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以下簡稱 "條例"),現公佈深圳海事局2016年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報告。
本年度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資訊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資訊情況、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舉報投訴情況、政府資訊公開收費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七部分組成,內容涵蓋深圳海事局機關各部門、基層各單位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的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情況。本年度報告電子版可在深圳海事局門戶網站(http://sz.msa.gov.cn)"政府資訊公開年報"欄目下載。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深圳海事局政府資訊公開辦公室聯繫(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濱河大道2031號海安中心大廈2002室;郵遞區號:518032;諮詢電話:0755-83797087;電子郵箱:jiatingting@sz.msa.gov.cn)。
一、概述
2016年,深圳海事局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的指示要求,緊緊圍繞國務院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和深圳海事局年度重點任務部署,立足海事"三化"建設及深圳海事現代化建設實際,推進重點領域資訊公開,加強資訊發佈、解讀和回應職能,強化資訊平臺建設,完善資訊公開機制,不斷增強資訊公開實效,充分發揮網站、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作用,迅速回應社會關切,為社會公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海事服務。
(一)繼續完善政府資訊公開管理機制
一是進一步規範資訊公開工作。堅持"誰發佈,誰負責"的原則,有效落實管理機制和責任機制。按照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及交通運輸行業政府網站績效評估要求,全面清理網站"資訊不更新、發佈不準確、互動不回應、服務不實用"等"四不"問題,對長期無資訊公開的欄目堅決予以關閉,對資訊發佈不及時、不準確的情況以日常監測報告的形式予以通報,對互動回應不及時的情況開展專項督辦,確保問題及早發現,整改落實到位。
二是不斷強化資訊公開工作聯動機制。著力增強海事門戶網站與地方政府網站、新聞網站、商業網站、電臺、報刊等媒體間的工作聯動,主動面向各大傳播媒介發佈海事資訊,增強資訊傳播效果,擴大資訊傳輸渠道,宣傳海事形象,讓社會更加全面、準確、及時地了解海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發揮政府資訊對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同時,不斷強化資訊公開局內主管部門與職能部門間的溝通交流,有效運作網站管理須知文件,適時做好提醒和督辦工作,及時協助解決網站運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舉全局之力共同做好深圳海事政府資訊公開工作,確保門戶網站日常資訊更新工作有序開展,各類互動欄目有序運作。
三是切實加強資訊安全防護。增強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網站安全檢查常態化機制,從日常管理、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安全檢查等方面做好資訊系統安全管理工作。全年我局共開展3次網站安全測評,專門配置了專用的網站應用防火牆(WAF)、入侵檢測系統(IPS)、防火牆(Firewall)和堡壘機。定期使用專用的殺毒程式對網站進行掃描檢測,每天安排專人對網路安全防護設備的日誌和報警資訊進行分析和評估,確保對網站可能發生的頁面篡改、數據洩露或網頁挂馬等安全事件能夠及時響應。
(二)推進重點領域資訊公開
