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2017年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編制交通運輸部2017年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交通運輸部政府資訊公開辦公室聯繫(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11號;郵遞區號:100736;電話:010-65292287;電子郵箱:duchashi@mot.gov.cn)。  

一、主要工作概述  

2017年,交通運輸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政務公開工作部署要求,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人民群眾關注關切和交通運輸改革發展重點任務,按照交通運輸部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進一步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提升政務公開實效,以公開促規範,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服務,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助力交通運輸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建設交通強國新征程。  

(一)紮實做好主動公開。  

一是完善公開制度。出臺《交通運輸部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意見》,起草《交通運輸部政府網站共建與政務公開工作績效考評細則》等文件,進一步提升公開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水準。二是拓展公開內容。修訂《交通運輸部主動公開基本目錄》並根據工作實際進行持續動態調整,將原有“主題”一套分類體系拓展為“主題”、“行業”、“機構”三套分類體系,增加了鐵路、民航、郵政相關查詢連結,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查詢便利度。三是建立源頭認定機制。強化“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在公文系統中設置公開屬性必選控製程序,擬制政府資訊時須明確公開屬性,確定不予主動公開的政府資訊要説明理由和依據,實現了政府資訊擬制和公開的閉環管理。在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法學研究所發佈的2017年度國務院部門政府透明度指數評估結果中,交通運輸部在54家國務院部門中排名第4。

(二)規範依申請公開。  

一是拓寬受理渠道。充分發揮政府網站作為政府資訊公開第一平臺作用,努力實現網上申請、受理、辦理和答覆“一條龍”服務,提高依申請公開工作效率。對外公佈資訊公開聯繫方式,引導公眾通過網路、書面或當面等多種形式提出公開申請。二是規範辦理程式。合理確定依申請公開辦理流程,在受理申請、審查內容、安排處理、擬制告知書、審核印製、發送及記錄等環節嚴格把關、科學分工,建立內部溝通、保密審查和協調會商機制,確保程式合法合規、答覆品質較高,保障申請人合法權益。三是注重分析研判。對不予公開的資訊以及依申請公開較為集中的資訊進行全面自查,發現應公開未公開的資訊,及時轉為主動公開。同時,對依申請公開典型案例進行匯總分析,有針對性提出改進措施。  

(三)全面加強政策解讀與回應。  

切實落實做好政策解讀回應的相關規定,由國務院發佈的交通運輸重大政策,部主要負責人充分利用政策例行吹風會、新聞發佈會等方式,主動回應重大輿論關切,釋放信號,引導預期。

——2017年10月,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暢談交通大國如何邁向交通強國。

——2017年3月,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人民大會堂參加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時接受媒體採訪。

對一些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性資訊和重要資訊,通過政務網站、微信等途徑及時解讀和回應。2017年,《“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2016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等77項重要政策、熱點工作通過部政府網站、中國交通報等媒介進行深入解讀。

(四)廣泛聽取群眾意見。  

2017年,通過部政府網站對《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等13項部門規章、160余項重要政策面向社會開展意見徵集並公佈徵集結果。對“道路貨運駕駛員從業狀況”、“共用單車”等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進行網上調查,讓人民群眾更大程度參與到政策制定中來。在部政府網站和部政務微信平臺開設“問計於民 問計于網”建言獻策專欄,圍繞“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下放”、“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提升綜合運輸效率”等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部黨組中心工作,傾聽群眾呼聲、吸納各方建議、搜尋突出問題,不斷提高相關政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加強政府網站平臺建設。  

一是突出需求導向。根據交通運輸部工作職責,對企業項目投資、生産經營、資質認定、安全生産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結合部政府網站功能升級,開設各類專欄,加大重點領域資訊公開力度。升級完善網站智慧問答系統,有效提升公眾留言互動實效。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按照開展政府網站普查通知有關要求,對部政府網站、部有關直屬單位網站進行檢查,及時通報發現的問題並加強整改。將網站檢查工作形成常態,督促各單位提升資訊公開的及時性、權威性、全面性。開展“網站集約化建設專項行動”,海事、長航系統及部機關網站數量大幅減少。三是強化網站績效考評。對部政府網站共建單位進行績效考評,重點對各單位在部政府網站的資訊發佈、應用服務、公眾參與欄目共建情況進行考評,促進各單位推進政務公開、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提升網站政務服務效果。部政府網站在2016年度和2017年度全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連續獲得國務院組成部門第二名。

二、政府資訊公開基本情況  

(一)主動公開情況。 

2017年,部政府網站共發佈資訊121,420條,其中,發佈政府資訊1287條,發佈宣傳視頻60余部,新建專題專欄網站9個,發佈重大政策解讀77期,策劃線上訪談57期,發佈網上直播19期,答覆公眾留言1690條,開展意見徵集176次。  

