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2018年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編制交通運輸部2018年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交通運輸部政府資訊公開辦公室聯繫(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11號;郵遞區號:100736;電話:010-65292287;電子郵箱:duchashi@mot.gov.cn)。

一、主要工作概述 

2018年,交通運輸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大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加強重點領域資訊公開,不斷提升政務公開的品質和實效,推動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助力建設交通強國和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部門。在國辦2018年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中,我部被評為工作開展總體較好的15個國務院部門之一。

(一)主動公開實效進一步提升。 

一是制定出臺重點領域公開制度,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等領域政府資訊公開部署要求,制發了進一步推進重點領域政府資訊公開實施方案,明確了重大建設項目、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3個重點領域22項公開重點。二是全面推行主動公開基本目錄製度,上線運作《交通運輸部主動公開基本目錄》,按“主題”、“行業”、“機構”三套分類體系發佈主動公開資訊,公眾查詢便捷度進一步提升。三是優化改版政府資訊公開專欄,上線了新版網上政府資訊公開系統,實現了“新頁面、新目錄、新技術”的改版效果。四是撰寫了《交通運輸政務公開的實踐與展望》,作為3家國務院部門代表之一,被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中國政府透明度暨政務公開發展報告》收錄出版。五是按時段對政策文件等公開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督促發文單位及時有效公開。

(二)政策解讀進一步強化。 

部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重大政策“第一解讀人”職責,聚焦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好農村路”建設等重點領域資訊公開,通過積極參加中央媒體訪談、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等方式,深入解讀政策背景、重點任務、後續工作考慮等,主動回應重大輿論關切,及時準確傳遞權威資訊和政策意圖。分管部領導通過參加新聞發佈會、政策吹風會及相關會議、調研等活動,積極主動對打贏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推動海運業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發展、加快智慧交通建設等進行政策宣講和深入解讀。

——2018年3月5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8兩會特別節目《做客中央臺》,與聽眾朋友暢談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的變革與發展,交流春運、“四好農村路”建設、交通強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話題。

——2018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後,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人民大會堂的“部長通道”就雄安新區交通運輸規劃建設、“四好農村路”建設和共用單車管理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對關涉群眾切身利益或影響市場預期的重要政策等,通過部政府網站、政務微信、《中國交通報》等多個傳播載體,採用書面解讀、新聞發佈、政策吹風、專題專欄、發表文章等多種形式開展權威、準確、及時、有效解讀。2018年,對2017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定》《農村公路建設品質管理辦法》(修訂)、《鐵路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規定》《郵件快件實名收寄管理辦法》《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評價暫行辦法》等60項重要政策、標準及熱點工作等進行深入解讀。

(三)公眾參與進一步擴大。 

2018年,通過部政府網站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公路法》《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農村公路條例》《高速鐵路安全防護管理辦法》《運輸機場建設管理規定》《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漁業船舶檢驗管理規定》等32項部門規章、72項重要政策和標準面向社會開展意見徵集,並及時公佈有關意見徵集結果。對“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狀況” 等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進行網上調查,讓人民群眾更大程度參與到政策制定中來。在部政府網站和部政務微信平臺開設“問計於民、問計于網”建言獻策專欄,圍繞“我心目中的交通強國”這一主題傾聽群眾呼聲、吸納各方建議、搜尋突出問題,不斷提高相關政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是優化智慧搜索功能。新建設“交通智搜”系統,為公眾提供及時、準確、智慧的全文搜索服務,資訊分類涵蓋主站、政策、新聞、服務、數據、互動、專題、圖片、站群,智慧分析用戶真實需求調整搜索結果排序,提供多維度分類展現,聚合相關資訊和服務,實現“搜索即服務”。二是優化智慧問答功能。優化升級了“智慧問答”系統,增加了 “小通”客服和用戶滿意度評價等功能,使政府形象更接地氣,累計梳理補充了有關政策解釋、辦事指南、職業資格等常見問題近5000余條,進一步加強了“網約車、危貨、摩拜”等交通百姓體名詞術語的智慧關聯,最大程度為公眾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答疑解惑服務。三是推進網站政務公開工作績效考評。2018年修訂發佈了《交通運輸部政府網站共建與政務公開工作績效考評細則》,提高了部政府網站資訊公開水準和線上服務能力,提升了政府網站權威性及影響力,進一步引導和促進了網站共建工作開展。

二、政府資訊公開基本情況 

(一)主動公開情況。 

2018年,部政府網站共計發佈資訊125984條,其中主動公開資訊1296條,發佈重大政策解讀60期,開展線上訪談72期,發佈例行新聞發佈會網上直播20期,答覆公眾留言2300余條,開展意見徵集72期,行政許可平臺全年辦件量14698件,組織建設“信用交通宣傳月”、“共用單車信用騎行”等6個新建專題。

