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一路緣溪花覆水 天工人巧日爭新——江西交通運輸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4-05-13 08:34:18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生態文明建設寄予厚望,指出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囑託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親臨江西考察,強調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全面綠色轉型,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

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也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主戰場。“十四五”以來,江西省交通運輸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在科技創新、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輸結構調整、交通運輸綠色節能裝備推廣應用、交通運輸污染防治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為構建江西省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江西交通運輸行業,綠水青山的“好顏值”與金山銀山的“好價值”正在加速實現雙向奔赴。

強化頂層設計 擘畫綠色交通新藍圖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發展綠色交通,要錨定目標、精準發力。近年來,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運輸生態文明建設,先後出臺《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等重要文件,對交通運輸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科學部署。

“十四五”以來,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先後印發《江西省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江西省公路水路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方案》,積極推進交通運輸領域碳達峰路徑與政策研究,提出全省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的綜合實施路徑和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統籌推進交通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陸續發佈了《江西省綠色水運建設指南》《美麗農村路建設與評價指南》《高速公路綠化技術規範》等10項地方標準,堅持將綠色環保理念貫穿到交通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全過程。交通運輸綠色發展頂層設計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備,標準體系不斷完善。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一系列提供方向指引的文件,努力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全省交通運輸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廣大江西交通人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觀念刻在頭腦中、落實在行動上。

堅持科技創新 打贏關鍵技術攻堅戰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2023年9月,全國首個航電樞紐科技示範項目“江西信江航電樞紐綠色智慧科技示範工程”獲交通運輸部授牌。自2020年2月獲批立項以來,信江項目辦圍繞航電樞紐全壽命週期綠色智慧管控,集中開展BIM技術智慧航電樞紐建設、智慧運維管理,倣生態魚道、綠色施工等技術的創新研究與示範應用,有力支撐了品質工程建設,高效促進了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期以來,江西省交通運輸部門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向“新”而行,通過佈局一批科技項目和科技平臺,在交通基礎設施生態優化、綠色施工、低碳養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實用性強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科研項目方面,獲批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4項,下達省交通運輸科技項目計劃32項。科技獎勵方面,獲得省級及社會力量科技獎勵10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社會力量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科技平臺方面,獲批“江西省固廢資源道路化綜合利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生態養護方面,在全國率先推廣就地熱再生、廠拌冷再生等綠色養護技術,運用規模和品質成效全國領先。注重廢舊材料資源化利用,“江西樟吉高速改擴建廢舊材料高值化再生及路面降本延壽科技示範工程”獲交通運輸部批准建設,全省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幹線公路廢舊瀝青路面材料迴圈利用率達95%以上,《高速公路路面低碳快速養護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成果列入交通運輸部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在全國15000余公里養護工程項目得到推廣應用。

一項項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為江西交通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生態保護文章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改善人民生活的增長點、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和展現江西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優化運輸結構 提升交通發展含綠量

才看潮落又潮生,楊柳渡頭漁笛鳴。

運輸結構調整是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和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抓手,加快構建“宜鐵則鐵、宜水則水、宜公則公”的綜合運輸服務格局,江西交通有條件、有責任,更有信心。

“十四五”期以來,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積極開展多式聯運示範創建,贛州“一帶一路”國家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服務水準不斷提升,九江港“一帶一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等3個省級多式聯運示範項目通過驗收。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進“一單制”應用。加強內河航運與其他運輸方式相銜接,發揮鐵水聯運發展工作專班機製作用,穩步推進九江港、南昌港等重要港口的疏港公路、疏港鐵路建設,努力實現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的目標。出臺新一輪公路差異化收費政策,對進出碼頭、鐵路場站集裝箱運輸車分情況給予高速公路通行費免費、5折、9折優惠政策。建成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等7個航道項目和20余座碼頭,贛江、信江航道實現三級通航,航道沿線“兩主五重”現代化港口體系基本形成。

據統計,2023年江西省完成水路貨運量、貨物週轉量分別為1.63億噸、493.1億噸公里,較2020年分別增長52%、85%。水運優勢的有效發揮,將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和水運有序轉移,進一步降低單位交通運輸能耗與碳排放,助力綠色低碳交通轉型發展。

