車站、航空機場等經營單位和從業人員,嚴格落實消毒消殺、佩戴口罩、核酸檢測、接種疫苗、健康監測等疫情防控措施,指導各地嚴格規範貨運車輛疫情防控檢查,嚴防疫情通過交通物流渠道外溢傳播。

三是全力保障重點物資運輸通暢高效。加強對涉疫地區及周邊省份的跟蹤調度,強化區域協同聯動,全力做好醫療物資、民生物資、能源物資等重點生産生活物資運輸保障。加強對煤炭鐵路接卸、港口下水、港口庫存的動態監測,強化鐵路、港口協同聯動,指導港航企業合理安排船期和港口作業,優先保障電煤等能源物資運輸。

四是持續推進紓困解難政策落地落實。持續跟蹤監測第四季度收費公路貨車通行費減免10%、政府定價的貨物港務費標準降低20%落實情況,積極引導大型生産製造、商貿流通、電商平臺等貨主企業,加強與骨幹物流企業協同協作,保持運價總體平穩,切實讓貨車司機、物流企業享受政策紅利。

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2022-10-31 10:44:52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瓊州海峽是服務粵瓊兩地重要民生大通道,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意義重大。我們注意到交通運輸部出臺了《進一步提升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服務能力和安全管理水準行動方案》,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舒馳】2022-10-31 10:48:16

謝謝你的提問!

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是進出海南島的重要運輸大通道,承擔了進出海南島30%的人員運輸、90%以上的海南生活物資運輸和100%的車輛運輸,是進出海南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期,交通運輸部聯合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以及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進一步提升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服務能力和安全管理水準行動方案(2022—2024年)》,主要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決策部署,加快推動瓊州海峽客滾運輸高品質發展,服務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相關準備工作,更好地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

《行動方案》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2025年全島封關運作的部署要求,從5個方面明確了重點推進的任務。

一是進一步加快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港口碼頭設施建設,加快進出港航道和錨地建設,加快瓊州海峽兩岸港口資源整合,統籌推進“二線口岸”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協同推進“二線口岸”通關便利化。

二是進一步提升運輸服務水準。完善進出海南島客滾運輸航線佈局,持續優化客滾運輸班輪化運營模式,探索瓊州海峽過海需求差異化服務,持續提升瓊州海峽客滾運輸資訊化水準,進一步提升運輸服務品質。

三是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和應急保障能力。加強滾裝貨物申報和安全檢查,強化瓊州海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提升應急保障能力。

四是進一步推動港航綠色智慧發展。有序推進瓊州海峽客滾運輸船舶運力更新,推動瓊州海峽客滾運輸綠色發展和智慧發展。

五是進一步完善客滾運輸市場監管。在運作管理、緊急疏運、應急反應等方面完善協調工作機制,持續提升瓊州海峽客滾運輸管理水準。

下一步,我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部門聯動、部省聯動,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抓好《行動方案》落地實施,加快完善瓊州海峽水路交通運輸體系,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水上運輸通道,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出行的安全感、舒適感和滿意度,更好地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2022-10-31 10:49:18

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的實事,充電樁建設越來越受關注。8月份《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公佈後,現在進展情況如何?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 顧志峰】2022-10-31 10:51:03

謝謝你的提問!

今年8月初,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制定印發了《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部署各地以高速公路和具備條件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為重點,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行動方案》印發後,四部門立即召開動員部署會,宣傳解讀《行動方案》,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目標、完善措施。同時,我部還配套印發了《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技術指南》,指導各地科學規範開展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江西、河南、湖南等多地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已結合實際,會同本省能源局、電網公司等單位,制定印發了具體實施方案,加快推動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據統計,全國已有3974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建成充電樁16721個,新增建設充電樁的高速公路服務區872個,充電樁3347個,較《行動方案》印發前分別增長28%和25%。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及時調度進展、協調推進,確保如期優質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讓電動汽車“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鄉”,讓更多的電動車主能夠放心出發、遠途出行,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提供更好保障。

謝謝!

【南方都市報記者提問】2022-10-31 10:52:15

農村物流發展是流通體系建設的薄弱環節,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能否介紹一下,在不斷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水準方面有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具體部署?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 韓敬華】2022-10-31 10:54:33

謝謝你的提問!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農村物流發展,會同財政部、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圍繞創新農村物流組織模式、整合物流資源、補齊設施短板、完善標準體系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基本實現了“縣縣有站,鄉鄉設所,村村通郵”,推動了農村物流與農産品生産加工、商貿流通等供應鏈上下游的跨業融通,有效服務支撐了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一是促進資源整合,著力推動農村物流融合發展。圍繞網路節點共建共用、運力資源互用互補、標準規範統一、企業融合創新等方面,引導交通運輸、郵政、快遞、電商、供銷、農業等農村物流資源高效整合,加快構建暢通便捷、經濟高效、便民利民的農村物流服務網路。