2018年,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交通脫貧攻堅、“四好農村路”建設、“放管服”改革、智慧綠色交通和春運等重點工作、熱點話題組織召開新聞發佈會、媒體通氣會、記者大講堂32場,並對例行新聞發佈會和專題發佈會進行網上直播。圍繞“四好農村路”現場採訪、兩會宣傳、海外港口行、“小康路·交通情”、長江經濟帶等開展重大主題宣傳採訪活動19場,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央廣等媒體均在重要欄目刊發相關報道。中央主要媒體刊發交通運輸行業重大政策和部署、重要改革進展等有關報道1125篇。通過部政務微信平臺發佈政務微信645期,共994條資訊,閱讀量超過658萬次。通過部網站移動客戶端發佈資訊10922條,客戶端累計下載量44302次。部官方抖音號發佈短視頻17條,播放量超過2600萬次。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1、申請情況 

2018年,交通運輸部共受理政府資訊公開申請207件,其中公民個人申請193件,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14件。從申請方式看,通過網路平臺申請97件,信函申請95件,傳真申請2件,當面申請13件。申請內容主要涉及交通運輸行業標準規範、行政許可、統計數據等方面內容。

2、答覆情況 

2018年,交通運輸部受理的207件政府資訊公開申請,均已按照《條例》規定進行答覆告知和辦結。從答覆情況來看,已主動公開的41項,同意公開的46項(含同意部分公開5項),資訊不存在的39項,不屬於交通運輸部公開的44項,因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或申請非《條例》定義的政府資訊等原因不予公開的6項,另告知申請人通過其他途徑辦理的31項。

(三)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

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的辦理工作,堅持把辦理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作為聯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主動接受監督的重要途徑,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機制,創新工作方法,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2018年,交通運輸部承辦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共計701件(含議案13件),同比增加3.7%;其中主辦317件、協辦278件、參閱106件。按照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統一部署,建議、提案已全部按時辦結。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相關工作要求,通過部政府網站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建議提案復文公開”欄目及時公開有關復文及辦理情況。

(四)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

2018年,交通運輸部辦理涉及部機關當年政府資訊公開的行政復議申請13件;辦理涉及部機關當年資訊公開訴訟案件4件(均為因復議引發的訴訟);辦理因2017年部機關資訊公開引發訴訟案件5件(含2件因復議引發的訴訟),均依法進行處理和應訴。

(五)政府資訊公開收費情況。 

2018年,交通運輸部未向申請人收取檢索、複製、郵寄等費用。

三、重點領域資訊公開落實情況 

(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訊公開。 

2018年,圍繞降成本、補短板、強服務、優環境、增動能,交通運輸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通過新聞發佈會、政府網站等,及時向社會公佈工作進展情況。2018年,基礎設施補短板加快推進,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運輸服務能力水準加快提高,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成效,交通運輸新動能不斷增強。全年可量化措施降低物流成本超900億元。部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介紹“四好農村路”建設和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工作過程中,按月按季督促落實,工作進展情況、重大政策出臺及時向社會公佈,並在部政府網站、中國交通報等媒體上進行深度解讀。發佈《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2018年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解讀》等10余篇解讀及系列評論文章。

(二)交通脫貧攻堅資訊公開。 

圍繞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大交通運輸扶貧政策、幫扶措施、扶貧成效等資訊公開力度。通過新聞發佈會、部政府網站等途徑,及時公佈2018年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部政府網站線上訪談欄目開展扶貧系列訪談,邀請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介紹交通扶貧工作情況。舉辦2018年扶貧日交通論壇,以“創新交通扶貧實踐,合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為主題,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從交通扶貧、溜索改橋、定點扶貧、路空一體、運遊結合、産業基金等方面分享交通扶貧創新思路,共商交通扶貧大計。

(三)“四好農村路”資訊公開。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將農村公路建設“七公開”作為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納入“四好農村路”督導考評,並在“七公開”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強化,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監督作用,有效規範項目建設管理,加強品質安全控制,預防腐敗現象和違規違紀問題發生,對提高農村公路發展品質和效益,切實維護群眾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部網站開設建設“四好農村路”系列訪談,並及時公開相關政策文件、工作進展等。

(四)部門預決算資訊公開。 

2018年部門預算公開內容繼續細化至功能科目項級,並公開了“中央水域救助專項業務費”項目有關情況。在2018年公開的2017年部門決算中,進一步優化了部門經濟分類支出格式,細化了決算公開內容,公開了項目績效自評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的有關情況,並重點對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團組及人數、公務用車配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三公”經費增減原因等資訊進行了説明。

