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25年春運專欄 > 圖片報道

春運·小事中的改革|地鐵時刻表裏的京津雙城“強脈動”

新華社客戶端        2025年01月26日 10:21:56
【字號 】 【我要列印】 【我要糾錯

新華社天津1月25日電(記者劉惟真)春節將近,已是深夜,天津站內仍是人來人往、頗為繁忙。24日正值週五,很多剛剛走出鐵路出站口的旅客發現,雖然已過了晚上十一點,但天津地鐵2號線、3號線仍在運營。

“平時在北京上班、週末回天津,公司位置比較遠,常常只能買晚班車回家。之前這個時間下車後一般會錯過末班地鐵,現在高鐵地鐵‘無縫銜接’,回家方便了不少。”剛剛乘坐京津城際返津的乘客梁先生感慨道。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過起京津“雙城生活”,乘客對於京津城際的需求有所增長,週五晚上、週一早晨往往是“通勤高峰”。

在天津西站張貼的該站地鐵首末車時間。新華社記者 劉惟真 攝

為應對鐵路客流變化趨勢,天津地鐵時刻表也在去年“上新”了——除9號線外,天津軌道交通線網每週五晚上延長運營服務時間30分鐘,基本能夠與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等重要樞紐車站京津城際末班車到站時間“對齊”;看似調整不多的早班車時間表實際上也處處顯出用心,通過以“多點發車”取代傳統的“雙向對發”,不少地鐵站的首班車時間明顯提前,為“趕早”跨城通勤的乘客送上“加速包”。

交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領域之一。“延時半小時”的暖心舉措,正是天津創新綜合運輸服務機制、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縮影。

京津城際重聯和長編組列車開行,京津冀毗鄰區跨省公交、定制快巴線路紛紛開通……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王志楠介紹,在推動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同時,天津也加速推進體制機制“軟聯通”,不斷拉近京津之間的“時空距離”。

旅客在天津站搭乘京津城際列車。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所屬天津軌道交通線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晨介紹,針對進一步打通京津出行“快速通道”等課題,公司及相關部門在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的帶領下,一同到天津“三站一場”深入調研,了解末班時段客流量,並根據軌道交通“天窗”時間要求及乘客需求綜合作出了延時半小時的決定。

與此同時,鐵路等部門也與地方聯動發揮合力,建起協同工作機制與數據“一張網”。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站客運車間業務指導李瀛介紹,鐵路部門與城市軌道交通及時互通,實時掌握運作圖狀態、客流情況等,針對調圖、加車等情況提前進行對接。

“我們根據地鐵接駁時間在站內加強人員配備,調整地下候車廳工作配置、優化值班流程,全力以赴為乘客做好接駁服務。”李瀛説。

在週五晚間常態化延時運營的基礎上,天津軌道交通部門還加強動態分析研判,及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大客流”。肖晨説,公司配備了自動化客流監測系統,通過資訊化手段為軌道線網“實時把脈”,線上路擁擠時及時與屬地、司機、車站對接,快速調整交路、壓縮間隔。

天津軌道交通線網管理有限公司相關人員正在工作。新華社發

“最初我們只有‘工作日圖’‘節假日圖’這兩張‘調度指揮圖’,隨著對節假日、晚高峰、夜間等時段客流強度特點的深入研判,我們針對‘五一’、國慶假期、跨年夜等制定了‘節前圖’與更有針對性的‘專門圖’等,實現運量、運力的更優匹配。”肖晨説,今年春運期間,軌道交通也將重點關注“三站一場”的實時情況,加大檢修、巡視與人員值守的力度。

據介紹,天津地鐵末班車延時後,日均客運量增加1.3萬人次以上,惠及大量京津通勤乘客。“小小的改變,讓人們在京津間乘坐高鐵與城市軌道交通出行的意願與便利性進一步提升。”肖晨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