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有限公司開展5G智慧交通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文號:交規劃函〔2020〕785號

文號

交規劃函〔2020〕785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4/2020-03798

公開日期

2020年12月11日

主題詞

交通資訊基礎設施;交通強國

機構分類

綜合規劃司

主題分類

專項規劃

行業分類

其他

公文類型

部函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審批<中國移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送審稿)及任務申請書的請示》收悉。為重在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5G智慧交通資訊基礎設施建設、5G在智慧公路、智慧航運領域的技術創新及應用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援。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創造開放包容、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避免出現排他性問題。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在高精度定位,5G車路協同,港機設備遠端控制、港口內部和特殊場景集疏運通道無人集裝箱卡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督導和總結,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及時報告我部和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每年12月底前向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對試點工作積極指導,在相關“十四五”規劃編制等工作中加強支援。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0年10月23日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中國移動試點任務要點

一、5G智慧交通資訊基礎設施建設

(一)試點單位。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通通信資訊中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郵電大學、武漢大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研發高精度定位平臺。研發包括高精度融合定位、數據解算等7大模組的定位平臺,提升定位精度及定位可靠性,支撐交通運輸全域場景高精度定位。

2.建設覆蓋全國的高精度定位網路。利用基礎資源優勢,研究並完成地基增強網路的協同建設。

3.建設泛在融合的新型交通資訊基礎設施。發揮5G及高精度定位網路資源和IT能力優勢,推動5G、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深度融合,建設泛在的具有通信、定位、大數據處理、雲計算等功能的資訊網路,及符合智慧交通需要的資訊基礎設施。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網路建設設計方案。完成高精度定位平臺關鍵技術研發,平臺定位能力達到動態釐米級和靜態毫米級。完成試驗網路搭建及平臺功能的測試驗證。完成移動雲、大數據在交通運輸行業應用研究和方案設計。

通過3—5年時間,完成高精度定位平臺的商用版本研發和性能測試。完成泛在資訊網路建設,建成一批符合智慧交通需要的泛在先進的資訊基礎設施。移動雲、大數據等在自動駕駛、無人機等交通領域的應用取得積極成效。

二、5G車路協同與智慧公路技術創新及應用

(一)試點單位。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長安大學、齊魯交通資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湖北交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車路協同硬體系統研發。研發車路協同自動駕駛關鍵車載5G通信終端産品。推進多感測器感知融合演算法研究和路側感知系統核心部件研發。

2.構建車路協同大數據體系。推進通訊網、物聯網以及各類專網、切片網路的數據融合,加強交通領域行業數據的歸集匯聚,構建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車輛感測器、動態行駛、司機駕駛行為等數據挖掘分析,提升路況監測、運輸服務、交通規劃及管理等精準決策支援服務能力。

3.構建車路協同資訊安全體系。建設密碼管理平臺、加密安全通道、防火牆及入侵檢測系統等,以設備認證、通道加密、網路防護為重點,加強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資訊安全建設。

4.創新智慧公路應用。構建智慧公路立體通信網,推動5G蜂窩網、高精定位網和車路協同網(C-V2X)三網協同,建成集道路交通全息感知、5G通信、車路協同、北斗高精定位於一體的多元異構通信網,實現廣覆蓋、低時延、高可靠、大頻寬。建設以車路協同網(C-V2X)為核心的智慧公路人車路協同平臺,融通“人車路網”四要素,提供安全高效的資訊服務。建設“智慧雲控管理中心”,推動跨平臺數據同步、跨部門工作協同。開展高速公路安全預警、路側智慧設施管理、橋隧邊坡智慧監測、智慧服務區資訊服務、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編隊、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測試等多層次智慧公路應用。

5.打造面向固定園區的L4級別自動駕駛的5G雲控平臺。構建基於自動駕駛的實時調度、實時協同決策的監控系統。建立5G雲控駕駛與自動駕駛靈活切換的機制,開展基於5G的實時車控。打造中心雲、區域雲、邊緣雲分層的遞階控制系統,開展基於5G的分佈式運算。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車載單元(OBU)、路側單元(RSU)等車路協同硬體研發和産品設計,完成滿足車路協同應用的交通大數據平臺及安全管理平臺搭建。實現8個以上高速道路安全預警服務應用。實現橋隧邊坡智慧監測。完成車聯網與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汽車、智慧隧道、極限場景等測試區及測試區大數據中心建設。完成自動駕駛核心裝備研發、自動駕駛車輛極限工況氣候模擬實驗室基建與場地建設。完成自動駕駛實時調度監控系統和5G遠控系統。

通過3—5年時間,優化車路協同多感測器融合演算法。完成車路協同大數據體系建設。完成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資訊安全體系建設。建成區域級邊緣計算中心,實現15個以上高速道路安全預警服務應用。擴大橋隧邊坡智慧監測、智慧服務區等應用範圍。形成智慧公路商業運營經驗。完成綜合性智慧駕駛特色基地建設,構建封閉式自由流高速收費體系。完成5G雲控平臺,構建5G車聯網生態。

三、5G智慧航運技術創新及應用

(一)試點單位。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廣東省航道事務中心、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港機設備遠端控制。利用5G、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動橋吊、龍門吊等各類集裝箱專用裝卸設備遠端化、自動化改造和集裝箱智慧理貨,實現整個裝卸流程的智慧化和遠端控制。

2.港口無人集裝箱卡車運輸。開展5G車路協同技術在港口內集裝箱卡車自動駕駛應用,建設港口無人運輸車輛調度系統,提升運營效率,降低安全風險。

3.港口智慧安防。以5G輔助全景監控為依託,加強港口作業區安全巡檢、指揮調度、事故應急指揮處置等,結合低空無人機、無人船等實現港口一體化應急管理。

4.航運監測與資訊服務。建設具有實時線上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海事救援以及視頻傳輸調度、語音集群調度、終端位置定位等功能的航運監測與資訊服務系統,支撐航運管理部門監管指揮救援、業務融合調度與資訊發佈。

5.船舶通航監管。建設視頻監控和數據分析採集感知網路,推動監測船舶航行、靠泊、待閘等狀態及航道水深、風霧(能見度)、航道施工等視頻資訊實時採集,實現船舶、航道、重點區域全過程、全視角的動態監控和安全預警處置,實時調度船舶通航。推進5G技術在“海上智控平臺”建設中的應用。

6.船岸協同。搭建5G通信網路、高精度定位網和視頻監控網,建設船岸協同船舶智慧識別、船舶輔助靠離泊、船舶智慧航行岸基協同等系統。提升船舶靠離泊、自主航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啟動廈門港等港口的港機設備遠控、港口無人集裝箱卡車、港口智慧安防,長江或珠江航運監測與資訊服務船舶通航監管、船岸協同(船舶自動靠離泊等)等項目建設,完成各項目端到端系統驗證。完成面向智慧港航的智慧船載終端、港口專用5G工業網關終端設備和關鍵技術研發。建成高精度定位智慧航運試驗網路。形成基於5G的智慧航運解決方案。

通過3—5年時間,完成覆蓋國內樞紐船閘和樞紐港口的5G智慧港航商用網路建設及優化。配合港口企業、航運監管機構實現一網承載全部業務通信覆蓋。實現基於5G網路的港機設備遠控、港口無人集卡、港口智慧安防業務試商用。實現基於的航運監測與資訊服務、船舶通航監管、船岸協同技術及業務試商用,制定數據安全傳輸等相關標準,實現5G智慧港航業務常態化運營。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