(五)“放管服”改革資訊公開。 

一是推進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公開。做好交通運輸部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公開工作,完善公眾參與方式,讓公眾及時了解放權情況、監督放權進程、評價放權結果。2018年取消了“4.5噸及以下普貨車輛營運證以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等5項指導地方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將12項行政許可事項列入國務院第一批“證照分離”改革的目錄清單,將2項行政許可和行政確認事項委託下放海南推進自貿區建設。二是推進事中事後監管公開。在全面擴大“雙隨機、一公開”抽查適用範圍並增至40項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一單兩庫”的動態調整機制。積極推進聯合抽查,科學確定部門聯合抽查的事項和發起、參與部門,統籌制定年度抽查計劃。及時將檢查結果通過門戶網站等媒介向社會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是推動行政許可網上辦理公開。繼續推動行政許可網上辦理平臺升級完善,實現行政許可線上申報、流程跟蹤和結果公示,提高行政許可服務能力和水準,2018年通過網上平臺辦理許可件數1.2萬件。

(六)信用體系建設資訊公開。 

作為行業信用資訊公開的“總窗口”,“信用交通”網站共發佈資訊類資訊2500余條,公開部級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資訊共110627條,公佈失信黑名單資訊1908條,公佈公路水路工程建設企業紅名單177條,提供9165萬條信用資訊的一站式查詢服務,製作“信用交通宣傳月”“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等專題5個,推動網站訪問量由30萬次/天躍升至84萬次/天,峰值近120萬,有效提升信用體系建設在行業和社會的影響力。

(七)行政處罰、行政檢查和涉企收費等資訊公開。 

公開發佈2018年交通運輸法制工作要點,進一步鞏固清理規範交通運輸領域行政處罰、行政檢查成果,建立暗訪常態化工作機制,不定期組織開展暗訪。加強對處罰、檢查清單的監督管理,建立清單動態管理機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等調整情況,及時對清單事項進行調整和完善。通過央視網平臺發佈了交通運輸部全面清理規範大件運輸涉企收費情況。

(八)安全和應急管理資訊公開。 

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通過電視、電臺、網路、手機短信、微信等多種方式,及時發佈公路交通氣象預報、重大公路氣象預警、公路水毀通阻資訊、海洋天氣公報及航行警告,為企業安全生産和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提供科學高效的資訊保障。全年共發佈極端天氣預警資訊161條,近海海區天氣預報、海洋天氣公報2138余條。及時發佈公路事故、災害等相關資訊,指導行業舉一反三、汲取教訓、警鐘長鳴。特別是在2018年春運期間,在部政府網站開設“親情伴春運,溫暖在旅途”春運專題報道,及時公開相關工作部署、服務情況、各地動態等,每日發佈《春運氣象服務專報》,提供出行提示。

(九)重大建設項目領域資訊公開。 

2018年,交通運輸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2萬億元,其中鐵路完成投資約8000億元,公路、水運完成固定資産投資約2.3萬億元,民航完成投資約800億元。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1.8萬公里。積極通過全國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部行政許可網上辦理平臺等渠道公開交通運輸重大建設項目批准情況等資訊。

四、下一步工作 

政務公開是現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務公開是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制度,要以制度安排把政務公開貫穿政務運作全過程,權力運作到哪,公開和監督就延伸到哪。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作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群眾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2018年,在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交通運輸部在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當前,隨著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知情、參與、監督意識不斷增強,我部政務公開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不足,主要是:主動公開的意識需進一步加強;政策解讀的品質和時效需進一步提高;平臺建設需進一步加強;“五公開”水準還不均衡等。

2019年,交通運輸政務公開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政務公開工作部署安排,緊緊圍繞及時準確公開、加強政策解讀、擴大群眾參與、健全工作機制等重點,深入推進人民群眾關注度高、價值含金量高的資訊公開,著力打造法治、創新、廉潔和服務型政府部門,讓黨中央、國務院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更好形成陽光履職、廣泛參與、公開透明的良好氛圍。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進一步提升政策公開和解讀的及時性、準確性。推進重大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用足用好書面解讀、新聞發佈、政策吹風、專題訪談等多種方式,著重解讀政策措施的背景依據、目標任務、主要內容、適用範圍、執行標準,以及注意事項、關鍵詞詮釋、惠民利民舉措、新舊政策差異等,做實做細做優政策解讀,及時準確傳遞政策意圖。

(二)進一步擴大公眾參與,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的重要政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通過徵求意見、聽證座談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推進部令等重要政策文件公開徵集意見結果及採納情況公開。進一步拓寬重要政策文件公開徵求意見渠道。

(三)進一步加強公開平臺建設。完善政府網站作為公開“第一平臺”的資訊搜索、辦事服務功能,網頁設計應便於公眾瀏覽、下載相關政策文件和辦事文件。同時,提升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的諮詢、溝通服務水準,第一時間答覆企業、群眾的諮詢問題。

(四)依法依規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嚴格按照法定程式和時限進行答覆,提高答覆效率與品質。進一步完善申請受理、審查、辦理、答覆各環節工作流程,通過合理設置工作程式,依法履行職責,更好保障申請人合法權益。高度重視因依申請公開告知而産生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做好相關應對工作。

數讀 | 政府資訊公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