按照《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6〕 8號)及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交通運輸部落實〈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意見的通知》(交辦辦函〔2016〕505號)要求,結合交通運輸行業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工作要點,從我局年度重點任務出發,制訂資訊公開工作要點,明確重點領域資訊公開責任部門,統籌謀劃,科學部署,細化工作任務,制定落實措施,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穩步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在依法加強安全保障和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優化資源服務共用,穩步推進政府數據開放。推動建立深圳海事局數據資源清單,制定數據開放計劃,落實數據開放和維護責任,推進數據資源匯聚和集中開放,出臺數據開放共用標準,圍繞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服務廣大船員、提高海事船舶監管能力等服務需求,優先推動公共服務、海事監管、民生保障相關領域的政府數據面向社會開放,並提供配套的數據下載功能。建立政民互動的大數據採集共用機制,編制深圳海事局數據資源公開目錄,通過網站數據共用模式,支援鼓勵行政相對人充分使用數據資源及時獲取相關資訊。
圖1:深圳海事局門戶網站數據共用欄目頁面
二是持續優化行政辦事服務資訊公開。完善政務辦事指南,建立要素式管理模式,對海事政務辦理項目進行逐項梳理,重點核查包括辦事事項名稱、辦理方式、設定依據、申請條件、辦理材料、辦理程式、受理部門、辦理地點、辦理時限、辦理時間、聯繫電話、申請表和示範文本等在內的各類關鍵要素資訊公開情況,對未明確材料提交份數及格式、是否需要簽字(蓋章)的項目及時補充完善相關內容,確保各項業務辦理要求清晰明瞭,資訊公開內容權威準確,公眾辦事更加便捷。全面落實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構建實體政務大廳、網上辦事大廳、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相統一的公共服務平臺,授權行政審批項目辦結時限平均縮短超過50%。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綜合平臺,推廣使用政務微信平臺,拓寬政務服務諮詢辦理渠道,行政審批網上申報率達到98%。從便利用戶的角度出發擴充網上政務大廳辦事功能,配合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船載客貨電子申報系統和船舶防污染管理電子申報系統的全面啟用,新增門戶網站海事業務"網上申辦"連結,實現一鍵轉入各項業務辦理界面,為用戶免去多次搜尋登陸的繁雜程式。增強網站使用的用戶友好性能,強化社會監督,在原有的"許可公示"界面新增"辦結時間"模組,便於行政相對人實時查看業務審批狀態,監督業務辦理時限,使海事政務辦理更加公開、透明、高效。繼續完善"便民查詢"模組功能,新增客運碼頭資訊及航運班期檢索,為便利群眾水上出行提供便利。
圖2:深圳海事局門戶網站政務大廳頁面
三是有序推進水上交通事故資訊公開。及時通過門戶網站"水上安全事故"欄目面向社會公開我局負責調查並於2016年結案的2起水上重大交通事故調查報告,全年共通過門戶網站"水上交通事故處置救援"欄目公開人員救助、船舶遇險、油污清理等事故處置救援資訊18條。有效運用網際網路受眾廣、傳播快等功能,通過門戶網站公開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協查書,開展政民協作行動,加快肇事逃逸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
四是持續推進船員服務資訊公開。本著服務船員、保障廣大船員權益的宗旨,我局在門戶網站新建"深圳海事船員服務專題"欄目,全面梳理船員服務類資訊,從船員培訓、船員考試 、船員體檢、船員註冊、船員外派等方面進行資訊資源分類聚合,為公眾提供轄區船員培訓機構、培訓項目、培訓計劃、船員考試中心介紹、船員考試科目、船員考試計劃、船員考試成績、船員體檢機構、體檢項目、體檢要求、船員註冊、變更、延續或登出申請指南等實用性資訊瀏覽及查詢服務,及時發佈各類通知公告,為船員提供一個政策學習、網上辦事、成績查詢的綜合性平臺。同時,為有效解決船員在業務辦理、船考試就業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我局還分類梳理編制了常見諮詢問題數據庫,船員可根據自身需要快速檢索相關問題,了解相關資訊,有效節約了時間成本,提升了辦事效率。
圖3:深圳海事局門戶網站船員服務專題頁面
