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將客運大巴納入高速公路重大節假日免費範圍的建議

文號:無

文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7/2015-01196

公開日期

2015年09月24日

主題詞

客運大巴;高速公路;免費

機構分類

公路局

主題分類

建議提案復文公開

行業分類

路橋管理與養護

公文類型

其他

  關於將客運大巴納入高速公路重大節假日免費範圍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覆如下: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和私家車的日益普及,公眾出行越來越頻繁,公路交通量大幅增加。每逢重大節假日,公路收費站排隊繳費導致擁堵的現象較為普遍,有的收費站堵車長達數公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為此,我部就重大節假日免費通行問題組織開展了專題調查研究,多次徵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收費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及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監察部、國務院糾風辦,研究制定了《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2012年7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2〕37號),決定自2012年國慶長假開始,對行駛收費公路的7座及以下小型載客汽車(以下簡稱小型客車),在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四個法定節假日及其連休日,實行免費通行政策。
  實施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緩解公路收費站交通擁堵和方便公眾出行。從2009—2011交通量調查統計結果看,重大節假日期間小型客車佔公路交通總流量的72%左右,大中城市周邊比例更高。因此,解決節假日期間公路收費站交通擁堵,關鍵是提高通行效率,減少小客車通過收費站的時間,儘量避免因收費造成擁堵。免費政策實施後,達到了預期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極大地提高了收費公路通行效率,小型客車通過收費站時間由原來平均14-20秒/輛縮短到2-4秒/輛,通行效率大大提高,油耗降低效果也非常可觀;二是有效挖掘了公路運輸潛力,緩解了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因節假日集中出行造成的運力緊張問題;三是帶動了旅遊、汽車租賃等服務業發展,成為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改善民生的重要切入點。
  關於您提出的將客運大巴納入重大節假日免費範圍的建議,我部曾經作過深入研究。未將七座以上大中型客車納入免費通行範圍,主要基於四方面考慮。一是旅客難以受益。我國道路客運票價實行的是政府指導價,客運票價可根據市場供需在一定範圍內自由浮動,客運企業在客運淡季通過降價來吸引旅客,在客運高峰時段則上浮票價,特別是節假日客運高峰時,車主和運輸企業沒有降價動力和意願,普遍實行上浮票價。在重大節假日對大中型客車實施免費通行政策,只會增加客運企業的利潤,不能真正和直接惠及旅客。二是不足以左右旅客出行意願。現行的車輛通行費在旅客消費中所佔比重很低,以49個座位的大客車為例,平均每位旅客的每公里通行費用僅為2分錢。三是大中型客車通行收費公路已有相關優惠政策。各地目前已經通過推廣通行費月票或年票制、ETC儲值卡等方式對省內定線運作的客運班線車輛給予了通行費優惠,體現了對客運企業的政策支援。四是有失公平原則。收費公路投資經營企業與客運企業一樣,是自負盈虧的平等主體,減免大中型客車通行費,等同於將收費公路投資經營企業的合法收入轉移給客運企業,既非為了公共利益,也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此外,我國的收費公路政策,是從我國國情出發,吸收社會資本參與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符合“誰使用,誰受益,誰負擔”的公平性原則。如果不適當的擴大免費時間和範圍,將加大收費公路投資經營企業償還貸款的壓力,也不利於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公路基礎設施建設。
  關於您提出的逐步取消超期收費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實施高速免費通行常態化的建議。按照《公路法》規定,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收費償還貸款、集資款的原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的規定確定。經營性公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但最長不得超過國務院規定的年限。現有的高速公路收費站都是按照上述法律法規和規定依法審批設置的。
  對於您在提案中舉例説明的美國高速公路基本不收費的情況,在這裡特別向您解釋一下。實際上,世界上並沒有真正意義的免費公路,不是收費就是收稅,而收稅和收費之間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高速公路取消收費的結果自然是加稅。美國的收費公路里程佔比很低,是因為美國高速公路的建設和養護管理資金主要採取收稅方式籌集。在美國,汽車是家庭的基本交通工具,每人平均保有量高,而公路專項稅種類相應也較多,有燃油稅、重車稅、輪胎稅、牌照稅等。隨著路網老化,大量早期公路、橋梁需要維護或重修,美國現在已陷入了稅收無力支付更新維修費用的困境,開始鼓勵發展收費公路,其規模也呈上升趨勢。即使在歐洲一些原以收稅為資金來源發展公路基礎設施的國家,如聯邦德國也已開始推行收費公路政策。
  “取消超期收費的高速公路收費站”,應該説主要取決於兩個問題:一是國家財政性資金是否能夠兜底償還政府性債務餘額以及保證高速公路運營和養護管理與服務的支出需要;二是對特定公路基礎設施使用者取消收費,提高公共稅收是否會取得社會共識。因此,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充分考慮國家財力的需求與可能,以及國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交通基礎設施的政策導向,我國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特別是高速公路的發展,仍然需要堅持收費公路政策。下一步,將努力構建“以非收費公路為主、收費公路為輔的兩個公路體系”,實現“用路者付費,差別化負擔”,兼顧公平與效率,更好地保障不同用路群體的權益,滿足社會公眾差異化的出行需求。佔公路總里程97%左右的非收費公路是主體,實現全國範圍的通達,由一般公共預算保障其建設、養護、管理及改擴建等資金需求。佔公路總里程3%左右的以高速公路為主的收費公路是補充,採取直接徵收車輛通行費的方式,向公眾提供可自由選擇的高效率、高品質通行服務。
  我部將加強對免費通行政策執行情況的調研評估,適時向國務院提出進一步調整和完善重大節假日小客車免費通行政策的建議。

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