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級社:
《中國船級社關於再次上報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方案及試點任務的報告》(社辦公字〔2021〕140號)收悉。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船舶檢驗模式創新與應用、新型船舶裝備技術研發、船舶科研和實驗能力建設、打造數字船級社、船舶檢驗國際合作交流能力提升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完善試點實施方案,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援。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創造開放包容、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避免出現排他性問題。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在新型船舶檢驗裝備研發、新型船舶技術及標準研發、船舶重點領域實驗室培育、船舶數據交互和共用水準提升、國際合作交流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總結經驗,試點工作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以及值得研究重視的有關重大問題請及時報部,並於每年12月底前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及專家對試點工作給予指導,在相關規劃、政策制定和實施等工作中加強支援,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1年10月6日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中國船級社試點任務要點
一、船舶檢驗模式創新與應用
(一)試點單位。
中國船級社。
(二)試點內容。
開展船舶檢驗技術創新研究與應用,提升船舶檢驗服務便捷化、專業化水準。研究遠端檢驗和智慧檢驗等新型船舶檢驗方式,完善船舶遠端檢驗服務體系,建立等效替代驗證評估方法與標準。開展新型船舶檢驗裝備研發及應用,推動無人機、機器人、智慧穿戴設備、線上監測設備、攜帶型測量設備等在船舶檢驗中應用。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船舶檢驗技術創新取得明顯成效,初步建成船舶遠端檢驗服務平臺、典型船體結構及缺陷圖像識別應用平臺。新型船舶檢驗裝備研發取得有效進展,實現無人機商業化應用,基本完成機器人、智慧穿戴設備、線上監測設備、攜帶型測量設備應用驗證。
通過3~5年時間,船舶檢驗技術創新和新型船舶檢驗裝備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船舶檢驗和新型船舶檢驗裝備形成部分技術標準,建成船舶遠端檢驗服務平臺。新型檢驗裝備在船舶檢驗中得到推廣應用,基於遠端協同、線上監測、智慧診斷的新型船舶檢驗方式基本形成。
二、新型船舶裝備技術研發
(一)試點單位。
中國船級社。
(二)試點內容。
加強大中型郵輪綜合安全技術研究應用,完善郵輪規範標準研究,推進實船應用。開展極地航行船舶材料標準和結構安全評估研究。開展智慧船舶、無人船、大型液化天然氣船等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新型船舶技術及標準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形成大中型郵輪綜合安全技術方案。初步完成船舶冰載荷分析軟體升級研發,基本建成智慧船舶系統測試驗證平臺、船舶網路安全評估平臺。智慧系統及船舶網路安全技術標準草案、清潔燃料船舶應用技術標準體系研究成果基本形成。
通過3~5年時間,新型船舶技術及標準研發取得重要突破,力爭完成大中型郵輪規範指南制修訂、推廣和應用。完成異形結構強度評估、安全返港等工程計算軟體開發應用。建成船舶網路安全態勢感知監測平臺。液化天然氣船目標型規範技術標準研究形成系統成果,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技術標準體系研究取得顯著成果,清潔能源船舶推廣取得顯著進展。
三、船舶科研和實驗能力建設
(一)試點單位。
中國船級社。
(二)試點內容。
開展水上結構安全、救生安全、消防安全等技術與標準研發,有序培育水上結構和設備綜合安全實驗室。開展智慧船舶技術、船舶網路安全技術等研究與應用,有序培育船舶智慧技術實驗室。開展清潔能源水上應用與安全技術、船舶綠色生態技術、船舶綠色生態標準體系、航運生命健康系統關鍵技術等研究,有序培育船舶綠色生態技術實驗室。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船舶安全、綠色、智慧核心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水上結構和設備綜合安全實驗室、船舶智慧技術實驗室、船舶綠色生態技術實驗室培育取得明顯進展,船舶綠色生態標準體系研究形成系統性成果。
通過3~5年時間,船舶安全、智慧、綠色方面科研和實驗能力顯著提升。實驗室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船舶實驗室或工程中心培育工作取得顯著進展。新一代船舶標準研發及應用取得重要突破,在水上結構和設備綜合安全、船舶智慧技術應用、航運綠色生態等方面取得系統性成果。
四、打造數字船級社
(一)試點單位。
中國船級社。
(二)試點內容。
搭建船舶數據應用服務平臺,研究新型船舶數據服務和解決方案。開展基於區塊鏈的船舶數據共用研究及應用,研究船舶數據安全治理機制和共用規範標準,打造船舶數據産業生態。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初步建成船舶數據應用服務平臺、船舶工業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數據安全治理機制和規範標準、船舶工業網際網路數據標識規則標準研究基本完成。搭建形成數字船級社新一代資訊技術框架,船用産品品質追溯、船舶建造品質資訊共用、船舶有害物質清單編制實現初步推廣應用。
通過3~5年時間,數字船級社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船舶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基本建成。船舶數據治理機制與規範標準研究基本完成。船舶數據應用服務平臺、船舶工業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更加完善,船舶數據交互和共用水準明顯提升。
五、船舶檢驗國際合作交流能力提升
(一)試點單位。
中國船級社。
(二)試點內容。
加強船舶檢驗技術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船檢技術與標準互聯互通。推動建立國際聯合科研項目、聯合實驗室等合作機制。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船舶檢驗技術國際交流和培訓取得積極成效。在智慧船舶、綠色能源、郵輪技術、檢驗檢測新技術等方面,初步建立與主要海事國家相關方的合作機制。在船舶智慧技術、綠色技術方面國際合作交流能力顯著提升。
通過3~5年時間,船舶檢驗國際化水準顯著提升。國際船舶檢驗技術交流和培訓取得顯著成效。在船舶智慧技術、綠色技術方面的國際合作交流取得共研共建、成果轉化等實質性突破。
抄送:部綜合規劃司、水運局、科技司、國際合作司、海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