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交通運輸廳: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關於申請驗收“智慧港口建設”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的相關材料收悉。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山東省開展高速鐵路建設管理模式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交規劃函〔2020〕335號)、《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交辦規劃〔2022〕61號)及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分工方案,我部組織開展了“智慧港口建設”試點任務驗收工作,主要意見如下:
一、通過試點任務實施,山東省加強自動化碼頭建設、傳統碼頭智慧化改造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港口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港口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不斷提升智慧港口建設水準。
二、試點成果具有較好的創新性、引領性和示範推廣價值,對提高港口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智慧港口建設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三、原則同意“智慧港口建設”試點任務通過驗收,驗收評分98.4分,等級評定為優秀。
我部將建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成果推廣清單,加強試點成果經驗宣傳推廣,請你單位配合做好有關工作,並負責本單位(地區)試點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推廣等工作。
附件:1.試點任務完成情況
2.試點任務取得的典型經驗
3.試點任務成果清單
交通運輸部
2024年2月2日
(此件公開發佈)
附件1
試點任務完成情況
一、區域性港口物流生態圈綜合服務平臺
以運輸需求為導向,面向全流程、全業務、全方位服務,全面融合上下游各類需求,實現港口物流供應鏈相關方資訊互聯互通。研發實施港口物流服務線上化、運輸服務、港口金融服務、口岸智慧查驗、港口物流區塊鏈等資訊系統,構建“港航+物流”、“港航+金融”、“港航+監管”等“港航+”線上服務生態圈,加快港口物流、金融、貿易相互融合,為用戶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統一的網上業務辦理平臺以及全方位、個性化的物流服務體驗。
二、港口企業集團智慧大腦平臺
搭建港口主數據管理平臺和港口大數據平臺,推進核心業務主數據一體化管控,推進數據資源共用和利用。建成港口經營管理決策支援系統和智慧市場分析系統,搭建三端聯動的企業管理駕駛艙和生産指揮中心一體化管控平臺,實現從宏觀到微觀的全方位分析。推進智慧港口運作全狀態、實時化和可視化、決策協同化和智慧化發展,為港口企業管理層提供“一屏縱覽集團全局,一鍵追蹤經營指標,內腦外腦輔助決策”的關鍵能力。
三、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資訊系統工程
圍繞自動化碼頭關鍵設備與系統關鍵技術攻關,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自主研發,實現智慧生産管控系統(A-TOS)和智慧閘口系統自主可控。建成大型設備智慧監測系統、智慧生産作業監控系統、碼頭數據分析與決策系統,推動國産作業系統和數據庫系統在自動化碼頭落地應用,促進碼頭作業智慧化管理水準升級。建成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日照港順岸式集裝箱自動化碼頭,持續推進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技術創新。建成全球首個智慧空中軌道集疏運系統,打通集裝箱運輸港、船、站、場間“最後一公里”,構建起立體智慧集疏運新模式。
四、傳統碼頭智慧化改造工程
自主研發碼頭生産管理、冷藏箱遠端監控、智慧理貨等資訊系統。加快橋吊、軌道吊和輪胎吊自動化和半自動化改造,有效提升集裝箱碼頭自動化水準。推進裝卸船機、堆取料機、門機等設備自動化改造,研製船舶和火車車廂自動清掃設備,研發實施碼頭智慧管控系統,大力實施傳統幹散貨碼頭智慧化改造。採用雷電預警、纜繩應力、浪涌及船舶姿態檢測、全息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持續完善碼頭生産安全聯鎖應急體系,圍繞碼頭、罐區及長輸管道智慧服務生産作業調度與客戶服務,研發實施智慧化資訊服務系統,不斷加強傳統油品碼頭智慧化改造。研製適用港口作業環境的專用工屬具,開發實施管控一體化平臺,持續完善傳統件雜貨碼頭智慧化管理體系。
五、智慧港口資訊基礎設施工程
搭建數據中心,實現各港口與企業總部數據的互聯互通。搭建港口數據防火牆、邊界防火牆、零信任安全網關等,建成港口基於零信任架構建設的統一標準化網路安全體系。搭建互為備用、實時切換的雙活數據中心,實現站點級雙活和高靈活負載分配,為業務連續性提供最高級別保障。建成港口5G通信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和國內首個港口5G通信專網,開展基於5G通信網路的智慧理貨、無人駕駛、遠端控制等智慧港口應用系統建設。
