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大家好!近期,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標準委、鐵路局、民航局、郵政局聯合印發了《交通運輸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對此,我們邀請到部科技司劉振奎副司長對《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總體思路和任務部署進行解讀。劉副司長您好!
主持人你好!
首先請您介紹一下《交通運輸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背景和工作過程。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出臺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修訂了《標準化法》,特別是今年8月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進一步明確了標準化在新時代推動高品質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重要作用,對全面加強標準化工作提出了要求。交通運輸部非常重視標準化工作,將標準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促進綜合交通運輸一體融合發展,提升行業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都對標準化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為進一步強化綜合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建設,促進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郵政等各種運輸方式、各領域標準協調銜接,部決定編制《交通運輸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並納入“十四五”規劃體系。
在部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領導下,我們組建了由部科學研究院&&,鐵道科學院、鐵路經濟規劃院、民航科學研究院、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等參加的聯合編制組,3次徵求各部門、各省份意見,小鵬部長主持研究審議3次,今年9月經黨組會審定後,以交通運輸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文件形式聯合印發。
《規劃》定位為綜合交通運輸專項規劃,覆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郵政五大領域,涵蓋國家、行業、地方、團體、企業標準五個層級,包括政策制度、技術標準、國際化、實施監督、支撐保障等五個方面,指導全行業“十四五”期的標準化工作。
劉副司長,請您介紹下“十三五”以來,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期,交通運輸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精神,推動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今年7月,我司發佈了《交通運輸標準化發展報告(2021年)》,對標準化工作進展進行了全面總結。這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一是構建了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成立了交通運輸部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部主要領導同志作主任,國家局領導作副主任,統籌推進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印發了首部標準化領域部門規章《交通運輸標準化管理辦法》,制定了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郵政各領域制度規定,構建了更加科學完善、協調配套的政策制度體系。組建了全國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研究制定涉及兩種及以上運輸方式協調銜接和共同使用標準制定,各方式各領域標準協調銜接水準顯著提升。
二是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基本建立。聯合國家標準委印發了《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首次對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等領域的6489項標準(含現行標準和規劃標準)進行梳理,摸清行業標準體系建設的“底賬”。五年來,我們發佈了綜合運輸、安全應急、綠色交通、物流、資訊化等五個專業標準體系,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支撐雄安新區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標準體系》《國家車聯網産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慧交通相關)》等,聚焦綜合交通樞紐、旅客聯程運輸、貨物多式聯運、安全綠色交通、新基建新業態等領域,累計發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671項,地方標準1100余項。經過努力,交通運輸領域現有國家和行業標準3850余項,基本建成了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標準體系,各項工作基本實現“有標可依”。
三是標準國際交流與合作成果豐碩。國際標準制定不斷取得突破,我國在高速鐵路、集裝箱、智慧交通、疏浚裝備等領域主持制定了26項國際標準,國際話語權和參與度不斷提升。發佈290余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外文版,推動7部公路工程標準外文版在海外出版發行,全方位推介中國標準。中國標準外文版已經覆蓋了英、法、俄、印尼等多語種,為海外廣泛應用打下重要基礎。
四是標準實施效能充分顯現。建立了標準化資訊服務平臺,各領域2380余項行業標準文本實現免費公開,方便群眾便捷查詢使用。建設了國家道路與橋梁、水運工程和船舶艙容積計量站,組建了全國公路和水運工程專業計量器具計量技術委員會,建立了24項部門計量標準,發佈了157項計量技術規範,公路水路計量檢定校準及認證認可能力明顯增強,行業量傳溯源體系基本建立。強化標準實施監督,全面開展重點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工作,目前抽樣合格率總體保持在90%左右,為促進行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請您介紹下“十四五”期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面臨哪些新的形勢和要求?
“十四五”時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構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聯合國可持續交通發展大會上就深化交通全球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發出5點倡議,提出要加強制度規則“軟聯通”,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等,是“十四五”期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的根本遵循。《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要求加快構建適應高品質發展的標準體系,在基礎設施、交通裝備、運輸服務、安全應急、節能環保、智慧交通、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對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要求加快制定綜合交通樞紐、多式聯運、新業態新模式等標準規範,加強不同運輸方式標準統籌協調,構建符合高品質發展的標準體系等。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雙綱要”要求,“十四五”期交通運輸標準化工作要體現“三個更加注重”,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更加注重高品質標準供給,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要抓好標準提檔升級,實現從“有標準”向“有好標準”的轉變,用高品質標準助力高水準創新,引領高品質發展,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堅實基礎。
二是更加注重標準化“全鏈條”機制建設,實現由“點”到“線”的轉變。要圍繞標準化工作全鏈條、全環節,加強標準實施監督體系、政策制度和支撐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標準與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國家品質共性基礎設施的充分銜接,夯實高品質發展基礎。
三是更加注重國際化發展方向,實現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要提升國內外標準一致性程度,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推動中國標準融入國際標準體系,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完善全球治理。
“十四五”時期,交通運輸標準化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是什麼?
十四五”期交通運輸標準化發展的總體思路就是“一條主線、四個著力”,即:以建設適應高品質發展的標準體系為主線,著力加強重點領域標準有效供給,著力提升標準實施效能,著力推動標準國際化發展,著力提升標準化治理能力,為推動綜合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有力保障。
“十四五”期,交通運輸標準化發展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高品質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在體系結構方面,完成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1200項,重點是加快綜合交通運輸、新基建、新業態新模式、應急保障等新興領域和“短板”領域標準制定。這是根據《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綜合了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郵政各領域標準制修訂需求,經過充分評估和計算得出的。在標準品質方面,要進一步提升標準制修訂效率,將標準制修訂週期從現在的約25個月壓縮至18個月以內。這與國家標準化發展目標保持一致。
二是標準運作機制更加健全。標準化政策制度體系更加完備,標準與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充分銜接,促進交通運輸工程、産品和服務品質明顯提升。交通運輸重點産品抽樣合格率將從現在的90%左右提升至95%以上,為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標準國際化水準顯著提升。推動工程建設、裝備製造等領域標準在海外得到更加廣泛應用,鐵路裝備、疏浚裝備等重點領域標準率先達到國際領先水準。《規劃》提出國際標準轉化率要達到85%以上,進一步提升國際國內標準一致性程度,加快推進國際國內標準一體化進程。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規劃》具體有哪些任務安排?