五是按要求做好財政資金資訊公開。通過門戶網站按時公開月度"三公"經費(出國費、公務接待費、車輛運作費)支出情況及港口建設費、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等非稅收入收繳情況通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六是繼續推進重大建設項目資訊公開。加強政府採購資訊公開,依託中國政府採購平臺,對政府採購項目預算、採購過程、採購結果進行全過程公開;2016年累計通過網站同步更新項目招投標、採購資訊22條。推進工程建設、業務系統項目資訊公開,按要求對深圳港口經營人代收港口建設費第三方數據稽核、深圳VTS運作品質管理系統、船舶溢油應急設備庫工程、南山海事處業務用房建設工程等重點項目進展情況予以公開,增強政府採購及項目建設的公開度和透明度。
七是深入推動公共安全資訊公開。加強預警資訊公開,及時收集災害性天氣預警資訊,利用網站、廣播、微信等服務平臺推送發佈,及時提醒社會公眾關注水上交通安全;定期公開港口生産情況及轄區安全形勢分析,公開轄區貨物、集裝箱吞吐量、旅客吞吐量、船舶運載危險貨物量、船舶進出港數量、轄區水上交通事故量、海事接警次數、搜救行動次數、搜救時間、救助人次等統計數據;加強水上水下活動安全監管,推動轄區船舶動態及水上水下活動資訊公開,全年共通過門戶網站"動態資訊"欄目發佈水上水下活動資訊30條,航行通告96條,航行警告32條。
(三)加強政策解讀和熱點回應工作
為增強社會公眾的參與度,加強政策解讀和輿情響應,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發揮正面引導作用,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2016年共參加新聞發佈會4場,開展17期線上訪談、2期網上直播、12期意見徵集,1期網上調查活動,通過門戶網站受理諮詢來信312封、舉報投訴信25封,均在規定時限內辦結。
2016年,主動公開規範性文件21條,及時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法規政策和重大措施進行線上解讀,其中,通過門戶網站"線上訪談"欄目發佈政策解讀資訊9條,對包括集裝箱重量驗證、珠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港口建設費徵收政策等在內的需要公眾廣泛知曉的相關規定要求及時進行全面、細緻的解讀,深入淺出地講解政策出臺背景及實施要求,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意見,增強社會公眾的參與度,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工作。
(四)加強資訊載體平臺建設,豐富公開形式
2016年,在充分利用和健全門戶網站平臺的基礎上,加強手機移動終端應用服務,積極利用微網志、微信等新技術新應用傳播政府網站內容,方便公眾及時獲取海事資訊。同時,適時推出"深海"女子開箱隊、深圳VTS業務微信平臺,豐富資訊公開形式,更好地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
二、主動公開政府資訊情況
深圳海事局積極擴大主動公開的政府資訊發佈範圍,細化公開內容,充分運用門戶網站、政務微網志、微信、地方政府網站、商業網站、廣播、電視以及報刊等方式公開政府資訊。
(一)通過門戶網站主動公開政府資訊情況
2016年,深圳海事局各部門(單位)累計通過門戶網站、分支局網站主動公開資訊4137條,其中公開新聞動態、政策法規、規劃計劃等基礎資訊2417條,公開行政處罰、財務資訊、海事項目、水上安全事故、信用資訊等重點領域資訊509條,其他公共服務、專題資訊共1211條。2011年至2016年,深圳海事局門戶網站共發佈各類資訊18,889條,2016年門戶網站頁面瀏覽量達到878萬次,有效發揮了門戶網站作為資訊公開、政務辦理、政民溝通平臺的功能。
圖4:深圳海事局門戶網站近6年政府資訊公開情況統計圖
(二)通過政務微網志、政務微信主動公開政府資訊情況
2016年,深圳海事局通過"深圳VTS"微網志發佈政府資訊634條,通過"深圳海事"官方微信及"深圳VTS"、"深海女子開箱隊"業務微信推送政府資訊277條,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公開政府資訊,順應時代要求及用戶需求提供更優質的海事服務。
(三)通過地方政府網站、新聞網站、商業網站、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公開政府資訊情況
深圳海事局主動加強與深圳地方政府網站和深圳新聞網站、人民網等商業網站,深圳電視臺,中國交通報、中國水運報、深圳特區報等報刊的工作聯動,全年通過上述媒介共主動發佈政府資訊共56條,為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深圳海事奠定了良好基礎。
圖5:深圳海事局主動公開政府資訊情況分佈圖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資訊情況
(一)申請情況
