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開展智慧交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文號:交規劃函〔2021〕295號

文號

交規劃函〔2021〕295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4/2021-00142

公開日期

2021年08月26日

主題詞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智慧交通;人才;培養;...

機構分類

綜合規劃司

主題分類

專項規劃

行業分類

其他

公文類型

部函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關於呈報〈交通強國建設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試點實施方案〉的請示》(北航發規字〔2021〕4號)收悉。為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智慧交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機場基礎設施智慧化研究、智慧交通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完善試點實施方案,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援。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創造開放包容、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避免出現排他性問題。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智慧化機場基礎設施倣真平臺建設、智慧交通管控與車路協同綜合研究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督導和總結,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及時報部。每年12月底前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組織有關專家對試點工作給予指導,在規劃編制和實施等工作中加強支援。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1年6月30日

抄送:中國民用航空局,部政策研究室、綜合規劃司、人事教育司、運輸服務司、科技司。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試點任務要點

一、智慧交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一)試點單位。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二)試點內容。

以智慧交通為主線,開展以課堂教學為引導、科技創新訓練為平臺、科研實踐活動為載體的科技創新課程建設。優化交通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基地培養”和“産學研”相結合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建設“空地融合”人才培養平臺,加強交通前沿科研實踐研究。建設智慧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教學實驗實踐平臺。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建成車路協同、空地協同和空地融合的課程體系。智慧交通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初步形成面向交通強國建設的教學實驗實踐平臺及運作管理機制,實現實驗實踐課程的全壽命週期管理。

通過3~5年時間,建成具有北航智慧交通特色的一流教學平臺基地,“産學研”一體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取得實效。常態教學數據監控及資訊反饋機制更加完善,形成學生、教師、督導等多維度教學評價體系,畢業生品質跟蹤長效機制基本健全。在智慧交通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

二、機場基礎設施智慧化研究

(一)試點單位。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二)試點內容。

開展岩土材料本構模型、高填方機場修築等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研發高性能材料製備、鋪面自修復、道基道面自感知和自診斷技術等智慧化功能性鋪面材料。研究大跨度、高性能鋼混組合結構等樞紐機場大型航廈結構。開展全壽命週期健康檢測監測、評價技術及方法體系等機場基礎設施智慧運維技術研究。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高性能鋪面材料製備技術、鋪面自診斷和修復技術、機場基礎設施安全檢測和監測技術研發取得初步突破,基本建立機場基礎設施智慧化研究創新體系。初步建成智慧化機場基礎設施倣真平臺。

通過3~5年時間,岩土本構模型在高填方機場中得到研究應用。全面建成智慧化機場基礎設施安全檢測監測平臺、智慧化機場基礎設施倣真平臺。在機場基礎設施與載運工具協同建設、發展等方面形成系統性研究成果,在智慧化機場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方面形成一批可推廣的研究成果。

三、智慧交通關鍵技術研究

(一)試點單位。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二)試點內容。

開展綜合交通大數據多源感知與實時協同處理技術、機場飛行區智慧網聯運作與安全風險管控、車路協同環境下綜合交通資訊服務及決策優化與安全控制研究。開展大型露天礦區無人駕駛運輸服務的場景應用研究。建設交通工程科技智庫。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力爭建成軟硬體一流、模式先進的車路協同實驗實踐平臺。初步建成大數據管理子平臺、網路化協同空管子平臺、車車通信倣真模擬子平臺、車路資訊綜合服務子平臺。基本完成車路協同特色的交通科技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創建1~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培育輸送一批智慧交通管控與車路協同領域的專業人才。

通過3~5年時間,全面建成大數據管理子平臺、網路化協同空管子平臺、車車通信倣真模擬子平臺、車路資訊綜合服務子平臺,面向典型應用場景的智慧交通管控與車路協同綜合研究平臺基本完成建設,在車路系統高度耦合、協同聯動方面的研究能力明顯提升。基本實現基於5G通信的大型露天礦區無人駕駛運輸場景推廣應用。交通工程科技研究智庫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智慧交通管控和車路協同方面咨政建言能力顯著增強。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