2017年,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管服”改革、交通扶貧、“四好農村路”建設、全國兩會和春運等重點工作、熱點話題組織召開新聞發佈會、媒體通氣會、記者大講堂43場,並對例行新聞發佈會和專題發佈會進行網上直播。向主流媒體提供新聞通稿80篇,受理媒體採訪154次;組織開展10項交通運輸重大主題採訪報道活動;有關交通運輸行業重大政策和部署、重要改革進展等新聞報道,在中央主要媒體刊發報道1200篇,其中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放30條,《人民日報》刊發37篇。通過部政務微信平臺發佈政務微信415期,共1033條資訊。通過部網站移動客戶端發佈資訊3200余條。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1、申請情況。  

2017年,交通運輸部共受理政府資訊公開申請179件,其中公民個人申請165件,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14件。從申請方式看,通過網路平臺申請104件,信函申請72件,當面申請3件。申請內容主要涉及交通運輸行業標準規範、行政許可、統計數據等方面內容。  

2、答覆情況。  

2017年,交通運輸部受理的179件政府資訊公開申請,均已按照《條例》規定進行答覆告知和辦結。從答覆情況來看,已主動公開的12項, 同意公開的46項(含同意部分公開9項),資訊不存在的27項,不屬於交通運輸部公開的70項,因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或申請非《條例》定義的政府資訊等原因不予公開的5項,另告知申請人通過其他途徑辦理的19項。  

(三)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  

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的辦理工作,堅持把辦理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作為聯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主動接受監督的重要途徑,層層落實責任,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2017年,交通運輸部&&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460件、代表議案9件,辦理全國政協委員提案206件,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工作的要求,通過部政府網站“兩會意見建議辦理結果公開”專欄及時公開相關內容。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2017年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情況吹風會上介紹情況。

(四)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  

2017年,交通運輸部受理涉及部機關政府資訊公開的行政復議申請4件,辦理涉及部資訊公開訴訟案件7件,均依法進行處理和應訴。  

(五)政府資訊公開收費情況。  

2017年,交通運輸部未向申請人收取檢索、複製、郵寄等費用。  

三、重點領域資訊公開落實情況  

(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訊公開。  

2017年,圍繞降成本、補短板、強服務,紮實推進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工作,通過新聞發佈會、政府網站等,及時向社會公佈工作進展情況。全年可量化措施降低物流成本881.6億元,分季度公開港口深水岸線審批辦理情況82項。工作過程中,按月按季督促落實,工作進展情況、重大政策出臺及時向社會公佈,並在部政府網站、中國交通報等媒體上進行深度解讀。  

(二)行業重點領域改革資訊公開。  

積極回應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改革這一重大社會關切,及時將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主要職責及主要領導分工向社會公開。加大深化公路水運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現代運輸服務體系、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等行業重點領域公開力度,在改革過程中及時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事項予以主動公開,並通過公開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推動各項重點改革不斷深化完善。  

(三)交通扶貧工作資訊公開。  

圍繞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大交通運輸扶貧政策、幫扶措施、扶貧成效等資訊公開力度。一是通過新聞發佈會、部政府網站等途徑,及時公佈《2017年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支援深度貧困地區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等主要內容、推進情況和落實結果。二是部政府網站線上訪談欄目開展“扶貧系列訪談”10期,邀請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介紹交通扶貧工作情況。在中國交通報公開2016年貧困地區交通扶貧主要統計指標完成情況。三是舉辦2017扶貧日論壇交通扶貧分論壇,以“通路、通車、通郵、通心——讓交通扶貧更有溫度”為主題,展示我部在交通建設扶貧、定點扶貧、對口支援和聯繫六盤山片區方面的政策、成效和下一步方向。四是參加中央國家機關定點扶貧工作成果展,以“交通扶貧、扶貧交通”為主題,展示我部立足行業特點與貧困縣實際、全力助推脫貧攻堅的有關情況。五是組織開展“小康路•交通情”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全景式地展現交通扶貧政策舉措、工作進展和主要成效。

(四)“四好農村路”資訊公開。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將農村公路建設“七公開”作為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納入“四好農村路”督導考評,並在“七公開”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強化,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監督作用,有效規範項目建設管理,加強品質安全控制,預防腐敗現象和違規違紀問題發生,對提高農村公路發展品質和效益,切實維護群眾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部門預決算資訊公開。  

2017年繼續增加部門預算公開內容,在細化至支出最明細的項級科目的基礎上,首次公開了部屬單位“中央水域救助專項業務費”項目支出有關情況。在2017年公開的部門決算中,優化了部門經濟分類支出格式,細化了決算公開指標,首次公開了項目績效自評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的有關情況,並重點對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團組及人數、公務用車配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三公”經費增減原因等資訊進行了説明。

