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雙隨機、一公開” > 管理文件

隨機抽查讓監管不再“任性”

中國經濟新聞網        2015-07-24 14:06:00
【字號 】 【我要列印】 【我要糾錯
  為創新事中事後監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2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廣隨機抽查監管方式,通過深化改革營造公平市場環境。
  會議指出,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創新事中事後監管,大力推廣隨機抽查機制,對於克服“任性”檢查,實行“陽光”、文明執法,促使市場主體自覺守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依法監管、採取“雙隨機”檢查機制、公開抽查處理資訊將是應對“人情”監管、“查而不處”等監管弊端的有效方式。
  “雙隨機”杜絕“表面”監管假像
  會議提出了四項要求,即堅持依法監管,無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一律不得擅自開展檢查;各市場監管部門要公佈抽查事項目錄,逐項明確抽查依據、主體、內容等;建立隨機抽取被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察人員的“雙隨機”機制,嚴格限制監管部門自由裁量權;及時向社會公佈抽查及處理結果,與社會信用體系相銜接,建立誠信檔案、失信聯合懲戒和黑名單制度。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許多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濫用監管權力,存在著“任性”檢查、“人情”監管、“擾民”執法等弊端,而此次提出對於無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一律不得擅自開展檢查,將有效規避相關政府濫用監管權力的違規行為,減少不規範監管對市場造成的干擾。
  同時,對社會公佈抽查事項目錄,並逐項明確抽查依據、主體、內容等,也使得監管內容更加陽光透明化。一方面能讓市場有相應的心理準備,使其不為“隨意執法”所擾,不越雷池合法經營;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有關部門巧立名目,借監管之名謀取私利。
  而建立隨機抽取被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察人員的“雙隨機”機制則是此次會議的一大亮點。
  若依照此前的固定模式,很容易導致檢查對象與檢察人員勾結腐敗,造成“表面”監管的假像。檢查對象和檢察人員都採用隨機抽取的模式,將能有效避免相關人員私下勾結腐敗,極大程度地達到監管的公正與公平。
  將“隨機”置於陽光之下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對本報記者表示,推廣隨機抽查監管方式使得抽查更為法制化、規範化、常態化、透明化。
  對政府行為而言,隨機抽查將使其更為陽光,有利於讓執法人員在陽光下執法,提高政府行政效應,減少權力尋租空間,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對市場行為而言,隨機抽查將促其更為規範,更好地起到監督監管之作用。
  竹立家認為,“雙隨機”的抽查方式主要強調真實、可靠、客觀,而其落實難點就在於如何達到“隨機”的真實、可靠、客觀。從以往經驗來看,往往是表面上“隨機”,實際上在“隨機”過程中採取小動作來達到私人目的。
  此次會議提出,要及時向社會公佈抽查及處理結果,與社會信用體系相銜接,建立誠信檔案、失信聯合懲戒和黑名單制度,將“隨機”放在陽光下公開,讓輿論、媒體、公眾來評判,正是防止作弊、作假的良方。可以説,將此種方式落到實處,就是最好的監督方式。
  李義平表示,“查而不處”的監管方式也存在於各大監管部門中,及時向社會公佈抽查及處理結果,能有效地防止“人情”監管,使得監管不再流於表面,而是落到了實處。(記者 胡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