為實現規劃目標,《規劃》部署了“七大重點任務”:
一是加強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主要包括標準化政策制度制定、支撐機構建設、標準化科學管理等方面具體任務。二是構建適應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的標準體系。主要包括各專業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健全強制性標準,優化提升推薦性標準,以及團體和企業標準化建設重點等具體任務。三是加快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標準研製。主要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及鄉村振興戰略標準體系建設和運作機制方面的具體任務。四是加強重點領域高品質標準有效供給。聚焦交通強國建設要求,提出了基礎設施、交通裝備、運輸服務、智慧交通、安全應急保障和綠色交通六個方面標準制修訂任務。五是推進國際標準共建共用。主要包括深化標準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標準國際化水準,夯實國際化發展基礎等方面具體任務。六是創新標準實施應用和監督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標準實施監督機制,加強工程、産品和服務品質監督等方面具體任務。七是加強計量、檢驗檢測和認證體系建設,主要包括完善計量技術體系,加強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服務能力等方面具體任務。
對照重點任務,《規劃》凝練了“八大專項工程”,包括區域協同發展標準化工程、基礎設施標準推進工程、交通裝備標準推進工程、運輸服務標準推進工程、智慧交通標準推進工程、安全應急保障標準推進工程、綠色交通標準推進工程、標準國際化聚力工程等,支撐各項任務的落實。
《規劃》提出要在“十四五”期基本建成適應高品質發展的標準體系。請問交通運輸高品質標準體系建設重點集中在哪些領域?
構建高品質標準體系,實現高品質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也對構建交通運輸高品質標準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規劃》作出了全面部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要加快重點領域標準制定。《規劃》提出了基礎設施、交通裝備、運輸服務、智慧交通、安全應急保障和綠色交通等6大領域,以更好地滿足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需要。
在基礎設施領域。以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為著力點,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基礎設施,以及涉及兩種或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協調銜接的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養護標準制修訂。包括綜合立體交通網路、客貨運樞紐系統、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等方面標準制定。
在交通裝備領域。以實現交通運輸裝備技術升級為著力點,推進以數字化、綠色化為主要特點的重大成套裝備技術標準制修訂,包括多式聯運裝備、載運工具、交通特種裝備和新型裝備技術標準等方面標準制定。
在運輸服務領域。以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服務品質效率為著力點,加快基礎條件、作業程式、裝備技術和服務品質等方面均等化服務標準制修訂,包括旅客出行服務、現代物流服務、新業態新模式、適老化出行服務等標準制定。
在智慧交通領域。以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應用,構建智慧交通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加快智慧交通技術、數據資源融合、北斗導航系統應用等方面關鍵技術和共性基礎標準制修訂。
在安全應急保障領域。以提升交通運輸安全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平安交通為著力點,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技術、安全生産預防控制、自然災害交通防治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標準制修訂,包括設施設備本質安全、安全生産治理和應急救援和應急運輸能力建設標準制定等。
在綠色交通領域。以推進綠色集約迴圈發展,建設綠色交通,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為著力點,嚴格執行節能環保強制性國家標準,推進綠色交通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標準制修訂,包括節能降碳、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標準制定。
第二,要著力推進現行標準提檔升級。將對現行有效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開展集中復審評估,形成“立、改、廢”結論,消除標準中不適應綜合交通運輸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內容。
第三,要進一步強化標準技術研究和和儲備。開展智慧高鐵、自動駕駛、智慧航運、北斗導航系統應用等標準體系研究,部署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資訊網融合發展標準研究,強化前瞻性、戰略性領域技術標準佈局,促進新産業新技術發展。
《規劃》是綜合交通運輸領域的專項規劃,涉及面廣,任務量大。如何保障《規劃》的有效實施呢?
為確保《規劃》落實到位,進一步統一思想,匯聚全行業加快建設高品質標準體系的合力,《規劃》提出了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在組織領導方面,部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統籌協調銜接綜合交通運輸、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領域標準,支援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制定本地區標準化專項規劃,強化各部門工作協同,加強上下聯動。
在規劃實施和資金保障方面,將做好規劃各項任務責任分解和年度工作安排,加強與專業領域標準體系、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銜接。強化規劃實施評估,將標準研究制定、推廣和實施監督工作納入部門預算保障範圍,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加大標準化工作投入。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將推動在行業科技獎項和人才評選中設置標準化專項獎勵,將技術人員參與標準化工作情況作為高層次技術人才評選、職稱評審的重要參考。加強標準化人才培養,建設高素質標準化人才隊伍。
在宣傳、貫徹和落實方面,將充分利用報刊、網路、新媒體等渠道,結合世界標準日等活動,加強標準化工作宣傳,提升全行業標準化意識。建設交通運輸標準化培訓基地,加強標準宣貫,定期編制標準化發展報告,深入宣傳標準實施成效。
下一步,我部將面向行業開展標準化政策制度宣貫培訓,重點對《規劃》主要內容進行解讀,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到位,進一步提升全行業標準化意識,提高工作水準。
好的,非常感謝劉副司長的詳細解讀,相信大家對《規劃》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本期訪談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