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通道帶物流 物流帶經貿 經貿帶産業 西部陸海新通道牽引重慶高水準開放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3-06-06 08:00:00

“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為135.2點,較2021年、2020年分別增長10.3%和32.5%,這表明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整體運作情況良好。”近日,重慶市發佈了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覆蓋物流設施、港口、貿易、産業等多個領域,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因情施策、提質增效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必然選擇。日前,《重慶市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五年行動方案(2023—2027年)》(簡稱《方案》)印發,圍繞完善基礎設施網路、構建內暢外聯的多式聯運體系等8個方面,提出29項具體任務。到2027年,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作的貨運量、貨值、與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的聯運箱量均將實現倍增,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達到全國前列。

覆蓋119個國家和地區393個港口

今年1至4月,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貨物5.1萬標箱、同比增長37%。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輻射範圍已覆蓋119個國家和地區的393個港口。

線路延伸得益於不斷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網路。根據《方案》,重慶將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七大交通走廊”建設,即重慶—北部灣走廊、重慶—滇中走廊、重慶—成都—拉薩走廊、重慶—蘭西—天山北坡走廊、重慶—寧夏沿黃交通走廊、重慶沿長江交通走廊、空中走廊。

“七大交通走廊”建設已有了明確的施工圖。今後5年,重慶將建成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渝昆高鐵、成渝中線高鐵、渝萬高鐵,力爭開工黔江至吉首高鐵、渝宜高鐵重慶段,加快推動渝貴高鐵前期工作;開工秀山至印江高速公路重慶段等項目,拓寬成渝高速公路,改擴建渝遂高速公路銅梁至潼南段,建成渝武高速公路擴能北碚至合川段、城開高速公路城口至渝陜界段等項目;完成長江涪陵至朝天門段航道整治;建成投用江北國際機場T3B航廈及第四跑道工程、萬州機場T2航廈擴建工程。

物流樞紐方面,重慶將完成魚嘴鐵路貨運站南貨場、江北國際機場貨站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萬州、涪陵、黔江、江津等9個區域性物流節點設施,建成投用10個以上市外通道重要物流節點;建成投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萬州新田港區二期及進港鐵路、涪陵龍頭港區二期及進港鐵路,改造投用秀山集裝箱貨場。

探索“高鐵+航空”聯運産品

近日,首批跨境電商“渝貨”在西永綜保區順利查驗出關,以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模式出口印度,標誌著重慶跨境電商打通了新的運輸通道。

近年來,重慶加快通道與産業融合,實現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的目標,各區縣融入通道建設的積極性明顯提升。今年4月,綦江首次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寮國)跨境公鐵聯運班車,將區內生産的摩托車散件出口到寮國;奉節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班車,將50噸臍橙出口至越南。

根據《方案》,重慶將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牽引,統籌全市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設,建立與中歐班列、長江航運、航空貨運等高效銜接機制,推動轉机貨物“當日到、當日發”,提升國際貨物轉机能力;加強與長江黃金水道有機協同,大力推動“水水轉机”“鐵水聯運”;依託江北國際機場,高效銜接國際客貨運網路,鼓勵新開並加密既有國際客貨運航線。

今後5年,重慶還將鞏固提升滬渝直達快線質效,依託江北國際機場航空樞紐,探索推出“高鐵+航空”聯運創新産品;加快建立鐵路、公路、海運集裝箱共用調撥機制,佈局設立境內外集裝箱提還箱點;實施班列班車倍增計劃,加密開行至北部灣港、湛江港、洋浦港等鐵海聯運圖定班列和中老、中越等國際聯運班列。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