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交通運輸部施行<政府資訊公開條例>辦法》、《全國海事系統政府資訊公開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落實<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意見》等規定編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動公開資訊的情況、依申請公開資訊和不予公開資訊的情況、資訊公開收費及費用減免情況、因資訊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共六部分組成。其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報告電子版可在廣東海事局網站政府資訊公開專欄(網址:http://www.gdmsa.gov.cn)下載。如對本年度報告有疑問,請與廣東海事局政務中心聯繫(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怡樂路47號;郵遞區號:510260;諮詢電話:020-89098211)
一、概述
2016年,廣東海事局認真按照《交通運輸部落實<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意見》要求,緊密結合海事"三化"建設,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紮實開展政府資訊公開工作,保障社會公眾依法獲取海事資訊的權利,以資訊公開推進便民服務,促進依法行政。
(一)完善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制度體系
一是規範主動公開工作管理。充分發揮政府網站作為政府資訊發佈第一平臺的作用,修訂完善《廣東海事局門戶網站管理辦法》,把上級和本局文件通過網站統一向社會公開,實現主動公開政府資訊的及時、準確發佈。通過廣東海事局"海事法律法規支援文庫"(已實現PC下載和手機APP下載),使社會公眾能夠便捷地全面、及時了解海事法律法規。2016年,廣東海事局及下屬單位通過政府網站政府資訊公開專欄主動發佈規範性文件249件,制發規範性文件158件。
二是完善依申請公開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政務中心作用,由廣東海事局政務中心負責廣東局機關政府資訊公開並指導各分支局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改進政府資訊申請渠道,上線運作依申請公開網上線上申請系統,形成了當面申請(現場)、書面申請(信函、傳真)、網上申請(網頁、電子郵件)全方位的申請渠道,保障了公眾依法申請公開政府資訊的權利。2016年,廣東海事局及下屬單位分別通過當面、信函和網路等渠道收到政府資訊公開申請共550件,全部予以及時回復。
三是加大政府資訊公開工作督促檢查力度。開展局內各單位政府資訊公開和政策解讀等工作的日常監測,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糾正。定期對下屬單位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實施指導檢查,推動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有效開展。
(二)推進重點領域資訊公開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16〕19號)》、《交通運輸部落實<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意見》要求,結合我局年度工作重點、交通行業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工作要點,建立我局資訊公開工作要點,明確&&部門,抓好工作部署,對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制定落實措施,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一是做好行政審批過程和結果公開。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行政相對人可通過電子簽證系統、船載危險貨物申報系統、防污染作業申報系統、廣東海事局船員電子申報暨綜合資訊平臺等查詢行政審批事項的受理、進展情況和結果等資訊。
二是推進財政資金資訊公開。按照上級要求報送月度三公經費支出情況及非稅收入收繳情況,包括出國費、公務接待費、車輛運作費預算執行情況,以及船舶檢驗費、港務監督管理費、港口建設費和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情況。同時,進一步推進項目資訊公開。2016年,公開海事項目招標公告、評標結果共30條,覆蓋全局所有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推進工程建設項目資訊公開,對工作船碼頭建設、業務用房工程、執法船交付等重點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公開。
三是主動做好安全資訊和應急管理資訊公開。通過廣東廣播電視臺的"廣東海事氣象預報"欄目,及時發佈精準的海事天氣預報;2016年官網發佈63條搜救資訊,特別在防抗颱風"妮妲"、"海馬"等強颱風襲擊工作中,及時發佈氣象和搜救資訊。公開水上交通事故調查報告6份,主動做好事故調查報告公開工作。
五是借力智慧海事拓寬資訊渠道。通過構建"網際網路+海事監管與服務"新模式,整合數據資源,實現資訊互通共用,為行政相對人提供及時的公共安全資訊開闢新途徑。2016年,我局各級機構通過平臺向船公司、船舶和地方相關安全責任人推送安全資訊5687676條。在廣東局官網為港珠澳大橋建設、深中通道項目建設等對社會有重大影響水的重點水工項目開闢專門服務欄目,提供專業海事公共安全服務,力推動公共資訊服務升級。
(三)加強政策解讀和熱點回應工作