2016年,深圳海事局共受理政府資訊公開申請5件,其中公民個人申請2件,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3件。從申請方式看,2件為網路申請,3件為信函申請,內容涉及船舶公司無違法違規證明開具、海事規費徵收標準等方面。
(二)答覆情況
2016年受理的5件政府資訊公開申請均已按照《條例》規定及時辦結。其中,通過信函答覆2件,電子郵件答覆1件,其餘2件申請因不屬於我局管轄職責及業務辦理範疇已電話反饋申請人並告知正確的提交申請部門和聯繫方式,協助申請人準確獲取相關資訊。
四、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舉報投訴情況
2016年,深圳海事局未收到與政府資訊公開相關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亦未收到政府資訊公開方面的舉報和投訴。
五、政府資訊公開收費情況
2016年,深圳海事局未向行政相對人收取任何政府資訊公開費用。
六、存在問題
2016年,深圳海事局認真履行政府資訊公開職能,明確責任,細化任務,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努力做好政府資訊公開各項工作,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政府資訊公開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門戶網站資訊更新量雖有所增長,但欄目資訊更新滯後問題依然存在,政府資訊公開主動性、時效性仍有待進一步增強。
(二)政府資訊公開平臺功能仍有待繼續完善,門戶網站仍存在搜索功能失效、網站連結錯誤現象,安全性及穩定性有待持續強化。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政府資訊公開監督管理
以綜合辦公平臺升級改造為契機,健全政府資訊公開運作機制,梳理資訊公開工作流程,完善資訊公開途徑,強化平臺督辦功能,確保資訊應公開盡公開。加強資訊公開日常監測,做好月度、季度、年度資訊公開督辦工作。全面清理網站"資訊不更新、發佈不準確、互動不回應、服務不實用"等"四不"問題,以績效評估報告的形式予以公佈,並做好後期跟進及督促整改工作。不定期開展保密審查,對公開的政府資訊要依法依規開展保密審查。
(二)推進海事行政執法結果資訊公開
根據《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於印發<海事行執法結果資訊公開管理辦法>的通知》(海政法〔2017〕45 號)要求,全面梳理可公開的海事行政執法結果資訊,按照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資訊類別進行分類管理,在規定時限內通過門戶網站公開有關資訊。
(三)強化依申請公開資訊管理
進一步規範依申請公開資訊管理,做好通過不同途徑申請政府資訊公開的接收、登記、辦理和答覆工作。拓展依申請公開資訊渠道,制定依申請資訊公開各環節的流程處理標準及具體要求,並定期通過門戶網站公開年度依申請公開受理情況。
(四)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
一要是加強政策解讀功能。注重運用數字化、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方式,提升政策解讀的可讀性、直觀性、便利性,通過線上訪談、網上直播等多種方式開展好政策解讀,幫助社會公眾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策,進而依法依規照章辦事。二是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持續完善諮詢投訴、線上訪談、意見徵集功能,拓寬渠道,提升公眾互動的便利性。縮短諮詢投訴處理時長,修訂完善相關控製程序,對涉及海事部門的重要政務輿情、媒體關切、突發事件等熱點問題及時按程式發佈權威資訊,為公眾提供第一手真實準確的資料。
(五)加強資訊公開平臺建設
充分發揮深圳海事局門戶網站"第一平臺"作用,增強資訊發佈、政策解讀、回應關切、輿論引導的功能,將政府網站打造成更加全面的資訊公開平臺、更加權威的政策發佈解讀和輿論引導平臺、更加及時的回應關切和便民服務平臺。充分運用智慧搜索、智慧問答等新技術,方便公眾能夠快速準確的定位所需的內容資源。積極探索利用手機APP終端、政務微網志、微信等新媒體,及時發佈各類權威政務資訊,拓寬資訊發佈渠道,優化交互界面,擴充政府資訊公開目錄,及時公開社會關注的政府資訊,切實履行政府資訊公開服務社會的職能。
(六)加強政府資訊公開隊伍建設
定期組織召開資訊公開相關專題會議,強化政府資訊公開工作人員知識儲備和保密意識。適時開展資訊安全知識培訓,提升對政府網站建設發展趨勢的認識和專業知識技能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