六、自動化碼頭相關技術標準體系研究
在自動化碼頭數據中心、作業系統、設備控制系統、智慧閘口系統以及碼頭作業系統與設備控制系統介面等方面,開展《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數據中心技術要求》(T/CIN 014—2023)等48項智慧港口相關標準規範研究,研究構建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標準體系,探索構建智慧港口標準體系。成立山東省現代航運技術標準創新中心、山東省交通運輸標委會港口分會,搭建起現代航運技術標準研究和轉化平臺。
附件2
試點任務取得的典型經驗
一、創建多技術路線協同推進模式
把握山東沿海港口服務腹地廣闊、運輸需求旺盛、作業貨種豐富,各港各具特色的發展實際,創建因地制宜的多路線智慧港口建設模式。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在全面分析山東沿海各港現狀基礎上,通過系統梳理腹地運輸需求,深入評估潛在趨勢影響,整合優化資訊化基礎設施、碼頭自動化智慧化建設以及數字化轉型服務需要,構建起包含“智慧基礎、智慧裝備、智慧生産、智慧管控、智慧服務、智慧大腦”六大體系的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總體框架,提出具體實施方案和建設實施策略與計劃,形成智慧港口建設一張全面、體系化的頂層設計藍圖和實施路線圖。二是注重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山東沿海各港口、各業務板塊的組合效應,結合業務種類豐富、生産作業模式多樣、自動化程度不一、智慧綠色港口建設階段不同的發展實際,分批次、分層次、分地域、分領域精準施策。在各港口重點推動生産作業、設備管理等智慧化建設和改造升級,在各板塊重點推動物流、金融、貿易、裝備、科技等新興業態智慧化建設,實現全業態、全方位轉型升級。三是強調多路線推進。深入分析各港碼頭主要作業貨種和作業形式特點,在青島港新建垂直佈局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日照港實施順岸佈局集裝箱碼頭智慧化升級,在煙臺港建設全流程自動化專用幹散貨碼頭,在渤海灣港實施通用幹散貨碼頭門機等關鍵設備自動化升級,確保技術路線先進,建設成果實用。
二、構建“1+N”産業鏈上下游共用共建模式
發揮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比較優勢,構建“1+N”産業鏈上下游共用共建模式,推動港口數字化轉型升級穩步推進。一是強化主體責任。牢牢把握智慧港口建設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引領組織合作夥伴在總體框架下,各司其職,各盡其長,構建了以山東港口為統領,聯合産業鏈上下游各環節單位的“1+N”智慧港口建設模式。二是注重智力支撐。成立了由院士領銜、國內頂尖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通過聯合研發、項目共建等形式,邀請資訊化、智慧化領域頭部研究機構、高校院所參與智慧港口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充分調動優秀外部智庫力量,開展智慧港口建設相關基礎理論和前瞻性研究,在頂層設計、科技創新、技術升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高等級的智力支援。三是堅持技術升級。以市場換技術、以場景出産品,形成産業鏈各環節工作合力,推動先進技術和創新模式率先在青島港、日照港、威海港等港口落地應用。總結實踐經驗,完善技術路線,促進技術再升級,進一步提升了産業鏈各環節的黏性,形成了山東港口智慧港口建設成套解決方案。發揮産業鏈核心技術優勢,推動技術成果先後在廣西、安徽、甘肅等國內海港、河港、陸港複製推廣應用,並相繼輸出到阿聯酋、義大利等國家沿海港口,闖出了山東港口智慧港口建設的新品牌。
三、探索業務與技術深度融合模式
堅持探索創新、強化科技引領,注重5G通信、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應用,加速數字經濟與業務實踐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智慧港口建設水準。一是實現港口建設與智慧化發展相融合。部分突破自動化碼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實施了自動化碼頭智慧管控系統(A-TOS)、國産智慧閘口等系統,建成了全球首個智慧空軌集疏運系統,滿足了港口個性化的業務需求,推動青島港前灣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實現港口立體集疏運新模式。二是實現港口管理提升與數字化轉型升級相融合。針對港口碼頭多、數字化發展階段不同等實際,綜合採用微服務、區塊鏈等技術建成了集物流、監管和服務於一體的山東港口雲生態平臺,為各類用戶提供了多種形式的一站式增值服務,港口線上業務比例達到90%。針對港口經營管理、生産組織、資源配置等方面數據標準不一、實時性不高等現狀,採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資訊技術,建成山東港口智慧大腦平臺,創新形成了港口數據治理的智慧化運營管理模式。三是推動地方經驗向國家標準轉化。注重總結先進技術與港口特色場景應用融合實效,結合國內外智慧港口建設發展趨勢,在&&或參與的多項國家、行業、團體相關標準規範編制中,融入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與運營、港口物流綜合服務等方面的典型經驗,為集裝箱碼頭自動化、港口物流服務、客滾運輸服務等智慧港口領域的標準規範制定做出了貢獻。
