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金秋,天高雲淡,風清氣爽,正是收穫的時節。由陜西交控建設管理公司承建的陜西曲太項目與兵馬俑項目于近日順利通車,宛如兩條金色的綢帶,為廣袤的三秦大地增添新的光彩與活力。
曲太項目,北接繁華都市,南連秀美山川,為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插上了翅膀;兵馬俑項目,如同一條穿越時空的通道,將歷史與現代緊密相連。自開工起,陜西交控集團和建設管理公司不懼困難挑戰、任務繁重,敢於拼搏擔當、開拓創新,奏響了一曲攻堅克難、萬眾一心的凱歌。
項目名片
包茂高速公路陜西西安曲江至太乙宮段改擴建工程(簡稱曲太項目),起于曲江樞紐立交,止于太乙宮立交,路線全長約18.53公里,採用既有高速公路兩側加寬的方式改擴建。其中曲江樞紐立交至王莽樞紐互通段為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王莽樞紐互通至太乙宮立交為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項目建成後,將有效緩解該路段的交通擁堵現象,提升陜西省南北方向交通的服務水準。
兵馬俑專用線公路改擴建項目(簡稱兵馬俑項目)起點位於連霍高速公路兵馬俑樞紐立交,止于代王街道胡家寨村,終點設連接線與秦唐大道相接,並設支線與兵馬俑專用線舊路相接。路線全長6.15公里,全線採用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項目建成後,將大幅改善兵馬俑景區周邊通行條件,促進西安市交通旅遊融合發展。
精細管控 施工保暢平穩有序
曲太項目與兵馬俑項目的建設過程,是無數次突破的歷程。面對交通保暢要求高、施工組織難度大、環境協調因素多等難點,建設者精心規劃,保障了施工期間群眾出行安全順暢。
路基填築24小時施工作業,橋梁和通道換板爭分奪秒,水穩施工作業路床交驗一段、鋪築一段……開工後,曲太項目建設者跑出“加速度”,為實現早日通車不懈努力。曲太項目所在的包茂高速公路車流量大、市政化突出,節假日、高峰期擁堵嚴重,施工過程中該項目還承擔著保通保暢的重要任務。同時,建設過程中需進行3次整體交通轉換、多次局部轉換,另有主線橋梁加寬、跨線橋拆除等,施工安全管理難度大。
為此,該項目圍繞交通保暢組織,在主線橋加固改造中運用空心板梁抗剪加固技術,提高老舊空心板的梁端抗剪承載能力,施工過程簡單、快速、成本低,避免交通中斷對道路通行的干擾;在曲太立交天橋改造過程中,採用梁式橋斜拉體系改造技術,將連續梁體系轉換為斜拉索支承體系,實現了天橋不拆即改,拓寬了道路,降低了拆除橋梁對周邊居民出行造成的影響。
同期通車的兵馬俑項目,是參觀“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兵馬俑最便捷的道路。項目體量雖小,但同樣面臨著保暢難題。
原有兵馬俑專用線公路連接連霍高速公路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節假日遊客眾多,交通管制難度大。在項目控制性工程上跨108省道鋼箱梁大橋施工過程中,為盡可能減少施工對交通主幹道通行的影響,鋼箱梁施工採用“頂推+吊裝”方式,力求將交通保暢壓力降到最小、安全管控風險降到最低、施工工期縮到最短。
此外,曲太項目環境保護要求高,為項目推進帶來了更高的標準與更嚴峻的挑戰。項目恪守臭氧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氣防治等方面的法規要求,踐行工程建設全過程節能減排,深入開展舊梁板加固利用研究與實踐,優化防護排水,提升生物防護效果,並最大限度翻新利用舊護欄板、再生利用路面銑刨料,充分利用拆除圬工進行二次砌築,減少資源投入。施工期間,現場不間斷灑水降塵,進行裸露土全覆蓋,全面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要求,為項目高品質推進保駕護航。
“我們一直在與時間賽跑,只為力促項目早日開工,服務好項目順利實施,這是我們陜西交控建設人的職責。”兵馬俑項目環境保障部部長劉曦介紹,兵馬俑文物保護與工程建設之間的協調壓力極大。該項目全線約4公里路段穿越秦始皇陵保護範圍和驪山風景名勝區,項目建設用地預審和土地報批等相關前期手續需要從區縣級申報至省部級。為確保項目早日落地,項目工作人員不斷學習政策、完善數據、重新組卷,終於按期完成文物評估的報批工作,保證項目順利開工。
同時,在兵馬俑項目前期考古勘探工作中發現,項目紅線內有10座漢代墓葬、8座唐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43座灰坑等遺跡遺址。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開展,各類墓葬、遺跡遺址數量不斷增長,為項目順利實施提出了巨大挑戰。項目團隊迎難而上,在全力滿足文物保護要求的前提下,積極與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溝通對接,合理劃分文物發掘保護區域,從而實現了考古、施工互不影響的最佳效果。
技術創新 智慧建設提質增效
曲太項目通過資訊化賦能、優化施工工藝,實現了工程品質與效益的雙贏;兵馬俑項目引進先進的施工設施和智慧化設施,成為展示陜西交通新形象的亮麗名片。
“建設過程中,項目採用的‘BIM+GIS’智慧資訊化平臺實現了數據資源、業務資源和系統資源的整合,有效提高了項目管理的精細化水準。”曲太項目設計經理姚慧介紹,該平臺圍繞現場人員、材料、設備等重要資源的管理,構建出一個實時高效的遠端智慧監管平臺,有助於解決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該平臺分為數據看板、數據管理和BIM可視化3個板塊,管理人員可通過平臺隨時掌握項目進度,對試驗室、拌和站、梁場等進行視頻監控,對試驗室力學機、混凝土拌和站進行數據監控等。同時,督促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杜絕各種違規操作,促進安全生産和工程品質管理。
曲太項目大力推廣機械化、智慧化施工與先進工藝工法的應用,提升施工標準化水準。例如,路面攤鋪全部採用高精度3D攤鋪控制系統,實現攤鋪作業數字化管理、全流程式控制制。路塹邊溝引進滑模施工工藝,實現大斷面尺寸、大高寬比截面水溝的一次成型,施工效率和成品品質顯著提升。
兵馬俑項目在標線繪製工作中採用全新技術,助力施工提質增效。項目引進的智慧水線機器人能依據採集數據自動生成水線並進行施劃。直線段誤差小于1釐米,8小時施划水線可達20公里。
兵馬俑項目引進全自動劃線施工設備,這是陜西省首例引進使用的標線繪製高新技術設備。據了解,該設備單次施劃時間長,繪製的標線品質高,尤其是標線的逆反射系數遠超標準水準,全面提升了項目的工程品質。
兵馬俑收費站作為陜西首個“無人值守+雙層智慧雲艙”收費站即將上線,設有自助發卡、繳費機器人,標誌著陜西省收費站管理即將邁入以“司乘通行自助、特情遠端協助、車道無人值守”為核心的智慧化新時代。其中,智慧雲艙可使一名工作人員同時兼顧多個車道的遠端監控和溝通。收費站通過窄島化設計縮窄寬度,在車流量較大的節假日期間,可增設一條臨時車道,大大提升通行效率,保證遊客出行體驗。該收費站的通行效率相比傳統人工收費車道可提升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