二是強化政策支援,著力補齊農村物流設施短板。指導各地統籌利用車購稅專項資金,採用“以獎代補”方式支援鄉鎮運輸服務站等新建、改建和擴建工作,加快健全農村物流節點,不斷提高農村物流網路節點覆蓋率。

三是加強示範引領,著力創新農村物流組織模式。組織開展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宣傳推廣,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一批涵蓋客貨同網、交郵融合、電商物流等多種模式的農村物流服務品牌。目前,已發佈三批共100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充分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不斷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效率。

四是健全標準體系,著力提升農村物流服務品質。制定發佈《鄉鎮運輸服務站運營服務規範》等行業標準,明確了鄉鎮運輸服務站的功能、設施設備配備、運營管理和服務等要求,指導各地盤活既有設施資源,增強可持續運營能力,提升農村運輸服務品質和安全運營水準。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深入推進交郵融合、資源整合,以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培育為抓手,指導各地補齊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短板,完善農村物流服務網路,創新農村物流服務模式,提升運營組織效率和服務品質,全力保障農資産品運輸順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謝謝!

【中國交通報社記者提問】2022-10-31 10:55:20

我們注意到《交通運輸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近期發佈,能否介紹一下智慧物流發展情況如何?在推動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建設方面,該指南將發揮什麼作用?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舒馳】2022-10-31 10:58:42

謝謝你的提問!

當前,我國交通運輸領域智慧物流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自動駕駛逐步從技術研發走向商業應用,港口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網際網路道路貨運、智慧分揀、無人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電子單證大力普及,這些都為交通運輸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標準是推動智慧物流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智慧物流領域標準化需求旺盛。為此,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標準委制定了《交通運輸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目的。

一是凝聚發展合力。《建設指南》緊緊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建設現代物流體系需要,提出了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系統構建了標準體系框架,明確了標準制定任務,包括國家和行業標準72項。通過構建協調統一的交通運輸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將有效解決標準間存在的零散、重復、矛盾等問題,引導各方面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工作,凝聚工作合力,引領智慧物流規範健康發展。

二是加強重點標準供給。我部將加強與國家標準委等有關部門溝通,推動建立標準立項和發佈綠色通道,加快組織開展相關重點標準制修訂。近期擬重點開展智慧物流樞紐、網際網路道路貨運、國際物流、電子單證、運作監測等方面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工作,以高品質標準引領智慧物流高水準發展。

三是拓展智慧物流應用典型場景。我部將推動智慧物流技術創新,強化重點標準實施應用,大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中涉及的60余項智慧物流任務,支援建設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示範,培育一批具有帶動性、引領性的試點示範項目,形成涵蓋“技術創新、標準制定、落地應用”的發展局面,加快交通運輸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謝謝!

由於時間關係,下面最後一個問題。

【中國汽車報記者提問】2022-10-31 10:59:30

進入秋末冬初,部分沿海地區大風寒潮等天氣頻發,請問交通運輸部在防範應對惡劣天氣、強化應急保障方面有何舉措?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 舒馳】2022-10-31 11:03:25

謝謝你的提問!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的秋颱風較多,秋汛風險較大,進入冬季後還將出現寒潮大風、大霧、海面結冰等情況,將對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帶來不利影響。

交通運輸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做好寒潮大風等惡劣天氣防範應對工作,全力保障交通運輸安全平穩運作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一是及早安排部署。我部已印發通知,要求系統各單位切實做好今冬明春寒潮大風等惡劣天氣防範應對工作,加強風險研判,細化落實公路、港口航道、道路運輸、城市客運、水上搜救、海事、救助打撈等方面具體防範措施,切實做好應急準備。

二是加強監測調度。著力建立健全現代交通氣象保障服務體系,為提升交通氣象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供支撐。加強與氣象、海洋等部門聯合會商、風險研判,針對寒潮大風等惡劣天氣對行業運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及時調度指導地方交通運輸部門落實落細各項防範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重點生産生活物資運輸保障等工作。

三是做好應急保障。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海上搜救機構要加強寒潮大風等惡劣天氣以及重點時段的值班值守、演習演練和應急保障。海事系統要加強巡查檢查,督促航運企業、相關船舶嚴格執行惡劣天氣禁限航要求。救撈系統要科學部署專業救助力量。就在上週四,我部會同廣東省人民政府在珠江口水域組織開展了2022年國家海上搜救綜合演練,以練促戰,提高惡劣天氣突發事件海上應急保障能力。

謝謝!

提問環節就到這兒。感謝大家的參與。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