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2016年全國公路建設市場管理情況的通報

文號:交辦公路函〔2017〕29號

文號

交辦公路函〔2017〕29號

索引號

000019713O07/2017-02216

公開日期

2017年01月10日

主題詞

公路;建設市場;管理

機構分類

公路局

主題分類

辦理情況

行業分類

公路建設

公文類型

部辦公廳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
2016年,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全面深化公路建設市場改革,深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公路建設市場督查和招投標監管,圓滿完成公路建設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公路建設市場管理日趨規範。現將2016年全國公路建設市場管理情況通報如下:
一、公路建設市場總體情況
(一)專項整治工作紮實有效。2015年,部組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為期兩年的公路建設市場招標投標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印發了《公路建設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方案》(交公路函〔2015〕144號)、《公路水運建設工程圍標串標問題治理工作方案》(交辦公路〔2015〕113號)及《公路水運建設工程設計變更違規行為治理工作方案》(交水函〔2015〕573號),重點整治公路建設招標投標、轉包分包、設計變更、資金撥付及領導幹部違規插手工程建設等五方面18項問題。按照統一部署,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了工作方案,組織開展了自我排查、重點檢查、隨機抽查、問題整改、制度建設等工作。部對14個省份進行了復查督導。
專項整治期間,各地共排查公路建設項目5951個,涉及14585個合同段,從業企業12721家次。共排查出問題1239個,其中,862個已完成整改,377個正在整改。江西省認真組織對排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的整改處置,100余家涉事從業單位受到了信用降級、取消評為AA級的資格、信用扣分、限期整改、罰款、行政約談等處罰處置。各省(區、市)在查擺、整改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出臺有關管理制度,為構建長效機制打下較好基礎。據統計,專項整治期間,共有26個省份出臺了61件規章制度,其中16個省份出臺了招標投標管理規章制度,10個省份出臺了轉包分包管理規章制度、18個省份出臺了設計變更管理規章制度,9個省份出臺了資金撥付管理規章制度,8個省份出臺了本省信用體系建設相關規章制度。
(二)招標投標活動不斷規範。《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施行以來,各省(區、市)貫徹落實辦法要求,招投標活動更加公開、透明。天津市全面採用"五公開""三記錄"等有關規定,公佈全套招標文件,在政府網站設立招標投標投訴、諮詢、建議欄目,採取多種措施確保項目招標投標工作依法依規進行。各省(區、市)積極推進公路建設項目進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集中交易,目前,全國具有省級交易平臺的24個省(區、市)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已全部進入省級資源交易平臺。積極推進公路建設項目電子招標投標工作,江蘇、江西、山東等試點省份使用情況良好。
(三)合同履約、分包管理不斷加強。各省(區、市)認真貫徹國家和部有關規章制度,15個省份出臺了分包管理實施細則,創新監管手段,加強合同履約和分包管理。海南省實行重點公路項目電子考勤制度,利用手機APP技術實現關鍵崗位人員手機號碼加實時人臉自拍照片的模式進行考勤,每月將出勤率全省通報,並與企業信用評價掛鉤,對人員履約行為實施有效監管。
(四)設計變更、資金撥付等環節不斷完善。各省(區、市)積極加強設計變更和資金撥付環節管理,27個省份出臺了相關管理文件。遼寧省出臺了《遼寧省高速公路建設資金支付審批程式及許可權暫行規定》,由建設單位&&開立項目監管賬戶,建設單位、監管銀行與施工單位共同簽訂《資金監管合同》,根據《資金監管合同》的相應條款撥付資金,保證專款專用。湖南省創新設計變更審查手段,對隱蔽工程實行開工前三方聯測並保留影像資料,有效杜絕了虛假變更的漏洞。