推廣清潔裝備 增添低碳出行風景線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今年年初,20輛外形美觀、性能安全、綠色環保的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浩浩蕩蕩駛出撫州金溪樞紐站廣場,成為優化城市發展環境、改善群眾出行條件的中堅力量。

今年1月,國內首艘商用氫燃料電池動力遊覽船“西海新源1號”在廬山西海順利下水,成為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推動區域交通航運綠色轉型的示範型船舶。

運輸裝備的清潔綠色水準,直接影響著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水準。江西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出租汽車行業的推廣運用,2023年全年新增及更換新能源公交車720輛,佔比84%;新增及更換新能源計程車(含網約車)17549輛,佔比90%。目前,全省新能源公交車輛、出租汽車(含網約車)總量佔比分別達80.5%和62.5%,交通運輸綠色節能裝備得到進一步推廣。

“十四五”期前3年,江西省累計完成183個散貨、件雜貨、集裝箱等泊位的港口岸電設施建設任務,實現港口碼頭岸電設施全覆蓋,千噸級以上泊位已基本具備岸電供應能力,同步完成740艘船舶受電設施安裝改造,船舶岸電使用量不斷增加。

通過岸電設施標準化建設和改造,靠港船舶用電需求得到保障,通過柴油發電來保證船舶日常用電供應的情況顯著減少,從而有效減少廢氣排放,進一步推動全省港口綠色發展。

“十四五”期,江西積極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德興、上栗東等54對重點服務區充電樁擴容工程,建成運營全省首個600千瓦液冷超級充電站,新增充電槍698把,全省充電槍總量超1700把,平均每個服務區配置充電槍14把,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充電設施全覆蓋。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換電站建設,全省建成運營換電站20座。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現有80個服務區(站)配備充電功能,建有充電樁214個,實現具備條件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站)充電服務全覆蓋。

完善基礎設施 爭創美麗江西新樣板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北望廬山,飛傾泄。螺旋上升的望廬塔營造了向上的動勢,不規則的主樓造型暗合了山峰的形態,提質升級後的廬山服務區,用建築學語言生動詮釋了廬山雲海的壯美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廬山服務區是江西省最早運用綠色低碳技術的服務區,也是全國最早進行綠色低碳服務區評級的服務區之一,僅光伏發電一項便可達到年發電量12萬度,年均減少電費支出9.6萬元。同時,通過採用中水回用系統,將建築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後用於衝廁、綠化及道路清洗,致力於打造一個生態、旅遊、休閒的現代化服務區。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四五”期以來,江西省交通運輸部門堅持以為人民群眾提供高品質交通出行服務為目的,加快推動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在高速公路方面,依託廣昌至吉安高速公路在綠色公路建設方面的實踐經驗,構建了江西地區綠色公路建設的設計、實施成套技術體系及評價標準,攻克了廢輪胎膠粉改性瀝青綠色生産關鍵技術,實現了對於工業廢料的再生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依託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建設,全線18座隧道實現“零開挖”進洞施工,最大限度地減少洞口施工對自然邊仰坡原始植被的破壞,保持洞口坡體穩定和自然生態環境。

在普通公路方面,參照綠色公路建設標準,大力推進美麗生態文明農村路建設。“十四五”期,江西省規劃完成美麗生態文明農村路4000公里,現已完成3335公里建設。

在水運方面,積極謀劃綠色港口、綠色航道建設,推廣航道工程綠色建養技術,保持生態友好型新材料、新結構在航道工程中的應用,加強水生生態保護,開展航道生態修復和生態補償。依託信江航電樞紐工程建設,積極應用倣生態魚道技術,實現79.17%主要過魚對象成功洄遊,促進樞紐上下游魚類基因交流。

2023年9月,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綠色公路探索與實踐——可持續的公路基礎設施”邊會上,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就綠色公路建設成效作了交流發言。江西交通從貫徹綠色設計理念、推廣綠色建造方式、探索綠色運維模式等5個方面紮實推進綠色公路建設,最大程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最大限度減少施工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綠色公路建設成為江西交通的一張亮麗名片。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未來,江西交通人將繼續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以綠色轉型為驅動,以人民福祉為中心,築牢生態文明之基,共走綠色發展之路,讓一代又一代贛鄱兒女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