(六)信用體系建設資訊公開。  

“信用交通”網站建設運維不斷深入,2017年發佈資訊類資訊2100余條,內容包括國家、部和地方三級的信用政策文件、政策解讀、信用工作動態等資訊;公開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資訊8萬餘條,公開範圍覆蓋鐵路、民航、郵政等領域;公佈嚴重違法失信名單1300余條,包括公路超限超載、公路建設、運輸物流、安全生産等。網站日均訪問量上升至28萬人次,峰值達到37萬人次,在行業內外影響力逐步增強。

(七)“放管服”改革資訊公開。  

一是推進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公開。做好交通運輸部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公開工作,完善公眾參與方式,讓公眾及時了解放權情況、監督放權進程、評價放權結果。二是推進事中事後監管公開。組織對每項擬取消行政許可事項提出事中事後監管細則,印發《交通運輸部關於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公佈交通運輸部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將40項事項列入雙隨機抽查清單,全面擴大“雙隨機”範圍。三是推動行政許可網上辦理公開。繼續推動行政許可網上辦理平臺進行升級完善,實現行政許可線上申報、流程跟蹤和結果公示,提高行政許可服務能力和水準。

(八)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和涉企收費等資訊公開。  

推進交通運輸行政處罰和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公開。制定交通運輸行政處罰和行政檢查事項清單,並在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及地方交通運輸部門政務網站向社會公佈各級交通運輸行政處罰和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召開新聞發佈會,主動公開交通運輸領域清理規範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和涉企收費工作情況。頒布《海事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公開裁量範圍、種類和幅度。頒布《交通運輸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考試大綱(2017)》,公開執法人員培訓內容和要求。

(九)安全和應急管理資訊公開。  

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通過電視、電臺、網路、手機短信、微信等多種方式,及時發佈公路交通氣象預報、重大公路氣象預警、公路水毀通阻資訊、海洋天氣公報及航行警告,為企業安全生産和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提供科學高效的資訊保障。全年共印發《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動態資訊》12期,發佈極端天氣預警資訊123條,近海海區天氣預報、海洋天氣公報2000余條。及時發佈河北張石高速“5?23”重大交通事故、陜西安康西漢高速“8.10”特大交通事故等相關情況,指導行業舉一反三、汲取教訓、警鐘長鳴。  

(十)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資訊公開。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政府資訊公開的意見》的相關要求,積極推進交通運輸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的公開。先後公開《長江幹線京杭運河西江航運幹線液化天然氣加注碼頭佈局方案(2017-2025年)》《珠江水運發展規劃綱要》《長江幹線危險化學品船舶錨地佈局方案(2016-2030年)》、蕪湖港、馬鞍山港總體規劃批復、長江中游蘄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等文件。  

四、下一步工作  

黨的十九大莊嚴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指出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明確提出建設交通強國,這些都對進一步做好新時代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7年,在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交通運輸部在推進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與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交通運輸資訊公開需求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主要是:主動公開的意識需進一步加強;公開工作制度仍需完善;“五公開”水準還不均衡;公開內容仍需進一步深化。2018年,交通運輸政務公開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政務公開工作決策部署,積極適應和滿足人民群眾對政務公開工作的新需求,以更加公開透明高效的政務服務贏得人民群眾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援,更好助力交通強國建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不斷完善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機制。一是修訂交通運輸部政府資訊公開工作規程,研究梳理依申請公開及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相關案例。二是建立健全資訊發佈保密審查機制,對於可能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資訊進行管控審查,該公開的盡予公開,該保密的堅決保住。三是健全政府資訊公開考核評估體系,嚴格落實有關評議考核要求,努力提高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整體水準。  

(二)持續加強主動公開工作。一是不斷提升“主動公開”屬性文件的公開比例,按照《條例》規定全面、準確、及時地向社會公開。二是逐步推進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三是進一步明確“五公開”的內容、主體、時限、方式等,不斷提升主動公開的標準化、規範化水準。四是加強政府網站建設管理,進一步提升網站服務能力與水準。  

(三)依法依規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嚴格按照法定程式和時限進行答覆,提高答覆效率與品質。進一步完善申請受理、審查、處理、答覆各環節工作流程,不斷提升內部溝通效率,通過合理設置工作程式,依法履行職責,更好保障申請人合法權益。高度重視因依申請公開告知而産生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做好相關應對工作。  

(四)著力推進重點領域資訊公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政府資訊公開的意見》《關於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資訊公開的意見》和《關於推進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資訊公開的意見》等要求,進一步加大交通運輸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實施以及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過程、交通脫貧攻堅、公共交通服務等方面公開工作力度。  

(五)加強黨務政務公開協調聯動。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貫徹到政務公開全過程和各方面,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産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有關要求,強化黨務政務公開協調聯動,依託現有政務公開系統,統籌使用公開平臺和相關資源,對於政務公開目錄已經涵蓋的內容黨務公開不再重復公開,建立健全職責明晰、資源集約、協調聯動、運作高效的黨務政務公開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