(五)信用管理成效明顯。公路建設領域信用管理規章制度逐步完備,部已出臺信用資訊以及設計、施工、監理等主要從業單位信用評價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30個省份制訂了實施細則。信用資訊平臺逐步完善,2016年部平臺公佈了2400余家從業企業和16萬餘名從業人員信用資訊,32個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開通信用資訊平臺,部與14個省級平臺實現了互聯互通,全國公路建設市場管理一張網初步形成。全國信用評價對象不斷擴大,對1600余家公路設計、施工、監理企業以及6000余名監理工程師進行了2015年度信用評價。信用管理作用更加明顯,《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對於信用等級高的單位,給予增加參與投標的標段數量,減免投標保證金,減少履約保證金、品質保證金等優惠措施,可以將信用評價結果作為履約信譽評分因素;評標時通過查詢公路建設市場信用資訊管理系統,對投標人的資質、業績、主要人員資歷和目前在崗情況、信用等級進行核實。守信激勵和失信約束的獎懲機制逐步建立,公路建設領域的誠信意識不斷增強。福建省出臺了《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信用考核管理辦法》,考核範圍涵蓋公路建設和養護,對項目建設管理(代建)、勘察設計、設計諮詢、施工、監理、試驗檢測單位實行綜合考核定級,對招標代理、材料供應商等單位實行直接考核定級,實現信用考核管理全覆蓋。
(六)堅決遏制領導幹部違規插手工程建設。各省(區、市)紀檢監察部門不斷完善廉政管理制度,加大對領導幹部違規插手工程建設行為查處力度,從各地排查情況看,領導幹部違規插手工程建設問題得到有效遏制。河北、遼寧、黑龍江等9個省份建立了廉潔建設小組,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廉政管理制度,積極開展廉政建設宣傳教育,並定期組織召開廉政工作會議。黑龍江省強化教育和約束,結合貫徹黑龍江省委《關於對領導幹部違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等市場經濟活動開展專項治理的工作方案》,由駐廳紀檢監察室組織和督促廳機關及廳直單位副處級以上幹部,簽訂不插手干預工程建設等市場經濟活動自律書。
二、公路建設市場存在的問題
2016年部採取"雙隨機"方式,對湖北、湖南、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陜西等7個省份公路建設市場及專項整治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共檢查14個項目50余個合同段。建設市場督查及專項整治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一)招標投標方面。招標設置不合理條件,未嚴格履行招標程式,招標文件編制不規範等。四川汶馬高速土建標24個標段最長5公里,而招標要求投標人要具有累計30公里以上的路基施工業績;貴州遵貴高速在初步設計批復之前已開展施工招標;雲南嵩昆高速和宣曲高速兩項目勘察設計招標文件未載明具體評分標準,評標委員會在評標期間另行制定評標細則;陜西柞山高速勘察設計招標文件未報省交通運輸廳備案。
(二)合同履約方面。施工、監理等從業企業人員履約率低,變更後人員不符合要求,分包管理不規範等。海南鋪前大橋A2標段承包人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投標承諾人員履約率不足40%;湖北麻竹高速施工單位以勞務分包代替專業分包,多數勞務隊伍自帶大型機械設備進場,個別分包單位無資質或超資質範圍承攬合同;湖南張桑高速施工第1合同段承包人湖南省湘築工程有限公司變更後的安全負責人不符合合同約定;貴州平羅高速監理D標重慶中宇工程諮詢監理有限責任公司變更後的橋梁駐地監理人員不具備橋梁專業監理工程師資格;陜西柞山高速LJ-10標未將勞務分包相關責任人納入品質管理。
(三)設計變更方面。變更審批滯後,設計變更管理細則與部設計變更管理辦法不一致,變更管理臺賬不規範,設計變更未按規定程式審批等。湖北建恩高速土建第4合同段K85+744路基溶洞處理變更申請於2016年6月提出並實施,但2016年11月才取得變更批復;四川省汶馬高速A、B類變更批復滯後,部分2015年5月申請的變更尚未批復;《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設計變更管理辦法》和部設計變更管理辦法在變更類型劃分及劃分標準上有較大差異;貴州省平羅高速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變更臺賬數量不符;雲南省嵩昆高速魯官場大橋變更為路基填築,屬較大設計變更,未按規定報省交通運輸廳審批。
(四)基建程式方面。基建程式不完備。四川巴廣渝高速于2013年4月開工,2013年12月施工圖設計才得到批准;貴州遵羅高速于2015年5月開工,2016年9月仍未取得施工許可。