為增強社會公眾的參與度,加強政策解讀和輿情回應,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發揮正面引導作用,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理解。2016年,廣東海事局及下屬單位,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共216次,其中,參加或舉辦新聞發佈會8次(主要負責同志參加8次)、政府網站線上訪談22次(主要負責同志參加18次)、政策解讀稿發佈27篇,微網志微信回應事件104次、其他方式回應55次。
一是加強政策解讀。廣東海事局根據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或專業性較強的法律法規和重要政策進行線上解讀,2016年,廣東海事局及下屬單位通過門戶網站、線上訪談欄目和微網志等形式發佈政策解讀資訊27篇,對《水路旅客運輸實名制管理規定》、《船舶檢驗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船舶船員適任考試發證規則》修訂等社會關切熱點以及需要公眾廣泛知曉的相關規定、意見等政策性文件進行了解讀,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意見,增強社會公眾的參與度,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工作。
二是主動回應公眾關注熱點。2016年重點圍繞"廣東海事保障2016年春運"、"水上安全形勢分析"、"港珠澳大橋海事安全"、"海事勞工公約"等涉及社會公共安全的熱點和亮點。
三是建立熱點動態反應機制。做好網上留言的收集、處理、反饋工作,通過局政府網站"局長信箱""線上訪談""網上投訴""網上調查"等互動欄目接受群眾諮詢、投訴、意見和建議,為群眾答疑解惑。2016年受理網上留言96條,局長信箱來3信 封,投訴舉報信0封,回復率皆為100%。
二、主動公開政府資訊情況
(一)完善政府資訊公開網路載體。
一是進一步發揮我局門戶網站的傳播優勢,積極擴大主動公開的政府資訊發佈範圍,在我局門戶網站開設專欄,整合各類資訊平臺,細化公開內容,主動、快速、廣泛的發佈各類資訊,同時通過技術升級提高查詢便利化水準。
2016年,廣東海事局及下屬單位通過門戶網站、業務平臺主動發佈各類資訊總量達7169條,其中:通過門戶網站主動發佈廣東海事工作資訊1794條,通過微網志、微信公開政府資訊1988條,其他方式公開政府資訊3811條。公開資訊涉及規章制度、規範性文件、 "十三五"規劃進展情況、2016年度工作計劃計劃和進展情況、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人事管理、海事文化、廉政建設等內容。結合2016年工作會議及年度重點任務,推出廣東海事局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項目建設安全資訊、中國海事勞工等熱點專題。
二是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政府部門涉企資訊統一歸集公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將我局屬於主動公開的政府資訊連結到省政府統一的歸集平臺。
(二)拓展資訊公開渠道。
綜合運用電視、廣播、報刊、新聞發言人等驅動,深化政府資訊公開,一些重要資訊同時通過政府網站、報紙、電視、商業網站等媒體向社會發佈公開。
2016年,廣東海事局在各級媒體刊播稿件11000余篇次,其中中央媒體821篇次,展示了廣東海事執法為民、服務社會形象。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廣東海事局及下屬單位受理政府資訊公開申請共558件。申請方式中,網路申請13件,當面申請534件、傳真申請0件,信函申請11件。我局嚴格按照《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的要求做好受理、審查、答覆程式,所有申請已通過書面形式及時回應行政相對人。
四、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舉報投訴情況
2016年,廣東海事局未收到政府資訊公開申請相關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未收到針對政府資訊公開方面的舉報和投訴。
五、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廣東海事局政府資訊依申請公開未收取任何費用。
六、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
2016年,廣東海事局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實體政務中心與網上辦事大廳結合度需進一步緊密,部門工作人員資訊公開意識有待加強,政務公開能力和公眾參與度還需進一步提升,考核監督和教育培訓力度需進一步加大。下一步,廣東海事局政府資訊公開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密切實體政務中心與網上辦事大廳結合度,推動海事政務服務向網上辦理延伸,使群眾更為便捷地查詢審批事項受理、進展情況和審批結果。
二是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事項公開機制,修訂完善《廣東海事局政務公開指南》,加強政務公開品質和效果評估。
三是建立執法結果資訊公開機制。落實《海事行政執法結果資訊公開管理辦法》要求,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結果資訊公開機制,進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四是建立健全輿情收集、會商、研判、回應、評估機制。重點收集涉及公眾切身利益且可能産生較大影響的媒體報道等,對收集到的輿情加強研判,區分不同情況,進行分類處理。
五是加強政務公開教育培訓。著力加強政務公開業務培訓,提升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政策理論水準和業務研究能力,增強公開意識,全面提升我局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品質和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