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20年政策解讀 > 《公路斜拉橋設計規範》修訂解讀

《公路斜拉橋設計規範》修訂解讀

來源:公路局    2020-05-21 16:10:00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佈了《公路斜拉橋設計規範》(JTG 3365-01—2020,以下簡稱《規範》),作為公路工程行業標準,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斜拉橋設計細則》(JTG/T D65-01—2007,以下簡稱原《細則》)同時廢止。為便於理解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切實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現將有關修訂情況解讀如下:

一、修訂背景

原《細則》自2007年實施以來,在公路斜拉橋設計、施工、養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規範和指導作用。近年來,我國斜拉橋建造技術迅速發展,建設了大量大跨度、特殊結構型式的斜拉橋,積累了大量設計、施工經驗。原《細則》已不能滿足我國目前斜拉橋設計的需求了。為適應斜拉橋建設技術的發展,交通運輸部組織完成了《規範》的修訂工作。

二、標準的定位

《規範》涵蓋了公路斜拉橋常用材料、作用、總體設計、構造設計、結構分析計算、設計對施工監控的要求以及養護條件設計,與上游的公路橋涵通用設計規範、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範、鋼結構橋梁設計規範等,共同形成了公路斜拉橋設計體系。《規範》以規範和指導公路斜拉橋設計為目標,旨在體現全壽命週期設計理念。《規範》充分考慮了與其他標準的銜接,以國內外工程實踐和先進研究成果為依託,根據我國公路斜拉橋建設的現狀以及實際特點,以容全面、分類指導、重點突出、簡單適用為基本原則,廣泛徵求意見,具有清晰明確的定位,對進一步提升公路斜拉橋設計工作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三、《規範》的特點

《規範》注重落實新發展理念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準,充分吸納我國公路斜拉橋的設計、施工和養護中的先進成果,廣泛徵求了設計、施工、建設、養護、管理等有關單位和專家的意見,經過反覆討論、修改後定稿。主要修訂內容包括:

(一)使用科學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滿足大跨徑建設需求。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設計方法,結構設計根據可靠性設計理論,按照相關設計規範要求,採用了以概率理論為基礎、按分項系數表達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將適用跨徑由800m以下提高到1000m以下的新建和改建公路斜拉橋的設計,針對大跨斜拉橋剛度較小的特點,提出綜合考慮抗風、抗震、防撞等複雜因素進行總體設計。

(二)突出橋梁全壽命週期的先進設計理念。明確斜拉橋主體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與《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範》(JTG D60—2015)保持一致,補充了可更換構件設計使用年限的規定,新增對斜拉橋養護檢修設施耐久性的規定。明確規定斜拉橋設計應統籌考慮橋梁設計、施工及養護。

(三)充分體現新型斜拉橋結構型式、新型構造、新材料以及新工藝。新增了分體式箱形截面梁、鋼桁梁、混凝土索塔鞍座式錨固、外置式鋼錨箱錨固、鋼桁梁主梁的索梁錨固形式、鋼橋面鋪裝等新型斜拉橋結構形式、構造及材料的設計要求。

(四)提出特殊構造部位的計算理論和計算方法。增加了索塔錨固部位拉壓桿模型、換索工況的結構性能要求、墩梁臨時錨固計算分析、邊跨配重和抗拔裝置設計等規定。提出斜拉索承載力計算方法及要求,對部分斜拉橋的拉索考慮結構體系修正系數。同時,對基本體系斜拉橋和部分斜拉橋拉索疲勞計算進行了修訂,更體現兩種體系斜拉橋斜拉索的受力特點。

四、實施注意事項

(一)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鼓勵技術革新。《規範》的適用範圍及涵蓋的結構體系、形式、構造是在充分吸收國內外工程實踐和先進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技術成熟性後確定的,普遍適用於目前常規斜拉橋的設計。在經過充分的理論及試驗論證安全合理性後,鼓勵研發新結構體系、形式、構造以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工藝,推動技術革新。

(二)關注總體佈置及基本參數的選用。《規範》結合已建斜拉橋的實際應用情況總結得出普適性的總體佈置及基本參數選用原則,提出的參數範圍適用於一般情況,對於特殊條件下的斜拉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合理的結構佈置適當調整。

(三)關注斜拉橋設計對施工控制的要求。斜拉橋的特點之一是設計和施工密切相關,施工方法不同,不但影響安裝時的結構應力,而且對建成後的橋梁的最終應力狀態和幾何線形也有很大影響。為確保成橋時實現橋梁的設計狀態,設計需對施工監控提出要求。

(四)精心組織宣貫培訓。《規範》在公路斜拉橋建設及養護工作中廣泛使用,各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設計單位、監理及施工等單位,要結合工作實際,切實有效地做好宣貫培訓,讓技術人員準確理解《規範》,合理使用《規範》,為交通基礎設施品質的不斷提升打下良好技術基礎。


政府資訊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