(五)保證金方面。保證金形式、額度、種類等不規範。湖北麻竹高速指定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形式;湖南張桑高速勘察設計招標投標保證金超過10萬元;海南瓊樂高速設置"信用保證金"。
(六)項目建設管理機構方面。機構備案程式不完善,人員數量、資歷不滿足要求,機構職責不清。湖北麻竹高速和建恩高速兩項目未將項目建設管理機構管理人員有關情況報省交通運輸廳核備;湖南益馬高速項目建設管理機構工程技術人員及中高級職稱人員比例不達標;雲南宣曲高速和嵩昆高速兩項目建設管理機構與項目施工總承包經理部人員嚴重重疊,職責不清。
(七)信用管理方面。信用評價實施細則與部評價規則不一致,未按規定對嚴重失信企業直接定為D級,項目法人信用評價工作不規範等。湖南、海南、四川對初次進入本省的施工企業信用等級認定對待原則與部規則不符;海南瓊樂高速五指山至樂東段代建單位深圳高速顧問有限公司未安排專職人員負責信用管理工作,信用管理臺賬資訊不全、更新不及時;雲南未將被通報的雲南路建集團股份公司等5家串通投標企業信用等級直接定為D級;陜西柞山高速未建立2016年設計、監理企業信用管理臺賬,未開展相關信用評價工作。
(八)專項整治方面。通過部督查以及各地報送的專項整治行動總結報告發現,各省(區、市)間、不同公路建設項目間專項治理工作開展情況不均衡,一些省份和項目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不深入,存在整治方案和措施針對性、操作性不強,活動開展走過場,排查不深入,日常監管檢查不力等情況。
三、有關要求
綜合2016年公路建設市場監管情況,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繼續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研究解決監管中的難點、問題,鞏固專項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公路建設市場治理體系,努力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認真完成問題整改。針對專項整治和部市場督查發現的問題,尚未完成整改的,要明確整改責任,依法依規認真整改。
(二)著力完善公路建設市場制度體系。各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認真總結專項整治工作經驗,及時上升為規章制度。按照國家和部有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抓緊制修訂招標投標、分包、設計變更、信用等管理文件,確保與上位法保持一致。
(三)強化招標投標監督。認真貫徹《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加強相關環節監督檢查,加快推行公路建設項目電子招標投標。
(四)加強合同履約管理。嚴格人員變更審批程式和變更審核,保證現場管理人員力量。完善設計變更臺賬管理,嚴格執行變更程式,及時履行變更手續,切實加強設計變更管理。加強分包管理,鼓勵和推進項目陽光分包、合法合規分包。
(五)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式。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式,全面梳理項目用地批復、施工圖設計批復、品質監督手續、施工許可等,確保項目依法依規建設。
(六)認真清理規範保證金。按照國家和部有關要求,清理所有無上位法依據設立的保證金,嚴格規範各類保證金的額度、交納形式和返還時間,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七)深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做好2016年度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及監理工程師省級信用評價工作,及時上報評價結果。規範信用臺賬管理,落實相關責任人,切實提高各項評價依據的可追溯性。加快推進部省平臺互聯互通工作,實現部省兩級信用資訊數據共用及協同應用。加強信用管理成果的應用,不斷拓展信用評價結果和信用資訊應用範圍。
(八)強化市場督查及投訴舉報處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採取"雙隨機"方式,做好年度公路建設市場督查,強化對招標投標、合同履約、設計變更、信用體系、項目建設管理機構等方面的監管。認真處理投訴舉報,嚴肅處理違法違規行為,凈化市場秩序。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17年1月10日


(此件公開發佈)

相關文檔