附件3
試點任務成果清單
序號 | 成果名稱 | 成果屬性 |
1 | 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成果編號:2021CX028) | 交通運輸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入庫成果 |
2 | 橋吊防風錨定系統和方法 (成果編號:2021ZL037) | 交通運輸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入庫成果 |
3 | 一種AGV充電系統 (成果編號:2020ZL009) | 交通運輸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入庫成果 |
4 | 口岸智慧查驗平臺的研究與應用 (青科評備字第2021460183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5 | 區關港業務系統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青科評備字第2022460192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6 | 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智慧管控系統 (航學(評價)字〔2022〕第17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7 | 港口立體互聯智慧綠色物流關鍵技術 研究與應用 (青科評備字第2022460287) | 科技成果評價 |
8 | 煙臺港礦石碼頭全流程自動化與智慧 控制技術研發及應用 (航學(評價)字(2023)第031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9 | 通用幹散貨碼頭無人駕駛自卸車研發與應用 (青科評備字第2022460186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10 | 幹散貨碼頭輸運系統綠色技術的創新應用 (青科評備字第2022460132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11 | 港口多油品一體化儲運智腦系統 (中港協評字〔2021〕第005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12 | 基於供應鏈的油品碼頭生態圈系統研究與建設 (青科評備字第2021460185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13 | 一種件雜貨自動吊裝設備的研製與應用 青科評備字第2020230173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14 | 基於5G技術的傳統集裝箱碼頭無外伸距軌道吊 自動化改造的研究與應用 (青科評備字第2021460113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15 | 基於5G技術的港口多貨種智慧化融合型 理貨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青科評備字第2021460147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16 | 自動化抓鬥門座起重機關鍵技術與應用 (火炬評字〔2022〕第1273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17 | 幹散貨碼頭全流程自動化及智慧管控 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魯交科評字〔2022〕第23號) | 科技成果評價 |
18 | 全自動化碼頭智慧生産指揮控制系統 (軟著登字第9691902號) | 軟體著作權 |
19 | 空軌智慧調度系統 (軟著登字第9810999號) | 軟體著作權 |
20 | 自動化碼頭作業數據分析決策系統 (軟著登字第5062246號) | 軟體著作權 |
21 | 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作業系統技術要求 (GB/T 42809-2023) | 國家標準 |
22 | 港口基礎地理資訊交換服務技術要求 (GB/T 42807-2023) | 國家標準 |
23 | 智慧物流服務指南 (GB/T41834-2022) | 國家標準 |
24 | 港口集裝箱作業系統技術要求 (GB/T 42811-2023) | 國家標準 |
25 | 防止船舶封閉處所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 (GB 16993-2021) | 國家標準 |
26 | 自動化集裝箱起重機遠端操控安全作業規程 第2部分:集裝箱門式起重機 (JT/T 1485.2-2023) | 行業標準 |
27 | 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指南 (JTS/T 199-2021) | 行業標準 |
28 | 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數據中心技術要求 (T/CIN 014-2023) | 團體標準 |
抄送:部水運局、科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